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間期
戰間期,指的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間隔時期。這一時期,世界局勢因奧匈帝國解體、俄羅斯帝國崩潰以及後續的俄國內戰等原因仍然十分動盪。歐洲在這一時期處於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帶來戰後創傷中逐漸恢復的時期。另一方面,在北美地區(即美國、加拿大與紐芬蘭自治領),1920年代曾出現快速經濟增長(史稱咆哮的二十年代),該增長結束於1929年爆發的大蕭條,事件導致大量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經濟發展崩潰與衰敗。同一時期,威瑪共和國因經濟社會原因崩潰,納粹主義在德國興起。1930年代後,由日本關東軍主導九一八事變在滿洲發生,日本在中國東北地區建立傀儡政權滿洲國;意大利王國入侵阿比西尼亞;德奧合併等事件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雛形在該時間段產生。1937年7月,日本發動七七事變開始全面侵華,兩年後的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戰間期宣告結束[1]。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期相對較短,但世界各地發生了許多社會、政治和經濟變化。以石油為基礎的能源生產和相關機械化帶來了繁榮的二十年代,這是中產階級社會和經濟流動性的時代。汽車、電力、收音機等在發達國家的人們中變得越來越普遍。在這個時代的放縱之後發生了大蕭條,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全球經濟衰退,嚴重損害了世界上許多最大的經濟體。
在政治上,這個時代恰逢共產主義的興起,從十月革命和俄國內戰開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結束於法西斯主義的興起,特別是在德國和意大利。中國正處於半個世紀一來最不穩定的國共內戰之中。英國、法國和其他帝國面臨着挑戰,因為帝國主義受到越來越多的負面看待,許多殖民地出現了獨立運動;在歐洲,經過長期的低級別戰鬥,愛爾蘭大部分地區獲得了獨立。
俄羅斯帝國、鄂圖曼帝國、奧匈帝國和德意志帝國被解體,鄂圖曼領土和德國殖民地在盟國(主要是英國和法國)之間重新分配。俄羅斯帝國西部地區、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波蘭成為獨立國家,比薩拉比亞(現摩爾多瓦和烏克蘭部分地區)選擇與羅馬尼亞統一。
在俄羅斯,布爾什維克成功重新控制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組建了蘇聯。在近東,埃及和伊拉克獲得獨立。大蕭條期間,拉丁美洲國家將許多外國公司(其中大部分屬於美國)國有化,以加強本國經濟。在推行睦鄰政策之前,美國進行了一系列被稱為香蕉戰爭的干涉。蘇聯、日本、意大利和德國的領土野心導致了他們領土的擴張。
戰間期 |
二戰導火線 |
---|
主題
[編輯]歐洲動盪
[編輯]1918年11月11日貢比涅停戰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18年至1924年充滿了動盪,俄羅斯內戰繼續肆虐,東歐努力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破壞中恢復過來。不僅俄羅斯帝國的崩潰造成了不穩定的影響,而且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鄂圖曼帝國的毀滅也造成了不穩定的影響。南歐、中歐和東歐有許多新的或恢復的國家,有些面積較小,如波羅的海國家,有些較大,如波蘭、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美國在世界金融中獲得了主導地位。因此,當德國無法再向英國、法國和其他前協約國支付戰爭賠款時,美國提出了道威斯計劃,向德國投入巨資,德國向其他國家償還賠款,而這些國家反過來又使用德國的戰爭賠款美元來償還對美國的戰爭債務。到20年代中期,繁榮已普遍存在,後期被稱為「咆哮的二十年代」[2]。
國際關係
[編輯]戰間期外交和國際關係的重要階段包括解決一戰遺留問題,例如德國的賠款和邊界問題;美國參與歐洲金融和裁軍項目;國際聯盟的期望和失敗;新國家與舊國家的關係;蘇聯與資本主義國家的不信任關係;和平與裁軍努力;對1929年大蕭條的應對措施;世界貿易的崩潰;民主政權的崩潰;經濟自給自足的努力不斷增加;日本對華侵略,侵佔中國大量土地,加上日蘇邊界衝突,導致蘇日在發生多起衝突;法西斯外交,包括墨索里尼和希特拉的侵略行為;西班牙內戰;意大利入侵並佔領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亞;德國對德語國家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地區的德意志人居住地區的擴張主義行動的綏靖政策、國際聯盟非軍事區萊茵蘭再軍事化,以及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日益臨近最後的重整軍備[3][4]。
裁軍從戰後直到1930年代都一度是非常受歡迎的公共政策。然而,國際聯盟未能持續發揮有效作用。巴黎和會後和裁軍有關的會議包括限制海軍的華盛頓會議[5][6]、日內瓦裁軍會議等。
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期於1939年9月1日結束[7]。
咆哮的二十年代
[編輯]咆哮的二十年代凸顯了新穎且高度可見的社會和文化的創新。這些趨勢得益於持續的經濟繁榮,在紐約、芝加哥、巴黎、柏林和倫敦、布宜諾斯艾利斯、墨西哥城等主要城市最為明顯。爵士時代開始,裝飾風藝術達到頂峰[8]。對於女性來說,及膝半身裙和連衣裙越來越被社會接受,做馬塞爾髮型和波波頭也是如此。引領這些潮流的年輕女性被稱為「飛來波女郎」[9]。
在過度情緒化的戰時激情之後,社會「回歸常態」[10]。芬蘭、波蘭、德國、奧地利、匈牙利和西班牙的左翼革命失敗,但在俄羅斯取得了成功,成為蘇聯共產主義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礎[11]。在意大利,國家法西斯黨在1922年貝尼托·墨索里尼的領導下上台[12]。
