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法 (佛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梵語धर्मdharma巴利語धम्मdhamma),音譯為曇無曇摩(省稱)、達磨達摩䭾摩[1],意為軌持[2]可軌[3]軌則[4]自性[5]等。佛教把世間所有事物和現象所遵循的軌則,稱爲「世間法」,與之相對的是超出世間、無煩惱染著的「出世間法」。依照因緣而出現、變化及消失的是「有為法」,與之相對的是「無為法」。諸(煩惱)隨順增長,繫縛眾生於世間的是「有漏法」,與之相對的是「無漏法」。所有法的集合為「一切法」。作為佛教法寶正法,則按教、理、行、果加以區分,教即經教,理即義理,行即修行,果即果位

語源

[編輯]

法的梵文字根來自dha-,意思為持、保持、任持不失,印順法師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發展》說:「法——達磨dharma,是眾生的歸依處,是引導人類趣向的理想與目標。自覺自證的內容,不是一般所能說明的、思辯的,而要從實行中去體現的。為了化導眾生,不能沒有名字,釋尊就用印度固有的術語──達磨來代表。」

文字寫法

[編輯]

古典梵語,法的拼法是dharma,而在普拉克里特諸語言(古印度俗語)和巴利語中則拼作dhamma阿育王詔書的古石刻文書中,其婆羅米體寫為𑀥𑀁𑀫(dhaṃma),佉盧體(從右往左)寫作𐨢𐨿𐨪𐨨(dhrama),並在坎達哈雙語岩石銘文英語Kandahar Bilingual Rock Inscription將之譯為古希臘語eusebeia英語Eusebeia(εὐσέβεια,虔誠、靈性的成熟、恭敬神明)和亞蘭語qšyṭʾ(קשיטא,真理、真實)[6][7]。佛教傳至中國後,漢語音譯為曇無、曇摩、達磨、達摩、達麼,對譯為「法」。藏語對譯為ཆོས(威利轉寫:chos)。

概論

[編輯]

「法」源自古印度哲學,《俱舍論》釋為「能持自相」(又作「自性」、「自體」,此脈絡中的「自相」等同於「自性」、「自體」[8][5]),例如色法以「變壞」、「質礙」為性,能保持這樣的性質,故名為色法。

成唯識論》釋「法」為「軌持」,其註釋解作:「軌」為「軌範」、「軌則」,可生「物解」(軌生物解、軌生他解),「持」為任持自性(或作住持自性),意思是由保持一定的體性(任持自性),顯現出事物與事物的差別,引發對事物的認識,了了分明,不會錯認(軌生物解)[9][8]

另一種解釋,將「軌範」、「軌則」解釋為:心可依循的模範、準則,這個模範、準則或指為佛陀所說之佛理、教法[10],或指為辨彰行法之儀(辨別明白包含律儀在內的修行儀則、軌式。)[11]

大乘義章》卷11將「法」區別為五種:一、教法,三藏十二部經。二、世諦(世俗諦)自體。三、真諦(勝義諦)自體。四、因行(因位之修行)自體及因中起行之軌,如六度三十七道品等。五、果德(果位之功德)自體。卷10分五種:教法、世諦和真諦併為理法、因行易名助道法、果德分作涅槃法化用法。卷9分三種:教法、理法、行法,果德併入行法。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6區別「法」為四種:一、教,音聲文身。二、理,二諦四諦等理。三、行,三乘因位聖者所起自他二利諸行。四、果,三乘無學斷煩惱、所知二障所得二種轉依果。

若按《大明三藏法數》的簡要解釋,教即經教,理即性理,行即行業,果即果位。

據《佛法僧義廣論》,《俱舍論》的「教法」、「證法」可開展為「教、理、行、果」四種差別。教法的教典中,即包含理法;從理起行,乃可證得諸法實相,所以證法含攝了行法、果法。

「法」其他的用法,還有:

  • 六根根的對境,即六境或六塵之「法境」或「法塵」(viṣaya)。在十二處謂「法處」(āyatana),在十八界謂「法界」(dhātu)。
  • 因明用語:性質屬性之意。因明論式的「宗」(命題)是由主詞與賓詞組成,其主詞稱為「有法」(梵 dharmin),意思是具有dharma的事物,賓詞則稱為「法」(梵 dharma),表示事物所存有的某個性質、屬性[12][13]

宗教比較學

[編輯]

特殊的説法

[編輯]

一些佛學家聲稱佛教教義中的法相當於一神論宗教教義中的惟一真神,在佛教教義中,無處不在的法是眾生行事時所應該依照的準則,並且使眾生因自己的言行而獲得相應的果報,法也是世間的構成要素之一,而且其包攝三界;在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一些宗教的教義中,無所不在的惟一真神主宰一切並給予萬民適當的獎罰,祂也是萬物的造創者,萬物亦在其內存在,故此這些佛學家聲稱兩者在不少方面上扮演相似的角色[14]

印傳佛教教典《大悲經》宣稱所有世間皆由業力所生[15]與法咊合一事使眾生出現[16]。《大悲經》把業及法提升至本源的地位,如同創物主一樣,這是其他教典不曾提及的説法。

