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经济大恐慌时期的法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法国经济大恐慌始于1931 年左右,并且持续了约10年的时间。法国的经济危机发生的比其他国家还要晚一些。 [1] 在1920 年代,法国经济还能以每年 4.43% 的成长率强劲成长,但是到了1930 年代则降至仅仅只有 0.63%。[2] 跟其馀国家相比,这场经济萧条显得相对温和,这是因为失业率在最高峰的时期也未曾超过5%,产出也只比1920年代下降了20%,除此之外还没有因此爆发金融危机。 [3]

经济大恐慌
1931-1939
1929-1939年间数个国家的 国内生产毛额 趋势图
之前疯狂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
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
维奇法国,
自由法国


法国的金融危机肇因于银行家的安全性转移政策,此举导致了严重且持久的信用紧缩[4]然而,大恐慌还是对当地的经济产生了影响,这些影响被认为是1934年巴黎骚乱的部分起因。更为重要的是,其后一位信奉社会主义的工人国际法国支部 领导者莱昂·布鲁姆(Léon Blum)建立了人民阵线,并且赢得了1936年的大选。

20世纪20年代经济危机

[编辑]

如同英国,法国最一开始也曾试著从一战的灾难之中回复过来,并且努力从德国人手上索取赔款,但没有取得多大成功。然而,与英国不同的是,法国的经济更加的自给自足。 1929 年,法国似乎是一个繁荣的国家,这有三个原因。一是该国在传统上对于信托和大企业抱持谨慎的态度,法国的经济主要建立在非股票融资的中小企业之上。此外,与英语世界(尤其是美国)不同,法国人在证券市场上的活动很少,反而是将信心灌注在黄金之上,其为 1929 年危机期间的避险资产。黄金在一战中也扮演了相同的角色,这也成为法国人如此钟爱黄金的原因。最后,法国多年来一直保持国际收支的正平衡[5],这主要得感谢旅游业等隐形的出口。在海外,法国还有为数众多的海外投资。

1919年《凡尔赛条约》所决定的德国赔款带来了庞大的资金,主要用于偿还美国提供的军事贷款。 [5] :220赔款在 1923 年结束支付。同年1月,德国人拖延赔款,法国总理雷蒙·普恩加莱引用《凡尔赛条约》的一条,派兵占领鲁尔,希望借此强制赔款。作为对占领鲁尔的回应,德国人向该地注入大量已通货膨胀的货币,破坏了经济的流通,并粉碎了法国人获取全额赔款的梦想。普恩加莱接受了美国斡旋的一项协议,收到了较少的付款,但普恩加莱政府之后很快就垮台了。

当美国失业率急速上升时,法国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这很大的原因上是因为人力的短缺造成的。战争结束时,法国有1,322,000人死亡,300万人受伤,近4,000,000人伤亡。四分之一的死者年纪不到 24 岁。这反过来又降低了出生率,因此到 1938 年,法国 19 至 21 岁的人口数仍然不到战争爆发时的一半。 [6]但不管充分就业的原因是甚么,人民对政府保持高度的信心。法国经济比其邻国更强劲,这主要是因为法郎的团结。特别是受福特启发的美国经济模式的引入突然结束,法国企业的现代化也随之结束。一切似乎都对法国有利。 1930 年之前,生产并没有减弱,特别是初级材料的生产,而且该国在 1930 年是世界领先的铁生产国。法国对其制度充满信心,并对其vertu budgétaire (即预算平衡)感到自豪,法国近十年来或多或少都在管理预算平衡。

1927年,法国从世界危机中获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持有国,其储备从1927年的180亿法郎增长到1930年的800亿法郎。

费加洛报》说:“就我们而言,让我们为我们胆怯但繁荣的经济感到高兴,而不是盎格鲁撒克逊种族的自以为是和颓废的经济。” [7]

金融政策问题

[编辑]

法国和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看待经济的方式存在进一步的不同。盎格鲁-撒克逊模式鼓励货币存量的成长,但法国认为大萧条是一种必要的罪恶,因为它“清除”了世界经济中的过剩流动性,并将促使债台高筑的公司走向破产。 [5] :230

历届政府一直维持限制性政策,直到 1934 年,并维持高利率以保持法国的吸引力。由于缺乏景气循环政策,国家预算保持平衡。

1934 年和 1935 年,皮埃尔-艾蒂安·弗朗丹政府制定了宽松的政策,允许短期债务。法兰西银行损失了 15% 的储备,政府被皮埃尔·赖伐尔 (Pierre Laval)领导的政府取代,他在接受公共赤字之前实施了临时通货紧缩政策。法郎陷入新的危机。 [5] :226

