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
公安县 | |
---|---|
县 | |
公安县在湖北省及荆州市的位置 | |
坐标:30°03′47″N 112°13′09″E / 30.06319°N 112.21917°E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隶属行政区 | 湖北省荆州市 |
語源 | “左公安营扎寨之地” |
面积 | |
• 总计 | 2,257.5 平方公里(871.6 平方英里) |
海拔 | 36 公尺(118 英尺)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747,134人 |
• 密度 | 331人/平方公里(857人/平方英里) |
• 城镇 | 337,206人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郵政編碼 | 434300 |
電話區號 | 716 |
車輛號牌 | 鄂D |
行政区划代码 | 421022 |
網站 | www |
公安县是湖北省荆州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边缘,长江南岸。总面积为2257.5平方公里,其中南北长约75公里,东西最宽处为51公里。常住总人口为74.7万人[2],其中99.9%为汉族,方言为西南官话。公安古称梅园,最早建县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当时称孱陵。后因东汉末年左將軍刘备领荆州牧,驻军于油江口(今斗湖堤镇),时人称他为“左公”,“公安”便是取“左公安营扎寨之地”之意得名。此外公安也有“三袁故里”、“百湖之县”、“七省孔道”等别称。縣人民政府駐鬥湖堤鎮。
历史
[编辑]汉、三国、晋
[编辑]公安建县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当时称孱陵,管辖区相当于现在的公安、石首、监利及湖南的安乡、津市、澧县、南县、华容等地。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从孱陵分出华容县(管辖区相当于现在的监利、石首及湖南华容一带)。新莽时期一度改县名为孱陆,在光武帝即位后恢复为原名,并于建武六年(公元30年)将高成县(今为松滋)并入孱陵,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又将今湖北安乡、津市和澧县等地分出新置唐县。[3]
赤壁之战之后,荆州被孙刘联军取得。刘备于战争胜利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汉献帝建安十四年(209年)领荆州牧,率军扎营于油江口处,称左将军,并取“左公安营扎寨之地”之意将孱陵改名为公安,此为公安县得名之始。十年后,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派大将吕蒙袭取荆州后,任命他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于是公安又改回原名孱陵。[3]
晋武帝统一中国后,在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再从孱陵分出江安县。五胡乱华时,汉族大举南迁,于是晋成帝咸康三年(337年)从孱陵县中侨置松滋县,用以安置由豫州松滋县迁来的侨民。[3]
南朝、隋、唐、宋
[编辑]梁正平元年(公元548年),将原本从孱陵中分出的江安县改名为公安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又将孱陵县和侨置的永安县并入公安县,并一度改名为公安镇,但很快就恢复为县。此时的公安县属荆州总管府南郡。同时,孱陵之名又成为了作唐县的新名,属澧阳郡。[3]
之后公安之名便固定下来了。唐朝属江陵府。朱温篡唐后,公安改属荆南节度使管辖,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荆南节度使高季兴据荆、归、峡三州自立为南平王,建都江陵。公安这时为南平国的属县。北宋初年属荆湖北路江陵府,之后,江陵府改名为荆南府。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一度将公安县升为公安军,设置镇抚使,但不久后,也就是绍兴五年(1135年)便撤销了公安军,恢复为公安县。[3]
明清至今
[编辑]公安县在明清之时先后属湖广行省[4]、湖广布政司、湖北省荆州府。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湖北省荆南道,1932年属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不久再改由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49年后属湖北省荆州专员公署领导,1952年曾短暂分出荆江县,旋即于1955年合并。[5]1968年则属荆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控制,1978年后属荆州地区行政公署。[3]1996年至今属荆州市管辖。
行政区划
[编辑]埠河镇、斗湖堤镇、夹竹园镇、闸口镇、杨家厂镇、麻豪口镇、藕池镇、黄山头镇、孟家溪镇、南平镇、章庄铺镇、狮子口镇、斑竹垱镇、毛家港镇、甘家厂乡和章田寺乡。
地理
[编辑]公安县地处江汉平原,多数地区为平原湖区,仅西南部为平岗与丘陵。其中虎渡河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将县境分为虎东、虎西两部分。地面平均海拔约为36米。[7][8]
气候
[编辑]公安县四季分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霜期短,日照长,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4℃,其中最热月份为7月,当月平均温度为28.4℃;最冷月份是1月,当月平均温度4℃。年日照时间1857.5小时,无霜期271天。[9]
湿度
[编辑]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7.2mb。全年变化和气温基本相同,其中最大月为7月份,平均为31.6mb。最小的一个月是1月,平均为6.2mb。[9]相对湿度历年平均值为81%,其中最大月8月 ,达83%,最小月为12月和1月,约为77%。全年中小于80%的月份有12月、1月和2月 。其余月份均小于或等于80%。[9]
天气
[编辑]降水
[编辑]年平均降水量1125.2毫米,降水日126天。其中降水最多的月份是6月,平均降水量有173.7毫米;降水最少的则是1月,平均降水量25.1毫米。平均降水在100毫米以上的月份有4月、5月、6月、7月、8月五个月份;降水在50毫米以下为12月、1月和2月。[10]
