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會
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會是1941年10月26日至31日,在延安召開的一次國際會議,討論東亞、東南亞、南亞各民族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歷史
[編輯]背景
[編輯]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1941年7月12日蘇聯與英國簽訂《關於對德戰爭中共同行動之協定》。1941年8月14日美英發表《大西洋憲章》,9月24日蘇聯宣佈同意這一憲章。9月28日國際青年反法西斯大會在莫斯科舉行。9月30日前,在倫敦成立16個國家參加的國際反法西斯聯盟。9月29日至10月1日,美英蘇莫斯科會議簽訂三國協定。
1941年7月3日,中共中央發佈《關於反法西斯的國際統一戰線的決定》。1941年9月21日朱德召集在延安的東方各民族友人座談會,建議召開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會,9月29日至10月1日在延安桃林公園召開籌備會第一次會議。
大會經過
[編輯]1941年10月26日下午13時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會在延安中央大禮堂開幕。來自「日本、猶太、印度、荷印、菲律賓、馬來亞、緬甸、泰國、安南、朝鮮、台灣、蒙、回、藏、彝、苗、滿、漢等18民族130餘位」代表參加大會。大會歷時六天。10月31日朝鮮代表武亭致閉幕詞結束。[1]
一致推選大會名譽主席團: 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季米特洛夫、台爾曼、愛爾科里、岡野、甘地、尼赫魯、戴高樂、愛因斯坦、蕭伯納、奎松、蔣介石、毛澤東、朱德、盛世才、麥克阿瑟、福萊塞、寇丁、宇素、阿木爾、達賴喇嘛、沙克都爾札布、馬鴻逵、馬步芳、宋慶齡、何香凝、楊靖宇、金丸、斯坦布黑、陳嘉庚、司徒美堂
推選大會主席團: 朱德、林伯渠、吳玉章、高崗、羅邁、蔡暢、馮文彬、阿里阿罕(印尼共)、巴素華(印度援華醫生)、原清志、森健(日本)、烏蘭夫、武亭、蔡前、馬少長、梁金生(越南華僑)、卜一、徐忠義、常彥清、郭戈奇、王占清、馬寒冰、葉華·桑柏格爾德(女,猶太代表,延安保育院顧問)、葉駝、天寶、朱寶廷(工人代表)、柯慶施、賈拓夫、劉瀾波、趙通儒、李介夫、劉春、李初黎、余光生、高克林、舒群。
主席團主席:阿里阿罕,致開幕詞。
大會秘書長李初黎
大會開幕式上,日本工農學校35名學員宣誓加入八路軍。
10月27日,朱德向大會做總報告。10月30日,毛澤東冒雨到會做了講話,指出「大會的主要目的就是團結,促進各民族團結,打到法西斯」。
10月31日,大會通過19項提案,包括:
- 成立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聯盟,總盟設延安。主席朱德。執行委員有朱德、林伯渠、吳玉章、高崗、羅邁、蔡暢、馮文彬、阿里阿罕(印尼共)、巴素華(印度援華醫生)、原清志、森健(日本)、金茂岳、烏蘭夫、武亭、蔡前、梁金生(越南華僑)、卜一、常彥清、郭戈奇、馬寒冰、葉華·桑柏格爾德、馬納(泰國代表)、天寶、默罕、沙瓦吉蓋、賈拓夫、劉瀾波、蕭三、余光生、李延祿、朱寶廷、高克林、劉春、李初黎、李介夫、柯慶施、趙通儒。聯盟成員有:在華日人反戰同盟、朝鮮義勇隊、日本覺醒聯盟、華北朝鮮青年聯合會(朝鮮獨立同盟)、冀中區回民抗戰建國聯合會等。第一屆執委會秘書長李初黎。劉春、蔡前負責組織。阿里阿罕、蕭三、馬寒冰負責宣傳。1941年12月12日,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聯盟執委會召開第一次會議,發表《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同盟反對日寇發動太平洋戰爭宣言》,通過延安廣播電台對東南亞各民族廣播。
- 成立東方民族學院
影響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曲峽, 於志亭. 「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會」述評,《史學月刊》,1992(4):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