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二疊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二疊紀
298.9–251.902百萬年前

晚二疊世:2.6億年前的地球

全時期平均大氣O
2
含量
約23 Vol %[1]
(為現代的115% )
全時期平均大氣CO
2
含量
約900 ppm[2]
(為前工業時期3倍)
全時期平均地表溫度 約16℃[3]
(高於現代2℃)
海平面(高於現代) 在二疊紀早期相對穩定於是60公尺(200英尺),在中期下降,末期穩定於−20公尺(−66英尺)[4]
二疊紀主要分界
-300 —
-295 —
-290 —
-285 —
-280 —
-275 —
-270 —
-265 —
-260 —
-255 —
-250 —
二疊紀時間表
直軸:百萬年前

二疊紀(英語:Permian,符號P)是顯生宙古生代的第六個,也是古生代最後一個地質時代。二疊紀上承石炭紀、下啟中生代三疊紀,始於2.99億年前的石炭紀雨林崩潰事件,終於2.51億年前因西伯利亞暗色岩超級火山噴發引起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定義二疊紀的岩層是比較分明的,但開始、結束的精確年代卻有爭議,其不精確度可達數百萬年。以往二疊紀分為早二疊紀和晚二疊紀兩,而目前學術界則對二疊紀使用三分法,分別是烏拉爾世瓜德魯普世樂平世

二疊紀的英文名稱「Permian」是由英國地質學家莫企遜(1792~1871)於1841年提出[5],取名源自俄羅斯中世紀時期位於上卡馬高地彼爾姆公國(現彼爾姆邊疆區)。中文譯名「二疊紀」的來源一說是在德國的同年代地層的上層是灰岩,下層是紅色砂岩之故[6];一說是源自法裔美籍地質學家儒勒·馬可英語Jules Marcou(1824~1898)在1853至1867年間針對北美密西西比河科羅拉多河之間一大片地區的二疊紀地層而提出的術語用詞「Dyassic」,但這個提議在1871年被莫企遜駁斥[7]

生物

[編輯]
二疊紀時期的代表生物化石

植物

[編輯]

早期的植物以真蕨種子蕨為主。晚期有較大變化,鱗木類、蘆木類、柯達樹等趨於衰微、滅絕,代之以較耐寒耐旱的種子蕨裸子植物,尤其是松柏類大為增加。蘇鐵類銀杏類的早期種類在這時期出現。植物已經出現了地理區系的分化[8]

另外在彼爾姆-昆古爾地區化石群發現了一類全新的植物化石,在二疊紀結束時滅絕,該化石種類具有類似花朵型態和種子帶翅的特徵,但幼苗形態更類似於針葉樹[9]

動物

[編輯]

海洋

[編輯]

軟骨魚類繼續繁盛;腕足類繼續繁盛,長身貝類英語Productida占優勢;䗴類海百合軟體動物也是重要部分,菊石類有明顯分異;四射珊瑚橫板珊瑚繁盛;苔蘚蟲逐漸衰退;三葉蟲趨於滅絕。

陸地

[編輯]
  1. 盤龍目(二疊紀早期)、獸孔目(二疊紀中晚期)等合弓綱動物具有陸地的統治地位。
  2. 中龍目始鱷目空尾蜥蘭炭鱷蜥形綱動物開始嘗試向天空和水域發展。

滅絕事件

[編輯]
峨嵋山暗色岩事件期間的地球,黑色五角星表示主龍形下綱的化石分布

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滅絕事件,其導致當中96%的海洋生物消失,其詳細原因目前尚不明確,推測可能是因為西伯利亞火山噴發,導致海洋中的pH.值改變。

地理

[編輯]
二疊紀至三疊紀期間的重要代表化石分布,被視為是大陸漂移的證據:
  犬頜獸屬Cynognathus
  中龍屬Mesosaurus
  水龍獸屬Lystrosaurus
  舌羊齒屬Glossopteris
  • 二疊紀早期寒冷、冰川廣布;晚期海退、乾旱。南美非洲南部、印度半島巴基斯坦鹽嶺、澳大利亞南極洲中國西藏南部等地有冰磧岩、冰水沉積。
  • 早期火山活動廣泛,晚期趨於沉寂。北美的阿巴拉契亞運動,是二疊紀末強烈的構造運動。西部的科迪勒拉碰撞帶在連續地殼運動中,伴有強烈的火山活動。烏拉爾殘餘地槽在晚二疊世褶皺隆起,歐亞陸域融為一體。中亞和中國北部、西南部的板塊碰撞帶於二疊紀經歷了一段褶皺、變質、火山活動,包括花崗岩侵入及中、酸性熔岩凝灰岩的噴出。
  • 古特提斯洋,存在於北緯30°~40°,自地中海西部達印度尼西亞;南支沿澳大利亞西海岸到南緯30°;東北支與覆蓋中國的陸表海相連,與日本離散小板塊相通,向北與烏拉爾殘餘海相通。二疊紀晚期時岡瓦納大陸的北緣出現一道裂谷,古特提斯洋的南邊開始出現新的海洋,名為特提斯洋

參考資料

[編輯]
  1. ^ http://uahost.uantwerpen.be/funmorph/raoul/fylsyst/Berner2006.pdf
  2. ^ Image:Phanerozoic Carbon Dioxide.png
  3. ^ Image:All palaeotemps.png
  4. ^ Haq, B. U.; Schutter, SR. A Chronology of Paleozoic Sea-Level Changes. Science. 2008, 322 (5898): 64–68. Bibcode:2008Sci...322...64H. PMID 18832639. doi:10.1126/science.1161648. 
  5. ^ 辭海編纂委員會. 《辞海》(1999年版) (M) 1.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 ISBN 7-5326-0630-9. 
  6. ^ 台灣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 二疊紀. [2013-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 Henderson, C.M.; Davydov and, V.I.; Wardlaw, B.R.; Gradstein, F.M.; Hammer, O., The Permian Period, The Geologic Time Scale (Elsevier), 2012: 653–679 [2021-03-17], ISBN 978-0-444-59425-9, doi:10.1016/b978-0-444-59425-9.00024-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3) (英語) 
  8. ^ 何琦,王軍,探尋遠古生命的足跡──國際石炭-二疊系地質大會山西、內蒙古野外地質考察紀實[J]. 生物進化,2007(4)
  9. ^ Michael Wachtler, Early Permian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ngiosperms: The Flowering of Angara-Land
  10. ^ KRASSILOV, VALENTIN A.; RASNITSYN, ALEXANDER P. Pollen in the guts of Permian insects: first evidence of pollinivory and its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Lethaia. 1996-12, 29 (4): 369–372. ISSN 0024-1164. doi:10.1111/j.1502-3931.1996.tb01672.x. 
  11. ^ Garrouste, Romain; Hugel, Sylvain; Jacquelin, Lauriane; Rostan, Pierre; Steyer, J.-Sébastien; Desutter-Grandcolas, Laure; Nel, André. Insect mimicry of plants dates back to the Permia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6-12, 7 (1): 13735 [2020-02-24]. ISSN 2041-1723. PMC 5187432可免費查閱. PMID 27996977. doi:10.1038/ncomms137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2. ^ Feng, Zhuo; Wang, Jun; Rößler, Ronny; Ślipiński, Adam; Labandeira, Conrad. Late Permian wood-borings reveal an intricate network of ecological relationship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12, 8 (1): 556 [2020-02-24]. ISSN 2041-1723. PMC 5601472可免費查閱. PMID 28916787. doi:10.1038/s41467-017-0069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4)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