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抚顺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明代撫順城

抚顺城,是指明清时期在今辽宁省抚顺市境内修建的城池

明代抚顺城

[编辑]

明代抚顺城位于浑河北岸高尔山下,现已无存,大体位置在今抚顺北火车站西边不远之处。明王朝建城之后,命名为“抚顺”。抚顺自汉代设置行政机构后,数易其名,直至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才正式定名为抚顺,并沿用至今。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朝在抚顺置千户所,属沈阳中卫。又在抚顺以东的官岭增设抚顺关,并筑辽东边墙与边堡。成化元年(1465年),又于抚顺城南马驿设边墩,以防患。成化四年(1468年),由辽东副总兵韩斌主持重修抚顺城。重修后的抚顺城稍大于旧城,其周三里,护城河宽二丈,深一丈,开东、南、北三门,为当时抚顺地区最大的军事城堡及指挥中心,也是辽东地区重要的军事前哨。

正统十四年(1449年),女真首领李满柱,乘发生“土木之变”朝野混乱之际,率领1万多人包围了抚顺城。明将鲁全率守城将士誓死守城,最终击退了李满柱的进攻,这是明代抚顺城最大的一次战斗。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誓师伐明,亲率大军进攻抚顺城。守将李永芳畏敌投降。努尔哈赤轻取抚顺城。为防止明军重至,努尔哈赤撤走时一举焚毁城池。以抚顺命名的这座古城兴于兵乱,毁于战火,共历时235年[1]

清代抚顺城

[编辑]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攻下抚顺城,撤走时将城焚毁,一直到清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第二次东赴永陵谒祖时,抚顺仍是一片荒凉。由于抚顺是清王朝“开国立基”的“龙兴圣地”,又是清朝皇帝谒永陵的必经之路,故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起,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止,用了六年时间,重新修筑的抚顺城。

清代抚顺城的位置在明代抚顺城南面,按现在的区划是:西至宁远街,东至新华街,北至永吉路,南至新城路。据《盛京通志》记载:城周围共三里,有东、南、北三个城门。南门叫“嘉会门”,北门称“广润门”,东门为“便门”。重新建城之后,城内商业随之繁荣。商店、铺店、手工业作坊遍布街市。较大型的店铺有抚西丝布店、永和当铺、福粮庄和一品位饭店。还有肉市、牲畜市、柴市等自由交易市场。成为辽东东部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交流市场和集市中心。

道光九年(1829年),清政府曾拨款对抚顺城进行了一次大的维修。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俄战争时期,抚顺城遭大炮轰击。“广润门”匾额被俄军炮弹击毁。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兴仁县改称抚顺县,移治于抚顺城。抚顺城内工商业和居住中心逐渐移至浑河南岸的千金寨。此后,抚顺城日趋萧条,而城墙“嘉会门”则一直较完整存在。1950年,为了扩建道路,将城墙全部拆除[2]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丛书·抚顺市》编委会/编.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丛书·抚顺市》>第三章 综合实力>第十八节 旅游风光>明代抚顺城. 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4年03月1日第1版: 第127-128页 [1994年03月1日第1次印刷]. ISBN 7507406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9月29日) (中文(简体)). 
  2. ^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丛书·抚顺市》编委会/编.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丛书·抚顺市》>第三章 综合实力>第十八节 旅游风光>明代抚顺城. 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4年03月1日第1版: 第129页 [1994年03月1日第1次印刷]. ISBN 7507406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9月29日)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