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号航空母舰
雷伊泰 USS Leyte CV-32 | |
---|---|
概观 | |
舰种 | 航空母舰 |
拥有国 | 美国 |
舰级 | 艾塞克斯级(15号舰) 长舰体艾塞克斯级(5号舰) |
制造厂 | 纽波特纽斯造船厂 |
动工 | 1944年2月21日 |
下水 | 1945年8月23日 |
服役 | 1946年4月11日 |
退役 | 1959年5月15日 |
结局 | 1970年9月出售拆解 |
除籍 | 1969年6月1日 |
技术数据 | |
标准排水量 | 一般:27,500吨 作战:33,400吨 |
满载排水量 | 36,380吨 |
全长 | 整体:888呎 水线:820呎 |
全宽 | 整体:147呎6吋 水线:93呎 |
吃水 | 战时:近26呎 满载:近27.5呎 |
锅炉 | 8座锅炉 4座1,250千瓦蒸汽轮机 2座250千瓦柴油轮机 4轴 |
功率 | 150,000轴马力 试航:154,054轴马力 |
最高速度 | 33节 试航:32.93节 |
续航距离 | 20,000海哩/15节 服役:15,440海哩/15节 |
乘员 | 268名军官 2,363名水兵 |
武器装备 | 4门2联装5吋/38火炮 4门单管5吋/38火炮 8门4联装40毫米高射炮 46挺20毫米机炮 |
装甲 | 机库:2.5吋 防护甲板:1.5吋 装甲带:2.5-4吋 防水壁:4吋 指挥塔:1-1.5吋 舵机:2.5吋 |
舰载机 | 36架F6F 37架SB2C 18架TBF |
其它 | 3座升降台 2座弹射器 模版参考来源:[1] |
雷伊泰号航空母舰(USS Leyte CV-32)是一艘隶属于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为艾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十五号舰,在非官方上亦是长舰体艾塞克斯级的五号舰。她原命名为王冠点(Crown Point),以纪念美国独立战争的同名要塞,但在建造期间更名;这使之成为美军第三艘以雷伊泰为名的军舰。虽然新舰名可上溯至美国于美西战争俘获的一艘西班牙炮艇,但是次更名的目的,亦有视为纪念雷伊泰湾海战。
雷伊泰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但在战后下水,一直在大西洋及地中海执勤。韩战初期,雷伊泰号曾临时调到西太平洋,并作一次韩战巡航,但此后便未再参与战争。雷伊泰号于1952年被重编为攻击航母(CVA-32);再于1953年改编为反潜航母(CVS-32);最后于1959年退役,同时改编为飞机运输舰,自此在港内封存。1969年雷伊泰号除籍,于1970年出售拆解。
雷伊泰号未有进行SCB-27及SCB-125改建,故其仍有建成时的开放式舰艏,亦未有斜角飞行甲板。
建造与早年服役
[编辑]雷伊泰号于1944年2月21日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开始建造,于1945年8月23日下水;其时日本早于八日前向盟军无条件投降,二次大战结束,雷伊泰号无缘参战。1946年4月11日,雷伊泰号正式服役。[2]
服役后雷伊泰号在美国东海岸试航。9月16日,雷伊泰号与威斯康辛号等舰离港,前往访问南美洲国家港口,于12月12日返回母港诺福克。[2][3][4]1947年,雷伊泰号两次到地中海巡航,然后一直留在美国东岸活动,直到1949年,才再两次到地中海。[4]
韩战
[编辑]1950年5月2日,雷伊泰号再次前往地中海。[4]6月25日,北韩军队越过三八线,突袭韩国,韩战爆发。其时雷伊泰号正在地中海,并继续前往中东,在8月13日派飞机到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巡游。由于美军现役航空母舰不足,24日雷伊泰号返抵诺福克后,随即搭载战机及弹药,准备前往远东支援。[2]
9月6日,雷伊泰号离开诺福克,先后经巴拿马运河及珍珠港等地,于10月初抵达日本。其时美军于早前于仁川登陆,并向中国边境高速推进。10月9日,雷伊泰号与福治谷号一同离开佐世保,前往元山,支援即将登陆当地的第十军团(X corps);军团由海军陆战队第一、第五、第七师及陆军步兵第七师(Seventh Infantry Division)组成,于10月8日前分别在仁川及釜山登舰,前往东海岸;[5]而扫雷舰则在6日出发,[6]并在10日开始扫雷。舰队原本预计扫雷任务可于五日内完成,而登陆则于20日开始;但扫雷舰遇上诸多阻滞,要到25日方完成任务,且有两艘扫雷舰于12日触雷沉没。[7]10月10日,韩国军队占领元山,但美军登陆舰仍在往返日本海,等待航道清理,直到26日陆战队第一师才在元山登陆;[8]29日步兵第七师则在利原郡登陆。[9]此段时间,雷伊泰号一直提供空中支援,于30日返抵佐世保。[10]
