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澳门大学旧校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澳门大学旧校园(葡萄牙语:Velho campus da Universidade de Macau),是指位于澳门氹仔岛观音岩的前澳门大学校园。这个校园是随东亚大学(澳门大学前身)筹备建校时开始动工兴建,1981年随东亚大学开学而启用。校园面积约占5.4公顷。2014年8月22日,澳门大学正式迁出此校园,并将该校园交回澳门特区政府管理。目前,澳门政府将校园的部分楼宇(东亚楼,原澳大图书馆大楼等)交予澳门旅游大学(旅游学院前身),建立澳门旅游大学氹仔校区;部分楼宇(研发楼,Block2等)交予澳门理工大学,建立澳门理工大学氹仔校区;以及部分楼宇(行政楼,中葡楼等)租予澳门城市大学,作为其新校址。

澳门大学行政楼 (现澳门城市大学-行政楼)

历史[编辑]

澳大夜景
澳门大学国际图书馆(现澳门旅游学院展望楼
何鸿燊楼
蔡继有楼
中葡楼
大丰楼
银禧楼(现澳门旅游学院银禧楼
九龙壁
澳门大学职员宿舍
  • 1981年随东亚大学开学而启用。
  • 80年代,大丰楼、何贤会议中心、文化中心先后落成启用,组成早期东亚大学的校园。其中何贤会议中心是东亚大学图书馆的所在地。[1]
  •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把九龙壁赠予东亚大学,及后为该校的地标之一。[1]
  • 1991年,澳葡政府购入东亚大学,更名为澳门大学并且使之成为一所公立大学,该校园一同由东亚大学的校园转为澳门大学的校园。
  • 90年代,随著大学的规模越来越大,因此陆续有新的建筑物落成。包括有图书馆大楼、行政楼、教学楼中葡楼以及澳门大学体育综合体等。其中由于新图书馆大楼的落成,何贤会议中心中的图书馆正式关闭改建,所有的书籍都迁往新图书馆大楼。
  • 2014年8月22日,因应大学的发展需要,澳门大学正式迁出该校园,此校园随即成为历史,并将该校园交回澳门特区政府管理。[2]

校园现况[编辑]

澳大旧址各项设施未来使用计划(2014年11月)[11]
院校/部门 计划可使用设施
澳门旅游学院 东亚楼 (23,028平方米)
澳门大学 大学图书馆、IDQ及CERT/澳门发展质量研究所卓越机电工程中心及工程研究及检测中心 (21,033平方米)
澳门城市大学 行政楼、何贤会议中心、王宽诚楼、蔡继有楼、何鸿燊楼、中葡楼、文化中心、第一座宿舍 (37,644平方米)
澳门理工学院 珍禧楼、研发大楼、方润华教学中心/学生中心、第二座宿舍、第三座宿舍 (23,028平方米)
体育发展局 体育综合体(5,631平方米)
行政公职局 银禧楼 (23,028平方米)
交通事务局 停车位
  • 2015年9月16日,澳门城市大学举行迁入原澳大旧校园的首个开学礼,其中第一座宿舍仅供教职员居住[12][13]。2016年3月19日举行首个开放日活动,由于城大属私立高校,因此需向政府支付大楼的使用租金及签署绩效协议[14]
  • 2015年10月,澳门大学将澳大城区中心即原图书馆大楼建筑交还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澳门研究中心和持续进修大楼分别迁往新校区[15]。而原图书馆大楼由澳门旅游学院被特区政府分配拥有,其氹仔校区于同年10月12日正式揭牌,并于2016年新学年起取代位于创福豪庭内的旧校舍,该大楼亦更名为“展望楼[16]
  • 2016年1月29日,澳门理工学院正式迁入澳大旧校园内,并命名为澳门理工学院氹仔校区,原来租赁黑沙环工业中心的文化创意产业教学暨研究中心首先搬入氹仔校区投入使用,而葡语教学暨研究中心、博彩教学暨研究中心亦后续迁入,同时结束理工学院租借场地办学的历史[17][18]
  • 2019年9月,有本地传媒揭发行政公职局获分配的银禧楼建筑荒废五年,原计划作公务员培训、开考及设置公务员评鉴中心,当局解释由于在完成初步设计工作时未能配合当时新出台的“无障碍通用设计建筑指引”,需重新设计[19]
  • 2020年10月23日,澳门旅游学院院长黄竹君证实旅院于2020年第一季再获特区政府批给使用澳大旧校园内的银禧楼以及一幅待建的土地,意味银禧楼不再由行政公职局使用[20]。而银禧楼于同年11月6日正式启用,初期仅开放两层用作课室及教职员办公室[21]
  • 2024年2月1日,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澳门城市大学签署《澳门城市大学申请土地发展意向书》,其中澳门城市大学基金会已向特区政府申请批给土地,并将承诺自资兴建,在完成迁入新校舍后向特区政府无偿归还现时澳大旧校园内的主校区设施,在迁出后供澳门旅游大学澳门理工大学使用[22];其中澳门旅游大学澳门城市大学迁出后,作扩大教育规模之用,以善用校舍资源[23]

