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買德
王買德 | |
---|---|
都官尚書加冠軍將軍、河陽侯 | |
國家 | 後秦→ 胡夏 |
時代 | 十六國 |
主君 | 後秦文桓帝姚興 → 胡夏武烈帝赫連勃勃 |
姓 | 王 |
名 | 買德 |
職官 | 鎮北將軍参軍→軍師中郎將→撫軍大將軍右長史→都官尚書、加冠軍將軍 |
封爵 | 河陽侯 |
出生 | 不詳 |
逝世 | 不詳 |
王買德,五胡十六国時大夏将领。他多次向赫連勃勃獻策,爲其重要謀臣,尤其是在刘裕北伐后献策平定关中,“一周而見效”,被赫連勃勃贊為“算無遺策”。
生平
[编辑]投奔胡夏
[编辑]王買德最初是後秦姚興的鎮北將軍参軍[註 1],大夏龍昇五年(411年),赫連勃勃率騎三萬相繼在安定、東鄉擊敗后秦將領楊佛嵩、党智隆,王買德於此時投奔赫連勃勃[1]。
赫連勃勃向王買德問计,王買德回答,后秦虽然衰落,但疆域强大,不如先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赫連勃勃很高兴,任命王買德为軍師中郎将[2]。
谏伐西秦
[编辑]大夏龍昇六年(412年)六月,西秦高祖乞伏乾歸被其侄乞伏公府所殺,其子乞伏熾磐率兵討伐乞伏公府。赫連勃勃想要趁機攻打乞伏熾磐,王買德勸諫道:“聖明的君主用兵,以德而不以暴為準則。乞伏熾磐是我們的盟國,新遭大喪,現在討伐不合天理。趁別人喪亂之際,憑藉兵力討伐,匹夫尚且不當為,何況是万乘之君呢?”。赫連勃勃回答道:“説得太好了。要沒有你,我如何能聽到這樣的良言呢?”停止了對西秦的征討[3][4]。
平定关中
[编辑]大夏鳳翔元年(417年),东晋劉裕北伐攻灭後秦姚泓,占领长安,此時劉裕重要幕僚劉穆之去世,劉裕擔心後方不穩,於是任命年僅十一嵗儿子刘义真為安西將軍,領護西戎校尉、雍州刺史,留下心腹將領輔佐其鎮守長安,自己返回建康。
赫連勃勃回到了統萬城,聽説劉裕撤軍後非常高興,向王買德詢問進取關中之策。王買德獻策道:“刘裕灭掉了后秦,不过是以乱平乱罢了,并没有施行德政来救济天下百姓。关中是地势险要、便于据守的地方,却派才能低下之辈和年幼的小儿子镇守,这并非长远的规划。他狼狈地返回,不过是想赶快完成篡位之事罢了,根本没心思去经营中原地区。陛下您凭借正义去讨伐叛逆,这正义之名贯通阴阳两界,百姓们仰仗着陛下的旨意,盼望着陛下正义之师的到来,那种急切的心情感觉度日如年。青泥、上洛,是南方军队往来的交通要道,应当布置机动部队截断他们往来的道路。然后堵住潼关,封锁崤山、陕县一带,断绝他们水陆通行的途径。陛下您发布征讨的檄文传至长安,宣扬、布施恩泽,长安附近三辅地区的父老乡亲都会用酒食来迎接陛下的大军。刘义真独自困守在空城之中,连逃跑都没地方可去,十天之内肯定会反绑双手到陛下的军中来投降,这样便能兵不血刃、不战而定关中了。”[5]赫連勃勃認同此話,任命其子赫連璝都督前鋒諸軍事、領撫軍大將軍率兩萬騎兵南征長安,前將軍赫連昌屯兵潼關,王買德为撫軍大將軍右長史,截断南方青泥道路,赫連勃勃率兵隨後出發[6]。
大夏鳳翔二年(418年)正月,赫連璝到渭陽,沿路都有人歸降。劉義真派遣中兵參軍沈田子迎擊,沈田子戰鬥不利,退兵屯劉回堡。此時劉義真内部發生動亂,沈田子殺司馬王鎮惡,長史王脩殺沈田子,冠軍將軍毛脩之接替王鎮惡為司馬。赫連璝在池陽和寡婦渡,接連兩次被傅弘之擊敗[7]。后刘義真又殺王脩,軍心動搖,召城外軍隊入長安防守,關中各郡縣降伏于夏,赫連璝夜襲長安不剋,赫連勃勃進抵据咸陽[8][9]。劉裕聽説後,派遣輔國將軍蒯恩到長安,讓劉義真率部隊迅速返回,任命右司馬朱齡石為右將軍、雍州刺史接替劉義真鎮守關中,并囑托朱齡石關中若不能守,則和劉義真同歸[10]。
十一月,朱齡石抵達長安,劉義真手下諸將領掠奪財寶和男女奴隸而去,行軍速度很慢[11]。赫連璝追擊劉義真部隊,在青泥擊敗其後軍,王買德俘虏其寧朔将軍傅弘之、輔國將軍蒯恩、司馬毛脩之,築京觀[12][13]。劉義真走後,長安百姓驅逐朱齡石,迎接赫連勃勃進長安[14]。
赫連勃勃入长安后,召集诸将大摆宴席,席上赫連勃勃舉杯向王買德敬酒,盛贊他攻克长安之计所取得的功績,任命他为都官尚書、加冠軍将軍、封河陽侯[15]。
此後,王買德不見於史冊,唯有於元嘉北伐時,450年(元嘉二十七年)北魏碻磝戍主、濟州刺史王買德被劉宋建武府司馬申元吉擊敗,棄城逃走的記載,不詳是否為同一人[16][17]。
評價
[编辑]- 赫連勃勃:“卿往日之言,一周而果效,可謂算無遺策矣。雖宗廟社稷之靈,亦卿謀獻之力也。此觴所集,非卿而誰!”