在一戰後的這段時期,賦予女性參政權的國家包括1917年的加拿大(魁北克用了更長時間)、1918年的英國和1920年的美國。有幾個主要國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瑞士和葡萄牙)。萊斯利·休謨認為:
婦女對戰爭的貢獻加上以前政府制度的失敗,使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難以堅持認為婦女無論從憲法還是性格上都不適合投票。如果婦女可以在軍火工廠工作,那麼拒絕她們進入投票站似乎既忘恩負義又不合邏輯。但這次投票不僅僅是對戰爭工作的獎勵;它也是對戰爭工作的獎勵。關鍵在於,婦女參與戰爭有助於消除圍繞婦女進入公共領域的恐懼。[13][14]
德里克·奧爾德克羅夫特和史蒂文·莫爾活表示,在歐洲,「幾乎所有國家都在20年代取得了一些經濟進步,其中大多數國家在20世紀末恢復或超過了戰前的收入和生產水平。」[15]荷蘭、挪威、瑞典、瑞士和希臘表現尤其出色,而東歐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羅斯內戰而表現不佳。在發達國家,繁榮惠及中產階級家庭和許多工人階級,他們擁有收音機、汽車、電話、電燈和電器。工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消費需求和願望加速增長,生活方式和文化發生了重大變化。媒體開始關注名人,尤其是體育和電影明星。無聲電影向有聲電影過渡,除了富麗堂皇的電影院外,各大城市還為球迷建造了大型體育場館。但隨後的三十年代則屬於社會現實主義和再起的保守文化,在法國出現了部分知識分子發起的不墨守成規運動。機械化農業繼續快速發展,產量增加,價格下降,並使許多農場工人失業,他們經常搬到附近的工業城鎮和城市。
大蕭條
[編輯]大蕭條是1929年之後發生的一場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各國發生的時間各不相同。在大多數國家始於1929年,一直持續到1930年代末[16]。這是20世紀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深、影響範圍最廣的經濟危機[17]。大蕭條起源於美國,隨着1929年10月29日的股市崩盤而成為全球新聞。1929年至1932年,全球GDP估計下降了15%。相比之下,2008年至2009年金融大衰退期間,全球GDP下降了不到1%[18]。一些國家到了20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實現經濟復甦。1933年的倫敦經濟會議和1936年的三國貨幣協定標誌着金本位後範圍性的匯率調控機制建立。然而,在許多國家,大蕭條的負面影響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16]。
大蕭條對富國和窮國都造成了毀滅性影響。個人收入、稅收、利潤和物價下降,國際貿易下降超過50%。美國的失業率上升至25%,一些國家的失業率高達33%。價格大幅下跌,尤其是礦業和農產品價格,企業利潤也大幅下降,新業務開工大幅減少[19]。
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受到了嚴重打擊,尤其是那些依賴重工業的城市。許多國家的建設幾乎停止。農作物價格下跌約60%,農業社區和農村地區遭受損失[20]。面臨需求直線下降且幾乎沒有替代就業來源的情況,依賴採礦和伐木等第一產業的領域受到的影響最大[21]。
威瑪共和國經歷了兩次政治和經濟動盪導致了納粹主義抬頭。在亞洲,日本變得越來越具有侵略性,尤其是對華方面[22][23]。
威瑪共和國
[編輯]《凡爾賽條約》中極其不公正的和平條款嚴重削弱了新的民主政權。該條約剝奪了德國的所有海外殖民地、亞爾薩斯-洛林以及以波蘭為主的地區。盟軍佔領了包括萊茵蘭在內的德國西部的工業部門,不允許德國擁有真正的陸軍、海軍或空軍。戰後協約國要求賠償,特別是法國,包括原材料的運輸以及年度付款(被民族主義者和納粹稱為Tribute,即貢品)[24]。直到1932年的洛桑會議德國終止了支付賠款[25]。
1923年1月,當德國拖欠賠款時,法國和比利時軍隊佔領魯爾。德國政府鼓勵魯爾區人民消極抵抗:商店不會向外國士兵出售商品,煤礦不會為外國軍隊挖掘,佔領軍成員乘坐的有軌電車將被遺棄在德國境內和街道中間。德國政府印製大量紙幣,造成惡性通貨膨脹,也損害了法國經濟。事實證明,被動抵抗是有效的,因為佔領對法國政府來說是一筆虧損的交易。但惡性通貨膨脹導致許多謹慎的儲戶損失了所有積蓄。反民主的納粹分子、民族主義者和共產黨人在街頭互相爭鬥。[26]
德國是第一個與新成立的蘇聯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根據《拉帕洛條約》,德國在法律上承認蘇聯,兩個簽署國共同同意取消所有戰前債務並放棄戰爭索賠。1925年10月,德國、法國、比利時、英國和意大利簽署了《洛迦諾公約》;它承認德國與法國和比利時的邊界。此外,英國、意大利和比利時承諾在德國進軍非軍事化的萊茵蘭地區時向法國提供援助。洛迦諾為德國1926年加入國際聯盟鋪平了道路[27]。
大英帝國
[編輯]一戰帶來的世界秩序變化,尤其是美國和日本發展成為海軍強國,以及印度和愛爾蘭獨立運動的興起,引起了大英帝國對政策重新評估。英國被迫在與美國或日本結盟之間做出選擇,英國選擇不再續簽英日同盟,而是簽署了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其中英國接受了與美國的海軍平等[28]。安全問題是英國的一個嚴重關切,因為它對英國的自豪感、金融和貿易導向型經濟至關重要[29]。
印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力支持帝國,它期望得到回報,但未能獲得自治,政府仍然控制在英國手中,並擔心再次發生類似於1857年印度起義。《1919年印度政府法案》未能滿足自治的要求[30]。日益緊張的局勢,特別是在旁遮普地區,在1919年的阿姆利則慘案中達到頂峰。印度民族主義高漲,並以莫罕達斯·甘地領導的印度國大黨為中心。在英國,公眾輿論對於大屠殺的道德性存在分歧,一些人認為這場屠殺將印度從無政府狀態中拯救出來,另一些人則對此表示厭惡[31][32]。
