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動性 (哲學)
外觀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0年3月13日) |
在哲學中,能動性(英語:agency)是行動者在給定環境中行動的能力。
能動性可以被歸類為無意識的、非自願的行為,或有目的的、目標導向的活動(故意行為)。 能動者通常對他們的身體活動和活動旨在實現的目標有某種直接的認識。 在「目標導向行動」中,能動者對其自己的行為實施一種直接控制或指導。[1]
人的能動性
[編輯]在唯物辯證法,人的積極的、有選擇的能動性與無機物、有機生命體、高等動物的能動性有別,稱為主觀能動性。其特點是通過思維與實踐的結合,主動地、自覺地、有目的地、有計劃地反作用於外部世界。
主觀能動性亦稱「自覺能動性」,指人的主觀意識和實踐活動對於客觀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有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人們能動地認識客觀世界;二是在認識的指導下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在實踐的基礎上使二者統一起來,即表現出人區別於物的主觀能動性。
以唯物主義下看待人的目標導向的活動
[編輯]以古典物理解釋
[編輯]唯物主義否定了精神世界與超自然現象,強調客觀實際和科學方法。如果以古典物理的命定論來說,則不應存在人的能動性,因為所有的粒子與物理定律會決定下一秒與上一秒的任何行動。人做出的動作是因為前一秒的物理狀態與當時的記憶(神經元連結),故沒有所謂的目標導向的活動。
以量子力學解釋
[編輯]不確定性原理可能可以嘗試解釋人的目標導向的活動。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這是一篇與哲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