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 ITKK 31 VKT高射机枪
7.62 ITKK 31 VKT高射机枪 7,62 ITKK 31 VKT | |
---|---|
类型 | |
原产地 | 芬兰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33—1986年 |
使用方 | 芬兰 |
参与战争/冲突 |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艾莫·拉赫蒂 |
研发日期 | 1931年 |
生产商 | 国家步枪工厂 |
生产日期 | 1933—1944年 |
制造数量 | 507挺 |
衍生型 | 7.62 ItKk/31-40 VKT |
基本规格 (7.62 ItKk/31 VKT) | |
重量 | |
长度 | 1,130毫米(44.49英寸) |
枪管长度 | 723毫米(28.46英寸) |
操作人数 | 6人 |
炮弹 | 7.62×53毫米R |
口径 | 7.62毫米(0.3英吋) |
枪管 | 2根,线膛,气冷式枪管罩筒,枪口装有消焰器 |
枪机 | 短行程后座作用,配有增压器 |
发射模式 | 全自动 |
载具 | M/31圆锥状枪架与M/40管状三脚架枪架 |
射击仰角 | -10°—+80° |
回旋角度 | 360° |
射速 | 2×900发/分钟 |
枪口初速 | 800公尺/秒(2,624.67英尺/秒) |
有效射程 | 600公尺(656.17码,1,968.5英尺) |
最大射程 | 1,000公尺(1,093.61码,3,280.84英尺,0.62英里) |
供弹方式 | 250发可散式金属弹链 |
瞄具 | 机械瞄具:环状瞄准具(可调节) |
7.62 ITKK 31 VKT(又称:7.62毫米VKT防空机枪)是一款由芬兰枪械工程师艾莫·拉赫蒂所设计、国家步枪工厂所生产的高射机枪,亦是二战期间芬兰陆军所使用的主要防空机枪,发射7.62×53毫米R步枪子弹。
在1933年至1944年之间,国家步枪工厂共生产了507挻该武器,并且分为两种版本,分别是7.62 ItKk/31 VKT和改进的7.62 ItKk/31-40 VKT。[1][2]
背景
[编辑]1920年代,芬兰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才刚脱离俄罗斯帝国独立。由于曾经是俄罗斯的一部分,芬兰军队的绝大部分武器都是由沙皇的俄军旧装备所组成,但防空武器却不但少而且已经过时。由于步兵装备的马克沁机枪并不足以胜任这一任务,因此作为改进防空装备的尝试的一部分,芬兰决定为陆军研发专属的高射机枪。1930年—1934年的研发计划要求使用125挺13.2毫米重机枪和125挺7.62毫米中型机枪。设计武器的任务交到了枪械工程师艾莫·拉赫蒂的手上。[1]
7.62 ItKk/31 VKT
[编辑]1931年,7.62毫米高射机枪的原型机得以完成,获采用并且命名为7.62 ItKk 31(全写:7,62 mm kaksoisilmatorjuntakonekivääri m 31,意为:7.62毫米双联高射机枪31型)。1933年,芬兰军队向国家步枪工厂订购了130挻机枪,并且于1934年6月22日向部队发配了第一批机枪。1940年又生产了一小批共10挻机枪,使得总数达到140挻。[1][2]
从技术上讲,7.62 ItKk/31 VKT是马克沁机枪的改进型,通过枪口助退器和250发可散式金属弹链(取代帆布制弹链)提高其射速。进行了这些修改以后,每挻机枪的武器射速为900发/分钟。这款武器也是风冷式枪,而非水冷式的,其枪管罩筒与拉赫蒂-萨洛兰塔M26轻机枪以上的枪管罩筒十分相似。两边的枪管端部都装有锥状消焰器。在双联高射机枪配置中,两挻机枪并排连接,一对弹箱设在两挻机枪的左右两侧,而设于下方的方箱则用于收纳空弹壳和链钩。两挻机枪的右侧都装有拉机柄,而左侧装有缓冲弹簧。左手侧机枪装有经修改的供弹系统,可让弹链从左向装入机枪。[2][3]
