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931年式203毫米Б-4型榴彈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31年式203毫米Б-4型榴彈炮
白俄羅斯衛國戰爭歷史博物館的1931年式203毫米Б-4型榴彈炮
類型重型榴彈炮
原產地USSR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蘇聯
烏克蘭
參與戰爭/衝突二戰
生產歷史
研發者尼古拉·伊·馬格達斯夫(Nikolai Nikititsch Magdesiew)
阿·格·加夫里利夫
研發日期1926-1932年
生產商布爾什維克工廠
生產日期1932-1949年
製造數量1211
基本規格
重量戰鬥重量: 17,700 kg
行軍重量: 19,000 kg
長度行軍長度: 11.15m[1]
槍管長度管長: 4.894m L/24.1
全長: 5.087m L/25
膛線部分身管長3.981m
膛線64條
炮管重5.2噸
寬度行軍寬度: 2.7m[1]
高度行軍高度: 2.5m[1]
操作人數15[1]

炮彈分裝式彈藥[1]
混凝土穿透彈
尾翼穩定穿爆彈
HE: 100 kg
口徑203 mm (8 in)
後膛斷續螺紋英語Interrupted screw
後座力Hydro-pneumatic[1]
載具Box trail[1]
射擊仰角-2°至 60°
迴旋角度-30°至 30°
射速1 發/分鐘
槍口初速607 m/s
最大射程18 km

1931年式203毫米Б-4型榴彈炮(俄語:203-мм гаубица обр. 1931 г. (Б-4))是蘇聯早期一款重型榴彈炮,納粹德國稱之為「斯大林之錘」(Stalin's sledgehammer)。裝備蘇聯炮兵的大本營直屬大威力預備炮兵,用於摧毀德軍築壘要塞與城市攻堅戰。

設計

[編輯]

1926年5月17日,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炮兵總局召開擴大會議,批准了紅軍現役火炮改造計劃,決定研製203毫米的攻堅火炮。彼爾姆兵工廠負責研製火炮身管及炮瞄器材,布爾什維克工廠負責研製炮架。採用輕型坦克的行走裝置的15172工程方案中標。1928年1月末完成圖紙設計。1930年11月完成組裝,投入試驗。試驗期間對設計修改了146處。1931年6月定性,在布爾什維克工廠投產裝備紅軍。此後至蘇德戰爭爆發,一直是蘇聯各大城市公開閱兵的重點裝備。

履帶式炮架重11噸,炮架尾部裝有一對大直徑輔助輪用於牽引。採用「共產國際」履帶式拖拉機作為牽引車,牽引速度15千米/小時。採用特殊的雙重駐退復進系統,炮身相對於炮床,炮床相對於大架均可以後退復進。

使用歷史

[編輯]

1939年12月19日,1個4門制的榴炮連在蘇芬戰爭的霍京恩築壘防線參戰,以近距離直瞄摧毀芬蘭軍隊的堅固永久築壘要塞工事。1940年2月1日至3月13日蘇芬戰爭最後階段的作戰中,共投入20多個炮兵連實施了270餘次壓制或抵近射擊。

蘇德戰爭爆發後,被德軍繳獲的火炮被授予「20.3cm H503(r)」的編號。蘇軍戰略大反攻時,Б-4參與了斯大林格勒、哈爾科夫列寧格勒、齊爾塞、柯尼斯堡但澤柏林措森等攻堅戰。

1944年春季,使用KV-1坦克底盤製造了自走炮,稱S-51.[2]

用戶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Foss, Christopher. Jane's pocket book of towed artillery. New York: Collier. 1977: 139 [2017-10-21]. ISBN 0020806000. OCLC 9119079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3). 
  2. ^ 存档副本. [2015-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6). 
  3. ^ На озброєння 28 омехбр надійшла батарея 203-мм гармат Б-4 зразка 1931 рок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Військова панорама, 30 листопада 2015
  • Shunkov V. N. - The Weapons of the Red Army, Mn. Harvest, 1999 (Шунков В. Н. - Оружие Красной Армии. — Мн.: Харвест, 1999.) ISBN 985-433-469-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