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Google Chrome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命名討論
[編輯]已經到日子啦,谷歌趕快啊! Mu©dener 留 言 2008年9月2日 (二) 10:18 (UTC)
- 還蠻好用的。很輕盈的感覺。—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9月2日 (二) 20:12 (UTC)
- 應該使用遠名稱Google Chrome,谷歌一詞不應該出現,谷歌只是中國大陸的名稱,否則Google地球不就成了谷歌地球了?—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9月3日 (三) 03:39 (UTC)
- 對啊,就是谷歌瀏覽器,看Google的中文網頁啊。Google地球現在並不算正式的中文化,所以名字還是叫Google地球。這都是Google給出的官方名稱。Odingo (留言) 2008年9月3日 (三) 03:43 (UTC)
- 是官方名稱,但是因為「谷歌」是代表Google公司在中國大陸的業務,所以「谷歌瀏覽器」只能說是Google Chrome的簡體中文版,但是這個條目描述的是Google Chrome的所有版本,所以用「Google瀏覽器」也比用「谷歌瀏覽器」好。—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9月3日 (三) 03:58 (UTC)
- 若然如此,那應該用Google Chrome才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9月3日 (三) 06:57 (UTC)
- Google瀏覽器和Google Chrome都是官方的名稱,「瀏覽器」為意譯,「Chrome」來源於化學元素鉻(Chromium),由於鉻的化合物色彩繽紛,所以Google藉以表示其瀏覽器的多姿多彩。要是用Google Chrome就好像符合原意一點,大家討論一下用哪個名稱吧。我沒所謂。—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9月3日 (三) 08:10 (UTC)
- 在官方頁面中,這個瀏覽器的名稱根據所選語言不同而不同。英文版的叫做「Google Chrome」;簡體中文版叫做「谷歌瀏覽器」;繁體中文(香港)和繁體中文(台灣)都叫做「Google 瀏覽器」;在大部分的外語版本中都會被稱作Google Chrome。除非把「谷歌」視為地域性的商標,否則我認為沒必要狹隘地把「谷歌」視為大陸專有詞彙,這個詞在中文語境中都能理解為一種美好的事物,作為Google的中文名字很合適。所以,對於中文維基,本條目使用「谷歌瀏覽器」能夠體現中文的特色。如果非要追求原名,那麼叫做「Google Chrome」更合適一些。—幽谷隱者 (留言) 2008年9月3日 (三) 10:51 (UTC)
- 若然如此,那應該用Google Chrome才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9月3日 (三) 06:57 (UTC)
- 是官方名稱,但是因為「谷歌」是代表Google公司在中國大陸的業務,所以「谷歌瀏覽器」只能說是Google Chrome的簡體中文版,但是這個條目描述的是Google Chrome的所有版本,所以用「Google瀏覽器」也比用「谷歌瀏覽器」好。—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9月3日 (三) 03:58 (UTC)
- 有沒有中文特色,這就見人見智了。不過谷歌只代表GOOGLE在中國大陸的業務是確定的。Google Chrome和GOOGLE其他產品一樣,而維基在20多個GOOGLE相關條目中只會使用GOOGLE而不是谷歌,這首先是正確性的問題了。除了一個谷歌拼音輸入法之外(這是GOOGLE中國專門開發的)。—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9月3日 (三) 10:56 (UTC)
這個只是beta版,目前還是採用Google Chrome較好吧,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爭論Roviury (留言) 2008年9月4日 (四) 07:34 (UTC)
- 別再叫「谷歌」這麼難聽的名就好了。—Pagan (留言) 2008年9月5日 (五) 07:23 (UTC)
現在不是名字好不好聽、中不中文的問題,就是Google港台官方名稱為"Google 瀏覽器",中國為"谷歌瀏覽器",既然這是中文百科,各自採用不同地區的官方名稱亦為恰當。
採用本百科特有的手工轉換功能可解決以上所有問題!
