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斗開基祖廟福德祠

坐标23°52′20″N 120°31′24″E / 23.872173°N 120.523244°E / 23.872173; 120.52324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3°52′20″N 120°31′24″E / 23.872173°N 120.523244°E / 23.872173; 120.523244

北斗開基祖廟福德祠
基本信息
位置 臺灣彰化縣北斗鎮新政里福安巷1號
主神土地公
例祭農曆二月初二、八月十五、十二月十六日
地圖
地图

北斗開基祖廟福德祠,又名福安宮,是位於臺灣彰化縣北斗鎮新政里的土地祠,被列為彰化縣歷史建築。北斗街是以該祠與北斗奠安宮為中心來發展。

建立

[编辑]

北斗開基祖廟福德祠建在北斗鎮斗苑路與福安巷交叉口[1],又名「福安宮」[1][2][3][4]。廟身坐西北朝東南,為單進單開間建築,前設拜亭[2]

嘉慶十一年(1806年),東螺街(今溪州鄉舊眉、圳寮村一帶)居民遷徙至寶斗,創建北斗街[1][2]。地方文史工作者謝瑞隆表示,依漢族習慣,每遷移到新地必先祭祀地基主,由戶擴大成街或村里才會設立土地祠,形成繁榮的街肆才創建媽祖廟,據此推論福安宮的創建更早於北斗奠安宮[1]。還有說此土地祠初建於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1][2],比北斗建街還早[1]

依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東螺西保北斗街碑記載,福安宮與奠安宮為北斗建街時籌畫的指標性廟宇[2]。北斗街的發展便以此兩廟為中心來規劃[1][2]。學者們在奠安宮史料中,發現早年記錄總是伴隨著福安宮出現,後者廟產一直登記在奠安宮管理委員會名下[1]

維護

[编辑]

臺灣戰後初期,許多寺廟管理人不知去向,廟宇由政府代管,小吃業者許玉昆就在北斗鎮公所代管的福安宮廟埕落腳,繳租金開設餐飲店,取名「福安小吃部」。廟埕周邊六家餐飲店和小吃攤共同維護此廟清潔,輪流擔任執事。明道管理學院學生調查地方特色餐飲時,還曾替福安小吃部製作影片,推薦廟裡小吃的特殊飲食文化。[3]

廟身雖經多次修建,仍保存木構建築,在木門有一體成型的立體透空雕刻、屋脊有作工精緻的剪黏[2]。過去此祠因被住宅及攤販圍住,以致目標不明顯,經廟方與店家溝通,店家遷往對面營業[1]。管委會也出資補償占用的違建戶,拆除占據廟埕的違建,整修恢復廟宇舊觀[2]。2010年7月23日,彰化縣政府文化局舉辦彰化縣99年度第3次古蹟指定、歷史建築登錄與其他文化資產審議工作,會中審核此廟的歷史建築資格[5]。次月報導時,此廟被列為彰化縣歷史建築,且是63座中唯一的土地公廟[2]

2012年2月13日,廟方於廟埕廣場旁的私人矮房門口前,架設設寬約十公尺、高三公尺的鋼架圍牆,造成方姓住戶出入得繞道,引發抗議。對此,奠安宮管委會主委王昭彰回應,圍牆所在處地權屬於廟方所有,為了讓福安宮景觀內外有別才設圍牆,但願意稍微退縮,不過廣場面積有限,能退的其實不多,會把住戶意見轉交給其他委員,最後由委員會來定奪。[4]

祭祀

[编辑]

此廟為北斗鎮的公廟,祭祀圈包括北斗街全境,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八月十五、十二月十六日為該廟主要例祭日,以八月十五最為盛大[2]。鎮民辦喜事時,會來迎請此廟土地公、土地婆到家中享祀,因此附近小吃攤還曾集資聘多刻數尊土地公備用,以免廟中無神像[3]

參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李鴻誠. 福安宮 北斗歷史最久土地公廟. 《臺灣時報》. 2010-08-09 [2018-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中文(臺灣)).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何烱榮. 《祂的故事》北斗開基福德祠 重現原貌. 《聯合報》. 2010-08-08 (中文(臺灣)). 
  3. ^ 3.0 3.1 3.2 簡慧珍. 福安宮… 廟裡有小吃. 《聯合報》. 2007-03-13 (中文(臺灣)). 
  4. ^ 4.0 4.1 顏宏駿. 〈中部〉福安宮築牆 住戶出門「碰壁」 氣出病. 《自由時報》. 2012-02-21 [2018-01-05] (中文(臺灣)). 
  5. ^ 彰縣將召開第3次有形文化資產審議. 中央社. 2010-07-23 [2018-01-05] (中文(臺灣)).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