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亞
外观
瑪麗亞 | |
---|---|
性別 | 女性 |
意思 | “所爱的”或“苦涩”或“反叛” |
來源 | 古埃及语或阿拉米语或希伯来语 |
瑪麗亞、瑪利亞、瑪莉亞、馬利亞是一個在歐美常見的女性名字。它是新约圣经中“Μαριαμ”的拉丁转写。马利亚這名字的可能來源于古埃及語「Mery」(心愛的)或希伯来语“מרר”(苦涩)或“מרי”(反叛)。甜美甜蜜的。
信奉基督宗教的人民,喜歡给女兒取這個名字,最主要的是由於耶稣的母亲瑪麗亞,在南非語、保加利亞語、加泰蘭語、英語、德語、希臘語、義大利語、馬其頓語、挪威語、波蘭語、葡萄牙語、俄語、羅馬尼亞語和西班牙語中都有此名字,另外現代日本因西方文化影響,也有女性取這個名。
宗教人物
[编辑]人名
[编辑]真实人物
[编辑]- 西西里的瑪麗亞(1363年7月2日-1401年5月25日),西西里女王
- 瑪麗一世(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女王,綽號「血腥瑪麗」。
- 瑪麗一世(1542年12月8日-1587年2月8日):蘇格蘭女王。
- 瑪麗二世(1662年4月30日-1694年12月28日):英格蘭、蘇格蘭與愛爾蘭女王。
- 玛丽·博林(約1499年-1543年7月19日):英格蘭王后安妮·博林的姐姐,國王亨利八世的情婦。
- 玛丽·都铎(1496年3月18日-1533年6月25日):英格蘭公主,國王亨利七世和王后約克的伊莉莎白的女兒,國王亨利八世的妹妹。
- 玛丽·格雷(1545年-1578年4月20日):英格蘭公主瑪麗·都鐸的外孫女,國王亨利七世的外曾孫女。九日女王简·格雷和赫特福德伯爵夫人凱薩琳·格雷的妹妹。在伊莉莎白一世在位時曾經是繼位人選。
- 玛丽亚·特蕾西娅(1717年5月13日-1780年11月29日)哈布斯堡君主国史上唯一女性统治者,统治范围覆盖奥地利、匈牙利王国、克罗地亚、波希米亚、特兰西瓦尼亚、曼托瓦、米兰、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奥属尼德兰及帕尔马。通过婚姻,她也是洛林公爵夫人、托斯卡纳大公夫人及神圣罗马皇后。
- 玛丽·安托瓦内特(1755年11月2日-1793年10月16日):奧地利女大公,法國王后,法國大革命時期最有名的犧牲者。
- 瑪麗亞·卡洛琳娜(1752年8月13日-1814年9月8日):奧地利女大公,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姐姐。
- 玛丽亚一世(1734年12月17日—1816年3月20日):葡萄牙女王。
- 玛丽亚二世(1819年4月4日—1853年11月15日):葡萄牙女王。
- 瑪俐亞(Maria Cordero):常被人稱為「肥媽」,香港歌手,首本名曲「友誼之光」。
- 瑪麗亞·尼古拉耶芙娜(1899年6月27日—1918年7月17日),俄罗斯帝国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与妻子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第三个女儿。她于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遭到布尔什维克军队逮捕,1918年遭到杀害。
- 麻利亞(Maria Tang):原名鄧慧妍,為香港商業電台叱咤903前節目主持人(2009-2022)。
- 王瑪莉,台灣電影演員。
- 葉欣眉:台灣女藝人,藝名「瑪莉亞」。
- 阿部瑪利亞:日本藝人。
特定人群
[编辑]虚拟人物
[编辑]人名 | 出现作品 |
---|---|
瑪麗亞 | 《純潔的瑪利亞》 |
瑪麗亞 | 《旋風管家》 |
瑪麗亞(祇堂鞠也) | 《瑪莉亞狂熱》 |
关内・玛丽亚・太郎(関内・マリア・太郎) | 《絕望先生》 |
瑪麗亞·卡登扎夫娜·伊芙(マリア・カデンツァヴナ・イヴ) | 《戰姬絕唱SYMPHOGEAR》 |
高山瑪麗亞(高山マリア) | 《我的朋友很少》 |
星辰鐘塔的瑪麗亞女士(時計塔のマリア) | 《血源詛咒》 |
天主教祈祷文
[编辑]流行文化
[编辑]- 《瑪·莉·亞》(ま・り・あ):日本漫畫,由武內直子創作。
- 曼谷瑪利亞,由香港流行音樂組合Shine主唱,林一峰作曲,黃偉文填詞,並收錄於他們的唱片《半熟男孩》中。歌詞講述兩個同樣叫「瑪利亞」、同樣信奉聖母瑪利亞的女孩「命運卻似在兩極」,「一個每夜上街 應接著路人賣花 又有一個卻旁邊有我陪著喝杯茶」。
- 《玛丽亚 (小说)》,哥伦比亚作家豪尔赫·伊萨克斯的小说。
氣象學
[编辑]- 颱風瑪莉亞,美國提供的一個热带风暴的命名。
这是一个消歧义页,羅列了有相同或相近的标题,但內容不同的条目。 如果您是通过某條目的内部链接而转到本页,希望您能協助修正该處的内部链接,將它指向正确的条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