平均年降雪天数为8.4天,平均初雪日是12月7日,终雪日为3月2日。全年积雪天数5.9天。[10]
干旱
[编辑]公安属于旱区,历史上曾于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出现过五次特大干旱,在民国时期则有三次。而据1957年至1984年二十八年间的气象资料统计,其间发生小干旱计二十九次,差不多每年一次。[11]
风
[编辑]全年风向以偏北向和东北风为主,夏季则以南风居多。其中最大风速为3.1米/秒,最小风2米/秒。[12]大风天气平均每年六次,尤以春季为多,秋、冬两季次之,夏季较少出现。历史上,曾于1968年和1971年、1973年出现过三年风卷风。[13]
水系
[编辑]公安县境有大小河流18条,主要河流为长江、荆江、松滋等,皆属于长江水系,当中有4条注入洞庭湖。河道总长为438公里,面积为125平方公里。[8]
动、植物
[编辑]公安县四季分明,适宜植物生长,所以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木竹品种102科,307种;花卉类42科,86属,共204种。[14]
因地形简单,当地野生动物较少。当中兽类约有十种,禽类较多,常见的有雁、燕子、布谷鸟等候鸟。[14]
人口
[编辑]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公安縣常住人口747134人。[15]
人口结构
[编辑]当地属汉族人口聚居地,占总人口的99.94%。另有8个少数民族占0.06%,其中以回族人口为多。[16]
姓氏
[编辑]根据1982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全县姓氏共有535个,其中前十大姓氏分别为:陈、刘、李、张、王、杨、周、胡、黄、赵,他们占到了总人口的42.41%;这当中又以陈氏居首,占到全县总人口的6.64%。而傍、丙、伯、布、长、巢、宠等71个姓氏人口最少,分别只有一人。[17]
方言
[编辑]公安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在历史上以南平口音为代言语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逐渐以县政府驻地所在的斗湖堤口音为代表。[18]
音韵
[编辑]声母
[编辑]声母 | 读音 | 声母 | 读音 | 声母 | 读音 | 声母 | 读音 |
---|---|---|---|---|---|---|---|
p | 布别 | p' | 怕撇 | m | 门莫 | f | 冯复 |
t | 刀夺 | t' | 太塔 | n | 怒勒 | ||
k | 贵革 | k' | 开客 | x | 湖黑 | ||
tɕ | 精结 | tɕ' | 前切 | ɕ | 先席 | ||
ts | 张质 | ts' | 昌彻 | s | 扇粟 | ||
ø | 乌热 |
韵母
[编辑]不含自成音节的n和m,共有34个韵母;不计轻声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5个声调。[18]
经济
[编辑]农业
[编辑]由于是全国优质稻米商品粮生产基地,当地种植种类以水稻为主,1949年占全县耕地的80%,1962年时占91%。而高粱、粟谷、玉米、荞麦、菜豆、大麦等作物产量较少,仅为小面积种植。[19]作为全国集中的产棉县之一,当地的棉花种植占到旱田总面积的70%,最高年份甚至达到43万亩。[19]其他常见的种植物还有茶叶、油料、麻、水果、药材、烟叶、蔬菜、甜瓜,西瓜和甘蔗。其中茶园面积约1588亩,尤以紫金茶和宝岗茶最为知名,畅销省内外。[19]
工业
[编辑]公安工业在1949年之前以缝纫、木匠、铁匠、漆匠、瓦匠、蔑匠等小手工业为主,他们遍布全县,有“九佬十八匠”、“春木匠、腊裁缝”“打榨熬糖、十里一坊”等说法。1927年开始有了私营电厂,1930年以后又陆续出现了棉花加工厂、榨坊等私营产业。至1949年为止,全县有私营手工业271家。1949年后,开始由政府创办家具厂,到1952年时全县的手工业工石已经发达到了568家。1958年后开始“大办工业”,一时间各种合作工厂、手工业厂、民办工厂和街办、乡办的工厂一哄而起,至1959年已经存在有各种工厂2819家。改革开放以后,当地开始以食品、建材、机械、纺织工业为主,称为“四大支柱”产业。[20]
传统的轻工业为家具生产和酿酒业。其中较知名的品牌有“黄山大曲”。
交通
[编辑]公安“地当南北之冲,水陆交驰,为南北咽喉”[21],所以有“七省孔道”之称。[22]
公路
[编辑]当地的公路在1949年以前只有一条始建于1934年的洛(阳)韶(关)公路沙(市)东(岳庙)段,由当时的湖北省建设厅沙郑工程段征集公安、江陵两县的民工施工,于当年11月建成。路宽7.5米,全长79公里,于1935年12月正工通车。1985年后,公路增加到了79条,总长度为799.29公里。[22] 207国道、 351国道过境。
1935年,湖北省公路管理局开始南平和东岳庙两地设有汽车站,后因抗日战争爆发,两站同被撤销。1949年后,湖北省公路局沙市事处在埠河、南平等四处设置车站,但在同年7月也被撤销。1985年后,全县开始设有八个汽车站。分别是公安县汽车客运站、南平中心客运站、黄金口汽车站、闸口汽车站、藕池汽车站、埠河汽车站和黄山头汽车站。[22]
水运
[编辑]1985年时,当地有6条水运航道,总长约327.62公里。其中主要有航道为长江航道公安段和虎渡河航道。[23]
港口码头
[编辑]公安县境河流湖泊众多,有百湖之县的称号。港口的存在促进了当地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据1932年到1941年的统计,当时共有26个港口,年吞吐量万吨以上的港口有斗湖堤、闸口、南平等七个港口。1949年后,港口数量进一步加到31个。[23]
文化
[编辑]公安派文学
[编辑]公安派是晚明时期由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发起的文学流派,其主张是反对由当时的前后七子复古运动。主张文学重性灵、贵独创,所作清新清俊、情趣盎然。同时重视词曲、小说和戏剧等通俗文学。[24]
文物古迹
[编辑]- 王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南闸区北官乡树窑村附近,属大溪文化居住遗址。[23]
- 陈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南闸区倪家乡合新村附近,属大溪文化居住遗址。
- 南平文庙:坐落于南平镇中心。
- 孱陵城遗址:位于黄金乡齐居寺村。
- 袁宗道、袁中道合葬墓:位于孟溪区孟溪村荷叶山。
- 邹文盛墓:位于章庄铺乡章庄村,为明嘉靖年间户部尚书邹文盛之墓。
- 袁中郎故里碑:原立于柳浪馆袁中郎故居前,后移至斗湖堤油江河畔。
自然景观
[编辑]- 卷桥水库风景区:位于郑公区东河乡和湖南澧县复兴乡交界处,是以渡漕连接卷桥峪和孙家峪而成,面积约2.4平方公里。
- 黄山风景区:为旧县志所载的“公安八景”之一。黄山位于洞庭湖滨和湖南安乡接壤处,海拔264米,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1.5公里。