只要是軟件開發公司訂下的名稱就是正式的名稱。 —chunchun2345 (留言) 2008年9月5日 (五) 10:16 (UTC)
- 手工轉換隻應該在條目內部顯現,條目名稱應該是Google Chrome,而且——Google Chrome也是所有語言版本的官方正式名稱呢,包括簡繁中文。—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9月5日 (五) 10:20 (UTC)
按一按軟件的關於,寫著"Google 瀏覽器"(繁中版)—chunchun2345 (留言) 2008年9月5日 (五) 10:26 (UTC)
繁體版命名討論
[編輯]Google 瀏覽器的官方網站、服務條款、私權聲明都是使用「Google 瀏覽器」。編輯前,請提出由官方文件、條款或官方人員證明的「實質證據」證明。官方資料並沒有指出沒有空格的「Google 瀏覽器」為官方之繁體中文版名稱,同時官方文件所用的是有空格的「Google 瀏覽器」名稱,如硬要刪除空格請提出「實質證據」證明有必要修改「跟隨官方文件所用的名稱」。 HKH (留言) 2010年8月22日 (日) 00:00 (UTC+8)
- Google中文網站及中文軟體皆依IT業界不成文的美化習慣,在所有雙位元與單位元字符間加入空格。「Google瀏覽器」一詞不但「瀏」字前加一空格,「G」字前若接漢字亦加空格,明顯可見空格不是命名組成必須部分。若堅持空格為命名的一部分請提出證明,而非刻意無視美化習慣而自為解釋。--百楽兎 2010年8月22日 (日) 00:05 (UTC)
- (-)反對,
請提出不必加空格的官方證明。MSSP (留言) 2010年9月3日 (五) 14:01 (UTC)
- 空格的由來已如前述,所以應該是你要提出需要加空格的官方證明。--百楽兎 2010年9月9日 (四) 01:30 (UTC)
- 主要的問題是,既然我們並非Google員工,憑什麼認為「Google」和「瀏覽器」之間的空格也是美化的一種,而非官方命名之一,為何美化部份就不包含在官方命名之中?,無結論下使用Google網頁上的命名,就是包括空格的命名,有何不對? Ivan Chan (留言) 2010年9月9日 (四) 03:16 (UTC)
- 是啊。既然Google可以因美化而在英文和漢字之間加入空格,為什麼維基百科就不能美化一下呢?維基百科也是網站啊。--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9月9日 (四) 08:41 (UTC)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 Google 台灣/香港官方非常的難以連絡,其所開設的客服信箱只接受既定的表格回報,而且收到問題之後不一定都會回答您的問題。Sweet Potato (留言) 2010年9月11日 (六) 14:35 (UTC)- 依你們的邏輯,Google此字前後接漢字時也要空一格,你們怎麼不遵照官方寫法?--百楽兎 2010年9月16日 (四) 03:15 (UTC)
- 在「Google 瀏覽器」中的「關於 Google 瀏覽器」裡有一段文字:【「Google 瀏覽器」的開發仰賴 Chromium 開放原始碼計畫與其他開放原始碼軟體的協助才得以完成。】,當中引號內的必然是官方名字,這點毋容置疑,這亦顯示,在Google前面並沒有空格,足以解釋你所言的問題,而當中Google與瀏覽器中間亦有一個空格。至此,你仍然堅持空格必須被刪去嗎?Ivan Chan (留言) 2010年9月17日 (五) 15:41 (UTC)
- 當然,我已說過千百遍了,英數字與漢字間空一格是IT業界在畫面呈現上的美化習慣。Google此字前後接「漢字」就會空一格。--百楽兎 2010年9月18日 (六) 08:58 (UTC)
- 「即使(!)」當中的空格真的只是美化,那在維基加上美化,讓讀者更容易閱讀文章,又有何壞處? Ivan Chan (留言) 2010年9月20日 (一) 06:51 (UTC)
- 中文維基百科不採用IT業界加空格的美化習慣。要調整英數字與漢字的間距不是只有加空格的方法,而且加空格的方法不適用於所有字型。若中文維基百科採用加空格的美化習慣,空格將佔用中文維基百科可觀的儲存資源;他日,一旦英數字與漢字的間距調整在軟體面得到解決,維基百科又將耗費大量資源來清理這些美化用的空格。--百楽兎 2010年9月20日 (一) 07:17 (UTC)
- 「即使(!)」當中的空格真的只是美化,那在維基加上美化,讓讀者更容易閱讀文章,又有何壞處? Ivan Chan (留言) 2010年9月20日 (一) 06:51 (UTC)
- 當然,我已說過千百遍了,英數字與漢字間空一格是IT業界在畫面呈現上的美化習慣。Google此字前後接「漢字」就會空一格。--百楽兎 2010年9月18日 (六) 08:58 (UTC)
- 在「Google 瀏覽器」中的「關於 Google 瀏覽器」裡有一段文字:【「Google 瀏覽器」的開發仰賴 Chromium 開放原始碼計畫與其他開放原始碼軟體的協助才得以完成。】,當中引號內的必然是官方名字,這點毋容置疑,這亦顯示,在Google前面並沒有空格,足以解釋你所言的問題,而當中Google與瀏覽器中間亦有一個空格。至此,你仍然堅持空格必須被刪去嗎?Ivan Chan (留言) 2010年9月17日 (五) 15:41 (UTC)
- 依你們的邏輯,Google此字前後接漢字時也要空一格,你們怎麼不遵照官方寫法?--百楽兎 2010年9月16日 (四) 03:15 (UTC)
- 是啊。既然Google可以因美化而在英文和漢字之間加入空格,為什麼維基百科就不能美化一下呢?維基百科也是網站啊。--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9月9日 (四) 08:41 (UTC)
- 主要的問題是,既然我們並非Google員工,憑什麼認為「Google」和「瀏覽器」之間的空格也是美化的一種,而非官方命名之一,為何美化部份就不包含在官方命名之中?,無結論下使用Google網頁上的命名,就是包括空格的命名,有何不對? Ivan Chan (留言) 2010年9月9日 (四) 03:16 (UTC)
- (-)反對,
我倒是覺得這樣長期的編輯戰下來所耗用的資源可能比名稱美化所耗用的資源還要多,我前幾個月已將大部分內容有提到軟體名稱的部份改回原本中立名稱(英文名)以嘗試降低資源耗用量。- Sweet Potato 2010年11月5日 (五) 22:42 (UTC)- 我也覺得很無聊,百科全書的宗旨不是Google產生出來的東西、產物,也不是任何Google的主張用來發聲的管道,在要求Google提出相關證明前,請先要求自己是否能提出「世界上有任何一本具有高度權威性、國際性的英語辭典或文法大全裡有指出英文前撮或後撮東方語言的單體文字時,之間要加一個空格的『英文官方文法規定』」,再來討論這個問題,否則只是本末倒置。-Berting Li (留言) 2011年1月9日 (日) 01:13 (UTC)
- 還有,這裡意見這麼多,怎麼不見「Google地圖」、「Google地球」,還有所有其他的「Google產品」有意見啊?要不要有人出來解釋一下?要就全部統一,要加就全部統一加空格然後移動,不過我想應該是沒有人要做這麼沒有意義、這麼累的事。-Berting Li (留言) 2011年1月9日 (日) 01:13 (UTC)
又是全保護
[編輯]稍有爭議條目就要保護,不要這個條目好了!天天保護來保護去還叫什麼自由的百科全書啊?? I cannot stand it!!!