仁川及元山登陆后,联合国军于三八线以北迅速行军,以望于圣诞节前抵达鸭绿江,击败北韩;舰队航空母舰出击次数相应减低。然而早在10月16日,美军已接获情报,指中国将派遣志愿军支援北韩。[11] 25日,志愿军发动第一次战役;为阻止志愿军后援进入北韩,麦克阿瑟要求海军派飞机截断沿鸭绿江的桥梁。[12]11月5日,雷伊泰号离开佐世保,在东海岸为第十军团侦察,并间中作空中密接支援。9日菲律宾海号与舰队会合。[13]舰队在9日至21日之间,分别发动了八日攻击,切断三条连接新义州与安东及惠山镇(Hyesanjin)至中国的高速公路桥,并击伤其他地区四座公路铁路桥。[14]海军飞行员亦首次与米格-15交火。菲律宾海号一架F9F2于9日击落第一架米格;雷伊泰号与福治谷号则在18日各自击落一架;连日攻击,三舰的飞机均未有受损。然而寒冬令鸭绿江结冰,切断桥梁未能有效阻止志愿军前进。[15]19日福治谷号离队返国修理,而舰队则空袭边境的运输及通讯设施,偶而亦为美军提供密接支援。[13]
清川江、长津湖与兴南撤退
[编辑]11月25日,志愿军发动第二次战役,清川江战役先于当日爆发;于西线的第八军团先遭突袭,然后因右翼崩溃而陷入包围。雷伊泰号等航空母舰曾派飞机到当地作密接支援,但数量不多,成效亦因通讯问题大打折扣。27日,志愿军突袭于东线的第十军团,长津湖战役爆发;仅到28日,第十军团便长津湖边被分割,孤立于数座村庄。军团先向连浦(Yonpo)的陆战队飞机求救,然后开始要求海军支援。[13][16]
29日,雷伊泰号等航空母舰到外海补油,原未计画派飞机出击。此时第十军团的情况急转直下:长津湖东面的第31团级作战队(RCT-31,又名费斯特遣队:Task Force Faith)于新兴里(Sinhung-ni)等地被志愿军以人海猛击,伤亡惨重;西面的陆战队于柳潭里(Yudam-ni)遭到包围;南面的美军据点下碣隅里(Hagaru-ri)更几乎被攻陷;由古土里(Koto-ri)往增援下碣隅里的美国与英国陆战队亦受重创。美国陆战队向海军发急电,要求即时提供持续的空中密接支援。[16]当日雷伊泰号与菲律宾海号各派飞机到两线战场。由于通讯问题,海军飞机仍无法与空军导引机配合,使西线的支援往往失效。据航空母舰编队(即第77特遣舰队,Task Force 77)指挥官伊云(Edward C. Ewen)估计,派往西线的海军飞机,有六成因通讯等因素,无法有效攻击;反之支援东线第十军团一直采用陆战队的通讯方式,支援成功率接近百分百。[17]
11月30日,雷伊泰号等航空母舰开始全力为陆战队提供密接支援,取消其他任务。[13]12月1日,费斯特遣队与柳潭里的陆战队开始突围,前往下碣隅里;当日早上9时,雷伊泰号一架F4U成功接上费斯特遣队,并指示雷伊泰号派F4U到该处待命,以支援其突围。[18]下午1时,雷伊泰号与釜山陆战队近20架飞机抵达,特遣队开始突围,并指示飞机攻击志愿军。[19]
雷伊泰号的F4U先以20毫米机枪扫射志愿军,而特遣队则开始沿公路后撤。不久特遣队命F4U以凝固汽油弹攻击20呎外于公路旁的志愿军,并杀死该处大批志愿军;但毕竟距离过近,汽油弹亦误杀了十数名美军,一度引起混乱。[19]稍后陆战队的F7F摧毁了公路旁的一个涵洞,特遣队开始后撤。雷伊泰号的飞机一直在山头攻击志愿军,直到入黑为止;但因兵力悬殊及道路不通,特遣队最终在半夜溃散。[20]同日雷伊泰号亦派F4U支援了下碣隅里的陆战队,使志愿军的第二次围攻失败告终。[21]
12月3日,海军在与空军商讨后,终于下令航空母舰全力支援东面战场,而西面则交由空军负责,并同时准备在兴南(Hungnam)撤走第十军团。[22]5日普林斯顿号加入舰队;而6日第十军团则撤出下碣隅里,向古土里突围。雷伊泰号等舰一直派F4U到场,攻击于山头险要的志愿军,为陆战队开路。[21]8日雷伊泰号与普林斯顿号暂到外海补给,而当日第十军团则开始翻越黄草岭(Funchilin Pass),并在11日全部撤出,抵达咸兴。13日起,雷伊泰号连日攻击迫近兴南港的志愿军,并引导舰炮轰击其阵地,以使美军及难民可安全撤退。[21]24日,美军与难民全部撤出兴南,并炸毁港口设施;志愿军则在当晚平安夜占领兴南。雷伊泰号等随即返回佐世保,并在26日抵达。[21]
1951年1月7日,雷伊泰号前往会合舰队,并在8日尝试侦察陆上情况,但因天气恶劣而取消。恶劣天气令雷伊泰号中止飞行作业,直至13日才恢复,并为水原市、原州市及江陵市附近的美军及韩国军队提供密接支援。19日雷伊泰号返回佐世保,[23]然后启程返国,预备重返大西洋舰队,于2月3日返抵美国西海岸。[4]稍后雷伊泰号再经巴拿马运河,于25日返抵诺福克,并进入船厂维修,直到5月。[4]
大西洋舰队
[编辑]维修后雷伊泰号留在诺福克,于7月至8月21日期间,到地中海演习。[2][4]9月3日,雷伊泰号再次到地中海巡逻,并接替到北海演习的胡蜂号,于12月21日返回美国,[4]由塔拉瓦号接替。
1952年8月28日,雷伊泰号再次派到地中海,并在10月1日重编为攻击航母,舷号改为CVA-32。1953年2月16日雷伊泰号返抵波士顿,一度预备退役。[2]
8月8日,海军决定将雷伊泰号留在现役,并重编为反潜航母(舷号改为CVS-32),随即进入船厂改建。10月16日,改建中的雷伊泰号左弦弹射器突然爆炸起火,造成37人死28人受伤。[2][4]
1954年1月4日,雷伊泰号完成改建,将母港改设于罗得岛州昆锡点海军基地(Quonset Point)。5月雷伊泰号曾外出巡航;又于10月到11月到大西洋作反潜演习。[4]1957年,雷伊泰号留在美国近岸作业,并于4月至5月期间暂时搭载陆战队直升机演习,以测试艾塞克斯级是否适合改变为两栖突击舰。[2][4]
