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音乐之声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音乐之声
The Sound of Music
音乐理查·罗杰斯
剧本哈瓦·林赛英语Howard Lindsay
卢瑟·克劳斯英语Russel Crouse
歌词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
作品源于1956年德国电影《菩提树英语The Trapp Family》及
玛丽亚·冯·特拉普自传《特拉普家庭演唱团英语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
演出

音乐之声》(英语:The Sound of Music)是一部改编自玛丽亚·冯·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著作《特拉普家庭演唱团》(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的戏剧作品,最初以音乐剧的形式于百老汇上演,之后被改编成电影,位居北美影史票房第三名,同时也是史上最卖座的歌舞片

该剧描述阿尔卑斯山上某处修道院里的一位实习修女到特拉普家担任教职,然后从赢得孩童们的心,到与单身的男主人相爱、结婚并组家庭乐团,最后又有惊无险的逃离纳粹魔掌的故事。其中,该剧的诸多歌曲,如《Do-Re-Mi》、《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My Favorite Things》传唱至世界各地,并被翻唱成各国语言版本。

创作起源

[编辑]

《音乐之声》的创作灵感源自于玛丽亚·冯·特拉普的真人真事:玛丽亚·冯·特拉普生于阿尔卑斯山一带,原本在本笃会侬柏格修道院(Nonnberg)担任实习修女,1926年因健康问题,被院长送到盖尔·冯·特拉普爵士(Georg Ritter von Trapp)家修养,兼任爵士长女的看护。之后玛丽亚与爵士两人坠入情网,于1927年结为连理,两人并生有两女一男。

1930年代受到经济大恐慌影响,爵士几乎失去了所有财产。于是他和玛丽亚带领七个孩子组成乐团进行职业演唱,并于1936年萨尔斯堡音乐节上赢得首奖。1938年纳粹德国奥地利合并,爵士拒绝了纳粹的征召令。为了躲避追捕,他们以露营的名义搭乘火车穿越阿尔卑斯山来到意大利,从此展开全欧洲的巡回表演。1939年他们移居美国后,不但将演唱事业开拓至世界各地,也在自家的“一心”(Cor Unum)牧场举办各种音乐营队。

1956年,特拉普家庭歌手正式解散,玛丽亚·冯·特拉普出版了第一本书《特拉普家庭合唱团》。不久,该著作被改编成德国电影菩提树英语The Trapp Family》(Die Trapp Familie),并在欧洲引起轰动。

登上百老汇

[编辑]

43岁的电影导演文森·唐纳德修英语Vincent J. Donehue将这个故事介绍给百老汇夫妻档:制作人理查·哈勒岱(Richard Halliday)和女演员玛莉·玛汀(Mary Martin)。两夫妻对这故事十分有兴趣,便开始试图与玛丽亚本人联络,并取得她的支持(虽然之前受到律师的欺骗,她已经失去了故事的版权)。当时,笃信天主教的玛丽亚正与亲生的三个孩子在新几内亚传教,对于哈岱森信里的提议完全没有兴趣。直到有次玛丽亚返回美国时,在百老汇观赏玛莉·玛汀演出的《飞燕金枪》(Annie get your gun)后对其演出大为赞赏,从此大力支持这个创作计划,而玛莉也同意将演出所得的37.5%收入无偿捐给玛丽亚。于是,在从德国电影公司那儿取得版权后,他们开始计划重新创作一部全新的音乐剧。

剧情架构

[编辑]

剧情

[编辑]

《音乐之声》的剧情可分成三个转折,铺陈玛丽亚的故事,描述她在修道院实习,来到特拉普家庭,然后与后者一同逃离纳粹掌控。虽说每个阶段出现的人物,但剧情的主轴仍是“音乐”——善于歌唱的玛丽亚,透过音乐教化特拉普家的孩子,最后感动了上校的心,终得美满姻缘,并证明音乐永能感化人心。

玛丽亚是阿尔卑斯山上一所修道院的实习修女。不同于其他修女,天真烂漫的她老是不遵守院里的作息,偷偷跑到山头外嬉戏、歌唱。一天,大家祷告时,又发现玛丽亚迟到了——原来她刚在外头忘情歌唱,直到声响起才匆忙回来。

