伯希和
外观
(重定向自保罗·伯希和)
伯希和 Paul Pelliot | |
---|---|
出生 | 法国法蘭西島大區巴黎 | 1878年5月28日
逝世 | 1945年10月26日 法国法蘭西島大區巴黎 | (67歲)
死因 | 癌症 |
国籍 | 法国 |
语言 | 英语 德语 俄语 汉语 波斯语 藏语 阿拉伯语 越南语 蒙古语 土耳其语 吐火罗语 |
教育程度 | 大學 |
母校 | 斯坦尼斯学院 |
职业 | 语言学家 漢學家 探险家 |
知名于 | 發現敦煌文獻 |
受影响于 |
保羅·欧仁·佩利奥(法語:Paul Eugène Pelliot,1878年5月28日—1945年10月26日),漢名伯希和[1],字履中[2],法国语言学家、汉学家、探险家。1908年前往中国敦煌石窟探险,购买了大批敦煌文物运往法国,今藏法国国家图书馆老馆。伯希和精通多国语言:英语、德语、俄语、汉语、波斯语、藏语、阿拉伯语、越南语、蒙古语、土耳其语、吐火罗语等。
生平
[编辑]- 1878年5月28日出生于巴黎。曾就读巴黎斯坦尼斯学院。毕业后师从汉学家沙畹和印度学家 西爾萬·萊維。
- 1900年初伯希和被派往位于法属印度支那河内的法国远东学院工作。同年二月他被派往北京为学院的图书馆搜集中文书籍。在北京,他遇上义和团运动,并被困在外国公使馆。被困期间伯希和对义和团发动了两次突袭:一次夺取了义和团的旗帜,另一次为那些被围困的人获得了新鲜水果。他的勇敢使他获得了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 1901年伯希和22岁,返回河内,成为远东学院的汉学教授。同年第二次到中国考察,为远东学院带回大批汉、蒙、藏文书籍和艺术品。
- 1902年伯希和第三次到中国考察,收罗大批书籍和雕刻艺术品。
- 1903年伯希和将元周达观著《真腊风土记》翻译成法文并加注释在巴黎出版。
- 1904年离越南回国。同年在巴黎发表《交广印度两道考》。
- 1906年6月15日,伯希和与军医Louis Vaillant和摄影师Charles Nouette一起从巴黎出发前往中亚探险。3人乘火车经莫斯科和塔什干进入了中国的领地新疆。探险队8月末到达喀什,在俄罗斯总领事馆逗留了一阵子。中国的官员对伯希和流畅的中文感到吃惊,并为探险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方便。探险队离开喀什,第一站到达了图木舒克村,然后前往库车。
- 1907年探险队在库车发现了用婆罗米文书写的久已失传语言的文件。这些失传语言后来被伯希和的老师烈维译解为乙种吐火罗语。探险队在同年9月先行到达乌鲁木齐,伯希和到焉耆调查,10月抵达乌鲁木齐。伯希和在乌鲁木齐获得澜国公赠送的沙州千佛洞写本一卷。
- 1908年2月,为了查阅敦煌出土的《法华经》古抄本,探险队到达敦煌。英国的探险家斯坦因在前一年(即1907年)已经从敦煌的莫高窟约七千余卷古文书。伯希和与保护莫高窟的王圆箓谈判进入藏经洞的事项。在这里伯希和流畅的汉语又一次发挥了作用。伯希和经过3周调查了藏经洞的文件,并选出最有价值的文件约二千余卷。伯希和与王道人谈判,计划重建莫高窟的王道人最后同意以500两官銀(约90英镑)的价钱把这些文物卖给伯希和。因为斯坦因不懂中文,他带走的文件中有很多没有价值的东西,相反通晓包括中文在内的13国语言的伯希和选出的文件全都是绝品,其中也包括新发现的唐代新罗僧人慧超所著的《往五天竺国传》、景教的《三威蒙度讚》。同年伯希和在《法兰西远东学院学报》发表《敦煌藏经洞访问记》。
- 1909年,伯希和在北京向直隶总督端方和一些学者如罗振玉、王国维等出示了几本敦煌珍本,这立即引起中国学界的注意。伯希和发表《中国艺术和考古新视野》向欧洲介绍罗振玉、王国维的研究成果。
- 探险队一行于1909年10月24日回到巴黎。不过伯希和意外地受到了远东学院同事们激烈的指责,说探险队浪费公款并带回了伪造的文件。他们认为英国的斯坦因已经拿走了敦煌所有的文献。后来斯坦因于1912年出版了《探险旅行记》,宣布还有大量的文件被留在敦煌,对伯希和的疑惑才消释。此后,伯希和发表了《敦煌千佛洞》等多部论文,对汉学带来很大的影响。
- 1911年—1913年伯希和和沙畹合著《摩尼教流行中国考》。
- 1921年5月当选为法兰西文学院(金石美文)院士。
- 1923年任《通报》主编。
- 1928年在《通报》[讣告](nécrologie)一栏发表《王国维Wang Kouo-wei》,悼念王国维逝世。(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杀)。(T'oung Pao Vol. 26, No. 1, 1928, pp. 70-72 )
- 1933年发表长篇论文《十五世纪初年中国人的伟大航海旅行》。
- 1934年发表《吐火罗语与库车语》
- 1935年12月任法國亞洲協會主席。
- 1939年当选为中国中央研究院通讯院士。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伯希和作为法国武官在北京逗留,1945年10月26日在巴黎死于癌症。有人评价说:“如果没有伯希和,汉学将成为孤儿”。巴黎的集美博物馆有一个画廊以伯希和命名,伯希和收集的很多文献被法国国立图书馆保存。
伯希和著有大量汉学专著,其中《十五世纪初年中国人的伟大航海旅行》、《交广印度两道考》、《四天子说》、《支那名称之起源》、《玄奘沙州伊吾间之行程》、《魏略西戎传中之贤督同汜复》、《中国载籍中之梵衍那》、《库车阿克苏乌什之古名》、《高昌和州火州哈喇和卓考》、《吐谷浑为蒙古语系人种说》、《犁靬为埃及亚历山大城说》等书有冯承钧翻译本。
伯希和著作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