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
Съезд Советов СССР
機構概要
成立時間1922年12月30日
前身機構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1917年-1922年)
全烏克蘭蘇維埃代表大會(1917-1922年)
全白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1919年-1922年)
全高加索蘇維埃代表大會(?-1922年)
解散時間1938年1月12日
後繼機構蘇聯最高蘇維埃
機構類型立法機構

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Съезд Советов СССР)是1922年12月30日蘇聯成立至1938年1月12日間蘇聯的最高立法機關和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1]

歷史[編輯]

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後,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成立(其常設機關為全俄羅斯中央執行委員會),它是1917年-1922年間蘇維埃俄國的最高立法機關和權力機關,1922年12月30日,蘇聯成立,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取代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成為蘇聯的最高權力機關與立法機關,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則降級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立法機關。

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的最高負責人稱為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主席團主席(Председателем Президиума всех восьми Всесоюзных съездов Советов)。

在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由聯盟蘇維埃民族蘇維埃所組成)代行其權力[2]

1938年,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被蘇聯最高蘇維埃取代[3]

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的職能如下:

  • 在國際往來中代表蘇聯處理一切外交事務
  • 與外國締結條約
  • 批准國際條約,宣戰及媾和
  • 領導對外貿易並確定國內貿易制度
  • 變更聯盟的疆界
  • 處理關於各加盟共和國之間疆界變更的問題
  • 締結關於接受新共和國加入聯盟的盟約
  • 規定聯盟整個國民經濟的原則及總計劃
  • 批准蘇聯的統—國家預算
  • 領導運輸及郵電事務
  • 確定統一的貨幣信貸制度
  • 確定法院組織,訴訟程序以及聯盟的民事和刑事立法原則
  • 宣布聯盟全境的大赦
  • 廢除各加盟共和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及中央執行委員會與憲法相牴觸的各項決定
  • 組織和領導蘇聯武裝力量等

按照蘇聯憲法規定,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的例會應每年舉行1次。實際上1922—1936年的14年間只舉行過8次例會[2]

歷次大會[編輯]

第一次代表大會[編輯]

第一次全聯盟蘇維埃代表大會是於1922年12月30日至在蘇俄首都莫斯科莫斯科大劇院召開的蘇維埃代表大會。出席會議的有2215名代表(其中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727名,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364名,外高加索社會主義聯邦蘇維埃共和國91名,白俄羅斯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的33名)。加里寧當選為大會主席,因病缺席大會的列寧當選為大會名譽主席。大會通過了《蘇聯成立條約》,確認四國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並選舉產生了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

第二次代表大會[編輯]

第二次全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是於1924年1月26日至2月2日在蘇聯首都莫斯科召開的蘇維埃代表大會。期間1月27日至28日,因列寧的葬禮而休會。 2124名代表參加了代表大會,其中1540人有投票權。[4]此次大會通過了《1924年蘇聯憲法》,決定永遠保留列寧遺體建列寧墓,並將彼得格勒改名列寧格勒

第三次代表大會[編輯]

第三次全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是於1925年5月13日至5月25日在蘇聯首都莫斯科召開的蘇維埃代表大會。大會接受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蘇聯。

第四次代表大會[編輯]

第四次全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是於1927年4月18日至26日在蘇聯首都莫斯科召開的蘇維埃代表大會。大會的議程包括:關於工業狀況和前景、農業與國家工業化有關的主要任務、紅軍狀況等的政府報告。大會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決定,責成政府制定國民經濟發展五年計劃。

第五次代表大會[編輯]

第五次全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是於1929年5月20日至28日在蘇聯首都莫斯科召開的蘇維埃代表大會。代表大會聽取和討論了蘇聯人民委員會的工作報告,充分批准了政府的政策。大會通過了國民經濟發展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出了發展農業和農村合作社建設的方針。選舉產生了新一屆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

第六次代表大會[編輯]

第六次全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是於1931年3月8日至17日在蘇聯首都莫斯科召開的蘇維埃代表大會。大會的議程包括:關於國家和集體農場建設的政府報告、蘇聯憲法問題等。大會批准了政府的政策並概述了進一步發展工業和農業的措施。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成立及其加入蘇聯均已在憲法上正​​式確定。

第七次代表大會[編輯]

第七次全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是於1935年1月28日至2月6日在蘇聯首都莫斯科召開的蘇維埃代表大會。大會批准了政府的外交和國內政策。通過了關於加強和發展畜牧業的決議。鑑於階級力量對比的變化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勝利,大會認識到需要修改《蘇聯憲法》,以實現進一步民主化。

第八次代表大會[編輯]

第八次全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是於1936年11月25日至12月5日在蘇聯首都莫斯科召開的蘇維埃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1936年蘇聯憲法》,規定蘇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蘇聯最高蘇維埃,由此自我解散。莫洛托夫在會上說:「除了友誼和真正的尊重之外,我們對偉大的德國人民沒有其他感情,但法西斯先生們最好被歸類為一個民族,一個「更高階」的「民族」,被稱為現代食人族的「民族」。

歷任負責人[編輯]

1922年12月30日至1938年1月12日間,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由其常設機關——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的負責人所領導,在這期間,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的負責人一直為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

參見[編輯]

注釋[編輯]

  1. ^ 在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其常務機構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代行其權力,在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閉會期間,由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常務機關——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團代行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的權力。
  2. ^ 2.0 2.1 蘇聯最高權力機關的歷史演變[永久失效連結]
  3. ^ 相應地,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的常務機關——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蘇聯最高蘇維埃的常務機關——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取代。
  4. ^ Second Congress of Soviets of the Soviet Union // Great Soviet Encyclopedia: in 30 Volumes / Editor-in-Chief Alexander Prokhorov – 3rd Edition – Moscow: Soviet Encyclopedia, 1969–1978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