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注音符號
灰底不用於國語官方注音;每格次行爲萬國音標
聲母
發音
方式
塞音 擦音
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重脣
/p/

/pʰ/

/b/

/m/

/β/
輕脣
/f/

/v/
舌尖
/t/

/tʰ/

/d/

/n/

/ɫ˭~ɫʰ/

/l/
軟齶
/k/

/kʰ/

/ɡ/

/ŋ/

/x/

/ɣ/
脣軟齶
/kʷ/

/kʷʰ/

/ʔ/

/h/

/ɦ/
舌冠
/tɕ/

/tɕʰ/

/dʑ/

/ɲ~ȵ/

/ɕ/

/ʑ/
翹舌
/tʂ/

/tʂʰ/

/dʐ/

/ʂ/

/ɻ~ʐ/
平舌
/ts/

/tsʰ/

/dz/

/s/

/z/
介母、高元音
部位
普通
/i~j/

/y~ɥ/

/ɨ/

/ɯ/

/u~w/
鼻化
/ĩ/

/ũ/
韻母
單韻
/a/

/ã/

/ɐ/

/o/

/ɔ/

/ɔ̃/
複韻
/ai/

/ei/

/au/

/ou/
鼻韻
/m̩/

/am/

/ɔm/

/n̩/

/an/

/ɔn/

/ŋ̩/

/aŋ/

/ɔŋ/
韻尾
/p̚/

/t̚/

/k̚/

/ʔ̚/
其他
聲調
官話 ˉ ˊ ˇ ˋ ˙
客閩 ˪ ˫

注音符號中的韻母之一,字形取自亥的異體字「𠀅」字,發音則取「亥」字的韻母。ㄞ為複合韻母,發音「」+「」,但尾音的ㄧ發為次閉次前不圓唇元音://;由於ㄚ的發音為張到最大口,而/ɪ/卻是近全閉,在懶音之下,可能收尾的合嘴幅度會有差異,而發為/ae/,開頭的ㄚ也可能在懶音下較不張開而發為/æɪ/。

在絕大多數的拼音方案中,ㄞ都對應為[ai]。但在注音字母苗文中用法很不同,主要是因為苗語跟華語相差極大所致,ㄞ被用於半開前不圓唇元音/ɛ/,但拼音仍寫為[ai]。

相關變體

[编辑]

注音符號的擴充版本方音符號中,另增加了「ㆮ」作為ㄞ的鼻化對應,寫法為最末筆收個圓並突出,在台羅拼音中寫為[ainn]。若是前接的聲母本身就是鼻音聲母(ㄇ、ㄋ、ㄫ及ㄬ),則所有鼻化韻母都直接寫成非鼻化版本,對應的台羅拼音也是如此;例如「耐」的臺灣話為/nãɪ̃˧˧/,後面的ㄞ是鼻化母音,但是因為前面的ㄋ為鼻音聲母,所以「耐」的臺灣話注音寫為「ㄋㄞ˫」即可,後面的ㄞ不需要寫成鼻音版本,對應的臺羅拼音也是如此,寫為[nāi]而非[nāinn]。

字元編碼

[编辑]
字元 編碼
Unicode Big5 GB 2312
U+311A A3AF A8DE
U+31AE 未收錄 未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