校园建筑[编辑]

大学图书馆(I)[编辑]

大学图书馆于1999年9月启用,由葡国著名建筑师Mario Duarte Duque设计。大楼楼高五层,面积15,000平方米,外型设计独特,远望像由三本书及一面光碟组合而成,象征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图书馆藏书约60万册, 是澳门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图书馆。2014年8月,原澳大图书馆大楼获保留,经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批准澳门大学沿用,同时更名为澳门大学城区中心,澳门研究中心以及澳门大学持续进修中心维持在该大楼内运作[24]。2015年10月,澳门大学将澳大城区中心即原图书馆大楼建筑交还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将原图书馆大楼拨归澳门旅游学院使用[25]。2016年8月1日起旅院氹仔校区正式运作,该大楼正式更名为展望楼,该命名是寓意澳门旅游学院展望美好的未来及愿景,作为旅院氹仔校区的综合教学大楼[26]

行政楼(A)[编辑]

屹立于澳大校园入口,行政楼于1998年11月落成,由葡国建筑师José Diogo及本地建筑师谭志炜设计,为澳门大学的标志建筑物。现时为澳门城市大学行政楼,内设包括校内高层办公室和注册处等。

大丰楼(T)[编辑]

于1981年落成,为大学最早期的建筑物之一,由香港建筑师刘秀成设计。楼高六层,内设办公室、课室、电脑室以及一个供学生休憩的花园。现时为澳门城市大学的教学设施。

何贤会议中心(H)[编辑]

于1985年12月落成,当时由本地建筑师陈炳华及香港建筑师刘秀成设计。楼高六层,内设办公室、课室、会议厅及演讲厅等。现时为澳门城市大学的教学设施,内设学生活动空间、图书馆及校史馆等。

文化中心(C)[编辑]

于1985年落成,当时由澳门著名建筑师陈炳华设计,楼高五层,包含剧院、展览厅、平台、课室、戏剧室及实验室。剧室可容纳701人,拥有先进灯光设备及音响系统,可作各种文化表演活动之用。现时为澳门城市大学的教学设施和室内表演场地。

何鸿燊楼(S)[编辑]

于2000 年落成,由葡国建筑师Eduardo José Vicente Flores设计,楼高八层,设有课室、实验室及办公室。现时为澳门城市大学的教学设施。

中葡楼(L)[编辑]

由葡国建筑师Manuel Vicente设计,于1997年9月落成,楼高七层,设有办公室、语言实验室、课室、演讲厅、电脑室、平台花园及停车场。座落于大丰楼及中葡楼的平台花园曾获得2002年 Belgrade Architecture salon 设计奖。现时为澳门城市大学的教学设施。

王宽诚楼(W)[编辑]

于1982年9月落成,由本地建筑师陈炳华及香港建筑师刘秀成设计。大楼高八层,依山而建,部分课室更可饱览对岸澳门半岛的美景。现时为澳门城市大学的教学设施,内部增设健身室。

蔡继有楼(N)[编辑]

于1990年9月落成,由本地建筑师陈炳华及香港建筑师刘秀成设计,楼高八层,设有课室、实验室、电脑室及办公室。现时为澳门城市大学的教学设施,内设中餐厅和西餐厅。

银禧楼(J)[编辑]

于2006年澳大建校25周年落成,故名银禧楼。由本地建筑师陈炳华设计。大楼内设有课室、研究中心、办公室、自修室、停车场、休憩平台,大楼最低层设有一条连接图书馆的行人天桥,为前往图书馆的师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014年11月中旬,行政公职局获分批作公务员培训中心,但由于设计工作上未能配合当时新出台的《无障碍通用设计建筑指引》,需重新再作设计,至2019年第四季处于荒废的状态[27]。2020年,澳门旅游学院成立25周年校庆之际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批给使用,并作为澳门旅游学院氹仔校区之教学楼[28]

