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塞尔·十娃子
亚塞尔·十娃子 | |
---|---|
出生 | 1906年5月18日 俄罗斯帝国突厥斯坦總督區七河州阿列克桑德羅夫卡 |
逝世 | 1988年6月18日 苏联吉爾吉斯伏龍芝 | (82歲)
职业 |
|
活跃时期 | 1930–1965 |
奖项 | 衛國戰爭勳章、勞動紅旗勳章、各族人民友誼勳章、榮譽勳章、勞動英勇獎章、紀念列寧誕辰一百週年獎章 |
雅斯尔·十娃子(東干語:Ясыр Шывазы;吉爾吉斯語:Ясыр Шиваза;俄语:Ясыр Джумазович Шиваза;1906年5月18日—1988年6月18日),是前苏联东干族诗人、作家与学者。
名字
[编辑]雅斯尔·十娃子的名字在现代西里尔东干文中写作Ясыр Шывазы。他的名字雅斯尔(东干文Ясыр)又译为亚瑟儿、亚斯尔、亚塞儿等,源自阿拉伯语ياسر,一般译成亚西尔,意为“发财”。根据葛维达的研究,他的姓(Шывазы)用汉字写作“十娃子”意即第十个孩子。雅斯尔的祖父本姓杨,名十娃子[1],后来十娃子成为了后代的姓氏。这种三个音节的姓在前苏联的东干族人中很常见。2014年,中国新闻网的记者李德华在采访十娃子的侄女十娃子·祖合拉(当时使用的中文名)时,建议将其原本的家族姓氏“十娃子”改为王国杰教授在《东干族形成发展史》一书中所用的“什娃子”,并在名字最前面冠以原先的家族姓氏“杨”,祖合拉接受了该建议,将诗人十娃子的中文名定为“杨·亚塞尔·什娃子”。[2]
生平
[编辑]1906年5月18日,雅斯尔·十娃子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约30公里外的阿列克桑德罗夫卡村。其父母与祖父母均是在同治陕甘回变和《伊犁条约》签署后的19世纪80年代早期来自中国陕西省的移民。
1916年,当他10岁的时候被送到乡里的伊斯兰学校学习。正如他后来提到的那样,他很幸运地从学校毕业而没有成为阿訇。
1917年十月革命后,雅斯尔的父亲主麻子(Dzhumaza Shivaza,东干文:Шывазы Джумаза)参与了当地苏维埃势力的建设,并于1919年正式加入苏联共产党,后来又成为了当地村委员会的主席。
1924年,雅斯尔·十娃子进入塔什干的鞑靼少数民族教育学院学习。在此期间的6年中,他与其他东干族学生(如尤素普·杨善新和胡塞·马凯等)尝试用阿拉伯字母拼写东干文,并用东干文写诗。
1930年,雅斯尔·十娃子从学院毕业,回到了阔别6年的故乡,随后被派往伏龙芝东干族学校任教。
1933年,与同为东干人的列宁格勒北方少数民族学院毕业生萨丽玛(Салима)结婚。他编著的至少3本东干语教材也在这一年出版了。
1934年,他被调往刚成立的吉尔吉斯国家出版社东干文学部任编辑,直到1941年。并于当年加入苏联作家协会。他开始将俄语经典文学作品翻译成东干文;1937年,他翻译的普希金诗集在伏龙芝出版。
1938年,他开始担任吉尔吉斯作家协会的文学顾问。同年,中国诗人萧三访问了吉尔吉斯斯坦,雅斯尔·十娃子与其会晤。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雅斯尔·十娃子正在奥什地区学习,学习结束后,任吉尔吉斯作家协会主席。
1942年,他开始从事战事工作,带着各种任务,前往西部前线,还到过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德国进行采访报道。
苏德战争结束后,雅斯尔·十娃子开始组织专家进行东干文的创制。1956年,他获得了苏联劳动红旗勋章。1957年,应邀参加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家协会成立大会。会后又被老舍引介到北京参观访问。同年5月返回吉尔吉斯斯坦投入办报工作。7月1日,以斯拉夫字母为拼写字母的东干文报纸《苏联回族报》开始发行,不久后又改名为《十月的旗》。雅斯尔担任该报的首席编辑直到1966年退休。
退休后依然从事文学创作直到去世。
原创作品
[编辑]十娃子的文学作品是多产而又丰富的。除了政治方面的诗歌与故事外,他还写过情诗,表现过去与现在东干人民生活的诗,关于中国的诗以及儿童的诗等等。
因东干人大都不曾学习过中国的书面文化,不谙汉字,所以包括十娃子创作的诗歌散文在内的东干文学多以东干族口语为主要载体。
十娃子的作品集出版过中文版:
- [吉]M.X.依玛佐夫 著,林涛、崔凤英 译. 亚瑟儿·十娃子精选诗集.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年.
