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澳文化工作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位於香港大嶼山大澳永安街54號的大澳文化工作室

大澳文化工作室,位於香港大嶼山大澳大澳永安街54號地下,於2001年6月開幕,是一所介紹大澳歷史和文化的展覽館,亦是未受政府資助的非牟利團體。該文物館自稱為香港首所民營博物館,由黃惠琼推動民間自資籌辦,黃惠琼本人自行管理。[1] 文物館的宗旨就是推動社區文化研究及交流,促進社區更新及發展。

歷史

[编辑]

黃惠琼自稱文物館的成立是靠一個國際基金會撥款20多萬捐助。她原本向政府要求建立一間關於漁村文化的文物館,但因政府以「香港已有兩間博物館(指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為由拒絕。最後她向該國際基金會申請撥款,才令文物館得以順利成立。[2] 文物館自2001年至2005年期間,已有20多萬人次參觀,並接待不少遊客作自然生態考察。[3]

此外,文物館曾經建議斥資政府興建「鹽業文化資料館及旅遊資源中心」,以達至大澳的可持續發展,但最後不了了之。[3]

文物館在未受政府資助下,仍能落實博物館的展覽、收藏、研究及教育等四項基本功能。但正因如此,文物館只靠售賣其明信片、帶領本地生態團及接受捐款以維持營運,經營一直困難。2008年9月23日,因受颱風黑格比一夜吹襲,把文物館近100件展品、書本及明信片摧毁浸濕,全部報廢。當時黃惠琼表示因資金問題,未必會再花錢維修繼續經營。[4][5]2009年9月15日期間,文物館再因颱風巨爵吹襲而受到破壞,又有不少展品被浸壞。[6]

展品

[编辑]

文物館展出大澳居民的生活照片和日常用品,大部份都是大澳居民捐出,有些則是黃惠琼本人和其丈夫在大澳泥灘檢拾回來。[7]

而文物館其中一個重要展品就是一條8呎長的鯨魚顎骨。該鯨骨在20多年前由一名大澳居民拾獲,在2001年啟用時搬往文物館作免費展覽。2003年9月18日,漁農自然護理署及警方以非法藏有瀕危物種為理由,派員持搜查令到文物館拆走鯨骨,存放在深水埗警署貨倉內,並考慮提出檢控,事件引起大眾嘩然。在輿論壓力下,漁護署於10月3日放棄檢控,並於10月21日送回文物館繼續展示。[8]

結業原因

[编辑]

黃惠琼於2009年9月表示因私人問題為由,可能於2011年關閉文物館。[7]

2016年7月,大澳文化工作室因業主重建舊居而閉館。[9]

開放時間

[编辑]

文物館每日下午1時至5時免費開放予公眾,但若在星期一至星期五參觀,就需要致電(852)2985-6118預約。[7][10]

交通

[编辑]
交通路線列表
巴士

參考資料

[编辑]
  1. ^ 港府大澳「破壞工程」挨批. 大紀元時報. 2005-09-28 (中文(繁體)). 
  2. ^ 黃惠琼與大澳脈搏相連(一). 大紀元時報. [2010-05-19] (中文(繁體)). 
  3. ^ 3.0 3.1 大澳文化工作室. 大嶼山發展概念計劃:建議在大澳興建「鹽業文化資料館及旅遊資源中心」意見書(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文件編號:CB(1)315/05-06(03)號) (PDF). 香港立法會. 2005-11-16 [2010-05-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3-14) (中文(繁體)). 
  4. ^ 黑格比捲巨浪 兼逢海水倒灌 淹大澳毀東堤政府救災慢. 太陽報. 2008-09-25 [2010-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8) (中文(繁體)). 
  5. ^ 展覽室藏品盡毁 黃惠琼落淚. 明報. 2008-09-25 [2010-05-19] (中文(繁體)). 
  6. ^ 「巨爵」蹂躪  58人受傷 大澳成澤國. 成報. 2009-09-16 [2010-05-19] (中文(繁體)). [永久失效連結]
  7. ^ 7.0 7.1 7.2 大澳街坊文物說故事. 明報. 2009-09-18 [2010-05-19] (中文(繁體)). 
  8. ^ 舆论压力再奏功 港渔护署交还鲸骨予大澳居民. 大紀元時報. 2003-10-20 [2010-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3) (中文(简体)). 
  9. ^ 大澳文化工作室七月閉館 創辦人琼姨盼另覓場地 繼續守護大嶼山. 香港01. 2016-03-12 [201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4) (中文(繁體)). 
  10. ^ 文化保育工作室. 明報. 2008-04-25 [2010-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0) (中文(繁體)).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