珍禧楼(P)[编辑]

2010年8月底启用,但被揭发内部空气污染问题,不少师生出现不同环境污染之症状,随后安排澳门发展及质量研究所检测中发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超标,引起一众学生的关注,更反映澳门欠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既没有制订一系列有关室内环境的标准,对室内空气质量作出指引[29]

2014年起作为澳门理工大学氹仔校区的其中一幢教学建筑。文化创意产业教学暨研究中心为最早迁入该校区,于2016年1月30日起正式运作[30]。随后博彩旅游教学及研究中心、葡语教学及研究中心等陆续迁入。

研发大楼(R)[编辑]

于2010年落成启用,设有多个实验室;2011年起于大楼内一个未使用的实验室建立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内部设有苹果校园电脑体验中心,学生可以任意使用和上网,体验新科技,同时作为澳门大学图书馆之延伸[31]。2014年,为配合澳门大学搬迁曾设立立搬迁协调中心协调各项迁校工作。现时为澳门理工大学氹仔校区的其中一幢教学建筑,与珍禧楼一起作为澳门理工大学氹仔校区之一部分[32]

东亚楼(E)[编辑]

为澳大现校园最大的校内宿舍,包括楼高22层的主楼及楼高2层的附楼,于2005年启用。宿舍设有1,006个床位,有双人房和三人房,每一间房面积约16.5平方米。大楼设有各种方便宿生的设施如温习室、康乐室、电视室、便利店、洗衣店等等。其中5层为作为东亚书院。2014年11月,澳门旅游学院获分配该建筑,现时用作学生宿舍用途。

方润华教学中心/学生中心/餐厅(U)[编辑]

餐厅已结业。原址一度改为澳门理工大学学生中心,由2021/2022学年起改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澳门理工大学护理书院校址。[33]

第一座(B1)[编辑]

澳门城市大学教职员宿舍,地面层设学生中心,设有电脑用品店及一家自营的便利店。六楼为学生事务处。

第二座(B2)[编辑]

澳门理工大学氹仔校区学生宿舍,为学位课程非本地学生提供住宿。全部为非单人房,设有共用卫生间、客厅、厨房。

第三座/珍禧书院(B3)[编辑]

澳门理工大学氹仔校区学生宿舍,为学位课程非本地学生提供住宿。设有非单人房和特别单人房,宿舍内设有共用卫生间、共享空间、厨房/茶水间、洗衣/干衣房。

工程研究及检测中心(CERT)[编辑]

2003年4月土木及环境工程系建立,2015年10月起迁入新校区内的N23科研大楼内,其中研发大楼部分被澳门理工大学分配用作氹仔校区一部分。

体育综合体(SC)[编辑]

于1993年12月落成,由葡国著名建筑师Gabinete de Arquitectura Bravo e Sanmarful设计。设有一个室内运动场、两个铺有人造草皮的网球场、两个壁球场、健身室、舞蹈室、桑拿房及一个由国家送赠的攀岩场。

职员宿舍(SQ)[编辑]

澳门大学教职员宿舍。2015年中起,澳门旅游学院获分配作氹仔校区一部分,计划改建为教学酒店,引入公寓式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训练场所[34]。2022年1月9日,位于大楼地面层内的构想实验室举行揭幕仪式,设立目的以激励和引导“旅游+”创新创业思维、增强学生和校友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为出发点,构建实践创意、发现商机的空间,鼓励并协助潜在创业者识别机会、萌生创意,继而创业。实验室划分为共享办公空间、独立空间、会议室、演示空间等区域,配备储物柜、阅读区、泊车位、高速网络等,为使用者独立工作、互动交流、自我展示等提供完善舒适的环境[35]

毕业生铜像[编辑]

树立在行政大楼外的毕业生铜像,由葡国雕塑家José Núncio设计,是澳葡政府最后一任澳督韦奇立将军赠立。毕业生铜像象征澳大在学术上所要求的认真和严谨。期望学生皆以此为目标,努力进取,学有所成,贡献社会。

九龙壁[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5年10月赠予澳大,为澳大的地标之一。

孔子像[编辑]