两边机枪都装有自己的握把,这是在手枪握把和马克沁机枪以上所使用、更常见的铲状握把之间的混合。每个握把都装有一个以食指操作的扳机。支撑杆从武器的后部伸出来,在射手俯身时将武器对准目标。该武器用以架设于高达1350毫米的M/31圆锥状枪架,虽然有效,但是笨重而且难以移动。其瞄准具是当代的典型环状瞄准具,装有一个椭圆形和两个同心环的前瞄准具,而后瞄准具则是个被保护环所包围的小钉子。在行动中,高射机枪的预定人力编组是六个人一组,分别是:指挥官、机枪手、两名装弹手和两名弹药管理员。设备包括用于搬运武器的运输箱、备用枪管、锁与弹簧、工具箱以及可用于存放十条备用弹链的木制运输箱。[2][3]
7.62 ItKk/31-40 VKT
[编辑]1930年代,已经发现7.62 ItKk/31 VKT有一部份缺点。机枪的后座力往往会导致枪口在射击过程中上扬,进而导致精度下降。在冬季战争期间,更发现了进一步的问题:枪架笨重而且累赘,武器口径不够强力。由于没有在原型阶段以前进行国产的重型13.2毫米高射机枪的设计,导致最后一个问题就更加恶化。此后不久,该武器的进一步研发也就停止了。尽管口径上的问题无法得以解决,但其他一些问题则可以解决,各种改进措施的测试从1939年夏天开始。[2]
针对最严重的问题是枪口上扬,研发人员通过修改枪口制动器以将火药燃气只能向上引导来解决它,从而提供了抵消因后坐力造成枪口上扬的作用力。但是,还必须加强枪管和枪管罩筒以承受这种不对称的力。另一个重要的改进是为该武器装上新型的瞄准具。在后瞄准具和前瞄准具之间装上了一根附加的矩形杆,前方环状瞄准具就装设在该矩形杆以上,以便根据飞机的估计速度来回滑动。同时重新设计了其环状瞄准具,外环的射击角度为60°,而内环则是30°。还采用新型的管状三脚架枪架M/40,取代原来的圆锥状枪架。随后亦对三脚架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以减轻其重量。总括而言的修改为:[2][3]
- 加重的枪管
- 右重的枪管罩筒,附有更多的圆形冷却孔
- 圆锥形枪口制动器,具有开口,以将火药燃气向上引导
- 新型瞄准具
- 新型三脚架枪架
1941年3月17日,国家步枪工厂受芬兰军队订购了240挻该机枪,而他俩以后交付了82挻武器。但是,继续战争的爆发推迟了其生产;直到1943年,工厂才真正地开始其大量生产。总共生产了367种武器,其中大部分是在1944年生产的。有些机枪并无及时完工以参与战争。另外,一些原始型号在维修的过程当中,已针对新标准进行了修改。
服役历史记录
[编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7.62 ItKk/31 VKT和7.62 ItKk/31-40 VKT是芬兰军队使用最多的高射机枪。它们被用于高射机枪连和排,后来又被用作高射炮台的近程防御武器。战后,这些机枪一直用于训练直到1960年代,以后又一直储入仓库直到1986年,这时它俩最终被淘汰。当这些机枪从库存中移出来时还有467挻,其中41挻为原始的7.62 ItKk/31 VKT表面配置。当中一部分机枪提供给博物馆展示,其馀的都在1988年被报废。[2]
展示武器的博物馆
[编辑]参见
[编辑]资料来源
[编辑]- ^ 1.0 1.1 1.2 Vehviläinen, Raimo; Lappi, Ahti; Palokangas, Markku, Itsenäisen Suomen ilmatorjuntatykit 1917-2000, Jyväskylä: Sotamuseo: 85–86, 2005, ISBN 952-91-8449-2
- ^ 2.0 2.1 2.2 2.3 2.4 2.5 2.6 Vehviläinen, Raimo; Lappi, Ahti; Palokangas, Markku, Itsenäisen Suomen ilmatorjuntatykit 1917-2000, Jyväskylä: Sotamuseo: 210–215, 2005, ISBN 952-91-8449-2
- ^ 3.0 3.1 3.2 Jaeger platoon: Antiaircraft machine guns, [2009-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