自1880年代以來,埃及實際上一直處於英國的控制之下,雖然它名義上屬於鄂圖曼帝國。1922年,埃及王國獲得正式獨立,但它仍然是英國指導下的附庸國,此時埃及加入國際聯盟。埃及國王福阿德一世和他的兒子法魯克一世以及他們的保守派盟友憑藉與英國的非正式聯盟以奢華的生活方式繼續掌權,英國將保護他們免受世俗和穆斯林激進主義的侵害。伊拉克自1920年起成為英國託管地,1932年費薩爾一世同意英國的軍事聯盟條款和保證石油供應,伊拉克王國正式獨立[33][34]。
在巴勒斯坦,英國面臨着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猶太人之間進行調解的問題。已納入授權條款的《貝爾福宣言》指出,將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的國家家園,並允許猶太移民達到由授權權力確定的限額。這導致與阿拉伯人的衝突日益加劇,阿拉伯人於1936年發動罷工並建立了阿拉伯人高級委員會,英國組織了皮爾委員會對罷工的深層原因進行了調查。隨着20世紀30年代與德國的戰爭威脅增加,英國認為阿拉伯人的支持比建立猶太人家園更重要,並轉向支持阿拉伯立場,限制猶太移民,進而引發了猶太人叛亂[35]。
英國自治領(加拿大、紐芬蘭、澳洲、紐西蘭、南非和愛爾蘭自由邦)在世界大戰中實行自治並獲得半獨立,而英國仍然控制着外交政策和國防。自治領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的權利於1923年得到承認。1926年11月,英國在《1926年貝爾福宣言》中同意自治領和英國在外交事務上有平等地位。並由《1931年西敏法令》正式規定。在愛爾蘭,1937年埃蒙·德·瓦萊拉的政府通過了《愛爾蘭憲法》代替原《愛爾蘭自由邦憲法》,成立愛爾蘭共和國[35]。
法蘭西帝國
[編輯]法國1938年的人口普查統計數據顯示,法國本土人口超過1.5億,其中法國本土以外的人口為1.028億,居住在13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總人口中,6470萬生活在非洲,3120萬生活在亞洲;900,000人居住在法屬西印度群島或南太平洋島嶼。人口最多的殖民地是法屬印度支那,有2680萬人(分佈在五個獨立的殖民地);法屬阿爾及利亞有660萬人;法屬摩洛哥保護國有540萬人;法屬西非有3520萬人,分佈在九個殖民地。總數包括190萬歐洲人和35萬「被殖民化」的當地人。[37][38][39]
北非反抗西班牙和法國的起義
[編輯]柏柏爾獨立領袖阿卜杜勒·克里姆組織武裝抵抗西班牙和法國,以控制摩洛哥。從1890年代起,西班牙人就時斷時續地面臨動亂,但1921年,西班牙軍隊在戰役中慘遭屠殺。克里姆建立了一個獨立的里夫共和國,一直持續到1926年,但沒有得到國際承認。最終,法國和西班牙同意結束叛亂。1926年,他們派遣20萬士兵,迫使克里姆投降,克里姆最終被流放到太平洋直到1947年。摩洛哥平叛後成為西班牙民族主義者於1936年發動針對西班牙共和國的叛亂的基地。[42]
幾個世紀以來西班牙的政治局勢一直不穩定,並且在1936年至1939年期間遭受了20世紀最血腥的內戰蹂躪。在西班牙,法蘭西斯科·佛朗哥將軍領導的國民軍反抗新當選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政府,全面內戰爆發。意大利王國和納粹德國向國民軍提供了彈藥和強大的軍事援助。共和派處於守勢,但它得到了蘇聯、墨西哥和國際縱隊的大力幫助。大多數國家保持中立,拒絕向任何一方提供軍備。人們擔心這種局部衝突會升級為一場無人希望的歐洲戰爭[43][44]。
西班牙內戰爆發了無數小規模戰鬥並發生了許多暴行,直到1939年國民軍打敗共和軍取得勝利。內戰成為了世界範圍內的意識形態戰場[45][46]。
法西斯主義的興起
[編輯]1922年,法西斯主義控制了意大利王國,隨着大蕭條的惡化,納粹主義在德國取得勝利,法西斯主義蔓延到歐洲許多其他國家,並且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二二六事件後日本軍國體制空前加強,通過反共產國際協定、鋼鐵條約形成了軸心國的雛形[47]。具有共同特徵的各法西斯政黨適應了當地右翼傳統並興起,通常包括軍國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經濟自我遏制的願望、對鄰國的威脅和侵略、壓迫特定群體、在利用民主的同時嘲笑民主。法西斯主義者相信權力、暴力和優越性,通常由貝尼托·墨索里尼或阿道夫·希特拉等獨裁者領導。法西斯國家均反對國際聯盟。法西斯主義掌權意味着自由人權被拋棄,一切價值觀服從於特定的「最好的東西」[48][49]。
意大利
[編輯]德國
[編輯]希特拉於1933年1月上台,建立了一個侵略性的政權,旨在讓德國在中歐獲得經濟和政治統治地位。他並沒有試圖恢復失去的殖民地。直到1939年8月,納粹德國一直都將蘇聯與猶太人一起視為最大的敵人[50]。
希特拉與貝尼托·墨索里尼建立「羅馬-柏林軸心」,並與日本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一年後的1937年意大利也加入該條約)後,希特拉感到自己能夠在外交政策上採取攻勢。1938年3月12日,德國軍隊開進奧地利。在奧地利出生的希特拉進入維也納時,迎接他的是熱烈的歡呼聲。四個星期後,99%的奧地利人投票贊成將他們的國家奧地利併入德意志第三帝國。繼奧地利之後,希特拉轉向捷克斯洛伐克,那裏350萬蘇台德德裔少數民族要求平等權利和自治[51][52]。
1938年9月的慕尼黑會議上,希特拉、意大利領導人貝尼托·墨索里尼、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和法國總理愛德華·達拉第同意捷克斯洛伐克將蘇台德領土割讓給德意志帝國。希特拉隨即宣佈德意志帝國的所有領土要求均已得到滿足。然而,在《慕尼黑協定》簽署後不到六個月,即1939年3月,希特拉利用斯洛伐克人和捷克人之間的激烈爭吵作為藉口,接管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其他地區,成立了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同月,他確保梅梅爾從立陶宛返回德國。張伯倫被迫承認他對希特拉的綏靖政策失敗了[52][51]。
