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洋商業銀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洋商業銀行有限公司
Nanyang Commercial Bank, Limited
公司類型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全資附屬公司
成立1949年12月14日
代表人物創辦人莊世平
董事長張衛東
執行董事兼代行總裁:孫建東
總部 香港
中環德輔道中151號
南洋商業銀行大廈
产业銀行
產品商業銀行
息税前利润73.72億港元(2023年)
净利润34.42億港元(2023年)
所有權者中國信達 编辑维基数据
實收資本額679.91億港元(2023年)
母公司中國信達(100%)
主要子公司南洋商業銀行(中國)
网站http://www.ncb.com.hk/
南洋商業銀行大廈(2024年12月,外牆翻新後)
南洋商業銀行大廈(2018年5月,外牆翻新前)

南洋商業銀行Nanyang Commercial BankNCB,簡稱南商)於1949年12月14日由莊世平創辦於香港,現時為中國國有企業中國信達資產管理之附屬公司。

在香港各區設有33家分行、3家工商中心、4家跨境理財中心,並在中國內地成立全資附屬公司—「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

截止到2023年12月底,總資產5,551.49億港元、綜合各項存款總額3,943.90億港元,本外幣貸款總額2,939.05億港元,綜合股東資金679.91億港元,減值準備前之淨經營收入105.14億港元,實現淨利息收入80.02億港元;非利息收入25.12億港元,稅後利潤34.42億港元。

歷史

[编辑]
位於香港堅尼地城的南洋商業銀行分行

1949年,南商於香港開業,莊世平先生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訂立「便利僑匯,服務僑胞」 的業務宗旨,在港獨家經營全國僑匯。

1950年,南商在澳門創辦了南通銀行,建立港澳通匯的渠道。

1952年,南商成為香港票據交換所正式會員,直接交換票據。

1954年,南商在國貨批發商集中的文咸東街設立第一家分行,以便利國產進出口商開證贖單結匯。

1956年,南商獲准為授權外匯指定銀行,成為香港外匯銀行公會會員,並陸續與海外銀行建立代理行關係,發展海外進出口押匯業務。

1977年,南商在香港德輔道中151號自置辦公大廈,開創了香港中資銀行自置行產的先河;同年,總行遷入「南洋商業銀行大廈」。

1979年,率先成立中國投資諮詢部,為有意前往中國內地投資的人士提供諮詢服務。

1981年,發行第一張通行內地的信用卡「發達卡」(FEDERAL CARD)。

1982年,南商在深圳開設分行,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家在內地設立分行的外資銀行。

1983年,南商在深圳推出樓宇按揭貸款業務,承接深圳首個住宅小區「東湖麗苑」的按揭貸款,是內地第一筆住房按揭貸款;同年,南商在美國三藩市的分行隨之開業,成為首家香港註冊、在海外開設分行的中資銀行。

1984年,南商加入 VISA 國際組織,並與其他同業合組銀聯通寶有限公司,為客戶提供電子銀行服務。

1985年,牽頭發放第一筆金額最大的國際銀團貸款——一億美金的上海希爾頓項目貸款;同年,南商成立押匯中心,為客戶提供貿易融資服務 。

1986年,南商在深圳羅湖建設路安裝了內地第一台自動取款機,連接香港ATM(銀通)網絡為市民提供服務。

1988年,南商在海口成立分行,成為首家進入海南省的外資銀行。

1991年,推出電話銀行服務。

1994年,在深圳分行安裝內地第一台提款機。

1995年,南商北京代表處升格為南商北京分行,為首批在北京設立的外資銀行分行之 一。

1997年,南商成立企業銀行部・加強對上市企業的服務。

2000年,推出流動電話銀行及網上銀行服務。

2001年,南商成為中銀集團成員之一,依托母體優勢,發揮自身特色,業務穩步發展。

2007年,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成立,成為南商的全資附屬機構。

2009年,中銀(香港)將其內地分行改制併入南商中國,本次改制是中銀香港發揮集團整體優勢、全力拓展內地業務戰略的體現。此後,南商中國成為中銀香港開展內地業務的主打品牌。

2016年,南洋商業銀行正式加入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展開兩地業務聯動新里程。

近況

[编辑]
南洋商業銀行門外的中銀香港自動櫃員機

2022年6月,南洋商業銀行斥資近12億元向新世界發展购入長沙灣荔枝角道888號項目最高三層連命名權共涉及逾6.5萬平方呎,折合呎價約17,500元,上述全新甲廈正式命名為「南商金融創新中心」(NCB Innovation Centre)。

附屬公司

[编辑]

中國大陸業務

[编辑]

2023年11月13日,南商香港在中國大陸的分行,轉製成為南商香港全資擁有的外商獨資商業銀行,總部設在上海,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海口、大連、杭州、南寧、成都、青島、汕頭、無錫、武漢、合肥、蘇州、重慶和南京設有分支行。

參考文獻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