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雷帽
貝雷帽(西班牙語:boinas;法語:Béret,[beʁɛ][1])根據史料紀載,約莫17世紀發源於巴斯克地區(西班牙語:País Vasco;法語:Pays basque)位於西歐庇里牛斯山西端的法國、西班牙的邊境一帶,包括位於西班牙境內的巴斯克自治區、納瓦拉(南巴斯克地區),以及位於法國境內的北巴斯克地區。該地區為巴斯克人聚居地,通行巴斯克語。
是典型巴斯克人的傳統帽子,當時的農民也很習慣隨身穿戴,甚至在重要節慶活動時,不分男女老幼都會特別穿戴貝雷帽參加。是一種平頂圓形無沿軟帽,早期大部分使用羊毛編織製成,光澤自然、觸感柔細且保暖,一般穿戴的時候,帽子通常會偏向一邊,可依自己的美感需求塑造各種造形。貝雷帽本身屬比較柔軟小巧,可隨意摺或捲起,適合放在包包內隨身攜帶,貼身又實用。
1858年;Antonio Elosegui於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的托洛薩創立了一家貝雷帽生產工廠,是目前僅存的貝雷帽製造商,166年來,保存了貝雷帽最純粹的古典美學,恪守傳統工藝技術,不僅如此,ELOSEGUI甚至讓100多年的骨董機器持續運轉生產,這些古老寶貴的工藝技術正受到最嚴謹的保護與傳承。
貝雷帽早已成為眾多國家的軍隊及警察單位的制服用帽,頭上戴一頂帥氣的貝雷帽更是精銳部隊象徵標誌之一。
軍事用途
[編輯]世界多國軍隊自20世紀中期以來就使用貝雷帽作為軍服的一部分,最早使用的是1880年代初期的法國阿爾卑斯山地作戰部隊(Chasseur Alpin)。軍隊貝雷帽一般頂部斜向右方,少數歐洲國家為斜向左方。
貝雷帽作為軍服的優點包括廉價、方便大量生產、方便使用不同顏色作為單位區分、易於攜行或者放進袋裡,而且並不妨礙使用耳機等等;缺點是無沿,不能夠遮陽以及風雨。
- 聯合國:維和部隊(淺藍色)
- 中華人民共和國:1997年7月1日駐香港部隊97式貝雷帽。自2000年5月1日起陸海空三軍的夏季常服同時採用99式貝雷帽與傳統大蓋帽[2]。
- 深棕綠色—陸軍
- 深藏青色—海軍
- 深蔚藍色—空軍
- 大韓民國(韓國、南韓):
- 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綠色)、空降特勤隊(黃色)
- 法國:空軍、海軍陸戰隊、傘兵
- 美國: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陸軍(綠色)
- 俄羅斯:俄羅斯空降軍(天藍色)
- 德國:空降獵兵(紅色)
准軍隊組織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4]
- 公安特警隊
- 香港:香港警務處(深藍色)
- 澳門
- 義大利
- 警察
- 冰島
- 警察
- 特警隊
- 馬來西亞
- 菲律賓:特警隊
- 波蘭:特警隊
- 葡萄牙
- 警察
- 特警隊
- 俄羅斯:特別用途機動單位;黑色
- 中華民國:法務部女性靖安小組(獄警)
- 南韓:特警隊;暗紅色
- 新加坡
- 南非:特警隊
- 斯里蘭卡:特警隊
- 西班牙和巴斯克地區
- 土耳其:特警隊
- 英國:特警隊
- 德國:德意志聯邦國防軍
平民中的貝雷帽
[編輯]- 部分童軍組織,例如香港、英國、中華民國及日本,使用綠色貝雷帽,香港空童軍灰藍色,深資童軍棗紅色
- 香港聖約翰救傷隊是用黑色貝雷帽
- 馬來西亞聖約翰救護機構是用黑色貝雷帽
- 香港少年領袖團、香港交通安全隊、香港航空青年團、香港紅十字會青年團、醫療輔助隊、民眾安全服務隊和香港海事青年團的制服是用深藍色貝雷帽
- 澳門童軍總會(童軍,深資童軍,各級領袖)是用藍黑色貝雷帽
- 香港少年警訊資深領袖和港鐵附例特檢隊的制服是用紅色貝雷帽
- 臺灣及香港的一些保全公司(如G4S、港鐵物業管理一般保安員職級)員工,仍戴上貝雷帽執行工作
- 香港航海學校的中一至中六學生用黑色貝雷帽
- 香港紅十字會制服團隊,如少年團、青年團、成人團及耆英團
- 貝雷帽亦有平民化時尚款式
作為服飾
[編輯]貝雷帽原本是軍隊和水手的標誌,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它逐漸成為平民的時尚選擇。這種帽子在20世紀成為了時尚界的一部分,尤其在女性服飾中。在女裝中,貝雷帽常常作為時尚配飾出現。它可以搭配各種服飾,從休閒到正式,為整體造型增添了一份輕鬆和時尚感。由於其簡潔而經典的設計,貝雷帽成為了許多女性選擇的配飾之一,既兼具實用性又展現了獨特的個人風格。
參考文獻
[編輯]-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nd. 1989.
-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帽徽、领章、肩章. [2006-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4).
- ^ 新华网:美國陸軍宣布士兵今後身着作戰服時不必戴貝雷帽因這種帽子不受歡迎. [201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8).
- ^ 凤凰网:2017年5月1日武警部队全面配发 16式武警贝雷帽. [2017年7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