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日占时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门
金門
1937年—1945年
大日本帝国国旗
国歌:君之代
君が代
地位大日本帝国军事占领汪精卫国民政府厦门特别市的特别区
政府金门行政公署
历史时期中国抗日战争
• 金门战役
1937年10月26日
1945年8月15日
• 中国受降
1945年10月中旬
前身
继承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福建省
今属于 中华民国

金门日占时期,又称金门日据时期,民间称日本手时期,主要是指1937年10月26日日本出兵进攻金门开始[1]:20,到1945年10月3日金门县县长叶维奏与国民革命军登陆金门岛为止的这段时间[1]:40

在日军占领时期,日本在金门设置了“金门行政公署”作为管理机构,名义上直属于厦门特别市,由中华民国(汪精卫政权)管辖,但受控于兴亚院[1]:24。而金门的主要物产,特别是烟草食盐鸦片等专卖事业的筹设与运销体系,则受到台湾总督府专卖局支配与管辖[1]:24

金门战役[编辑]

根据日本防卫研究所日语防衛研究所典藏的“战前陆海军档案”中的“金门岛攻略作战”,日军攻占金门的目的是为了封锁厦门,并取得进攻厦门的停泊基地[1]:21。日方负责这项军事任务的是“南支部队第二监视部队”的中央部队指挥官,投入的部队则是中央部队与妙高号重巡洋舰派来的海军陆战队,另外前线指挥官由天龙号轻巡洋舰的舰长担任[1]:21。而另一方面,当时金门岛上有中华民国的广东军二连和保安队二连,共4个连队[1]:21

1937年10月20日,日本司令部与台湾军商议金门的攻击行动[注 1][1]:21。10月24日金门岛对外交通断绝,往来金厦之间的金星轮停开,有日军军舰6、7艘停在金门城外,并企图以小汽艇登陆,被同安渡头壮丁队击退[2]:126[3][4]:43。此外为调查金门岛附近的水路,天龙舰搭载的内火艇驶近金门后浦,金门沿岸守备用小铳向日军射击[1]:21。10月25日,日本“南支部队第二监视部队”中央部队发布作战命令,这日日军飞机在金门上空盘旋侦查,金门县长邝汉避难到琼林,另外据说已有广东军30多人逃走[1]:21[2]:126[3][4]:43

10月26日上5点起,日军军舰龙田号、松风号开始掩护射击,6:30日本海军陆战队从金门岛西南海岸登陆,未遭遇抵抗[注 2][1]:21。陆战队在后浦执行扫荡任务时,也未遭抵抗,但射杀了一名义勇军[1]:21。另外有金门部分居民从琼林、沙美往大磴、同安、厦门等地逃难[4]:44。10月27日,金门岛全岛大致底定,作战本部挺进平林[1]:21

10月28日,日军第一大队扫荡金门岛东部,妙高中队攻击烈屿,第五驱逐队掩护对烈屿的作战[1]:21。10:55,日军登陆烈屿,春风和朝风陆战队炮击白石头炮台守兵[1]:21。16:30春风陆战队回舰,20:30结束金门岛跟烈屿的扫荡与占领行动[1]:21。此外为了控制金门,此日日方成立了“后浦地方治安维持会”、“自警团”等组织[4]:44

10月29日,陆战队总部迁到后浦,在龙田炮术长指挥下,留下240名军兵在金门岛上守备,其余回到所属军舰[1]:22。在此同时,因为不少金门人流亡到禾山马巷等地,金门人黄肖岩等人在这一天于厦门设立了难民救济会[4]:44

而在日军控制金门后,台湾军方面策划设立特务机构,相关人员在11月2日自基隆港出发[1]:22。但台湾军的策划遭第三舰队(出云舰队)司令官反对,而后台湾军向陆军省要求调整策略,但海军方面只同意设立临时性机关,且要求台湾军不可再派人到金门[1]:22

反攻与抗日行动[编辑]

1939年4月,福建南安成立了“复土救乡团”,受福建省政府调查室节制,参与者多为金门人[1]:22、23[2]:127。4月23日中华民国国军曾进攻官澳,日军则由南支航空队的山县正乡指挥官应战,结果日军扫荡了金门东北部残存的国军,日方8人死亡,中方30人死亡[1]:22

日军撤离[编辑]

1945年5月15日,因战况对日本逐渐不利,金门岛上的日军强征骡马300多匹,并带饲主300多人搬运辎重,用帆船到海澄麦坑登陆,之后往潮汕方向突围[2]:129。被强征的人马沿途多有死亡,直到日本投降后,幸存者才陆续回到金门[2]:129。该年10月3日,金门县县长叶维奏在军队护送下登陆金门岛,之后在10月10日举行“本县重光暨抗战胜利暨国庆纪念大会”[1]:40

纪念[编辑]

  • 西园抗日纪念碑:纪念西园事件的牺牲者,设立于1997年9月30日[4]:47
  • 日军强征金门马伕殉难纪念碑:位于同安渡头,是由石雕家张国根所雕刻,以金门当地产出的花岗岩雕成[5]。用以纪念1945年金门日军离开金门时遭到强征的人伕骡马[5]

注释[编辑]

  1. ^ 台湾军在1936年9月15日已派飞机侦查金门岛上兴建机场的合适建地,1937年4月向陆军中央提出“金门岛飞行场候补地调书”、“金门岛飞行场候补地调书要图”[1]:22
  2. ^ 也有说法是日军从清晨4点多开始攻击金门城,7点多登陆[4]:44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林正珍. 《烈日顯影 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日據金門檔案史料彙編》. 金门县文化局. 2015-12. ISBN 978-986-04-7076-5. 
  2. ^ 2.0 2.1 2.2 2.3 2.4 郭哲铭. 《浯鄉小事典》. 金门县文化局. 2006-12. ISBN 978-986-00-6631-9. 
  3. ^ 3.0 3.1 林金荣. 〈日軍佔領金門那一年〉. 《金门日报》. 2004-12-02 [2021-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2).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黄振良、董群廉. 《和平的代價 金門戰地史蹟》. 金门县文化局. 2007-06. ISBN 978-986-01-0229-1. 
  5. ^ 5.0 5.1 李增汪. 〈日軍強徵金門馬伕殉難紀念碑敲定落腳同安渡頭〉. 《金门日报》. 2009-06-07 [202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