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盎格魯化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英語化

盎格魯化(英語:anglicization)又稱英化Englishing),或依語境譯為英語化,指任何事物向英國文化英語看齊或同化。比如當初併愛爾蘭(已部分獨立)進入聯合王國之舉,隨之而來的實質上的殖民同化,即是所謂的盎格魯化的例子。

在語言上,是指使語彙符合和對應英語的拼音規則的框架,或等化成其同源英文字詞的過程。

外來語

[编辑]

非英語的字彙經過英語化之後,可能將原來的拼寫型態或發音,改變成英語使用者習慣的形態(其形態深受法語拼寫影響)。比如英語中的“少女”一詞damsel,就是從古法語damoisele丟棄第二音節而來(該字的現代法語為demoiselle)。另一種常見的英語化型態則是將外來語的冠詞含入(比如阿拉伯文中的al-qili轉成alkali)。然而時至近代,缺乏權威正書機構約束的英語,漸漸約定成俗,不再偏好過度的盎格魯化,英語吸收新字彙之後,已少在套用傳統的框架,直接是吸收原本的拼寫,例如中國地名大多導用漢語拼音,蘇聯解體後,新成立的捷克共和國的特殊的捷克語拼法之國名,以及異國的料理名稱皆是直接導入英文。

專有名詞

[编辑]

地名是最常受到英語化的名詞。比如像義大利城市那不勒斯Napoli)在英文裡成了「Naples」,德國城市慕尼黑München)成了「Munich」,丹麥首都哥本哈根København)成了「Copenhagen」,荷蘭城市海牙Den Haag)成了「The Hague」。這種英語化的影響十分深遠,在20世紀中期,幾乎所有以英文書寫的文本中,全都直接使用這種英語化的地名。

然而,從20世紀末期起,許多人開始使用非英語化的名字,回復到比較接近原地名發音的寫法。對同樣使用拉丁字母的書寫地區,開始回復帶有「變音符號」的字母,如源自法語的fiancé(未婚夫)/fiancée(未婚妻)和cliché(陳腔濫調)。對非拉丁字母書寫的地區,比如像阿拉伯字母西里爾字母希臘字母等等,則使用字母之間的直接轉寫。

另一方面,擺脫英語化的行為有時會跟該地區的民族自尊有關,特別是曾經受到殖民的地方,因為人們會十分敏感地將英語化視為歐洲統治的殘跡。於是,現在在國際場合的官方文件中,愈來愈避免使用某些地區的英語化名詞。比如中國广州的英文名,从英文传统译名Canton改写为基于汉语普通话拼音Guangzhou,以及北京Peking改寫為Beijing印度孟買,從Bombay改成現在的Mumbai[來源請求]

在而其它情況下,由於人們已經長期間使用了英語化的名字,於是就不致於發生當地族群的自尊問題。如前述的慕尼黑、那不勒斯,以及羅馬Roma,英語Rome)、雅典(Αθήνα,英語Athens),以及許多的歐洲都市,當地人民並不在乎英語化的地名與他們語言的差異。

有時候一個英文地名與當地官方用法不同,看來像是英語化的結果,其實卻不然。比如在義大利皮埃蒙特地區的都市杜林,今日義大利官方文件作Torino,但英語中的「Turin」反而是源自於更古早的皮埃蒙特語對當地的稱呼。

英國國內,人名也會受到英語化而有所更動。比如愛爾蘭的姓氏「Ó Briain」、「Ó Néill」便受到英語化而在書寫上丟棄了變音符號,成了今天常見的「O'Brien」與「O'Neill」。同樣地,蘇格蘭的「Somhairle」、「Mac Gill-Eain」與「Mac Aoidh」便成了「Sorley」、「MacLean」和「MacKay」。甚至連過去的歷史人物也有英語化的情況,如來到新大陸的哥倫布,他在西班牙語的名字寫成「Cristóbal Colón」,英語中則改成了同源的英文型式「Christopher Columbus」;而中國的思想家孔子,英語則取用拉丁化的「Confucius」來稱呼他。

現代中文對半元音J-轉譯的特殊例子

[编辑]

至於拉丁字母所代表的音值轉變,也會產生英語化的異讀情況。比如拉丁文原來發/iː/, /i/的字母 I 可以同時用作元音半元音。到了中世紀,人們逐漸分離出一個代表半元音的新字母 J,讓 I 純作元音使用。後來這個新的半元音字母 J,在法語區產生了「顎化」的作用,人們再也不把該字視為一個元音字母,而讀成一個顎音輔音。當英語變為一個成熟的語言,也同時承襲了這種習慣。影響所及,造成英語使用者在閱讀文本中的此類名稱時,與原來的古代發音有相去甚遠的情況。比如基督教聖經》中的人名“耶穌”:Iesous、Jesous在經過了英語化後,同時改變原來的拼寫和閱讀,成了Jesus;而古羅馬皇帝Julian,拉丁語讀「尤利安」,但在英語習慣中便讀成了「朱利安」。

值得注意到的一點,出現在《聖經》中以 J- 開頭的專有名詞,由於基督督東傳的時間差異,便出現今日「文讀不符」的情況。17世紀中期(中國的明朝),基督教首次有系統地傳入中國,當時的傳教士係使用拉丁語天主教耶穌會,他們將《聖經》上的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首次根據當地方言譯成對應的漢字組合。18世紀中期以後乃至於今日,影響中國的宗教重要勢力則逐漸改爲新教徒,但他們對於先前已經譯出且通行的專有名詞,並不願意作太大的變更。時至今日,便造成今日英語化的「John」譯為「約翰」、「Jerusalam」譯為「耶路撒冷」、「Jacob」譯為「雅各」的怪現象了。

其它語言的英語化現象

[编辑]

近百年來對於語言學上的發展可以發現到,許多非英語使用者的詞彙都借自於英語,或使用與英語發音類似的字彙。自從20世紀以來,擁有全球強勢媒體的英美兩國都使用英語,使得其它國家很自然地從英語借字,特別是與科技相關的新詞彙。比如「internet」、「computer」,由於各國先前沒有可供描述的詞彙,於是拉丁字母書寫的國家便直接使用,成為相當通用的字。中文漢字則常借自英語字,以發音相近的漢字組湊出新詞,如「巴士」、香港人說的「的士」(計程車),便是取自英語中的「bus」和「taxi」。至於本國原已存有字,有時也會受到英語的排擠,比如德語中已有「Fernsprecher」(電話)一字,但今日一般人已很少使用,而改用與英語發音雷同的「Telefon」。許多非拉丁字母書寫系統(如中文、日文、韓語)的文本中,裡頭文句夾雜一些英語字詞,已是常見的現象了;而日文更是習慣以片假名直接轉寫英語字詞。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