希特拉在20世紀30年代的外交策略是提出看似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滿足就會威脅發動戰爭。當對手試圖安撫他時,他接受了所提供的收益,然後前往下一個目標。當德國退出國際聯盟、拒絕《凡爾賽條約》並開始重新武裝時,這種侵略性戰略發揮了作用。在支持返回德國的公民投票後,希特拉的德國重新奪回了薩爾盆地的領土,使萊茵蘭重新軍事化,與意大利王國簽署了《鋼鐵條約》,並在西班牙內戰中向佛朗哥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德國於1938年佔領了被視為德國國家一部分的奧地利,並在與英國和法國簽訂《慕尼黑協定》後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8月,德國與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在1939年9月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53]。
時間線
[編輯]- 1918年1月8日:韋爾遜十四點提出。
- 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簽訂,蘇俄與德國停戰,東線戰事結束。
- 1918年8月-11月:百日攻勢。
- 1918年10月:匈牙利議會終止與奧地利的聯合,菊花革命爆發,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國、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成立。
- 1918年11月: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威廉二世退位。《康邊停戰協定》簽訂,一戰終結。波蘭第二共和國成立。卡爾一世放棄參與國家事務的權利,奧匈帝國解體,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成立。匈牙利民主共和國成立。
- 1918年12月: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聯合禾獲甸拿、塞爾維亞王國及黑山王國組成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王國,擁彼得一世為國王。
- 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
- 1919年:斯巴達克同盟起義失敗,威瑪國民議會召開,《威瑪憲法》通過,《凡爾賽條約》簽訂,威瑪共和國成立。確定設立但澤自由市。國際聯盟會員國簽署《國際聯盟盟約》。
- 1919年:《聖日耳曼條約》簽訂,奧地利第一共和國成立。
- 1919年: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王國為爭奪特蘭西瓦尼亞發生匈牙利-羅馬尼亞戰爭,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其後在源自反布爾什維斯塔委員會等組織的反革命派在阿拉德建立了對抗政權,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王國分別在匈牙利北部和南部打擊匈牙利(小協約國),羅馬尼亞得到法國支持。匈牙利紅軍潰敗,蘇維埃政府解散,佩德爾·久拉政府的匈牙利共和國成立。羅馬尼亞軍攻入布達佩斯,扶持了「臨時委任官員政權」,約瑟夫·奧古斯特大公擔任攝政。
- 1919年:第三國際成立。
- 1918-1919年:波烏戰爭。
- 1918-1921年:協約國武裝干涉俄國內戰、協約國干涉西伯利亞。
- 1918-1922年:日本干涉西伯利亞。
- 1919年:阿姆利則慘案。
- 1919年:五四運動。
- 1919年:德壽宮李太王李㷩猝逝,三一運動爆發,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 1919年:波蘭領袖約瑟夫·畢蘇斯基對立陶宛發動了一場政變,企圖扶持親波政權上台並實現共主聯邦,但最終失敗。
- 1919年:鄂圖曼帝國崩潰,協約國開始入侵鄂圖曼帝國本土。隔年鄂圖曼和協約國簽署《色佛爾條約》,土耳其被瓜分。
- 1919年:1919年埃及革命爆發。
- 1919年:美國《沃爾斯泰德法》。
- 1919年:向英國要求巴黎和會席位未果後,阿富汗酋長國埃米爾哈比布拉汗在宮廷陰謀中遭到暗殺,納舒拉汗接任埃米爾,一周後即為阿曼諾拉汗政變所推翻,其後第三次英國-阿富汗戰爭爆發,最後以《英國-阿富汗條約》簽訂作為結果而告終。
- 1919年:在W·E·B·杜波依斯等人的組織下,第一次泛非大會在法國聖艾蒂安召開。
- 1919-1920年:波蘭-立陶宛戰爭。
- 1919-1921年:波蘇戰爭。
- 1920年:1918年流感大流行結束。
- 1920年:墨西哥革命結束。
- 1920年:意大利與阿爾巴尼亞發生夫羅勒戰爭。
- 1920年:卡普政變失敗。
- 1920年:但澤制憲會議選舉舉行,波蘭黨僅得6%的選票。
- 1920年:法國-敘利亞戰爭與法屬敘利亞託管地的建立。
- 1920年:選舉產生的匈牙利議會廢止《1713年國事詔書》和《1867年奧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復辟君主制,成立匈牙利王國,霍爾蒂·米克洛什為王國攝政。仍佔領着匈牙利東部的羅馬尼亞軍隊撤離;《特里亞農條約》被簽訂,匈牙利的國土被重新規劃。
- 1920年:巴黎和會結束,《凡爾賽條約》正式生效,初步確立了凡爾賽體系。
- 1920年:南非聯邦根據《國際聯盟盟約》託管前德屬西南非。
- 1921年:波蘇戰爭及小協約國對匈牙利的敵對行動結束,東歐恢復和平。
- 1921年:里夫戰爭爆發。
- 1921年:上西里西亞公投。
- 1921年:外約旦酋長國、美索不達米亞託管地成立。
-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 1921-1922年:華盛頓會議。
- 1922年:英國單方面宣佈埃及王國獨立,但保留駐軍。
- 1922年:墨索里尼進軍羅馬,意大利王國進入法西斯時期。
- 1922年:俄共十一大選舉約瑟夫·史太林為中央書記處總書記。
- 1922年:俄國內戰結束,蘇聯正式建立。
- 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成立。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結束。
- 1922年:波蘭總統加布列爾·納魯托維奇遭到刺殺。