注释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引用
[编辑]- ^ 《晉書·載記第三十》:其年,勃勃率騎三萬攻安定,與姚興將楊佛嵩戰于青石北原,敗之,降其眾四萬五千,獲戎馬二萬匹。進攻姚興將党智隆於東鄉,降之,署智隆光祿勳,徙其三千餘戶於貳城。姚興鎮北參軍王買德來奔。
- ^ 《晉書·載記第三十》:勃勃謂買德曰:「朕大禹之後,世居幽、朔。祖宗重暉,常與漢、魏為敵國。中世不競,受制於人。逮朕不肖,不能紹隆先構,國破家亡,流離漂虜。今將應運而興,復大禹之業,卿以為何如?」買德曰:「自皇晉失統,神器南移,群雄嶽峙,人懷問鼎,況陛下奕葉載德,重光朔野,神武超於漢皇,聖略邁于魏祖,而不於天啟之機建成大業乎!今秦政雖衰,籓鎮猶固,深願蓄力待時,詳而後舉。」勃勃善之,拜軍師中郎將。
- ^ 《晉書·載記第三十》:於是議討乞伏熾磐。王買德諫曰:「明王之行師也,軌物以德,不以暴。且熾磐我之與國,新遭大喪,今若伐之,豈所謂乘理而動,上感靈和之義乎!苟恃眾力,因人喪難,匹夫猶恥為之,而況萬乘哉!」勃勃曰:「甚善。微卿,朕安聞此言!」
- ^ 《資治通鑒·義熙八年》:夏王勃勃欲攻熾磐,軍師中郎將王買德諫曰:「熾磐,吾之與國,今遭喪亂,吾不能恤,又恃衆力而伐之,匹夫猶且恥爲,況萬乘乎!」
- ^ 《晉書·載記第三十》:既而勃勃還統萬,裕留子義真鎮長安而還。勃勃聞之,大悅,謂王買德曰:「朕將進圖長安,卿試言取之方略。」買德曰:「劉裕滅秦,所謂以亂平亂,未有德政以濟蒼生。關中形勝之地,而以弱才小兒守之,非經遠之規也。狼狽而返者,欲速成篡事耳,無暇有意于中原。陛下以順伐逆,義貫幽顯,百姓以君命望陛下義旗之至,以日為歲矣。青泥、上洛,南師之沖要,宜置遊兵斷其去來之路。然後杜潼關,塞崤、陝,絕其水陸之道。陛下聲檄長安,申布恩澤,三輔父老皆壺漿以迎王師矣。義真獨坐空城,逃竄無所,一旬之間必面縛麾下,所謂兵不血刃,不戰而自定也。」
- ^ 《晉書·載記第三十》:勃勃善之,以子璝都督前鋒諸軍事,領撫軍大將軍,率騎二萬南伐長安,前將軍赫連昌屯兵潼關,以買德為撫軍右長史,南斷青泥,勃勃率大軍繼發。
- ^ 《資治通鑒·義熙十四年》:傅弘之大破赫連璝於池陽,又破之於寡婦渡,斬獲甚衆,夏兵乃退。
- ^ 《宋書·列傳第二十一》:沈田子既殺王鎮惡,王脩又殺田子。義真年少,賜與左右不節,脩常裁減之,左右並怨。因是白義真曰:「鎮惡欲反,故田子殺之。脩今殺田子,是又欲反也。」義真乃使左右劉乞等殺脩。
- ^ 《晉書·載記第三十》:田子與義真司馬王鎮惡不平,因鎮惡出城,遂殺之。義真又殺田子。於是悉召外軍入於城中,閉門距守。關中郡縣悉降。
- ^ 《資治通鑒·義熙十四年》:宋公裕聞之,使輔國將軍蒯恩如長安,召義眞東歸;以相國右司馬朱齡石爲都督關中諸軍事、右將軍、雍州刺史,代鎭長安。裕謂齡石曰:「卿至,可敕義眞輕裝速發,旣出關,然可徐行。若關右必不可守,可與義眞俱歸。」
- ^ 《宋書·列傳第二十一》:高祖遣將軍朱齡石替義真鎮關中,使義真輕兵疾歸。諸將競斂財貨,多載子女,方軌徐行。
- ^ 《宋書·列傳第二十一》:賊追兵果至,騎數萬匹。輔國將軍蒯恩斷後不能禁,至青泥,後軍大敗,諸將及府功曹王賜悉被俘虜。
- ^ 《晉書·載記第三十》:璝率眾三萬追擊義真,王師敗績,義真單馬而遁。買德獲晉甯朔將軍傅弘之、輔國將軍蒯恩、義真司馬毛脩之於青泥,積人頭以為京觀。
- ^ 《晉書·載記第三十》:義真大掠而東,至於灞上,百姓遂逐齡石,而迎勃勃入于長安。
- ^ 《晉書·載記第三十》:於是勃勃大饗將士于長安,舉觴謂王買德曰:「卿往日之言,一周而果效,可謂算無遺策矣。雖宗廟社稷之靈,亦卿謀獻之力也。此觴所集,非卿而誰!」於是拜買德都官尚書,加冠軍將軍,封河陽侯。
- ^ 《資治通鑒·元嘉二十七年》:虜碻磝戍主、濟州刺史王買德憑城拒戰,元吉破之,買德棄城走。
- ^ 《資治通鑒·元嘉二十七年》:乙亥,魏濟州刺史王買德棄城走。
来源
[编辑]- 正史:
- 《晉書·載記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