受够玛丽亚的几位修女来到院长办公室,决定好好讨论玛丽亚的问题。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伴随着办公室外玛丽亚闯祸的尖叫,漫长的讨论后终于在院长的主持下得出结论....。于是玛丽亚被唤入院长办公室内,和院长谈论她的未来:慈悲的院长看出这儿终究不是她的居身之所,决定让她下山,到一户向修道院请求家庭教师许久的人家担任老师

对未来充满徬徨和不安感的玛丽亚提着行李,一路忧心忡忡地赶到这户人家;在她眼前的是栋包含美丽庭园的巨大豪厦,而房子的主人则是特拉普家的核心人物——前奥匈帝国海军盖尔·冯·特拉普上校以及他与前妻生的七名子女,其中最大的丽莎16岁,最小的葛莉泰才5岁。由于没有母亲,身兼母职的上校以严格的军事化方式教育孩子,可玛丽亚来临后却改变了整个家...;他教这些孩子唱歌,带他们嬉戏,并教这些孩子演布偶戏等才艺,因此博得孩子们的喜爱。但另一方面,这些事逐渐传到忙碌的上校耳中,却多少令他有些不快。

其实,上校虽然离家如此久,但不全是为了公务:他和维也纳的爱莎女伯爵已经交往了一段时间,两人的发展也快步入红毯。而另外一方面,上校的大女儿却爱上了纳粹的小传令兵劳夫,因此常背着上校溜出来私会。这一切,却因玛丽亚的影响力而逐渐改变。

终于,上校带着爱莎女伯爵回来了。他要“验收”玛丽亚几个月来的成果,以及证实些传言。结果他差点被孩子们的“恶行”气昏:爬树、游泳、穿不要的窗帘作成地衣服以及玛丽亚的顶撞之词。结果两人大吵一架,玛丽亚被上校赶出了门。但就在她将离去时,孩子们唱起了《音乐之声》,优美的歌声感动了冷酷的上校,使他以优美的歌声附合而唱。于是,玛丽亚留下来了,并带领孩子一同准备下特拉普宅邸将在下星期举办的舞会。

舞会准备的十分成功,玛丽亚与上校间的关系也迅速升温。孩子的表演赢得来宾的喝采,但舞会一结束玛丽亚却迫不及待的跑回修道院。回到院里的玛丽亚像变了人似,整天不发一语却只顾著祷告。直到有一天,她终于告诉玛格丽特修女想早日成为正式修女的心愿:因为她发现她已不知不觉爱上特拉普上校了。为了躲避这一切,她决心成为一位虔诚的修女。但在院长循循善诱下,玛丽亚终于理解自己的梦想不该躲避,而应坦然面对。于是玛丽亚又回到了特拉普家。这时,少了玛丽亚的特拉普家却陷入愁云惨淡中,不但孩子们想念玛丽亚,上校的心也迷上着她。玛丽亚回来后,不但孩子们高兴起来了,同上校居住的爱莎女伯爵也发现自己挽不住情人的心,自己退出这有点暧昧的三角关系。不久,上校向玛丽亚求婚,而她也坦然接受了这段如梦似幻的爱情。

步入礼堂后,玛丽亚与特拉普一家人共度欢乐的家庭时光,同时也积极准备音乐节的表演节目。可是同时,纳粹的魔掌也逐渐深向这家人:纳粹德国合并奥地利后,开始吸收奥国军人加入纳粹阵营,忠勇爱国的特拉普上校自然也是纳粹亟欲招募的人才。无奈特拉普上校坚决不肯点头,纳粹只好用尽各种手法,包含威胁利诱,强拉上校入营。于是上校和玛丽亚开始计划秘密流亡瑞士的潜逃计划……

音乐节会场上,大家的表现都很精采,但特拉普家庭优美的歌唱却广受大家欢迎。在观众的掌声中,特拉普全家缓缓消失在舞台上……经过一番后,比赛结果揭晓:特拉普家顺利拿下冠军,但领奖时却迟迟不见他们出现:原来,在上校的朋友麦斯精心安排之下,玛丽亚和上校带着七个孩子已在逃离的路途中。他们在修女的掩护下,躲过了纳粹党人的搜索,最后在修女们的祝福中,朝自由的山头缓缓行进……

