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屆威尼斯影展
开幕影片 | 《白噪音》[1] |
---|---|
闭幕影片 | 《懸掛的太陽》 |
举办地点 | 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 |
创办时间 | 1932年 |
颁发奖项 | 金獅獎 |
主持人 | 蘿西歐·穆尼奧斯·莫拉雷斯 |
放映数目 | 23(正式競賽) 25(非競賽) 39(地平線) 40(威尼斯沉浸式) 7(雙年展學院) 27(威尼斯經典) 19(國際影評人週) 29(威尼斯日) |
举行日期 | 2022年8月31日至9月10日 |
官方网站 | www |
第79屆威尼斯影展於2022年8月31日至9月10日在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舉行[2]。評審團主席由美國演員茱莉安·摩爾擔任[3]。今年適逢影展創辦至今屆滿90週年,並於2022年7月9日早上十點(當地時間)在威尼斯麗都島舉行紀念活動[4]。
活動內容分別為國際會議以及放映環節,前者主要以在雙年展歷史檔案圖書館中,威尼斯影展藝術總監阿貝托·巴貝拉與作者吉安·皮耶羅·布魯內塔教授撰寫的《1932-2022年威尼斯影展》一書全新裝訂義大利語版及其之間的對談;(該書由雙年展與馬西里奧編輯公司共同合作出版)以及將有歷史學家、評論家和教師參與,以反思威尼斯影展的歷史和文化體驗的價值,並來自權威主角的聲音——來自世界上最古老的影展光榮冒險的個人敘述、回憶和情感[5]。
後者主要放映兩部默片作品分別由曼努斯·弗蘭肯、尤里斯·伊文思共同執導的《雨》、以及由馬利歐·卡麥里尼執導的《男人們多粗野》,並於威尼斯電影宮歷史最悠久的Sala Grande廳放映[6]。
評審團
[编辑]- 茱莉安·摩爾:演員。(評審團主席)
- 馬利安諾·柯恩:導演、編劇、監製。
- 李歐納多·柯斯坦佐:導演、編劇。
- 奧黛麗·迪萬:導演、編劇、作家。
- 蕾拉·哈塔米:演員。
- / 石黑一雄:作家、編劇。
- 羅德里哥·索羅格耶:導演、編劇、監製。
- 米開朗基羅·法爾瑪提諾:導演。(評審團主席)
- 揚·P·馬圖申斯基:導演、編劇。
- 安娜·羅沙·德·索薩:導演、編劇、演員。
- 泰莎·湯普森:演員。
- 蘿莎莉·華達:服裝設計師、製片。
- 梅·阿卜杜拉:導演。(評審團主席)
- 大衛·阿德勒:導演。
- 布蘭卡·李:編舞、導演、舞蹈家、演員。
- 朱立歐·巴斯:導演、演員。(評審團主席)
- 21位電影系學生。
獨立評審團
[编辑]- 瑟琳·席安瑪:導演、編劇。(評審團主席)
- 27名歐洲青年組建而成的特別評審團。
官方單元
[编辑]正式競賽
[编辑]以下電影被選定為競賽片,並依首映日期排序,可角逐最高榮譽金獅獎[12]: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白噪音》(開幕片) | White Noise | 諾亞·鮑姆巴赫 | 美国、 英国 |
《TÁR塔爾》‡ | Tár | 陶德·菲爾德 | 美国、 德国 |
《中有,部分真實的偽記事》 | Bardo, falsa crónica de unas cuantas verdades |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 墨西哥 |
《托爾斯泰的妻子》 | Un Couple | 佛雷德里克·懷斯曼 | 法國、 美国 |
《骨肉的總和》 | Bones & All | 盧卡·格達戈尼諾 | 美国、 義大利、 英国 |
《雅典娜》 | Athena | 羅曼·加夫拉斯 | 法國 |
《所有的美麗與血淚》‡ | 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 | 蘿拉·柏翠絲 | 美国 |
《莫妮卡》‡ | Monica | 安迪亞·帕勞洛 | 義大利、 美国 |
《阿根廷,1985》 | Argentina, 1985 | 桑迪亞哥·米特雷 | 阿根廷、 美国 |
《她和他的女兒》 | Les Enfants des autres | 麗貝卡·茲洛托夫斯基 | 法國 |
《羅馬年少時代》‡ | L'Immensita | 艾曼紐爾·克里亞勒斯 | 義大利 |
《我的鯨魚老爸》‡ | The Whale | 戴倫·艾洛諾夫斯基 | 美国 |
《伊尼舍林的女妖》 | 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 | 馬丁·麥克唐納 | 爱尔兰、 英国、 美国 |
《還有愛的日子》 | ラブライフ | 深田晃司 | 日本 |
《永恆的女兒》 | The Eternal Daughter | 瓊安娜·霍格 | 英国、 美国 |
《愛無赦》‡ | Il signore delle formiche | 吉安尼·阿梅利奧 | 義大利 |
《聖奧梅爾殺嬰案》 | Saint Omer | 愛麗絲·迪歐普 | 法國 |
《愛·子》 | The Son | 弗洛里安·澤勒 | 英国、 美国、 法國 |
《高牆之外》 | شب، داخلی، دیوار | 瓦希·加里凡 | 伊朗 |
《金髮夢露》 | Blonde | 安德魯·多明尼克 | 美国 |
《這裡沒有熊》 | خرس نیست | 賈法·潘納希 | 伊朗 |