- 北闸风景区:又称进洪闸,位于荆江分洪区北端长江入口处的太平口。
名人
[编辑]宗教
[编辑]公安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等,其中尤以佛教传入历史最久,影响也较大。[25]
佛教
[编辑]佛教自晋太和三年(公元368年)道安和慧远两名僧人在斗湖堤边建安远寺(现称二圣寺)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发展至明清之时,已经有寺院50座、庵堂26座、宫阁8座。民国初期,寺院一度遍及全县,之后因为战争和大跃进等原因使多数寺院被毁,以至1985年,全县只剩僧尼6人。
道教
[编辑]道教在当地的兴起始于东晋。在北宋时为复兴期,当时县内有长生、紫霄、洞真、东岳、福星、广德、刻木、悟真、洞神、三清、白云等道观。明清之时则是道教全盛期,至民国初年,已有各种观庙39座之多。但之后因为战争原因令香火中断,道徒四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对道徒进行了就业安排。
其它宗教
[编辑]除佛道两种历史悠久的宗教之外。伊斯兰教和天主教两种宗教也有一定程度的流传。其中伊斯兰教是1894年由河南迁入的回族带来,天主教则在明代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传入。
特产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荆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PDF). [2021-07-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09).
- ^ 3.0 3.1 3.2 3.3 3.4 3.5 《公安县志》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第一章 政区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 同治版《公安县志》沿革
- ^ 公安县人民政府 历史沿革. [2010-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5).
- ^ 2023年公安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 ^ 《公安县志》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第二章 自然地理 第三节 地貌
- ^ 8.0 8.1 行政区划网——公安县概况. [2010-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9).
- ^ 9.0 9.1 9.2 《公安县志》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第二章 自然地理 第五节 气候
- ^ 10.0 10.1 《公安县志》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第二章 自然地理 第五节 气候 四、降水 50页
- ^ 《公安县志》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第二章 自然地理 第五节 气候 九、灾害性天气 1.干旱 第51页
- ^ 《公安县志》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第二章 自然地理 第五节 气候 八、风向风速 第51页
- ^ 《公安县志》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第二章 自然地理 第五节 气候 九、灾害性天气 2.大风 第51页
- ^ 14.0 14.1 《公安县志》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第二章 自然地理 第六节 生物资野生源 56页
- ^ 中國: 湖北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6).
- ^ 《公安县志》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第三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结构 60页
- ^ 《公安县志》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第三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结构 六、姓氏 65页
- ^ 18.0 18.1 18.2 《公安县志》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第三十三章 方言 第590页
- ^ 19.0 19.1 19.2 《公安县志》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第六章 农业 第三节 农作物业 二、面积与产量 136页
- ^ 《公安县志》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第九章 工业 195页
- ^ 同治版《公安县志》
- ^ 22.0 22.1 22.2 《公安县志》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第十一章 交通
- ^ 23.0 23.1 23.2 《公安县志》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第十一章 交通 第二节 水路运输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z1121”的
<ref>
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 ^ 《公安县志》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第二十九章 “公安派”文学
- ^ 《公安县志》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第三十二章 民俗 宗教信仰 第四节 宗教信仰
- 书籍
- 同治版《公安县志》
- 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公安县志》,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 ISBN 7-5432-00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