人物架构

[编辑]

修道院

[编辑]
  • 修道院院长
  • 苏菲亚修女
  • 玛格丽特修女
  • 伯莉丝修女
  • 修女甲
  • 修女乙
  • 修女丙

特拉普家族

[编辑]
  • 盖尔·冯·特拉普上校
  • 玛丽亚
  • 丽莎·冯·特拉普
  • 弗德瑞克·冯·特拉普
  • 路易莎·冯·特拉普
  • 柯特·冯·特拉普
  • 布姬塔·冯·特拉普
  • 玛塔·冯·特拉普
  • 葛莉泰·冯·特拉普

其他

[编辑]
  • 爱莎女伯爵
  • 劳夫
  • 麦克斯·戴维勒(旁白)
  • 宴会主持人甲
  • 宴会主持人乙
  • 纳粹军官

曲目

[编辑]

第一幕

[编辑]
  • 《Preludium》 –修道院院长、修女们
  • 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 – 玛利亚
  • 玛丽亚》(Maria) – 伯莉丝修女、苏菲亚修女、玛格丽特修女、修道院院长
  • 我的最爱》(My Favorite Things) – 玛利亚、修道院院长
  • 《我的最爱(重复1)》(My Favorite Things (Reprise 1)) – 玛利亚
  • 哆来咪》(Do-Re-Mi) – 玛利亚、孩子们
  • 十六将要十七》(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 劳夫、丽莎
  • 孤单的牧羊人》(The Lonely Goatherd) – 玛利亚、孩子们
  • 《孤单的牧羊人(重复)》(The Lonely Goatherd (Reprise)) – 葛莉泰
  • 爱如何存在?》(How Can Love Survive?) – 麦克斯、爱莎女伯爵
  • 《音乐之声(重复)》(The Sound Of Music (Reprise)) – 玛利亚、盖尔上校、孩子们
  • Ländler》(纯音乐)
  • 再会歌》(So Long, Farewell) – 孩子们
  • 《Morning Hymn》 – 修女们
  • 攀越群山》(Climb Ev'ry Mountain) – 修道院院长 修道士

第二幕

[编辑]
  • 《我的最爱(重复2)》(My Favorite Things (Reprise 2)) – 玛利亚、孩子们
  • 无法停止》(No Way to Stop It) – 爱莎女伯爵、麦克斯、盖尔上校
  • 平凡夫妻》(Ordinary Couple) – 玛利亚、盖尔上校 †
  • 《Gaudeamus Domino》 – 修女们
  • 《玛丽亚(重复)》(Maria (Reprise)) – 修女们
  • 《Confitemini Domino》 – 修女们
  • 《十六将要十七(重复)》(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Reprise)) – 玛利亚、丽莎
  • 《哆来咪(重复)》(Do-Re-Mi (Reprise)) – 玛利亚、盖尔上校、孩子们 1
  • 雪绒花》(Edelweiss) – 盖尔上校
  • 《再会歌(重复)》(So Long, Farewell (Reprise)) – 玛利亚、盖尔上校、孩子们
  • 《Finale Ultimo》 – 修女们

备注

[编辑]
  • 除特殊注明外,曲目列表均是初版音乐剧的曲目排列。
  • † 有时候被《好事》(Something Good)取代,该曲本是为电影版所写。
  • ‡ 在1998年复演时被《孤单的牧羊人》取代。
  • 在某些版本中,《我的最爱》出现在《十六将要十七》之后的暴风雨场景中,而《孤单的牧羊人》贝移动到了音乐会场景。
  • 很多场次的舞台复演也包含《我有信心》(I Have Confidence)和《好事》,这两首歌原是理察·罗杰斯为电影所写(虽然电影初版音乐剧词作家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去世后拍摄完成的)。

音乐剧

[编辑]

经过一年的准备,《音乐之声》于1959年11月16日在朗特方谭剧院正式上演,女主角由玛莉·玛汀本人主演,男主角则由席多·拜克(Theodore Bikel)担任。音乐剧上演后造成轰动,不但连续演出1443场,并获得6座东妮奖的殊荣,其中包含最佳女主角奖最佳音乐剧奖等重要奖项。由于表现亮眼,1960年时引发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将该剧改编成电影的构想。