《致琪亞拉》 | Chiara | 蘇珊娜·尼契爾利 | 比利时、 義大利 |
《我們的紐帶》 | Les Miens | 洛契迪·森姆 | 法國 |
- ‡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酷兒獅獎。
非競賽片
[编辑]以下電影選定為非競賽片放映: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劇情片 | |||
《倫敦生之慾》 | Living | 奧利維·赫爾曼紐斯 | 英国 |
《園藝大師》 | Master Gardener | 保羅·許瑞德 | 美国 |
《血色珍珠》 | Pearl | 提·威斯特 | 加拿大、 美国 |
《浪潮退去之後》 | Kapag wala nang mga alon | 拉夫·迪亞茲 | 菲律賓、 法國、 葡萄牙、 丹麦 |
《別擔心親愛的》 | Don't Worry Darling | 奧莉薇亞·魏爾德 | 美国 |
《上帝的召喚》 | Köne taevast | 金基德 | 爱沙尼亚、 拉脫維亞、 吉尔吉斯斯坦 |
《一元換命》 | Dead for a Dollar | 華特·希爾 | 美国、 加拿大 |
《夢想狂野》 | Dreamin' Wild | 比爾·波拉德 | 美国 |
《乾旱》 | Siccità | 保羅·維爾奇 | 義大利 |
《懸掛的太陽》(閉幕片) | The Hanging Sun | 弗朗切斯科·卡羅齊尼 | 義大利、 英国 |
紀錄片 | |||
《波比·懷恩:貧民窟總統》 | Bobi Wine Ghetto President | 克里斯托弗·夏普 摩西·布瓦約 |
乌干达、 英国、 美国 |
《富有同情心的間諜》 | A Compassionate Spy | 史蒂夫·詹姆斯 | 美国 |
《基輔審判》 | The Kiev Trial | 瑟蓋·洛茲尼察 | 荷蘭、 烏克蘭 |
《在旅途中:方濟各的朝聖之旅》 | In Viaggio | 詹弗蘭科·羅西 | 義大利 |
《黑鴿子的音樂》 | Music For Black Pigeons | 約根·萊斯 安德烈亞斯·科弗德 |
丹麦 |
《自由之火:烏克蘭為自由而戰》 | Freedom On Fire: Ukraine’s Fight For Freedom | 葉夫根尼·艾菲尼夫斯基 艾力克斯·卡什普 |
烏克蘭、 英国、 美国 |
《人類末日》 | Gli ultimi giorni dell'umanità | 恩里科·蓋齊 亞歷山德羅·加利亞多 |
義大利 |
《媒人》 | The Matchmaker | 貝妮黛塔·阿根鐵里 | 義大利 |
《核》 | Nuclear | 奧利佛·史東 | 美国 |
影集 | |||
《醫院風雲:出埃及記》(1-5集) | Riget Exodus | 拉斯·馮·提爾 | 丹麦 |
《哥本哈根牛仔》(1-6集) | Copenhagen Cowboy | 尼可拉·溫丁·黑芬 | 丹麦 |
短片 | |||
《女傭》 | Camarera de Piso | 露柯希亞·馬泰 | 阿根廷、 墨西哥 |
《當戰爭結束》 | A Guerra Finita | 西蒙尼·馬西 | 義大利 |
《至於我們》 | In Quanto a Noi | ||
《看著我》 | Look at Me | 莎莉·波特 | 英国、 美国 |
地平線
[编辑]以下電影被選定為地平線單元,並依首映日期排序,可角逐該單元最高榮譽地平線獎: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正式競賽 | |||
《公主》(開幕片) | Princess | 羅伯托·德寶利斯 | 義大利 |
《那個男人》 | ある男 | 石川慶 | 日本 |
《維拉》 | Vera | 蒂扎·科維 萊納·弗里梅爾 |
奥地利 |
《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 Najsreќniot Čovek na Svetot | 泰娜-史蒂格-米特威斯卡 | 北馬其頓、 波黑、 比利时、 克罗地亚、 丹麦、 斯洛伐克 |
《無人相信的真相》 | La Syndicaliste | 讓-保羅·薩洛梅 | 法國、 德国 |
《獨裁的豢養》 | Autobiography | 馬克布·穆巴拉克 | 印度尼西亞、 法國、 德国、 波蘭、 新加坡、 菲律賓、 卡塔尔 |
《榮耀之路》 | Pour la France | 哈希德·阿米 | 法國、 臺灣 |
《布蘭基塔》 | Blanquita | 費南多·古左尼 | 智利、 墨西哥 |
《我吃下你的心臟》 | Ti mangio il cuore | 皮波·梅薩佩薩 | 義大利 |
《北逃》 | To the North | 米哈·敏侃 | 羅馬尼亞、 法國、 希腊、 保加利亚、 捷克 |
《遺失的童真》 | Innocence | 蓋·戴維迪 | 丹麦、 以色列、 芬兰、 冰島 |
《受害人》 | ObeŤ | 米哈爾·布拉什科 | 斯洛伐克、 捷克、 德国 |
《倒數邊緣》 | En los márgenes | 璜·迪雅哥·普多 | 西班牙、 英国 |
《片場風暴》 | جنگ جهانی سوم | 胡曼·薩伊迪 | 伊朗 |