诗样《白蝴蝶儿》
[编辑]《白蝴蝶儿》一诗出版于1974年,英文版由葛维达(1991年)翻译,汉字版由葛维达转写。
|
|
|
翻译作品
[编辑]为了将东干文的文学作品带给东干人民,十娃子翻译了大量的俄语经典文学作品。他翻译过普希金、米哈伊尔·莱蒙托夫、安德烈·谢尔盖耶维奇·涅克拉索夫和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马雅可夫斯基的作品;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列别捷夫-库马奇的歌词以及列夫·托尔斯泰、安东·契诃夫和马克西姆·高尔基的散文;乌克兰诗人塔拉斯·谢甫琴科的诗歌;吉尔吉斯诗人Toktogul Satylganov和Aaly Tokombaev以及白俄罗斯诗人杨卡·库巴拉。由于精通吉尔吉斯语,他也将自己的部分作品翻译成了吉尔吉斯文。
译文样本
[编辑]下面是十娃子翻译的普希金《牧师和他的工人巴尔达的故事》的头两节。左边为西里尔东干文,中间为转写的汉字译文,右边为英文译文:[3]
|
|
|
注释
[编辑]- ^ 亚瑟儿·十娃子的生活与创作. 回族研究. 2001年9月, (4).
- ^ 李德华. 中亚回族文化奠基人诞辰110周年 热爱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新闻网. 2016年5月20日 [2017年2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9月29日) (中文).
- ^ Cyrillic Dungan quoted as per The Dungan text and its "transcription" into Chinese characters is as per Rimsky-Korsakoff (1991) (p. 230); the Cyrillic Dungan text is back-transliterated with the help of the text in Sushanlo an Imazov (1988) (p. 119), who appear to give a somewhat different edition of this translati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is based on Rimsky Korsakoff's, with minor changes.
- ^ 俄语:Балда: “傻瓜”
主要来源
[编辑]- Svetlana Rimsky-Korsakoff Dyer, "Iasyr Shivaza: The Life and Works of a Soviet Dungan Poet". Verlag Peter Lang GmbH, 1991. ISBN 3-631-43963-6. (Contains a detailed bibliography and ample samples of Shivaza works', some in the original Cyrillic Dungan, although most in a specialized transcription, with English and sometimes standard Chinese translations).
其他文献
[编辑]- Сушанло Мухамед, Имазов Мухаме. "Совет хуэйзў вынщүә". Фрунзе, "Мектеп" чубаншә, 1988. (Mukhamed Sushanlo, Mukhame Imazov. "Dungan Soviet Literature: textbook for 9th and 10th grade". Frunze, 1988). ISBN 5-658-00068-8.
延伸阅读
[编辑]- [吉尔吉斯]М.Х.伊玛佐夫编著,丁宏编译. 亚瑟儿·十娃子生活与创作.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1年.
- 常文昌、常立霓. 世界华语诗苑的奇葩:中亚东干诗人十娃子与十四儿的诗. 阳光出版社.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