已迁往澳门大学新校区,位于中央教学楼的中银百年纪念大楼(E3)及刘少荣楼(E4)之间的中央。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澳门大学30周年网页)
  2. ^ 澳大學生教職員告別舊校園. 澳门日报. 2014年8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8月26日). (繁体中文)
  3. ^ 澳大原址留作高等院校未來發展.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4年8月15日. 
  4. ^ 澳大學生教職員告別舊校園. 澳门日报. 2014-08-23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7). 
  5. ^ 三高校分澳大宿舍. 澳门日报. 2014年8月19日. [永久失效链接](繁体中文)
  6. ^ 科大租用澳大前氹仔校區宿舍. 澳广视新闻. 2014-09-13 [2023-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3). 
  7. ^ 充分使用澳大舊址助澳門高教整體發展.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4年11月15日. 
  8. ^ 澳門消息:澳大舊設施分與4院校3部門使用. 2014年11月14日 [2023年5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5月18日). 
  9. ^ 澳大舊址定未來使用計劃. 澳广视新闻. 2014-11-14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8). 
  10. ^ 澳大舊址配給七機構. 澳门日报. 2014-11-15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8). 
  11. ^ 澳大舊址各項設施未未使用計劃. 澳门日报. 2014-11-15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8). 
  12. ^ 城大於新校區舉行首個開學禮. 澳广视新闻. 2015-09-16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9). 
  13. ^ 城大開學禮逾千師生出席 校長寄語推動大學國際化. 力报. 2015-09-17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9). 
  14. ^ 展示教學設施及成果 城大今新校園辦開放日. 华侨报. 2016-03-19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2). 
  15. ^ 澳大不再留澳? 譚司證舊澳大圖書館歸旅院. 正报. 2015-10-01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8). 
  16. ^ 旅遊學院氹仔校區教學大樓 8月起啟用. 澳广视新闻. 2016-06-29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8). 
  17. ^ 理工學院 3科系今年內遷氹仔校區. 澳广视新闻. 2016-01-29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9). 
  18. ^ 理工學院氹仔校區昨啟用. 濠江日报. 2016-01-30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9). 
  19. ^ 獲分配銀禧樓卻荒廢五年 公職局︰用途不同需重新設計. 论尽媒体 AllAboutMacau Media. 2019-09-08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8). 
  20. ^ 接收銀禧樓及一土地 旅院氹仔校區擴大. 正报. 2020-10-24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0). 
  21. ^ 旅遊學院25周年校慶 氹仔校區銀禧樓啟用. 濠江日报. 2020-11-06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8). 
  22. ^ 政府與城大簽署教育用地意向書 規劃利用有關設施助力旅遊學院等公立院校長遠發展. 教育及青年发展局(DSEDJ).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24年2月1日 [2024-03-28]. 
  23. ^ 旅大法律制度細則性通過 擬設橫琴校區. 澳门日报. 2024-02-05. 
  24. ^ 澳大原址留作高校未來發展. 华侨报. 2014-08-15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2). 
  25. ^ 旅遊學院舉行畢業典禮 黃竹君稱今年是發展里程碑. 华侨报. 2015-09-18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8). 
  26. ^ 旅遊學院 新校園 新展望.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6-06-29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0). 
  27. ^ 「銀禧樓」廢置五年終「復活」? 公職局:裝修工程年底招標. 力报. 2019-09-09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8). 
  28. ^ 澳門旅遊學院慶祝25周年校慶暨氹仔校區銀禧樓啟用. 澳门旅游学院(IFTM).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20年11月5日 [2023年5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5月18日). 
  29. ^ 珍禧樓 空氣污染 反映本澳欠完善保護環境法律體系. 2011年5月3日 [2023年5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5月23日). 
  30. ^ 理工氹仔校區昨啟用. 澳门日报. 2016-01-30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9). 
  31. ^ 學習共享空間:自由討論的理想天地. 2012-07-20 [2023-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3). 
  32. ^ 澳大舊址分配給四院三部. 新华澳报. 2014-11-15 [2023-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3). 
  33. ^ 力报. 理工學院與北大簽署協議 合作培養高水準護理人才. 力报. [2022-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2). 
  34. ^ 旅遊學院氹仔校區教學大樓 8月起啟用. 澳广视新闻. 2016-06-29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8). 
  35. ^ 澳門旅遊學院構想實驗室揭幕. 澳门旅游学院(IFTM).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22年1月10日 [2023年5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9月3日). 

相关条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