《盧森堡,盧森堡》 | Люксембург, Люксембург | 安東尼奧·盧基奇 | 烏克蘭 |
《聽說蘿拉不見了》 | Trenque Lauquen | 勞拉·西塔雷拉 | 阿根廷、 德国 |
《新娘》 | A Novia | 塞爾吉奧·特雷福 | 葡萄牙 |
《盛琴光年》‡ | Chleb i sól | 達米安·科庫爾 | 波蘭 |
地平線附加 | |||
《惡之源》‡(開幕片) | L'origine du mal | 塞巴斯蒂安·瑪尼爾 | 法國、 加拿大 |
《空中花園》 | Janain mualaqa | 艾哈邁德·亞辛·達拉吉 | 伊拉克、 巴勒斯坦、 沙烏地阿拉伯、 埃及、 英国 |
《亞曼達》 | Amanda | 卡羅來納·卡伐利 | 義大利 |
《紅鞋子》 | Zapatos rojos | 卡洛斯·艾歇爾曼·凱撒 | 墨西哥、 義大利 |
《移位》 | Nezouh | 蘇達德·卡丹 | 英国、 叙利亚、 法國 |
《鬼夜》 | Notte Fantasma | 富爾維奧·裡蘇萊奧 | 義大利 |
《沒有她》 | بی رویا | 阿里安·瓦齊爾達夫塔里 | 伊朗 |
《瓦萊莉亞·米特奈特》 | Valeria Mithatenet | 米哈爾·維尼克 | 以色列、 烏克蘭 |
《歌利亞》 | Goliath | 阿迪爾汗·葉爾扎諾夫 | 哈萨克斯坦、 俄羅斯 |
短片競賽 | |||
《海上的克里斯多福》 | Christopher at Sea | 湯姆·CJ·布朗 | 法國、 美国、 英国 |
《業餘電影攝影手冊 - 第一卷》 | Manuale di cinematografia per dilettanti - Vol. I | 費德里柯·迪·科拉托 | 義大利 |
《TRIA - 背叛的感覺》 | Tria - del sentimento del tradire | 茱莉婭·格蘭蒂內蒂 | 義大利 |
《不舒服》 | Nocomodo | 洛拉·哈利法-萊格蘭 | 法國 |
《濕度》 | Rutubet | 圖蘭·哈斯特 | 土耳其 |
《九月雪》 | 9-р Сарын Цас | 拉赫格瓦杜蘭·普列夫-奧基爾 | 法國、 蒙古国 |
《請別掛斷》 | 陳策鼎 | 马来西亚 | |
《果樹》 | The Fruit Tree | 伊莎貝爾·托萊內爾 | 比利时 |
《三》 | III | 莎樂美·維勒納夫 | 加拿大 |
《永遠的愛》 | Love Forever | 克萊爾·楊 | 澳大利亞 |
《我的女朋友》 | My Girlfriend | 考薩·尤尼斯 | 埃及 |
《全部一起》 | Alt På En Gang | 亨利克·戴布·布萊克 | 挪威 |
- ‡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酷兒獅獎。
威尼斯沉浸式
[编辑]以下電影被選定為競賽片,可角逐該單元最高榮譽最佳沉浸體驗獎[9]: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正式競賽 | |||
《登高者》 | Ascenders | 喬納森·阿斯特魯克 喬納森·塔梅內 |
法國 |
《你會活下去的,我的兒子》 | Tu vivras, mon fils | 維多利亞·布西斯 | 希腊、 美国 |
《重新構想第一卷:NYSSA》 | Reimagined Volume I: Nyssa | 茱莉·卡瓦利耶 米凱拉·荷蘭 |
美国 |
《遇見》 | Rencontre(s) | 馬蒂亞斯·切勒堡 | 法國 |
《無法離開的人》 | 陳芯宜 | 臺灣 | |
《所有未保存的進度都將丟失》 | All Unsaved Progress Will Be Lost | 梅蘭妮·考蒂娜 | 法國 |
《歐律狄刻:下降到無限》 | Eurydice, een afdaling in oneindigheid | 席琳·戴門 | 荷蘭 |
《秒》 | Okawari | 蘭迪亞·埃格爾 阿莫里·拉·伯爾特 |
法國、 加拿大 |
《炫:身體的重新組裝》 | Dazzle:A Re-assembly of Bodies | 露絲·吉布森 布魯諾·馬爾泰利 亞歷克斯·波爾曼 比恩·羅斯 |
英国 |
《浴血黑幫:國王的贖金》 | Peaky Blinders: The King's Ransom | 拉塞爾·哈丁 蒂姆·瓊斯 馬庫斯·莫爾斯比 |
英国 |
《從主廣場》 | From The Main Square | 佩德羅·哈里斯 | 德国 |
《姐妹的故事》 | Sorella's Story | 彼得·赫格杜斯 | 澳大利亞、 匈牙利、 瑞典 |
《蛋殼》 | Eggscape | 日耳曼·海勒 豪爾赫·特雷索 費德里科·海勒 |
阿根廷 |
《打字員》 | Typeman | 伊藤克助 | 日本 |
《親屬》 | Kindred | 班堡·肯尼斯 | 英国 |
《詩人的房間》 | Shiineui Bang | Bomsok Ku | 韩国 |
《口香糖夢》 | Gumball Dreams | 迪爾德麗V.里昂 | 美国 |
《納曼基》 | Namuanki | 凱文·麥克 | 美国 |
《黑暗》 | Tmání | 翁德熱·莫拉維克 | 捷克、 德国 |
《遺留》 | 郭文泰 | 臺灣 | |
《剪刀石頭布》 | Rock Paper Scissors | 亞歷克斯·魯爾 | 英国 |