1963年1月15日《音乐之声》风光下档,并被英国澳洲等地重新改编,登台上演。原剧下档30多年后,1998年又曾登上百老汇舞台上演半年,直到1999年下档。

伦敦新版本

[编辑]

1981年,在制作人萝丝·泰勒(Ross Taylor)请求之下,佩托拉·克拉克(Petula Clark)同意主演在伦敦西区剧院阿波罗·维多利亚剧院(Apollo Victoria Theatre)重新登台的《音乐之声》。虽然她担心自己51岁的年龄饰演女主角的角色太老而没有说服力,但克拉克却让所有的剧评一致赞扬(该剧也成当时英国剧院史上票房最好的作品)。而玛丽亚·冯·特拉普本人也出席该剧首演,并描述克拉克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玛丽亚”。由于史无前例的戏票需求,克拉克将她原先计划的半年演出合约延长至3年半,而该剧单周(1981年10月26日 — 10月31日)101%的观众出席率,也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入英国所有音乐剧作品中,史上最高的出席率。这也是第一个将电影版本里理察·罗杰斯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新创作的两首歌曲搬上舞台的版本,而其现场收录也首创使用数字收录方式,可是收音成果却从未以光盘的形式出版。2006年,在著名英国音乐剧作家安德鲁·洛伊·韦伯的执导之下,《音乐之声》再度于伦敦上演,电视台并且特别制作特别节目《如何解决像玛丽亚这样的问题》(How Do You Solve a Problem like Maria,节目名称选自音乐剧第四首歌〈Maria〉)。

其他地区版本

[编辑]

澳洲人自创的版本于澳洲雪梨昆士兰表演艺术中心(Queensland Performing Arts Centre)的戏词剧院(Lyric Theatre)登场,由著名澳洲戏剧《Blue Heelers》中的演员丽莎·麦昆(Lisa McCune)饰演玛丽亚,电视名人贝特·牛顿(Bert Newton)饰演麦克斯并由约翰·瓦特(John Waters)担任特拉普上校。

香港粤语版本,1996年由金马奖得主岑伟宗填词,2002年香港新爱乐交响乐团制作重演。2009年8月19至23日,于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综艺馆演出七场,由春天舞台制作,陈启泰、黄宇诗、陈健豪主演,其中Do-Re-Mi为全新歌词。2016年12月9至11日,于屯门大会堂演奏厅演出四场,由春天舞台制作,李紫昕、黄嘉威主演。2019年12月7至8日,于屯门大会堂演奏厅演出四场,由春天舞台制作,李紫昕、苏育辉、黄进林、隆蔼宜主演,其中所有歌曲为全新粤语填词。

中国大陆中文版,由七幕人生译配,其中玛利亚由党韫葳饰演,特拉普上校由付震华饰演

电影

[编辑]

动画

[编辑]

这部音乐剧曾被日本动画公司改编成日本动画片《特拉普一家物语》,属于世界名作剧场系列,曾于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等电视台播出。

轶事

[编辑]

荣誉与奖项

[编辑]
1960年东妮奖

获奖项目(6项)

提名但未获奖项目(3项)

1965年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项目(5项)

提名但未获奖项目(5项)

1965年金球奖

获奖项目(2项)

提名但未获奖项目(2项)

美国国家电影保存局2001年指定保存

参考资料

[编辑]
  • Hirsch, Julia Antopol (1994) McGraw-Hill; The Sound of Music ISBN 0809238373. Covers the story from the birth of the real Maria von Trapp through the making and successes of the Broadway and film musicals.
  • Books by Maria von Trapp:
    • (1949) Lippincott; 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 ISBN 0060005777. The autobiography that started it all.
    • (1955) Pantheon; Around the Year With the Trapp Family
    • (1959) Lippincott; A Family on Wheels: Further Adventures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
    • (1972) Creation House; Maria. Tells the entire story of Maria's life, up to 1972, and thus includes her thoughts on the musical.
    • (2000) New Leaf Press; Let Me Tell You About My Savior: Yesterday, Today & Forever/When the King Was Carpenter. combined reprint of (1975) New Leaf Press; Yesterday, Today & Forever, and (1976) Word Publishing; When the King was Carpenter.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