- 1923年:西班牙自由黨在大選中贏得議會多數席位,5月曼紐·加西亞·普列托開始首相任期。在國王亞豐素十三世的支持下,9月米格爾·普里莫·德·里維拉發動政變,建立獨裁統治,終結了西班牙第一共和國被推翻至1876年大選後憲法實行以來,安東尼奧·卡諾瓦斯·德爾卡斯蒂略確立的君主立憲制度下長久的兩黨輪替政治。
- 1923年:第二國際分裂後產生的伯爾尼國際與維也納國際合併為社會主義工人國際。
- 1923年:《洛桑條約》簽訂,眾協約國撤離土耳其,土耳其獨立戰爭結束。土耳其共和國成立。
- 1923年:法國和比利時因德國威瑪政府未及時還款而出兵佔領德國的魯爾區,即魯爾佔領行動。
- 1923年:《丹吉爾協定》簽訂,將北非摩洛哥的丹吉爾劃為國際區。
- 1924年:土耳其大國民議會廢除哈里發制度。
- 1924年:藍斯·麥當勞成立英國首個工黨政府,9個月後因坎貝爾案遭不信任動議通過下台。
- 1924年:麥加謝里夫侯賽因·本·阿里退位。
- 1925年:敘利亞大起義爆發,但最終遭到鎮壓。
- 1925年:電視發明。
- 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
- 1925年:保羅·馮·興登堡在1925年德國總統選舉中勝出。
- 1926年:日本裕仁天皇即位,改元昭和。
- 1926年:葡萄牙發生政變,葡萄牙進入軍事獨裁時期。
- 1926年:阿曼諾拉汗恢復杜蘭尼帝國時期艾哈邁德沙·杜蘭尼創設的頭銜帕迪沙阿(王中之首),阿富汗王國成立。
- 1926年:波蘭五月政變,伊格納齊·莫希奇茨基被畢蘇斯基推薦為總統。
- 1926年:厄溫·薛定諤公開發表關於薛定諤方程的論文。
- 1926年:北伐戰爭爆發
- 1927年:查理斯·連堡飛躍大西洋。
- 1928年-1929年:阿曼諾拉汗訪問歐洲期間,阿富汗內部爆發數波叛亂,在塔吉克人哈比布拉為首領的薩卡瓦武裝主導下演化為內戰,喀布爾陷落,哈比布拉建立阿富汗酋長國,阿曼諾拉汗及其兄弟伊納阿圖拉汗流亡國外。在多股勢力的聯合打擊下,薩卡瓦武裝勢力漸微,穆罕默德·納第爾·沙阿進入喀布爾,復辟阿富汗王國。
- 1929年:5月德國爆發血腥五月事件,促使德國共產黨徹底轉向將所謂社會法西斯主義作為首要鬥爭對象的路線。10月由德國國家人民黨等傳統右翼政黨聯合納粹黨發起的旨在反對揚計劃的公投因僅有15%的投票率未獲通過。
- 1929-1933年:華爾街股災-經濟大恐慌。
戰雲密佈
[編輯]- 1930年:德國總理赫爾曼·梅拿的內閣因執政聯盟破裂倒台。德國進入總統內閣時期。
- 梅拿的「大聯盟」內閣經1928年德國國會選舉佔多數席位勝出上台,是威瑪共和國最後的合法多數政府。
- 總統興登堡援引威瑪憲法第48條緊急法令授權海因里希·布呂寧組閣,德國國家政府進入3年非議會的總統內閣時期。
- 1930年德國國會選舉:納粹黨成為僅次於社民黨的第二大黨。
- 1930年:《限制和削減海軍軍備條約》簽訂於倫敦。
- 1930年:食鹽進軍。
-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佔領中國東北。
- 1931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成立。
- 1931年:由鋼盔團發起的1931年普魯士自由邦公投因為39.21%的投票率未達50%門檻而未獲通過。
- 1931年:德國-奧地利關稅同盟計劃被常設國際法院裁定為違反1922年《奧地利重建協定》。第一次布呂寧內閣垮台,布呂寧受命重新組建更為保守的新內閣。
- 1931年:《1931年西敏法令》頒行。
- 1932年:民主黨籍的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從1932年美國總統選舉中勝出並於翌年就任,開始其總統任期,並施行3R新政。
- 1932年:法國總統保羅·杜美遭到暗殺,阿爾貝·勒布倫繼任。
- 1932年:沙地阿拉伯統一。
- 1932年:《蘇波互不侵犯條約》簽訂。
- 1932年:由議會上台的日本首相犬養毅被刺殺,大正民主結束。
- 1932年:暹羅立憲革命爆發。
- 1932年:阮朝保大帝返回越南,開始親政。
- 1932年:法蘭斯·馮·帕彭、庫爾特·馮·施萊謝爾先後成為德國總理。原為議會最大政黨聯盟的威瑪聯盟受到普魯士政變等打擊。
- 4月10日:1932年德國總統選舉,年過八旬的興登堡得到包括作為政敵的社民黨(屬於威瑪聯盟)選民策略性投票和布呂寧大力宣傳等支持,得以連任。
- 4月24日:普魯士自由邦選舉,納粹黨首次贏得多數席位(36.67%),但未能單獨組閣。
1920年以來長期執政、由奧托·布勞恩領導的屬於威瑪聯盟的普魯士聯盟(Preußenkoalition)雖總數佔一席優勢,但亦無法組閣。
普魯士議會陷入納粹黨(-德國國家人民黨,中央黨代表普魯士聯盟嘗試與該黨進行聯合談判但最終失敗[54])、社民黨-中央黨(威瑪/普魯士聯盟)、共產黨三方的僵持。 - 5月13日:在布呂寧內閣任職的部長威廉·格勒納因支持取締衝鋒隊[55][56][57][58]受到希望能借衝鋒隊助力暗中實現重整軍備的國防軍將領庫爾特·馮·施萊謝爾[59]壓力被迫下台[60]
- 5月19日:布勞恩普魯士內閣全體辭職但留任看守政府。
- 5月30日:德國總理海因里希·布呂寧因為其提出的東部援助計劃實施方案中包括讓失業人士前往東部破產地主的土地上從事農業的細則而遭到農業聯盟的反對,失去了興登堡的支持,最終下台。
- 6月:法蘭斯·馮·帕彭被授權組閣,放寬對衝鋒隊的管制。
- 7月20日:普魯士政變
- 7月29日:1932年7月德國國會選舉,納粹黨首次在國會贏得多數席位(37.27%)。
- 10月25日:普魯士訴帝國案判決做出,即使得到其它邦支持[61][62]普魯士原看守政府針對普魯士政變合憲性的上訴失敗,社民黨在作為德意志最大邦的普魯士的堅實政治基礎徹底瓦解。
- 1932年11月德國國會選舉:納粹黨在中再次贏得多數席位(33.09%)。興登堡權衡後授權施萊謝爾組閣。
- 1933年:納粹黨掌權
- 1月4日:帕彭在銀行家施羅德的家中會見希特拉,是次會面被稱作「第三帝國的生日」(德語:Geburtsstunde des Dritten Reiches)。
- 1月30日德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任命希特拉為德國總理組建內閣。
- 2月:《保護德意志人民的帝國總統令》和《保護人民和國家的帝國總統令》發佈。
- 3月國會選舉後《授權法》通過,德國開始納粹化。
- 1933年:納粹黨首次在但澤議會選舉中以過半得票率的絕對多數成為第一大黨,赫爾曼·勞施寧當選議長,其後因反對希特拉被迫流亡。