1935 年,赖伐尔试图降低工资以减少失业,但遭到工会的抵制。 [5] :228

法国的生产无法腾飞,这与 1931 年英国贬值的经历形成鲜明对比。货币贬值在法国非常不受欢迎,直到 1936 年才发生[5]

描述

[编辑]

布列塔尼记者 Morvan Lebesque 如此描述这一时期:

我在街上度过的那个冬天——32-33 年的冬天——并不比任何其他冬天更温和或更严酷。 冬天的寒冷就像阵痛一样,无论持续时间长还是短,疼痛的程度都是一样的。 那个冬天,下雪了,结冰了; 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因危机而被迫失业,他们拼尽全力,耗尽了最后一分钱,然后在绝望中放弃了战斗……在街边的长凳上和地铁入口处,一群群精疲力尽、饥饿的年轻人试图苟延残喘。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没有来过。 我只能说我看到的。 有一天,我在夫人街上看到一个孩子掉了一颗糖果,被人踩到了,然后后面的那个人弯下腰把它捡起来,擦干净,吃掉了。 [8]

从萧条到战争

[编辑]

人民的痛苦产生了一连串的政治后果。 1934 年 2 月 6 日的骚乱导致传统右派政府的垮台并且于1936年选出了左派的人民阵线政府。

人民阵线是一个由社会主义者和激进分子组成的联盟,得到了共产党政府以外的支持,由莱昂·布鲁姆领导。人民阵线推出了许多措施,例如每周工作 40 小时和有薪休假,但布鲁姆感到自己无法对经济进行有限的改革,因为他依赖更右翼的激进分子。这并不能安抚渴望变革的人们,一波涉及 200 万工人的罢工浪潮[9]导致工厂被占领。 1937年,共产党员增至30万。

1936 年 6 月 7 日至 8 日的晚上,雇主和工会签署了《马蒂尼翁协议》 ,将工资提高 7% 至 15%,以提高工人的购买力、刺激经济并结束罢工。布鲁姆采取了控制谷物价格的措施,坚持法兰西银行将国家利益置于股东利益之上,并将军火工业国有化。左派希望进一步变革,右派仍然不满,认为国家介入资本主义经济会带来灾难。

激进派不接受货币管制,而骚乱导致资本逃往国外,从而削弱了经济。雇主们试图将《马蒂尼翁协议》的影响降到最低,这造成了更多的社会紧张局势,进而导致了进一步的资本外逃。

尽管政府早前宣布不会发生,但是法郎贬值30%已经成为必然的道路。 1937 年 1 月,布鲁姆更进一步宣布“暂停”社会改革。参议院拒绝授予他应对经济衰退的紧急权力,他于 1937 年 6 月 20 日辞职。第一届人民阵线开始分崩离析,第二届则更不成功。

法国总统勒布朗呼吁激进党领袖爱德华·达拉第组建一个没有社会党的新政府。达拉第尝试依靠自由主义经济学来拯救或维持全球金融困境中的经济。雇主和警察对罢工者采取严厉措施,并决心铲除“麻烦制造者”。 1938年,参议院授予达拉迪埃布鲁姆被剥夺的紧急权力,政府在劳资纠纷中偏向雇主而不是工人,特别是在那些几乎受到工人控制的公司中。 [10]

在达拉第领导下,经济状况略有改善, 尽管共产主义和法西斯运动不断发展、呼声越来越高。然而,这些经济成长大部分是因为军工产业的扩张所造成的。 1939 年 9 月 3 日,法国对入侵波兰的德国人宣战。

参见

[编辑]
  • X危机集团

参考

[编辑]
  1. ^ Henry Laufenburger, "France and the Depressi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36) 15#2 pp. 202–224
  2. ^ Jean-Pierre Dormois, The French Econom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2004) p 31
  3. ^ Paul Beaudry and Franck Portier, "The French Depression in the 1930s,"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2002) 5:73–99 doi:10.1006/redy.2001.0143
  4. ^ Baubeau, Patrice; Monnet, Eric; Riva, Angelo; Ungaro, Stefano. Flight-to-safety and the credit crunch: a new history of the banking crises in France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021, 74: 223–250 [2023-07-22]. ISSN 1468-0289. S2CID 226194106. doi:10.1111/ehr.129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2) (英语). 
  5. ^ 5.0 5.1 5.2 5.3 5.4 5.5 Eichengreen, Barry (May 1992), 'The Origins and Nature of the Great Slump Revisited',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pp. 213-239
  6. ^ Cole, Robert (1996); Traveler's History of France, Windrush Press, UK
  7. ^ Le Figaro, France, 7 October 1931
  8. ^ Lebesque, Morvan (1960), Chroniques du Canard, Éditions J-J Pauvert
  9. ^ Price, Roger (1999); A Concise History of Fr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K, p242
  10. ^ Price, Roger (1999); A Concise History of Fr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K, p245

延伸阅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