Google/谷歌的翻譯問題,參考官方翻譯,再用手工繁簡轉換不就得了,為何要在這裡大吵大鬧? -- 虛構的變形金剛 (留言) 2010年5月2日 (日) 05:58 (UTC)
- 你好,這個不是翻譯不翻譯的問題,而是有沒有空格的問題,正確來說應是「Google 瀏覽器」而不是「Google瀏覽器」,你要怪就怪User:Πrate。—Mark85296341@留言-記錄 2010年5月2日 (日) 10:12 (UTC)
- 就是因為一個空格,而令條目保護到7月,條目內容無法與時並進,這比「有沒有空格的問題」更是一個問題。-- HKH (留言) 2010年5月5日 (日) 02:51 (UTC)
- 為一個空格搞成這樣確實是有點小題大作,通常維基在這方面的處理主要是看名稱是否正確、以及是否方便搜尋這兩方面而已。除非官方自己跳出來說這空格很重要,不然這應該不關使用者屁事吧。這條目的繁簡轉換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可惜現在搞成這樣都無法修正了。—Gonbom (留言) 2010年5月27日 (四) 11:01 (UTC)
谷歌瀏覽器還在不斷更新,這個條目應及時更新,而因為翻譯問題就全保護,影響了時效性。EXEZ.pig (留言) 2010年6月4日 (五) 09:09 (UTC)
名稱問題應該要從根本解決,不能因為事小而不理,否則保護情況只會繼續出現。—Chunchun2345 (留言) 2010年6月4日 (五) 14:59 (UTC)
一個空格搞成這樣,User:Πrate實在太固執,繁體的「Google 瀏覽器」就是有空格的:http://www.google.com/chrome?hl=zh-HK ——phy25 (留言) 2010年6月22日 (二) 01:14 (UTC)
- User:Πrate
的討論頁面中的紀錄顯示他以前在條目諾頓360中因為一個空格的問題而導致條目保護。- MSSP (留言) 2010年7月11日 (日) 06:46 (UTC)
因為一個空格,打編輯戰,至於嗎?--蘋果派.留言 2010年8月27日 (五) 13:53 (UTC)
不懂非要空格幹什麼。其他多數文章內容和標題,以及本文內容中幾乎所有中英文之間都沒有空格,單單這裡來個空格不是很難看很不規範麼?比如開頭:「本文介紹的是Google 瀏覽器」,「Google」的前面不空格,後面空格。要改,至少本文全文所有中英文之間都必須改。
搞得全保護,想修正比這什麼空格重要百倍的錯誤都修正不了。條目開頭就說「「Google Chrome」採用BSD許可證授權並開放源代碼」,這完全是無中生有,非常誤導。Google用了微妙的手法,讓Chromium開源自由,V8和WebKit開源自由,但Google Chrome整體本身實際上是不開源非自由的。甚至Google Chrome的《服務條款》明確聲明了:
“ | 9.2 根據第 1.2 條規定,除非法律明確允許或要求,或經谷歌明確書面授權,否則,您不得(而且不得允許其他任何人員)複製、修改軟件或軟件的任何部分;對軟件或軟件的任何部分創作衍生作品;進行反向工程、反編譯;或者試圖從軟件或軟件的任何部分提取源代碼。 | ” |
。這也是為什麼Chromium的logo上傳到了Commons,而Chrome的沒有;Chromium的截圖上傳到Commons沒任何問題,Chrome的有問題,一般只能合理使用。—t8 2011年1月10日 (一) 05:50 (UTC) 請求已處理
參見上述發言,請管理員將「「Google Chrome」採用BSD許可證授權並開放源代碼」等處修改,或者解除全保護,讓本人或其他人來修改,這個重大問題放在這裡誤導不修改,反而一個小小的空格把條目全保護了,無聊不?—t8 2011年1月10日 (一) 05:50 (UTC)
投票
[編輯]要為了一個空格打編輯戰,甚至要被封禁,值得嗎?與其再無止境下去,應該舉行投票才是。大家認同嗎?好讓這個問題得以解決下去。--Flame 歡迎泡茶 2011年1月2日 (日) 01:59 (UTC)
支持加空格
[編輯]- (+)支持--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1月3日 (一) 11:45 (UTC)
反對加空格
[編輯]- (-)反對,原因詳見上述,還有,這裡意見這麼多,怎麼不見「Google地圖」、「Google地球」,還有所有其他的「Google產品」有意見啊?要不要有人出來解釋一下?要就全部統一。-Berting Li (留言) 2011年1月9日 (日) 01:13 (UTC)
- (-)反對。見上述討論。—t8 2011年1月10日 (一) 05:50 (UTC)
- (-)反對,感覺「Google 瀏覽器」顯得不倫不類。若是本身有兩個單詞例如「Google Chrome 瀏覽器」則加空格好些。此外本條目之命名建議保持「Google Chrome」118.21.205.229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04:40 (UTC)
中立與意見