- 1933年:《塘沽協定》。
- 1933年:羅斯福提出睦鄰政策。
- 1934年:《德波互不侵犯條約》簽訂。
- 1934年:巴黎協和廣場發生極右翼法西斯騷動事件,事後,中左翼政府總理愛德華·達拉第,在接任由於涉斯塔維斯基事件貪腐指控而辭職的卡米耶·肖當不滿一周後,因為對事件的不當處理而被迫辭職,前總統加斯東·杜梅格就任總理並組建中右翼的國民聯合政府。
- 1934年:威瑪共和國末任總統保羅·馮·興登堡逝世,希特拉成為元首。
- 1月:《重建帝國法》得到總統興登堡批准,解散上議院,廢除各邦政府制憲權。
- 5月11日:興登堡完成遺囑草擬。
- 8月2日:興登堡逝世,其遺囑包含建議推進恢復霍亨索倫君主制進程的給總理希特拉的私人信件(„An den Herrn Reichskanzler. Mein letzter Wunsch!")經法蘭斯·馮·帕彭、奧斯卡·馮·興登堡和希特拉等人之手,最終下落不明[63]。
- 8月15日:公開興登堡遺囑《致德國人民和他們的總理》(„Dem deutschen Volke und seinem Kanzler. Mein Testament. Dieser Brief ist durch meinen Sohn dem Herrn Reichskanzler zu übergeben.")
- 8月19日:全民公投後希特拉正式成為元首,德國徹底進入納粹德國時期。
- 1934年:經過近3年的談判,旨在依據《國際聯盟盟約》裁減世界各國軍備的日內瓦世界裁軍大會失敗。
- 1934年:奧地利總理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遇害。
- 1935年: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派兵入侵阿比西尼亞,薩爾盆地地區回歸德國,《英德海軍協定》簽訂。
- 1935年:約瑟夫·畢蘇斯基逝世,薩納齊亞開始瓦解。
- 1935年:1935年但澤自由市選舉中納粹黨再度勝出。
- 1935年:美國《1935年中立法》。
- 1936年:愛德華八世退位。
- 1936年:民主黨籍的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在1936年美國總統選舉中贏得連任。
- 1936年:3月納粹德國軍隊進駐萊茵蘭非軍事區。11月德日兩國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
- 1936年:左翼聯盟人民陣線在法國立法選舉中贏得多數席位組閣,工人國際法國支部黨籍的萊昂·布魯姆出任總理。
- 1936年:日本爆發二二六事件,軍部法西斯勢力在日本空前強化。日軍佔領察哈爾和綏遠,蒙古軍政府成立。
- 1936年:西班牙將領佛朗哥在西屬摩洛哥起事,舉兵反對第二共和國,西班牙內戰爆發。西班牙共和軍和以CNT-FAI為代表的無政府主義者(共和派)、蘇聯及國際縱隊,與西班牙國民軍(佛朗哥軍)、納粹德國及意大利,組成呈相互對抗的明面上的兩大陣營。
- 1936年:意大利完全佔領阿比西尼亞,意屬東非建立。為此意大利於37年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並退出了國聯。
- 1936年:巴勒斯坦託管地爆發1936年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大起義。
- 1937年:中國盧溝橋事件爆發,日本全面侵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發表《廬山聲明》。
- 1937年:興登堡號空難。
- 1937年:內維爾·張伯倫接任提前退休的士丹利·寶雲任英國首相。
- 1937年:作為《1935年印度政府法案》內容的一部分,從印度事務部拆分的緬甸事務部設立,使原為英屬印度諸省之一的英屬緬甸從英屬印度分離。
- 1937年:美國進入1937-1938年衰退。
- 1938年:法國人民陣線瓦解,愛德華·達拉第出任總理,德奧合併、慕尼黑會議中德國獲得蘇臺德地區。捷克斯洛伐克進入第二共和國時期,並被迫接受第一次維也納仲裁裁決。
- 1938年:由波蘭總理斯克瓦德科夫斯基、元帥雷茲等人起草的對立陶宛的最後通牒要求立陶宛48小時內和波蘭政府建立外交關係否則出兵立陶宛。波蘭政府否決了里賓特洛甫提出的在波蘭走廊築路並以治外法權管轄及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的要求[64]:42。
- 1939年: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開始建造。
- 1939年:佛朗哥率領國民軍攻陷馬德里,西班牙內戰結束,西班牙進入佛朗哥時期。匈牙利、西班牙退出國聯。
- 1939年:德國違背了《慕尼黑協定》,斯洛伐克議會在德國策動下宣佈獨立,斯洛伐克共和國、喀爾巴阡烏克蘭成立,3月,德軍佔領捷克全境,希特拉親自宣佈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成立,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共和國滅亡。德國下達最後通牒後立陶宛將梅梅爾割讓予德國。匈牙利吞併喀爾巴阡烏克蘭並挑起斯洛伐克–匈牙利戰爭,以在德國調停下及斯洛伐克割讓領土告終。4月意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
- 1939年:5月鋼鐵條約。
- 1939年:6月天津英租界危機,日軍因程錫庚遇刺和英國拒絕引渡四名中國罪犯而封鎖天津英租界,英國對日本實行了經濟制裁並計劃派艦隊去解救天津英租界。日本此時得到了德國和意大利的外交支持,表示若英國敢派艦隊去解救天津英租界封鎖就在歐洲立刻發動戰爭。英國最後讓步,引渡了四名中國罪犯給日軍。
- 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德國向波蘭下達最後通牒。
-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3日法、英分別根據《法波盟約》、《英波盟約》、《英法協約》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Grenville, J.A.S.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the 20th Century. 2000: 77–254.