《感謝您分享您的世界》 | Thank You For Sharing Your World | 作藤佑 半崎俊明 |
日本 |
《永恆的聖母》 | Éternelle Notre-Dame | 吉勒姆·馬提尼 | 法國 |
《幀率:地球的脈搏》 | Framerate: Pulse of the Earth | 馬修·肖 威廉·特羅塞爾 |
英国 |
《賓士夫人》 | Mrs.Benz | 埃洛伊絲·辛格 | 英国 |
《不可思議的胡同》 | Uncanny Alley | 瑞克·崔維克 | 南非 |
《回擊》 | Fight Back | 席琳·提卡特 | 法國、 美国 |
《寶物搶劫》 | Treasure Heist | Fins | 美国 |
《曼陀羅:短暫的時光》 | Mandala. A Brief Moment in Time | 托馬斯·維勒普 | 中国、 法國 |
《紅尾巴》 | 王登鈺 | 臺灣 | |
非競賽 | |||
《在你醒來的早晨(到世界的盡頭)》 | On the Morning You Wake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 麥克·布雷特 史蒂夫·賈米森 皮埃爾·贊德羅維茨 阿諾·科林納特 |
法國、 英国、 美国 |
《一幅畫的歷史:陰影中的光》 | (Hi)story of a Painting: The Light in the Shadow | 昆汀·達拉斯 蓋爾·摩爾 |
英国 |
《地區人生活》 | Area Man Lives | 艾米·格林 瑞恩·格林 |
美国 |
《光澤度》 | Lustration | 瑞恩·格里芬 | 澳大利亞、 美国 |
《亞歷克斯·霍諾德:獨奏者VR》 | Alex Honnold: The Soloist VR | 喬納森·格里菲斯 | 英国、 法國、 美国 |
《太空探索者:國際空間站體驗 - 第3集》 | Space Explorers: The ISS Experience - episode 3 | 菲利克斯·拉傑內斯 保羅·拉斐爾 |
加拿大 |
《太空探索者:國際空間站體驗 - 太空行者》 | Space Explorers: The ISS Experience | 菲利克斯·拉傑內斯 保羅·拉斐爾 |
加拿大 |
《戴維·阿滕伯勒的植物王國》 | Kingdom of Plants With David Attenborough | 愛奧娜·麥克尤恩 | 英国、 美国 |
《奇蹟之籃》 | The Miracle Basket | 艾伯納·普里斯 | 荷蘭 |
《地點的海岸》 | Shores of Loci | 艾倫·烏得勒支 | 美国 |
雙年展學院電影
[编辑]以下電影選定為雙年展學院電影: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劇情片 | |||
《宛如烏龜》 | Come le tartarughe | 莫妮卡·杜格 | 義大利 |
《巴努》 | Banu | 塔米娜·拉斐拉 | 阿塞拜疆、 義大利、 法國、 伊朗 |
《山洋蔥》 | Gornyi Luk | 埃爾達爾·希巴諾夫 | 哈萨克斯坦 |
《手抄報》 | Palimpsest | 漢娜·瓦斯廷薩洛 | 芬兰 |
VR | |||
《看法》 | Elele | 史約德·范·阿克 | 荷蘭 |
《單一》 | Mono | 基亞拉·特洛伊西 | 義大利 |
《無舞之間》 | 曾翠珊 | 中國香港 |
威尼斯經典
[编辑]以下電影被選為威尼斯經典[13]: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劇情片 | |||
《史黛拉·達拉斯》(1925年) | Stella Dallas | 亨利·金 | 美国 |
《定理》(1968年) | Teorema | 皮耶·保羅·帕索里尼 | 義大利 |
《風中的母雞》(1948年) | 風の中の牝鶏 | 小津安二郎 | 日本 |
《表弟》(1991年) | Братан | 柏提·古杜納佐諾夫 | 苏联 |
《下棋者》(1977年) | Shatranj Ke Khilari | 薩雅吉·雷 | 印度 |
《峽谷航道》(1946年) | Canyon Passage | 雅克·特納 | 美国 |
《欲海驚心殺人夜》(1962年) | La voglia matta | 盧西亞諾·薩斯 | 義大利 |
《我的小情人》(1974年) | Mes petites amoureuses | 讓·厄斯塔什 | 法國 |
《向羅馬進軍》(1962年) | La Marcia Su Roma | 迪諾·里西 | 義大利 |
《黑貓》(1934年) | The Black Cat | 艾德傑·亨莫 | 美国 |
《獨立時代》(1994年) | 楊德昌 | 臺灣 | |
《殺手烙印》(1967年) | 殺しの烙印 | 鈴木清順 | 日本 |
《盜賊泰瑞莎》(1973年) | Teresa la ladra | 卡洛·迪·帕爾馬 | 義大利 |
《隔牆有耳》(1969年) | Ucho | 卡雷爾·卡希納 | 捷克斯洛伐克 |
《諸神的欲望》(1968年) | 神々の深き欲望 | 今村昌平 | 日本 |
《氣壯山河》(1933年) | Cavalcade | 弗蘭克·洛伊德 | 美国 |
