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区
医院区(来自波斯语 Bimārestān بیمارستان Muristan)是耶路撒冷老城基督徒区的一个街道和店铺建筑群。该处是医院骑士团的第一家医院的位置。
圣经相关指代
[编辑]这片圣墓教堂以南的地区有着悠久的传统,可追溯至犹大·马加比时期(公元前2世纪),见于马加比二书记载的事件[1]。根据圣经文本记载,国王安条克五世到耶路撒冷惩罚大祭司。但在各各他,国王得到异象指引,赦免大祭司,并在此处建立一所医院来照顾病人和穷人。1496年,医院骑士团长William Caoursin 写道,Judas Maccabaeus 和John Hyrcanus在此创办医院。[2]
历史
[编辑]罗马时期
[编辑]130年,哈德良参观66-73年犹太战争留下的耶路撒冷废墟。他重建了城市,以他本人和罗马主神朱庇特重新命名为爱利亚加比多连。哈德良在南北大街(Cardo)和东西大街(Decumanus Maximus)的交汇点布置了该市主要的广场,即现在医院区的位置。哈德良兴建了供奉女神维纳斯的大型神庙,后来成为圣墓教堂[3]。
医院区这个位置的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公元600年,当时教宗额我略一世委托一位院长在耶路撒冷建立一个医院,治疗和照顾来圣地朝圣的基督教朝圣者。14年后,这个招待所被毁,当时波斯军队攻占耶路撒冷,基督徒遭屠杀,他们的教堂和修道院被毁。629年罗马收复耶路撒冷后修复该医院。637年穆斯林征服后允许自由敬拜,修复的招待所可能获准继续使用。
80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曼扩建了招待所,并增加了一个图书馆。大约200年后,在1009年,哈里发阿尔·哈基姆摧毁了招待所和耶路撒冷其他大量建筑物。[4]1023年,来自意大利阿马尔菲和萨莱诺的商人获埃及哈里发Ali az-Zahir 批准,在耶路撒冷重建了招待所、修道院和小堂。1027年,Ali az-Zahir和康斯坦丁八世签订协议,恢复君士坦丁堡的清真寺[5],而在耶路撒冷修道院原址修建招待所,照顾前往参观圣地的基督教朝圣者。在其以东,隔一条巷子,又建一所朝圣者的新医院。这两家医院都由本笃会管理。
中世纪
[编辑]1078年,塞尔柱王朝占领耶路撒冷,迫害基督徒,强迫朝圣者付沉重的税收,甚至绑架了耶路撒冷牧首。但是本笃会医院继续事工。阿马尔菲总主教若望记载说,他在1082年去耶路撒冷朝圣期间,参观了医院。1098年8月,土耳其人被埃及赶走[6]。埃及占领末期(1099年7月),女子医院由一个罗马贵族夫人艾格尼丝管理,而男子医院由杰拉德修士管理[7]。在第一次十字军期间,耶路撒冷被围,埃及总督 Iftikhar ad Dawla囚禁杰拉德修士。布永的戈弗雷占领耶路撒冷后,释放了杰拉德修士,让他继续管理男子医院。杰拉德接待所有有需要的病人 - 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 - 不分宗教信仰。而女子医院仍然在本笃会的控制下,杰拉德修士脱离本笃会,遵守奥斯定会会规,创建了医院骑士团。1113年得到教宗批准。
十字军
[编辑]杰拉德修士为他的修会在整个耶路撒冷王国获得土地和收入。他的继任者普罗旺斯的雷蒙德显著扩大了医院。
1187年10月耶路撒冷之围后,所有基督徒被苏丹萨拉丁赶出耶路撒冷。医院骑士团获准留下十人,来照顾伤者,直到他们能够旅行。萨拉丁将医院骑士团建筑改为奥马尔清真寺。医院设施继续用于照顾伤病员,但在16世纪,宏伟的建筑最终化作一片废墟。
现代
[编辑]1868年,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将该区域的东部送给正在访问耶路撒冷的普鲁士腓特烈·威廉王储。王储当时是医院骑士团的新教分支圣约翰组织(Johanniterorden)的团长。德国骑士建了一条从南到北贯通医院区的道路,命名为腓特烈·威廉王子街,成为耶路撒冷德国居留地的中心。从1841年开始,德国新教徒来到巴勒斯坦,从事慈善和宣教工作。德国政府促成该区域拆卸瓦砾和重建的进程。在19世纪后期,他们重建了十字军教堂,成为路德会救赎主堂,保存中世纪教堂的回廊,食堂。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亲自参加1898年10月31日(宗教改革日)的献堂仪式,成为访问耶路撒冷的第一位西方统治者。
为了确保平等代表权,在1868年苏丹将医院区西部分配给希腊正教会。现在这里是专门贩卖皮具的希腊集市。街道是由希腊正教会于1903年建成。在市集的中心,是一个观赏喷泉(19世纪),北端是萨拉丁的儿子在1216年兴建的奥马尔清真寺,纪念哈里发奥马尔在638年访问耶路撒冷,在圣墓教堂外的台阶祈祷,而不是在堂内祈祷,这样就保护了这个基督教的圣地。
医院区的发掘在20世纪初进行,结果表明,医院骑士团建筑群平面近似正方形,东西实测160码,南北143码。
2012年11月,救赎主堂下面下面的考古公园"Durch die Zeiten"开放[8]。
参考
[编辑]31°46′39″N 35°13′47″E / 31.77750°N 35.22972°E
- ^ The Story of Heliodorus. 2 Maccabees 3:1-40. The Struggle of Judas against the neighbouring peoples and against Lysias, Minister of Antiochus V. 2 Maccabees 10-11 In: New Jerusalem Bible. standard ed. 1985, Darton, Longan & Todd, London, p.721-723, 740.
- ^ W. Caoursin: Stabilimenta Rhodiorum militum, Ulm, 1496. In: E.J. King: The Knights Hospitallers in the Holy Land. 1st ed. 1931, Methuen, London, p.4-5
- ^ Virgilio Corbo, The Holy Sepulchre of Jerusalem (1981)
- ^ E.J. King: op. cit., p.5-11.
- ^ Holy people of the world: a cross-cultural encyclopedia, Volume 3, p.935, Phyllis G. Jestice, 2004.
- ^ Asbridge, T: "The First Crusade", p.285. Oxford, 2004.
- ^ E.E. Hume: op. cit., p.4-5; E.J. King: op. cit., p.11-14.
- ^ excavator's website: [1][失效链接] and Church's website:[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