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印
香港公印(英語:Public Seal of Hong Kong)是英屬香港的官方印章,總督代表英國君主使用該印章,主要用於立法局通過的條例及其他重要官方文書。其中維多利亞女王的印章有一幅阿群帶路圖,為殖民地時期香港的地方象徵。
香港公印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被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公印取代,但其作用不變,均為用於香港立法會通過的條例及其他重要官方文書[1]。
英屬香港時期的香港公印
[编辑]在香港盾徽引入以前,香港最早自1843年以香港徽章以作為香港的印鑑和代表香港。但是徽章最初一直也沒有統一的規格,到1955年才得以統一。雖然港府在1959年引入了盾徽,但是徽章並未因此廢置,在某些場合,例如早期的政府年報,以至部份的香港鈔票,徽章仍然被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九廣鐵路局自成立至1941年香港淪陷以前,該局以香港徽章作為其標誌樣式主體。同樣,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在1960年代至1983年也以此作為公司標誌。
香港徽章分為上下兩部份,上方採用了英國國徽的其中一種樣式,下方則是一幅《阿群帶路圖》。《阿群帶路圖》的下方是一個海岸,岸上繪有貨物數箱和一些人物。對上是一片海港,分別繪有一艘中國帆船和一艘英國商船,而遠方則隱約有一群代表九龍半島的山巒。《阿群帶路圖》大意講述英兵最初登陸香港島赤柱時,得到一名叫陳群的女原住民引路到香港島北部的故事。
英國駐華商務總監印
[编辑]香港開埠時,英國駐華商務總監查理·义律出任香港行政官,故香港政府最早期的官方印鑑為的駐華商務總監官印。英國後來召回義律,改派砵甸乍接替他為行政官、駐華商務總監及英國全權代表。《Europe in China》記載,砵甸乍的官邸曾於1843年遭賊人爆竊,官印一同被竊,數月後尋回。用上此印章的文件沒有任何正本流傳後世,只得殖民地部保留的複本一份。
英國駐華商務總監印是橢圓形,正中為英國政府使用的英國皇家徽章,周圍寫上「駐香港英國通商總領 H.B.M. SUPERINTENDENT OF TRADE 」。
維多利亞時期 (1842—1901)
[编辑]1843年港督砵甸乍奉英國政府的命令,設計及制造了第一枚香港公印,並制定了香港公印使用及保存指引。
愛德華七世 (1901—1910)
[编辑]此章节尚無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2018年4月18日) |
佐治五世 (1910—1939)
[编辑]此章节尚無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2018年4月18日) |
佐治六世 (1939—1956)
[编辑]日佔時期的香港公印被廢除,1945年香港重光後重新被使用。
伊利沙伯二世 (1956—1997)
[编辑]於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登基後,香港公印的樣式作出了最後一次的更改。
1997年6月30日深夜,一名行政局議員按規矩銷毀了最後一個香港政府公印。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公印
[编辑]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香港公印被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公印取代。
圖集
[编辑]-
昔日殖民地政府為重要文件鑄上香港徽章的印台,現存於香港歷史博物館
参考文献
[编辑]- ^ Hamilton, Geoffrey Cadzow. Flag badges, seals, and arms of Hong Kong,. Hong Kong: Govt. Press. 1963-01-01 [2016-08-01]. OCLC 4508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5)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連結
[编辑]- Foreign Concessions and Colon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香港盾徽的一些典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香港觀察:深藍港英旗代表了甚麼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香港城邦自治運動:龍獅香港旗 —— 香港自治運動的標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1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