[編輯]- (=)中立--
我是沒什麼意見,不過現在的問題是他就是要看到官方證明才服。一定要是你去求證Google 官方而Google 官方親自回函指明一定要加這個空格,他才不會管安裝程式上的協議書所載明"Google 瀏覽器"上的空格是不是真的是必要的。-- Sweet Potato 2011年1月7日 (五) 18:43 (UTC)(留言) - (!)意見,如果爭議這麼大,那同討論:Google的條目一樣,維持英文原文名稱倒也是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不錯的折衷方案。-Berting Li (留言) 2011年1月9日 (日) 01:13 (UTC)
- (!)意見,我認為因為這並不只是單單只有Google Chrome的問題而已,而是空格的問題,因此有兩種有效的解決辦法,一是「等待表決結果出來並做為先例」,二是「新開一個投票」,如此一來,就能將此表決結果加入格式手冊,即能有效的解決問題。-Berting Li (留言) 2011年1月14日 (五) 07:14 (UTC)
- (!)意見贊成新開一輪投票,並廣泛在社群參與討論。--Flame 歡迎泡茶 2011年1月16日 (日) 06:32 (UTC)
- (!)意見我認為這是維基百科的編輯(邏輯/原則)的問題, 強為google是否有空格的理由都是諸公們的看法. 這應是維基裡的事務, 除非google自己定調. 維基的編輯原則裡, 應對此不同語言的編輯原則/通則/例外等, 提定論. arthur (留言) 2011年4月1日 (五) 12:32 (UTC)
關於「版本歷史」章節
[編輯]個人建議只列Beta和Stable版,Dev版就不要列了,否則以後這裡太多。大家說呢?我是考慮以後要列出每個版本的主要更新內容,而Dev版平均每週發一個,是不是太多了。 —Xhacker —Talk —Blog 2009年8月28日 (五) 03:11 (UTC)
- (+)贊成:我想對於大部份的用家來說,有Beta和stable版的版本資訊就夠了。--Gordon仔~(留訊息) 2009年8月28日 (五) 07:15 (UTC)
- (+)贊成:Chrome的更新頻率比其他瀏覽器高很多,版本號太繁雜,去掉dev後不顯累贅。puddding (留言) 2009年8月28日 (五) 08:15 (UTC)
- (!)意見:你們好,這個列表其實是我建立的,不如改為有重大更新才列出,只列1.0.x,2.0.x,3.0.x,x之後不列出,你們認為如何???
參考(只參考了官方日記的Beta updates和Stable updates)
標示: | |||||
---|---|---|---|---|---|
舊有版本 | 現有版本 | 測試版本 | 未來版本 |
名稱 | 版本 | 發行日期[1] | 支援系統 |
---|---|---|---|
Beta | 0.2.x | 2008年9月8日 | Windows |
0.3.x | 2008年10月29日 | ||
0.4.x | 2008年11月24日 | ||
版本 1 | 1.0.x | 2008年12月11日 | |
Beta 2 | 2.0.x | 2009年3月17日 | |
版本 2 | 2.0.x | 2009年5月21日 | |
Beta 3 | 3.0.x | 2009年7月23日 | Windows, Mac & Linux |
Beta 4 | 4.0.x |
雞蛋 (留言) 2009年8月30日 (日) 07:32 (UTC)
- (:)回應,這個想法不錯。不過這樣怎麼樣:每個版本出現一次,Beta版和Stable不用重複列出。每個版本取最早的Stable版(如Stable未發佈列出Beta版),寫上更新內容。最新的Stable版和Dev版也在最下面列出。(參考Mozilla Firefox條目)
- 就像這樣:
版本 發行日期[2] 支援系統 更新概述 0.2 2008年9月8日 Windows Chrome首個測試版本。 - 修正Bug1
- 修正Bug2
0.3 2008年10月29日 Chrome 0.3首個測試版本。 - 修正Bug1
- 修正Bug2
0.4 2008年11月24日 Chrome 0.4首個測試版本。 - 修正Bug1
- 修正Bug2
1.0 2008年12月11日 Chrome 首個正式版本。 - 修正Bug1
- 修正Bug2
2.0 2009年5月24日 Chrome 2首個正式版本。 - 修正Bug1
- 修正Bug2
2.0.172.43 2009年8月25日 當前最新穩定版本 - 修正Bug1
- 修正Bug2
3.0.195.10 2009年7月23日 Chrome最新Beta測試版本。 - 修正Bug1
- 修正Bug2
4.0.203.2 2009年8月17日 Windows,
Mac &
LinuxChrome最新Dev測試版本。 - 修正Bug1
- 修正Bug2
5.x 未來版本,計劃增加以下特性: - RSS
- 鼠標手勢
- (此表僅作示意,數據可能出錯)
- 另外討論以下版本號是全用四位還是想上表這樣?