1957年9月3日至11月29日,雷伊泰号再到地中海巡航;并于1958年2月到4月加勒比海,然后预备退役。[2][4]
结局
[编辑]1959年1月,雷伊泰号被派到纽约布鲁克林船厂,并在5月15日于当地退役,并同时改为飞机运输舰(编号改为AVT-10)。此后雷伊泰号一直在纽约停泊,直到1969年6月1日除籍,最终于1970年9月出售拆解。[2][4]
韩战期间,雷伊泰号共获得两颗战斗之星。
相关条目
[编辑]注释
[编辑]- ^ Friedman 1983,第394页艾塞克斯舰级配置。由于各艘艾塞克斯级服役期间曾多次改建或改变用途,数据仅以设计及建造时为准。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美國海軍軍艦字典(DANFS)簡介. [201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2).
- ^ 雷伊泰號1946年後部署. [200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9).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雷伊泰號航空母艦1946年後搭載的航空團列表. [201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 ^ Cagle & Manson 1957,第115页
- ^ Cagle & Manson 1957,第133页
- ^ Cagle & Manson 1957,第148页
- ^ Cagle & Manson 1957,第147页
- ^ Cagle & Manson 1957,第149页
- ^ 雷伊泰號韓戰服役報告(PDF檔):1950年10月9日至29日 (PDF). [2011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6年12月5日).
- ^ Cagle & Manson 1957,第165页情报指志愿军当时已经跨越鸭绿江,但实际上志愿军于19日才跨江进入北韩领土。
- ^ Cagle & Manson 1957,第224页沿鸭绿江共有17道桥梁列入目标,当中六座为要道。为免错误攻击中国领土,麦克阿瑟及海军中将祖尔(Charles Turner Joy)特别下令只可攻击北韩境内的桥墩,并且禁止进入中国领空以及攻击中国境内的防空炮,更不可追击返回中国领空的米格机。
- ^ 13.0 13.1 13.2 13.3 雷伊泰號韓戰服役報告(PDF檔):1950年11月5日至30日 (PDF). [2011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7年2月5日).
- ^ Cagle & Manson 1957,第226-228页
- ^ Cagle & Manson 1957,第228页
- ^ 16.0 16.1 Cagle & Manson 1957,第170页
- ^ Cagle & Manson 1957,第171页
- ^ Appleman 1990,第132页
- ^ 19.0 19.1 Appleman 1990,第137页
- ^ Appleman 1990,第137-154页
- ^ 21.0 21.1 21.2 21.3 雷伊泰號韓戰服役報告(PDF檔):1950年12月1日至26日 (PDF). [2011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7年2月5日).
- ^ Cagle & Manson 1957,第171-172页
- ^ 雷伊泰號韓戰服役報告(PDF檔):1951年1月7日至19日 (PDF). [2011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7年2月5日).
参考书目
[编辑]- Friedman, Norman, U.S. Aircraft Carriers: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3, ISBN 0-87021-739-9 (英语)
- Cagle, Malcolm W.; Manson, Frank A., The sea war in Korea,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57 (英语)
- Appleman, Roy Edgar, Escaping the trap : the US Army X Corps in Northeast Korea, 1950, College Station, Texas: Texas A & M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0-89096-395-9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