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系列 |
---|
人口 |
社會 |
文化 |
據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殘疾人8300多萬,涉及7000多萬個家庭、2.6億人口。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對殘疾人的定義為:殘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殘疾人包括視力、聽力、言語、肢體、精神、多重和其他殘疾人,其殘疾標準以《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殘疾標準》(2006年)為準。
截至2022年,中國殘疾人人口數量達到8500萬。[1]
統計
[編輯]以下依據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
重度殘疾人(一、二級)2457萬人,佔29.62%;其餘殘疾人5839萬人,佔70.38%。
男性殘疾人4277萬人,佔51.55%;女性殘疾人4019萬人,佔48.45%。
城鎮殘疾人2071萬人,佔24.96%;農村殘疾人6225萬人,佔75.04%。
殘疾人文盲率為43.29%。
拐賣
[編輯]發展
[編輯]中國殘疾人事業主要由政府主導,具體工作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執行。民間團體和個人也開始在幫助和關心殘疾人上貢獻自己的力量,發展潛力較大。
1966年前
[編輯]主要由政府主導,開展各類對殘疾人扶助、救濟的活動,但在殘疾人平等參與等方面沒有涉及,殘疾人只是作為一個被同情的群體。中國政府於1953年成立了中國盲人福利會,1960年又在農村設立了「五保」制度,並開始舉辦全國盲、聾人運動會。
1966-1976年
[編輯]因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中國盲人聾啞人協會活動被迫停止。
1976年至今
[編輯]1984年,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成立。
1987年,第一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
1988年,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成立,將殘疾人事業納入國民經濟發展綱要。
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實行(2008年4月第二次修訂)。
1993年,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成立(2006年更名為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委員會)。
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
2008年,2008年夏季殘奧會在北京舉行。加入《殘疾人權利公約》,出台中發[2008]7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
2015年,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專項調查。
2022年3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和權利保障》白皮書。[2]
活動
[編輯]全國助殘日、志願者助殘、紅領巾助殘、文化助殘、科技助殘、法律助殘、推進城市無障礙環境建設,評選全國殘疾人工作示範城市、陽光家園計劃……
參考文獻
[編輯]- ^ 2023年全国残疾人文化周启幕. tianmunews.com. 2023-04-01 [2023-06-14] (中文).
- ^ 《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和权利保障》白皮书发表.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3).
- 《殘疾人工作基本知識讀本》2009年7月 華夏出版社(ISBN 97875080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