- —Xhacker —Talk —Blog 2009年8月30日 (日) 10:25 (UTC)
- (+)贊成:你這個較好。但有問題,由版本3開始己支援 Windows,Mac &Linux,請加以留意。
雞蛋 (留言) 2009年8月30日 (日) 12:22 (UTC)
本人按你的意見,再更改了以上的列表,請參考這裡。請為我提出更多意見。雞蛋 (留言) 2009年8月30日 (日) 12:47 (UTC)
- (:)回應,這樣已經挺好了,但還有幾個小問題。首先Chrome3的Beta版目前還沒有支持Linux和Mac,只有Dev版支持了。估計4Beta才會是Linux/Mac首個測試版(非Dev版)。另外希望Webkit版本不要放在第一欄,並且可以改為WebKit/V8引擎版本,這樣可以涵蓋更多信息。—Xhacker —Talk —Blog 2009年8月31日 (一) 01:52 (UTC)
- (:)回應:多謝你的意見,我已再次更新,歡迎再到這裡查看。
此外,下面的那句註,你們有沒有更好的建議?總覺得我那句註很怪。雞蛋 (留言) 2009年8月31日 (一) 02:51 (UTC)- (:)回應,現在這個表很好了,那句話確實比較彆扭,我覺得完全可以不要了(除非有什麼好的表達)。放到頁面上去吧,更新概述可以先空著,再慢慢填。—Xhacker —Talk —Blog 2009年8月31日 (一) 13:21 (UTC)
- (:)回應:多謝你的意見,我已再次更新,歡迎再到這裡查看。
關於「特色」段的格式
[編輯]用chrome或opera來瀏覽「特色」段時,部分加粗文字無法顯示,這該如何解決?puddding (留言) 2009年9月6日 (日) 13:31 (UTC)
應該解鎖和應該加這些東西
[編輯]- 應該加上 Chrome://devtools/devtools.html,和
- 應該解鎖。
Derekleungtszhei (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00:36 (UTC)
關於第二點建議你應該去跟用戶User:Πrate好好溝通一下。MSSP (留言) 2010年7月5日 (一) 15:21 (UTC)
如何查詢特殊頁面
[編輯]就像是 about:memory 之類的,Google Chrome 的團隊沒有將這類功能直接做在顯眼的地方。那麼一些編輯者是如何得知瀏覽器中有這類的指令? - MSSP (留言) 2010年7月18日 (日) 17:14 (UTC)
- 主要來源是Chrome相關新聞,打開特殊頁面的時候注意地址欄,查看新增加的about:about,或者自己去翻源碼。
- about:memory的進入方法:工具-任務管理器(Shift+ESC),點左下角的詳細統計信息--飛 ඣ 2010年8月13日 (五) 18:15 (UTC)
用GPU增強頁面宣染
[編輯]Google Chrome 開發團隊有沒有提到過要用 D3D 或是 OpenGL 之類的圖形加速技術來增強頁面宣染的效果?我在頁面裡都沒有看到這類的資訊。 - MSSP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2:28 (UTC)
參考文獻
[編輯]請百樂兔不要再擾亂
[編輯]敦請User:Πrate遵循Wikipedia:不要為闡釋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勿再假託宣稱您的編輯是「管理員的看法」。--章·安德魯 (留言) 2010年9月28日 (二) 15:21 (UTC)
- 你去問問管理員便知。看看他是否說每條目用一張合理使用的圖片便已足夠。--百楽兎 2010年9月29日 (三) 06:49 (UTC)
- User:Πrate是不是在擾亂,很大程度和那名管理員是否真的有這樣的看法有關,又或者可以看看那名管理員的看法是否有能力代表維基百科。Diediela (留言)
- 不信我就去問他啊。這不只是他的看法,也還是他的做法。--百楽兎 2010年9月30日 (四) 01:59 (UTC)
版本號問題
[編輯]關於版本號的問題,我這裡才顯示 8.0.552.224 而已,而且瀏覽器已確認更新到最新。8.0.552.231 是打哪冒出來的? - Sweet Potato 2010年12月21日 (二) 16:18 (UTC)
我覺得這邊的條目可以不用加上Chrome OS 的版本號碼。其他人覺得如何?- Sweet Potato 2010年12月22日 (三) 07:32 (UTC)
- 我覺得需要加上Chrome OS內的Chrome的版本號碼。Chrome OS內的Chrome與Win,Linux,Mac是使用不同版本號碼的Chrome,而且Chrome OS的版本號碼並不等於Chrome OS內的瀏覽器版本號碼。 - HKH (留言) 2010年12月22日 (三) 08:45 (UTC)
如果是使用不同的版本號碼的話且ChromeOS內部的Chrome版本號碼無法匹配Google 瀏覽器的任何一個平台的版本號碼的話,我是覺得將ChromeOS的版本號碼資訊改寫在ChromeOS的專屬條目頁面之中應該比較好。- Sweet Potato 2011年1月2日 (日) 11:55 (UTC)
請各位維基人不要再為空格回退!
