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乍得文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一個販賣乍得傳統服飾的裁縫師

乍得擁有多樣化的種族和語言,文化遺產相當豐富。乍得政府也積極推廣該國文化和傳統,開放乍得國家博物館乍得文化中心[1]

音樂

[編輯]

乍得較流行的樂器有「kinde」(一種豎琴)、「kakaki」(一種長3至4米的號角)和「hu hu」(一種使用葫蘆擴音器弦樂器)。不同種族會使用不同的樂器:薩拉人常用笛子巴拉風(balafon,一種木琴)、豎琴和kodjo鼓等;加涅姆布人則以長笛類樂器配合敲擊樂器演奏。[2]

樂隊沙里爵士樂在1964年組成,開拓了乍得的現代音樂領域。隨後,其他的一些樂隊試圖結合現代和傳統音樂。但乍得人通常都蔑視現代音樂,在1995年,他們對現代音樂開始感興趣,這促使一些乍得歌手的唱片和錄音帶開始被發行。但盜版行為以及法律保障的缺乏都限制了乍得音樂工業的進一步發展。[2][3]

飲食

[編輯]

小米是乍得人的主食,常被做成麵團伴以醬汁食用,這種食物在北部被稱為「alysh」;在南部則被稱為「biya」。魚類也是該國的一種流行食物,通常被做成「salanga」(被曬乾後煙熏成的鮭脂鯉猛魚)或「banda」(較大型的煙熏魚)。[4]「Carcaje」是一種以木槿葉製成的味甜的飲品。酒精飲品在南部比較流行,人們飲用「billi-billi」(以紅小米釀製)和「coshate」(以白小米釀製)小米啤酒[2]

文學

[編輯]

與其他非洲國家一樣,乍得的文學經濟政治等因素打擊。很多乍得作家被迫在流亡國外的情況下寫作,主題集中於政治壓迫歷史論文。自1962年起,20位乍得作家寫作了約60部小說作品。較著名的作家有約瑟夫·卜拉欣·賽義德Joseph Brahim Seïd)、巴巴·穆斯塔法Baba Moustapha)、安托萬·班吉Antoine Bangui)和庫爾西·拉姆科Koulsy Lamko)。2003年,乍得的唯一文學評論家艾哈邁德·塔博耶Ahmat Taboye)出版了乍得文學選集(Anthologie de la littérature tchadienne)以在國際和青年間宣傳乍得文學。[2][5][6]

電影

[編輯]

乍得的電影工業被內戰嚴重破壞,電影院的缺乏也是該行業面對的問題(乍得全國只有一家電影院)。乍得首部電影是1999年由穆罕默德·薩利赫·哈龍Mahamat Saleh Haroun)製作的《Bye Bye Africa》,穆罕默德後來的電影《Daratt》獲得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評審團特別獎。伊薩·塞爾日·克洛Issa Serge Coelo)曾執導其他兩部電影《Daressalam》和《Tartina City》。[7][8][9][10]

體育

[編輯]

足球是乍得最普及的運動,[11]籃球自由式摔跤也很流行。[2]

節假日

[編輯]

乍得全年共有6個公眾假期,不定期的假期則包括基督宗教復活節伊斯蘭教肉孜節古爾邦節聖紀節等。[12]

日期 中文名稱
1月1日 元旦
5月1日 勞動節
5月25日 非洲解放日
8月11日 獨立日
11月1日 諸聖日
11月28日 共和國日
12月1日 自由民主日
12月25日 聖誕節

注釋

[編輯]
  1. ^ "Chad, Lak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 ^ 2.0 2.1 2.2 2.3 2.4 "Chad: A Cultural Profile"
  3. ^ L. Gondjé, "La musique recherche son identité"
  4. ^ Symposium on the evaluation of fishery resources
  5. ^ N. Malo, "Littérature tchadienne"
  6. ^ D. Boyd-Buggs & J. Hope Scott, Camel Tracks, 12, 132, 135
  7. ^ N. Bambé, "Issa Serge Coelo"
  8. ^ N. Young, An interview with Mahamet-Saleh Haroun
  9. ^ BBC News, "Mirren crowned 'queen' at Venice"
  10. ^ D. Alphonse, "Cinéma"
  11. ^ (英文)Chad. FIFA, Goal Programme. 2007年7月2日 [2006-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29). 
  12. ^ Chad Country Commercial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