- ^ Kater, M. H. Book Reviews : The 'Golden' Twenties: Art and Literature in the Weimar Republic. By Barbel Schrader and Jurgen Schebera. Translated by Katherine Vanovitch.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271 pp. 25.00. George Grosz: A Biography. By M. Kay Flavell.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x + 355 pp. 29.95. German History. 1989-08-01, 7 (2). ISSN 0266-3554. doi:10.1177/026635548900700220.
- ^ The Modern World - Allan Todd - Google Libros. web.archive.org. 2019-11-22 [2024-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2.
- ^ Sheehan, James J. Great Power Diplomacy Since 1914. By Norman Rich. New York: McGraw-Hill. 2003. Pp. xxiii + 565. $53.60. ISBN 0-07-052266-9. Central European History. 2004-09, 37 (3). ISSN 0008-9389. doi:10.1017/s000893890000265x.
- ^ O'Connor, Raymond G. The "Yardstick" and Naval Disarmament in the 1920's. The Mississippi Valley Historical Review. 1958-12, 45 (3). ISSN 0161-391X. doi:10.2307/1889320.
- ^ McKercher, B.J.C. The politics of naval arms limitation in Britain in the 1920s. Diplomacy & Statecraft. 1993-11, 4 (3) [2024-01-02]. ISSN 0959-2296. doi:10.1080/095922993084058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7) (英語).
- ^ The Inter-war Crisis, 1919-1939 - R. J. Overy - Google Kitaplar. web.archive.org. 2019-12-14 [2024-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4.
- ^ Cheetham, Mark. Mark A. Cheetham. Review of "Le Tumulte Noir: Modernist Art and Popular Entertainment in Jazz-Age Paris, 1900-1930" by Jody Blake.. caa.reviews. 2000-08-24. ISSN 1543-950X. doi:10.3202/caa.reviews.2000.40.
- ^ Lewis, Arthur O.; Helmer, William J. The Gun That Made the Twenties Roar. American Quarterly. 1970, 22 (2). ISSN 0003-0678. doi:10.2307/2712123.
- ^ Maier, Charles S.; Maier, Charles S. Recasting Bourgeois Europe. Maier, Charles D. (1975). Recasting Bourgeois Europe: Stabilization in France, Germany, and Italy in the Decade After World War I.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5-10-27. ISBN 978-0-691-16979-8.
- ^ A Companion to Europe 1900-1945 - Google Books. web.archive.org. 2017-02-19 [2024-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9.
- ^ Mussolini and Italian Fascism - Hamish Macdonald - Google Books. web.archive.org. 2019-12-15 [2024-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5.
- ^ Essentials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 Garrick Bailey, James Peoples - Google Books. web.archive.org. 2017-02-19 [2024-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9.
- ^ The National Union of Women's Suffrage Societies 1897-1914 (Routledge Revivals) - Leslie Hume - Google Books. web.archive.org. 2017-02-19 [2024-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9.
- ^ The European Economy Since 1914 - Derek Howard Aldcroft, Steven Morewood - Google Books. web.archive.org. 2017-02-19 [2024-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9.
- ^ 16.0 16.1 John, Brandl. Poverty. John Brandl. Family and Nation, by Daniel P. Moynihan. San Diego, CA: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6, 160pp. Price: $12.95 cloth.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1986-01, 6 (1). ISSN 0276-8739. doi:10.1002/pam.4050060113.
- ^ Are We Headed For Another Great Depression? Economists Don't Think So - The New York Times. web.archive.org. 2021-03-01 [2024-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 ^ Book Review: ‘Hall of Mirrors’ by Barry Eichengreen - WSJ. web.archive.org. 2018-01-19 [2024-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9.
- ^ Bernanke, Ben. The Macroeconomic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A Comparative Approach. Cambridge, MA. 1994-08.
- ^ Databases, Tables & Calculators by Subject. web.archive.org. 2019-06-03 [2024-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 ^ Pritchett, C. Herman. Depression Decade: From New Era through New Deal, 1929–1941. By Broadus Mitchell. (New York: Rinehart and Company. 1947. Pp. xviii, 462. $4.00.).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48-04, 42 (2). ISSN 0003-0554. doi:10.2307/1949738.
- ^ <sc>sally marks</sc>. <italic>The Illusion of Peac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Europe, 1918–1933</italic>. (The Making of the 20th Centur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76. Pp. 184. Cloth S 15.95, Paper $4.95.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77-12. ISSN 1937-5239. doi:10.1086/ahr/82.5.1239.
- ^ Black, Cyril E.; Mowat, C. L.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ume XII, The Shifting Balance of World Forces, 1898-1945.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70-04, 75 (4). ISSN 0002-8762. doi:10.2307/1852278.
- ^ Keyserlingk, Robert H. Weimar: Why Did German Democracy Fail?. History: Reviews of New Books. 1991-04, 19 (4). ISSN 0361-2759. doi:10.1080/03612759.1991.9949379.
- ^ Helmut Braun. Reparationen (Weimarer Republik). Historisches Lexikon Bayerns. [2024-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4).
- ^ Weitz, Eric D. Weimar Germany: promise and tragedy. Weitz, Eric D. (2013). Weimar Germany: Promise and Traged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and expande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 [2024-01-11]. ISBN 978-0-691-1579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6).
- ^ McElligott, Anthony (編). Weimar Germany. Elz, Wolfgang (2009). "Foreign policy". In McElligott, Anthony (ed.). Weimar Germa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e short Oxford history of Germany Repr. Oxford: Oxford Univ. Press. 2011. ISBN 978-0-19-928007-0.
- ^ Louis, Wm Roger.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ume IV: The Twentieth Century. 1999-10-21.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205647.001.0001.
- ^ Brown, L. Carl; Louis, Wm. Roger. The Ends of British Imperialism: The Scramble for Empire, Suez, and Decolonization. Foreign Affairs. 2006, 85 (6). ISSN 0015-7120. doi:10.2307/20032190.