[編輯]雖然在管理員私自為條目解封,但是這裡不是你們的戰場。在共識未解決前,本人宣佈由這一刻的以解除後版本為準,如有人再私自改空格,一律回退,恕不客氣!。情況嚴重將申請全保護一段時間。--Flame 歡迎泡茶 2011年2月7日 (一) 13:53 (UTC)
Google Chrome 已推出版本10,請更新條目
[編輯]Google Chrome 已在2011年3月8日推出10.0.648.127版本,並出現新功能,但有關條目因被全保護而不能更新,希望有好心人更新條目,感謝!--湯米‧提思 (留言) 2011年3月9日 (三) 13:59 (UTC)
現在版本歷史缺乏新資料,有哪位有經驗的維基人可以將此補完?- 焦糖小蕃薯 2011年7月2日 (六) 15:34 (UTC)
Google Chrome -> Google Chrome 瀏覽器 ?????
[編輯]官方名稱改變為「Google Chrome 瀏覽器」的證據?-HIMGOR (留言) 2011年3月9日 (三) 18:57 (UTC)
我已經在用戶討論頁面通知Shizhao用戶過來解釋了。- Sweet Potato 2011年3月10日 (四) 06:04 (UTC)
- 見中文新版關於對話框以及[1]--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3月10日 (四) 06:27 (UTC)
基本上這邊用了很多字詞轉換、而且這邊除了大陸用戶之外也會有台港澳用戶在這邊,你這樣改太暴力了。例如版本資訊就有異常狀況了。我會建議你回覆到你更改名稱前的版本,因為各地譯名不同。如果說要更新中國大陸地區的新版名稱,你需要自己去調整一下用語轉換。因為現在此條目保護中,一般用戶無法編輯。-Sweet Potato 2011年3月10日 (四) 10:33 (UTC)
- (!)意見此問題決非沒有爭議,而是爭議很多。此中文命名官方不一致的情況十分常見,例如谷歌瀏覽器服務條款就將之稱為「谷歌瀏覽器」對應的英文版本Google Chrome Terms of Service就是「Google Chrome」這個名稱是用戶和谷歌公司的正式契約上面的用詞。我更支持使用「谷歌瀏覽器」這樣的全中文命名。--蘋果派.留言 2011年3月10日 (四) 12:37 (UTC)
- 10.0的繁體版名稱沒有改嗎?--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3月11日 (五) 07:13 (UTC)
- 此外,還有一個與此無關的問題。如果繁簡體不一樣,簡體有一個還在使用的名稱谷歌瀏覽器,還有一個在軟件中使用的名稱Google Chrome 瀏覽器,而繁體只有一個名稱的話,應該如何轉換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3月11日 (五) 07:20 (UTC)
- 已經暫時移動回去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3月11日 (五) 07:22 (UTC)
- 10.0的繁體版名稱沒有改嗎?--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3月11日 (五) 07:13 (UTC)
現在繁體中文的「Google 瀏覽器」在瀏覽器內的關於視窗的標題已經變更為「Google Chrome」,但是Google官方網站上的協議書仍然是「Google 瀏覽器」。現在大中華地區各地譯名還是不相同,再加上一開始瀏覽器是美國Google主導的,如果有譯名衝突的問題我還推薦使用「Google Chrome」這樣的中立名稱。如要解釋大陸臺港澳的譯名差別與之前版本相同,僅在條目開頭解釋即可。- Sweet Potato 2011年3月11日 (五) 07:53 (UTC)有鑒於「Google 瀏覽器」在繁體中文的名稱已經有部份變更為「Google Chrome」,如目前最新穩定版的【關於】對話窗,以及繁體中文的「Google 瀏覽器」下載頁面。想請問各維基人在條目解保護之後,在繁體中文的部份需要維持之前的「Google 瀏覽器」或是新的「Google Chrome」? 請大家發表自己的意見。- Sweet Potato 2011年3月12日 (六) 14:05 (UTC)
- Google Chrome,因為Google Chrome 10正體中文版中的「關於」對話方塊就是用Google Chrome。還有名稱決定完記得要恢復正常的版本資訊模板。--RekishiEJ (留言) 2011年3月12日 (六) 23:01 (UTC)
請更新「版本歷史」和"發布與更新"
[編輯]我的chrome版本已到18.0,但條目中才到16.0--簡單的複雜 (留言) 2012年2月3日 (五) 11:13 (UTC)
貌似中文名稱改了。。。
[編輯]改成 酷容 了。。。-_- Sky.6t 2012年4月26日 (四) 06:15 (UTC)
維基不是使用手冊
[編輯]刪除以下不適合百科的內容。--180.175.12.161(留言) 2012年7月22日 (日) 03:56 (UTC)
=== 特殊頁面 ===
在網址列中輸入以下字串便可開啟相關頁面:
位址 | 說明 | 備註 |
---|---|---|
about: | 顯示版本詳細資料(包括:WebKit及V8引擎版本、命令列執行的選項) | |
about:version | ||
about:/ | ||
chrome://about | ||
about:about | 關於特殊頁面的列表 | 也可用Chrome://chrome-urls取代 |
about:cache | 顯示所有暫存 | |
about:crash | 出現「唉唷,糟糕囉!」的錯誤頁面 | |
about:credits | 第三方軟件許可證(開放原始碼軟體) | 與Chromium不同 |
chrome://about/credits/ | ||
about:dns | 用來顯示DNS的狀態 | |
chrome://about/dns/ | ||
about:gpu | GPU的資訊 | 7.0版本起 |
chrome://gpu-internals/ | 10.0版本起 | |
about:gpucrash | 8.0版本起 | |
about:gpuhang | ||
about:hang | ||
about:histograms | 8.0版本起増加查看Apps | |
chrome://about/histograms/ | ||
about:kill | 出現「天阿,分頁掛掉了!」字樣 | 10.0版本起 |
about:labs | Google研究室 | 7.0版本起至8.0(62681) |
chrome://labs | ||
about:flags | 8.0(62682)版本起,flags取代labs | |
chrome://flags/ | ||
about:flash | 關於Flash | |
chrome://flash | ||
about:memory | 檢視「Google Chrome」和其他瀏覽器的記憶體使用量 | |
chrome://about/memory/ | ||
about:network | 查看網絡執行、I/O狀況 | |
about:net-internals | 檢視資料、代理、請求、DNS、套接字、HTTP快取等資訊 | |
about:plugins | 用來顯示已安裝的插件及其狀態 | |
chrome://plugins | ||
about:stats | 統計資料 | |
chrome://about/stats/ | ||
about:shorthang | ||
about:sync | 查看同步資訊 | 4.0版本起 |
chrome://about/sync/ | ||
about:tasks | ||
chrome://about/tasks/ | ||
about:tcmalloc | 最後一個頁面的載入資訊 | |
chrome://about/tcmalloc/ | ||
about:terms | Google瀏覽器服務條款 | |
chrome://about/terms/ | ||
chrome://appcache-internals/ | 查看Apps暫存 | 7.0版本起 |
chrome://blob-internals | 查看二進位大型物件(BLOB)儲存 | 8.0版本起 |
about:view-http-cache | 查看HTTP暫存 | |
chrome://view-http-cache | ||
chrome://bugreport | 9.0版本起 | |
chrome://conflicts | 列出所有加載到主程式的外掛程式和模塊,並檢查是否存在不相容的問題 | 9.0版本起 |
chrome://downloads | 下載內容 | |
chrome://extensions | 列出所有擴充功能及應用程式 | 4.0版本起 |
chrome://history | 歷史記錄 | |
chrome://newtab | 新分頁 | |
chrome://print | 預覽列印功能的分頁 | 啟用了研究室內的功能 |
chrome://settings | 設定 | 10.0版本起 |
view-cache:url | 顯示指定網址的一些暫存 | |
view-source:url | 顯示指定網址的原始碼 | |
chrome://crashes | 顯示最近的當機資訊 | 11.0版本起 |
=== 快捷鍵使用 ===
Ctrl+N 打開新窗口
Ctrl+T 打開新標簽頁
Ctrl+Shift+N 在隱身模式下打開新窗口
Ctrl+O,然後選擇文件 在谷歌瀏覽器中打開計算機上的文件
按住 Ctrl 鍵,然後點擊鏈接 從後台在新標簽頁中打開鏈接,但您仍停留在當前標簽頁中
按住 Ctrl+Shift 鍵,然後點擊鏈接 在新標簽頁中打開鏈接,同時切換到新打開的標簽頁
按住 Shift 鍵,然後點擊鏈接 在新窗口中打開鏈接
Alt+F 關閉當前窗口
Ctrl+Shift+T 重新打開上次關閉的標簽頁。谷歌瀏覽器可記住最近關閉的 '0 個標簽頁。
將鏈接拖動到標簽頁內 在指定標簽頁中打開鏈接
將鏈接拖動到兩個標簽頁之間 在標簽頁橫條的指定位置建立一個新標簽頁,在該標簽頁中打開鏈接
Ctrl+' 到 Ctrl+ 切換到指定位置編號的標簽頁。您按下的數字代表標簽頁橫條上的相應標簽位置。