《逃兵》(1962年) | Le Caporal épinglé | 尚·雷諾瓦 | 法國 |
《澤麗絲與伊莎貝爾》(1968年) | Therese and Isabelle | 拉德利·梅茨格 | 法國、 美国、 西德、 荷蘭 |
《英國莊園殺人事件》(1982年) | The Draughtsman's Contract | 彼得·格林納威 | 英国 |
紀錄片 | |||
《絕望的靈魂,黑暗之城和午夜牛仔的傳說》‡ | Desperate Souls, Dark City and the Legend of Midnight Cowboy | 南希·布爾斯基 | 美国 |
《天堂的碎片》 | Fragments of Paradise | K·D·戴維森 | 美国 |
《傑瑞·沙茲堡:風景肖像》 | Jerry Schatzberg, portrait paysage | 皮埃爾·菲爾蒙 | 法國 |
《理查德哈里斯的幽靈》 | The Ghost of Richard Harris | 阿德里安·西布利 | 爱尔兰、 英国 |
《尚盧·高達獨自看電影》 | Godard seul le cinéma | 西里爾·勒蒂 | 法國 |
《賽吉奧·李昂尼:發明了美國的義大利人》 | Sergio Leone - L'italiano che inventò l'America | 法蘭切斯科·吉波 | 義大利 |
《佛朗哥·澤菲雷利:叛逆的順從者》 | Franco Zeffirelli conformista ribelle | 安塞爾瑪·戴爾奧利奧 | 義大利 |
《邦妮》 | Bonnie | 西門·沃隆 | 美国 |
《烏合之眾》 | Ragtag | 朱塞佩·博卡西尼 | 德国、 法國、 義大利 |
- ‡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酷兒獅獎。
平行單元
[编辑]國際影評人週
[编辑]以下影片入選第37屆威尼斯國際影評人週單元[14]: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長片競賽 | |||
《暗夜街區》‡ | Anhell69 | 西奧·蒙托亞 | 哥伦比亚 |
《只要太陽還在跳動》 | Tant que le soleil frappe | 菲利普·帕特 | 法國 |
《狗出生》 | Dogborn | 伊莎貝拉·卡內爾 | 瑞典 |
《教官與士兵》‡ | Eismayer | 大衛·華格納 | 奥地利 |
《你見過這個女人嗎?》 | Da li ste videli ovu ženu? | 杜尚·佐里奇 馬蒂亞·格魯甚切維奇 |
塞爾維亞、 克罗地亚 |
《極近邊緣》 | Margini | 尼科洛·法西提 | 義大利 |
《換軀渡假村》‡ | Aus meiner haut | 艾力克斯·沙德 | 德国 |
長片非競賽 | |||
《三天攝愛》‡(開幕片) | Trois nuits par semaine | 弗洛朗·古魯 | 法國 |
《馬利卡特》(閉幕片) | Malikates | 雅斯敏·班基蘭 | 摩洛哥 |
特別展映 | |||
《血》(1989年) | O Sangue | 佩德羅·科斯塔 | 葡萄牙 |
短片競賽 | |||
《艾伯汀,你在哪裡?》 | Albertine Where Are You? | 瑪麗亞·吉多內 | 義大利 |
《像蝸牛》 | Come le lumache | 瑪格麗塔·帕尼松 | 義大利 |
《諾斯托斯》 | Nostos | 毛羅·辛加雷利 | 義大利 |
《樹苗》 | Puiet | 洛倫佐·法布羅 勃朗特·斯塔爾 |
義大利、 美国、 羅馬尼亞 |
《選美皇后》 | Reginetta | 費德里科·魯索托 | 義大利 |
《遺跡》 | Resti | 費德里科·法迪加 | 義大利 |
《閃亮的房間》 | La stanza lucida | 奇亞拉·卡特琳娜 | 義大利 |
短片非競賽 | |||
《固定在連衣裙上》(開幕片) | Pinned Into A Dress | 吉安盧卡·馬塔瑞斯 紀堯姆·托馬斯 |
法國 |
《生日快樂》(閉幕片) | Happy Birthday | 喬治·費雷羅 | 義大利 |
- ‡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酷兒獅獎。
威尼斯日
[编辑]以下影片入選第19屆威尼斯日單元[15]: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正式競賽 | |||
《骯髒、困難、危險》(開幕片) | Dirty, Difficult, Dangerous | 維薩姆·沙洛夫 | 法國、 義大利、 黎巴嫩 |
《觀點》 | Bentu | 薩爾瓦托·墨魯 | 義大利 |
《常規故障》‡ | Běžná selhání | 克里斯蒂娜·格羅森 | 捷克、 義大利、 匈牙利、 斯洛伐克 |
《藍色珍妮》‡ | Blue Jean | 喬治亞·歐克利 | 英国 |
《末代女王》 | El Akhira. La Dernière Reine | 阿迪拉·本迪梅拉德 達米安·歐努里 |
阿尔及利亚、 法國、 沙烏地阿拉伯、 卡塔尔、 臺灣 |
《我要人生金包銀》‡ | Les Damnés Ne Pleurent Pas | 菲扎爾·布利法 | 法國、 比利时、 摩洛哥 |
