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克卜勒35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克卜勒35
Kepler-35

克卜勒35系統想像圖。
Credit: NASA
特性
光譜分類G / G[1]
天體測定
距離504 ly
(1645 pc)
軌道
主星Kepler-35A
伴星Kepler-35B
繞行週期 (P)20.73
半長軸 (a)0.176
詳細資料
Kepler-35A
質量0.89 M
Kepler-35B
質量0.81 M
其他命名

克卜勒35Kepler-35)是一個聯星系統。該系統的成員星分別稱為克卜勒35A(Kepler-35A)和克卜勒35B(Kepler-35B),兩者的質量分別是太陽的89%和81%,並且都是G型恆星。這兩顆恆星相距0.176天文單位,並以20.73日軌道週期在橢圓軌道互繞[2]

行星系

[編輯]

該系統有一顆環聯星運轉行星克卜勒35b(Kepler-35b),屬於氣體巨行星。該行星的質量稍微超過木星的八分之一,半徑大約是木星的0.728倍。克卜勒35b以軌道週期131.458日在橢圓軌道上環繞克卜勒35聯星系統,並且軌道半長軸剛好超過0.6天文單位,只有母恆星之間軌道半長軸的3.5倍。系統中兩顆恆星因為距離相當近,並且是橢圓軌道和質量相近的關係,讓行星的軌道明顯不是克卜勒軌道的形式[3]。天文學家的研究認為該行星一定是形成於現在的軌道之外,之後才向內遷移至現在的位置[4]

克卜勒35的行星系
成員
(依恆星距離)
質量 半長軸
(AU)
軌道周期
()
離心率 傾角 半徑
b 0.127 MJ 0.60347 131.458 0.042 0.728 RJ

參考資料

[編輯]
  1. ^ Jean Schneider. Notes for star Kepler-35(AB). Extrasolar Planets Encyclopaedia. 2012 [2012-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4). 
  2. ^ Transiting circumbinary planets Kepler-34 b and Kepler-35 b April 19, 2012 WELSH W., OROSZ J., CARTER J., FABRYCKY D., FORD E., LISSAUER J. & 40 additional authors Nature, 481, 475
  3. ^ Analytic Theory for the Orbits of Circumbinary Planets: Gene C. K. Leung, Man Hoi Lee (HKU) [永久失效連結]
  4. ^ How not to build Tatooine: the difficulty of in situ formation of circumbinary planets Kepler 16b, Kepler 34b and Kepler 35b July 20, 2012 PAARDEKOOPER S.-J., LEINHARDT Z., THEBAULT Ph. & BARUTEAU C. ApJ. Letters, 754, L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