Ctrl+ 切換到最後一個標簽頁
Ctrl+Tab 或 Ctrl+PgDown 切換到下一個標簽頁
Ctrl+Shift+Tab 或 Ctrl+PgUp 切換到上一個標簽頁
Ctrl+W 或 Ctrl+F 關閉當前標簽頁或彈出式窗口
Alt+Home 打開主頁
Ctrl+Shift+B 打開和關閉書簽欄
Ctrl+Shift+O 打開書簽管理器
Ctrl+H 查看"曆史記錄"頁
Ctrl+J 查看"下載"頁
Shift+Escape 查看任務管理器
Shift+Alt+T 將焦點設置在工具欄上。使用鍵盤上的向右和向左箭頭,可導航至工具欄上的不同按鈕。
Ctrl+P 打印當前頁
Ctrl+S 保存當前頁
F 重新加載當前頁
Esc 停止加載當前頁
Ctrl+F 打開"在網頁上查找"框
點擊鼠標中鍵或滾輪(只在谷歌瀏覽器測試版(只有英文版)中可用) 激活自動滾動。當您移動鼠標時,網頁會根據鼠標的移動方向自動滾動。
Ctrl+F 或 Shift+F 重新加載當前頁,但忽略緩存內容
按住 Alt 鍵,然後點擊鏈接 下載鏈接
Ctrl+G 或 F 查找與您在"在網頁上查找"框中輸入的內容相匹配的下一個匹配項
Ctrl+Shift+G 或 Shift+F 查找與您在"在網頁上查找"框中輸入的內容相匹配的上一個匹配項
Ctrl+U 查看源代碼
將鏈接拖動到書簽欄 將鏈接加入書簽
Ctrl+D 將當前網頁加入書簽
Ctrl++,或者按住 Ctrl 鍵並向上滾動鼠標滾輪 放大網頁上的所有內容
Ctrl+-,或者按住 Ctrl 鍵並向下滾動鼠標滾輪 縮小網頁上的所有內容
Ctrl+0 將網頁上的所有內容都恢複到正常大小
Ctrl+Shift+I 開發人員工具
Ctrl+Shift+J JavaScript 控制台
Ctrl+Shift+Del 清除瀏覽數據
F' 幫助
新手編輯問題?
[編輯]問題展示圖片
版本歷史這邊最尾端。這裡我是不是有漏什麼代碼以至於在新增瀏覽器改版資訊完畢時送出後,表格內部資訊都會如圖片所示那樣有文字偏移掉。查看了他人修正表格後所使用的代碼也跟原本並無差異,所以是哪邊的問題造成的? - 焦糖小蕃薯 2013年1月20日 (日) 13:58 (UTC)
- 查找
|rowspan=21 align="center"|'''Windows<br /><br />Mac_OS_X<br /><br />Linux'''
替換為|rowspan=22 align="center"|'''Windows<br /><br />Mac_OS_X<br /><br />Linux'''
。每加一行都要修改支援系統的rowspan,除非不適用了。Lakokat 2013年1月20日 (日) 14:19 (UTC)
「Chrome」不是「鉻」的英文名稱
[編輯]Chromium才是。--Yeλets 2018年3月2日 (五) 18:13 (UTC)
- 參見鉻:「鉻由發現者路易-尼古拉·沃克蘭命名為法語:chrome,源自希臘語「χρώμα」(拉丁化:chrōma),字面意思是顏色或顏料[3][4],因為由這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擁有許多不同顏色。chromium是美式英文與拉丁語[來源請求],根據chrome,加上金屬離子常用的詞尾-ium之後形成[5]。法文與英式英文為Chrome,德文為Chrom[6]。在中國,現代標準漢語將鉻定音為gè。」。Junjie Yuan(留言) 2018年3月5日 (一) 11:44 (UTC)
- @Junjie Yuan:您怎麼證明瀏覽器使用的Chrome就是法語詞Chrome而非英語詞Chrome?--Yelets 2018年4月9日 (一) 07:21 (UTC)
- (~)補充+ 吐槽:個人感覺Chromium是拉丁文無需來源請求。--Yelets 2018年4月9日 (一) 07:22 (UTC)
- (~)補充:Chrome就算如文獻所述在當時確實是英文名稱,但現在應該早已經不用了(至少我在辭典里或者日常生活中都從未見過此種用法)。原文稱「Chrome是化學元素『鉻』的英文名稱」,易引起歧義。--Yelets 2018年4月9日 (一) 07:44 (UTC)
Google Chrome條目內報錯
[編輯]Infobox以及參考文獻模板顯示Lua錯誤:not enough memory。--在下荷花,請多指教(歡迎簽到) 2024年2月25日 (日) 08:09 (UTC)
- 已解決,原因似乎是Special:Diff/80520976,已回退。@Taeas:來看一看?--在下荷花,請多指教(歡迎簽到) 2024年2月25日 (日) 10:07 (UTC)
- 我感覺是 Template:Official URL 的問題。--Taeas(留言) 2024年2月25日 (日) 10:41 (UTC)
- 裡面調用了8次 Template:Wikidata。--Taeas(留言) 2024年2月25日 (日) 10:47 (UTC)
- 我感覺是 Template:Official URL 的問題。--Taeas(留言) 2024年2月25日 (日) 10:4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