《狼與狗》‡ | Lobo e Cão | 克勞迪婭·瓦萊喬 | 葡萄牙 |
《畢奧神父》 | Padre Pio | 阿貝爾·費拉拉 | 義大利、 德国、 英国 |
《石門》 | 黃驥 大塚龍治 |
日本 | |
《失落少女》 | The Maiden | 格雷厄姆·佛伊 | 加拿大 |
非競賽 | |||
《聆聽者》(閉幕片) | The Listener | 史蒂夫·布希密 | 美国 |
特別項目 | |||
《進軍羅馬》 | Marcia su Roma | 馬克·卡曾斯 | 義大利 |
《蘇珊娜之家》‡ | Casa Susanna | 賽巴斯汀·里席茲 | 法國、 美国 |
《獨自》 | تنها | 賈法爾·納哈菲 | 伊朗 |
《我們在這裡嘗試》 | Siamo qui per provare | 格蕾塔·德拉扎里斯 雅科波·誇德里 |
義大利 |
《水和茴香》 | Acqua e Anice | 科拉多·施龍 | 義大利 |
威尼斯之夜 | |||
《全民的土地》 | Il paese delle persone integre | 克里斯蒂安·卡爾莫西諾 | 義大利、 布吉納法索 |
《克里斯托斯,最後一個孩子》 | Kristos, l'ultimo bambino | 朱莉婭·阿瑪蒂 | 義大利、 法國、 希腊 |
《母獅》 | Las leonas | 伊莎貝爾·阿查瓦 基亞拉·邦迪 |
義大利 |
《頭髮的害羞》 | La timidezza delle chiome | 瓦倫蒂娜·貝爾塔尼 | 義大利、 以色列 |
《神話般的》‡ | Le favolose | 洛柏塔·托雷 | 義大利 |
《尼安德塔人巴勃羅》 | Pablo di Neanderthal | 安東內洛·馬塔拉佐 | 義大利 |
《如果你很好》 | Se fate i bravi | 斯特凡諾·科里佐利 丹尼爾·加格里亞諾內 |
義大利、 比利时 |
《碎骨者》 | Spaccaossa | 文森佐·皮羅塔 | 義大利 |
《看不見的敵人》 | Un nemico invisibile | 里卡多·坎帕尼亞 費德里哥·薩沃尼托 |
義大利 |
Miu Miu 女性故事(短片) | |||
《房子有一隻鳥》 | House Comes With a Bird | 珍妮札·布拉沃 | 美国 |
《媽媽給兒子的信》 | Carta de mi madre para mi hijo | 卡拉·西蒙 | 西班牙 |
特別展映 | |||
《那是羅馬》 | Era Roma | 馬里奧·卡納爾 | 義大利 |
《天壤之別》 | World's Apart | 賽茜莉雅·米紐奇 | 美国 |
- ‡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酷兒獅獎。
獎項
[编辑]正式競賽
- 金獅獎:《所有的美麗與血淚》– 蘿拉·柏翠絲
- 評審團大獎:《聖奧梅爾殺嬰案》– 愛麗絲·迪歐普
- 最佳導演銀獅獎:盧卡·格達戈尼諾 – 《骨肉的總和》
- 最佳女演員獎:凱特·布蘭琪 –《TÁR塔爾》
- 最佳男演員獎:柯林·法洛 –《伊尼舍林的女妖》
- 最佳劇本獎:馬丁·麥克唐納 –《伊尼舍林的女妖》
- 評審團特別獎:《伊朗無熊無懼》– 賈法·潘納希
- 最佳新演員獎:泰勒·羅素 – 《骨肉的總和》
地平線
- 最佳影片:《片場風暴》– 胡曼·薩伊迪
- 最佳導演獎:蒂扎·科維、萊納·弗里梅爾 –《維拉》
- 評審團特別獎:《盛琴光年》– 達米安·科庫爾
- 最佳女演員:維拉·瑰瑪 –《維拉》
- 最佳男演員:莫森·塔納班德 –《片場風暴》
- 最佳劇本獎:費南多·古左尼 –《布蘭基塔》
- 最佳短片:《九月雪》– 拉赫格瓦杜蘭·普列夫-奧基爾
地平線附加
- 阿瑪尼美妝觀眾票選獎:《移位》– 蘇達德·卡丹
路易吉·德·勞倫蒂斯-未來獅子獎
威尼斯沉浸式競賽
- 最佳沉浸體驗獎:《無法離開的人》– 陳芯宜
- 評審團大獎:《從主廣場》– 佩德羅·哈里斯
- 評審團特別獎:《蛋殼》– 日耳曼·海勒
、豪爾赫·特雷索、費德里科·海勒
威尼斯經典獎
- 最佳修復電影:《殺手烙印》
- 最佳紀錄片:《天堂的碎片》– K·D·戴維森
特別獎
平行單元
[编辑]國際影評人週[21]
- 國際影評人週大獎:《教官與士兵》– 大衛·華格納
- 評審團特別提及:《暗夜街區》– 西奧·蒙托亞
- 觀眾票選獎:《極近邊緣》– 尼科洛·法西提
- 維羅納電影俱樂部獎:《暗夜街區》– 西奧·蒙托亞
- 薩圖瑞尼亞酒店–馬利歐·賽蘭德雷獎:《暗夜街區》– 西奧·蒙托亞
- 最佳短片:《樹苗》– 洛倫佐·法布羅、勃朗特·斯塔爾
- 短片最佳導演:瑪麗亞·吉多內 – 《艾伯汀,你在哪裡?》
- 短片技術貢獻:費德里科·魯索托 – 《選美皇后》
威尼斯日
- GdA導演獎:《狼與狗》– 克勞迪婭·瓦萊喬[22]
- BNL人民選擇獎:《藍色珍妮》– 喬治亞·歐克利
- 未來電影獎:《失落少女》– 格雷厄姆·佛伊[23]
- 歐洲電影標誌獎:《骯髒、困難、危險》– 維薩姆·沙洛夫[24]
- SIAE終身成就獎:吉安尼·阿梅利奧
- 創意人才獎:丹尼爾·希普里
酷兒獅獎
40歲以下作者獎
- 最佳導演:
- 伊莎貝拉·卡內爾 –《狗出生》
- 克里斯蒂娜·格羅森 –《常規故障》
- 特別提及:
- 《末代女王》– 阿迪拉·本迪梅拉德、達米安·歐努里
- 《你見過這個女人嗎?》– 杜尚·佐里奇、馬蒂亞·格魯甚切維奇