- ^ Griffiths, P. J. Congress and the Raj: Facets of the Indian Struggle 1917–47.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79-04, 55 (2). ISSN 1468-2346. doi:10.2307/2616379.
- ^ Sayer, Derek. BRITISH REACTION TO THE AMRITSAR MASSACRE 1919–1920. Past and Present. 1991, 131 (1). ISSN 0031-2746. doi:10.1093/past/131.1.130.
- ^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 12: The Shifting Balance of World Forces, 1898–1945 (英語).
- ^ Lilli, Eugenio. Egypt: The Last Days of the Pharaoh. New Beginning in US-Muslim Relation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US. 2016: 103–122. ISBN 978-1-137-58623-0.
- ^ Three kings in Baghdad, 1921-1958 | WorldCat.org. search.worldcat.org. [2024-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1) (英語).
- ^ 35.0 35.1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 12: The Shifting Balance of World Forces, 1898–1945 (英語).
- ^ Marc André Dubout: Decauville et l'Exposition coloniale internationale de 1931.
- ^ Ingram Priestley, Herbert. France Overseas. 2018-05-03. doi:10.4324/9781351002431.
- ^ Accueil − Insee −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 | Insee. www.insee.fr. [2024-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9).
- ^ Découpage du territoire français : Troisième république (1919-1940). projetbabel.org. [2024-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02).
- ^ Esprits des lieux : Du Trocadéro au palais de Chaillot
- ^ Projet LAPRA-G-35-1 - 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 Paris, 1937 : colonne de la Paix, place du Trocadéro, Paris 16e. 1935. CENTRE D'ARCHIVES D'ARCHITECTURE CONTEMPORAINE Archiwebture.
- ^ Mikaberidze, Alexander. Conflict and Conquest in the Islamic World: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Conflict and Conquest in the Islamic World: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ABC-CLIO. 2011-07-22. ISBN 978-1-59884-336-1 (英語).
- ^ Hamilton, Holman; Payne, Stanley G. The Spanish Revolution.. The Hispanic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70-11, 50 (4). ISSN 0018-2168. doi:10.2307/2512328.
- ^ The Spanish Civil War. By <italic>Hugh Thomas</italic>.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1961. Pp. xxix, 720. $8.50.).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61-10. ISSN 1937-5239. doi:10.1086/ahr/67.1.124.
- ^ Carr, E. H. The Comintern and the Spanish Civil War. 1984. doi:10.1007/978-1-349-17710-3.
- ^ WHEALEY, ROBERT H. Hitler And Spain. Whealey, Robert H. (2005). Hitler and Spain: The Nazi Role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 1936-1939.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14-07-11. ISBN 978-0-8131-4863-2.
- ^ Stanley G. Payne. <italic>A History of Fascism, 1914–1945</italic>.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5. Pp. xiv, 613. $39.95.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97-12. ISSN 1937-5239. doi:10.1086/ahr/102.5.1471.
- ^ Fascism -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fascist movements | Britannica.com. web.archive.org. 2018-10-25 [2024-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5.
- ^ Matera, Marc; Kent, Susan Kingsley. The Global 1930S. 2017-07-14. doi:10.4324/9781315200972.
- ^ Hoffmann, Stanley; Evans, Richard J. The Third Reich in Power, 1933-1939. Foreign Affairs. 2005, 84 (6). ISSN 0015-7120. doi:10.2307/20031804.
- ^ 51.0 51.1 How War Came: The Immediat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1938-1939. The SHAFR Guide Online. [2024-01-11].
- ^ 52.0 52.1 Overy, R. J.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2014-01-14. doi:10.4324/9781315834764.
- ^ Stern, Fritz; Weinberg, Gerhard L. The Foreign Policy of Hitler's Germany. Vol. II: Starting World War II, 1937-1939. Foreign Affairs. 1981, 59 (4). ISSN 0015-7120. doi:10.2307/20040868.
- ^ Heinrich August Winkler: Weimar 1918–1933. Die Geschichte der ersten deutschen Demokratie. Beck, München 1993, S. 457–461.
- ^ "Reichswehrminister Groener rechtfertigt das SA-Verbot": Bericht bei SWR2-Archivradio mit dem Mitschnitt der Reichstagssitzung vom 10. Mai 1932 (u.a. Groeners Rede in voller Länge). [2023-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8).
- ^ Plenarprotokoll der 62. Sitzung des Reichstags der 5. Wahlperiode, S. 2545–2550, abrufbar unter: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Hans-Otto Meissner: 30. Januar 1933. Hitlers Machtergreifung. Heyne, München 1979, S. 90–93.
- ^ Wolfgang Ruge: Hitler. Weimarer Republik und Machtergreifung. Berlin 1983, S. 246f
- ^ Peter Longerich: Die braunen Bataillone. Geschichte der SA. C. H. Beck, München 1989, S. 115.
- ^ Gerhard Schulz: Von Brüning zu Hitler. De Gruyter, Berlin und New York 1992, S. 820 f.; Johannes Hürter: Wilhelm Groener. Reichswehrminister am Ende der Weimarer Republik (1928–1932). Oldenbourg, München 1993, S. 348-351 f.
- ^ Wolfgang Benz, Papens „Preussenschlag「 und die Länder, in:Vierteljahrheft für Zeitgeschichte Heft 18, Jahrgang 1970, S. 322ff.
- ^ Waldemar Besson, Württemberg und die deutsche Staatskrise 1928–1933, Deutsche Verlagsanstalten Stuttgart 1959, S. 296ff.
- ^ Horst Mühleisen: Das Testament Hindenburgs vom 11. Mai 1934. In: Vierteljahrshefte für Zeitgeschichte 44 (1996), 3, S. 355–371, zit. S. 371. (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Kochanski, Halik. The Eagle Unbowed: Poland and the Poles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ISBN 978-0674284005.
外部連結
[編輯]- wide range of diplomatic documents from many countr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ount Holyoke College edition
- "Britain 1919 to the pres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everal large collections of primary sources and illustrations
- Primary source documen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