- 《藍色珍妮》– 喬治亞·歐克利
布萊恩獎
瓦比之家—曼陀羅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恩里科·富爾奇尼奧尼」獎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核》– 奧利佛·史東
電影與藝術獎
薩拉電影獎
伊底帕斯重新獎
使人工作環境基金會獎
粉絲之心獎
- 金迴紋針最佳影片:《別擔心親愛的》– 奧莉薇亞·魏爾德
- 最佳OTP銀船獎:查爾斯·艾斯邁爾、馬里奧·法拉克《教官與士兵》– 大衛·華格納
- XR粉絲體驗:《光澤度》– 瑞恩·格里芬
- XR特別提及:《回擊》– 席琳·提卡特
義大利電影俱樂部聯合會獎
法蘭西斯柯·帕西內蒂獎
綠滴獎
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獎
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獎:莫妮卡·杜格、塔米娜·拉斐拉、埃爾達爾·希巴諾夫、漢娜·瓦斯廷薩洛
促進宗教交流獎
燈籠魔法獎
- 燈籠魔法獎:《移位》– 蘇達德·卡丹
義大利青年評審團金獅獎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電影獎
利扎尼獎
新圖像人才獎
金電影獎
RB選角獎
- RB選角獎:李奧納多·馬爾特斯 –《愛無赦》
SIGNIS獎
史密瑟斯基金會希望大使獎
不同微笑獎
原聲明星獎
地中海大學聯盟獎
- 聯盟獎:《中有,部分真實的偽記事》–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參考資料
[编辑]- ^ White Noise di Noah Baumbach È il film d’Apertura Della 79. Mostra. 2022-07-25 [2022-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3).
- ^ Rocío Munos Morales to host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nights of Venezia 79. 2022-05-06 [2022-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1).
- ^ Julianne Moore To Preside Over Venice Film Festival Jury. 2022-07-15 [2022-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2).
- ^ Towards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The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22-07-09 [2022-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0).
- ^ 1932:The First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From The Archive of La Biennale di Venezia. 2022-07-08 [2022-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0).
- ^ 2 Masterpieces From The 1932 Festival to Screen at LIDO on Saturday 9 July. 2022-07-09 [2022-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 ^ Julianne Moore President of The Venezia 79 International Jury. 2022-07-15 [2022-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9).
- ^ 8.0 8.1 The Juries For The Orizzonti Section and the “Luigi de Laurentiis” Award For a Debut Film. 2022-07-20 [2022-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2).
- ^ 9.0 9.1 Official Line-Up of Venice Immersive 2022. 2022-07-27 [2022-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0).
- ^ The Venice Classics Restored Films at The 79th Venice Film Festival. 2022-07-19 [2022-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3).
- ^ Cinema in fiamme. 2022-07-14 [2022-07-14].
- ^ Roxborough, Scott. Venice Festival Picks Marilyn Monroe Drama ‘Blonde,’ New Timothee Chalamet, Olivia Wilde, 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 Film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July 26, 2022 [July 26,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7).
- ^ I film restaurati di Venezia Classici alla 79 Mostra.. 2022-07-19 [2022-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3).
- ^ Scarpa, Vittoria. The 37th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Critics’ Week starts from the future, light and inclusiveness. Cineuropa. 2022-07-25 [2022-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1).
- ^ Scarpa, Vittoria. The Giornate degli Autori section celebrates its 19th anniversary with Abel Ferrara and Steve Buscemi. Cineuropa. 2022-07-28 [2022-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2).
- ^ Official Awards of the 79th Venice Film Festival. 2022-09-10 [2022-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9).
- ^ Festival di Venezia: Leone d'oro alla carriera a Paul Schrader. RaiNews24. 2022-05-04 [2022-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8).
- ^ Venezia, Leone d'Oro alla carriera a Catherine Deneuve. ANSA. 2022-06-04 [2022-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9).
- ^ Walter Hill To Receive The Cartier Glory To The Filmmaker 2022 Award. 2022-08-12 [202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3).
- ^ Artist and Costume Designer Arianne Phillips To Receive The Campari Passion For Film Award. 2022-08-10 [2022-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4).
- ^ I vincitori della 37. Settimana Internazionale della Critica. 2022-09-10 [2022-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9).
- ^ Lobo e cão vince il GdA Director’s Award. 2022-09-10 [2022-09-10].
- ^ Il riconoscimento BNL x Cinema del futuro va The Maiden. 2022-09-10 [2022-09-10].
- ^ Dirty Difficult Dangerous vince il Label Europa Cinemas a Venezia. 2022-09-10 [2022-09-10].
- ^ Collateral Awards of the 79th Venice Film Festival. 2022-09-09 [2022-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4).
- ^ 16. Queer Lion Award To “Aus Meiner Haut” (SKIN DEEP) By Alex Schaad. 2022-09-09 [2021-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