然而,有意見認為比起一神論中的神這個概念,法這個概念更加接近理神論中的神這個概念,理神論認為自然法則是相同的。由於一神論中的神是人格化的,有屬於自己的意志,而且其與萬物相分離,又能夠干涉萬物的運作,同時不會受制於它們,而法及理神論中的神都是非人格化的,沒有屬於自己的意志,而且其不是與萬物相分離的,並且與其同生同滅,因此有意見認為法不應該被等同於超然於萬物之上的造物主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大智度論》:「若聞䭾(馱)字,即知一切法中法性不可得
  2. ^ 《成唯識論》:「法謂軌持」
  3. ^ 智顗《法界次第初門》:「達磨,秦言法。法云可軌」
  4. ^ 智顗《妙法蓮華經文句》:「法者軌則也,師者訓匠也,法雖可軌,體不自弘,通之在人」
  5. ^ 5.0 5.1 《金剛仙論》:「法」者,以軌則為能。又法名自體不失己相。
  6. ^ How did the 'Ramayana' and 'Mahabharata' come to be (and what has 'dharma' got to do with it)?. [2021-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6). 
  7. ^ Hiltebeitel, Alf. Dharma: Its Early History in Law, Religion, and Narrativ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11: 36–37 [2021-05-26]. ISBN 978-0-19-53942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31) (英語). 
  8. ^ 8.0 8.1 陳一標. 從法界義的確立看華嚴與唯識的差異 (PDF). [2024-05-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7-24). 
  9. ^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軌謂軌範可生物解,持謂住持不捨自相。」
    崇俊《法華經玄贊決擇記》:「法有二義,一者、任持,二者、謂軌則。任持不捨自性,軌則可生物解。故《唯識》云『法謂軌持』。軌謂軌則,持謂任持。」
    慧沼《成唯識論了義燈》:「此意能有屈曲軌範,表彰差別,生物解者,隨增名軌。不為屈曲表彰,但直生解,即名為持。」
    太虛《佛法僧義廣論》:「無論何物,以能保持牠自己獨立的體性,才成為此物。譬如這個白色,在白的本身上牠能保持其白的自性,且能令一切有情都了解牠是白色,使他人了了分明不會錯認為是其他的顏色。因白就是任持自性軌生他解的法,所以白色便令人絲毫不差的覺了其為白色。」
    印順《辨法法性論講記》:「法,凡是有一種特性,能使我們了解是什麼的,叫做法。如《成唯識論》說:『法謂軌持(能持自性,軌生他解)。』就是有他的特性,使我們依之而有特殊的認識,不會與其他混亂。世間現象界的一切都如此,所以一般生死界中所有的一切,都名為法。」
  10. ^ 見吉藏《中觀論疏》:「若隨義用有三種法:一者、軌則名法,即是佛理、教法。二者、自體名法,亦得通理、教,謂色、心等。」或智顗《法界次第初門》:「二、歸依法:達磨,秦言法。法云可軌,大聖所說,若教若理,可為心軌,故言法也。」或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釋名者,可軌、可持名之為法,可習、可範目之為師。此教可軌、此理可持雙名為法,此法可習名為法師。故《涅槃》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遺教經》言:「波羅提木叉是汝大師」。」
  11. ^ 見慧遠《大乘義章》:「一、自體名法,如《成實》說所謂一切善惡無記、三聚法等。二、軌則名法,辨彰行儀,能為心軌,故名為法。今三寶中所論法者,軌則名法。」(《大乘義章》:「慧依法成,法有三種:一、教,二、義,三者、行法。三藏言教是其教法,三諦之理是其義法,三乘行儀是其行法。於中別分,依教起聞,依義入思,依行起修。……一、「化教」所說,名修多羅。「行教」所說,名曰毘尼。汎宣理事因果是非,是「化教」也。辨彰行儀,是「行教」也。……言「行」、「教」者,三藏言「教」,以為世諦,三十七品(言「行」),說為真諦。故《雜心》云:經律阿毘曇是名俗正法,三十七覺品是名第一義。……初之二力,是教化力。後之八力,是教授力。汎宣因果,教示眾生,令生信解,名教化力。辨彰行儀,指心曲授,令起行修,名教授力。)
  12. ^ 郭瓊瑤. 「法‧有法」的世界觀── 比較正理‧勝論學派與早期佛教的世界構造 (PDF). 揭諦. 2010 [2024-05-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7-25). 
  13. ^ 三支作法. 佛光大辭典. [2024-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7). 
  14. ^ Harvey, Peter. Buddhism and Monotheism. Elements in Religion and Monotheism. 2019-07. doi:10.1017/9781108758390 (英語). He saw words such as 『God』 and 『Dhamma』 as really talking about the same thing, when properly understood, and likewise with 『Kingdom of God』 and 『Nirvana』. He saw religions such as Christianity and Islam, as well as Buddhism, as having the resources to enable a person to attain emancipation. He was very admiring of Christian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heir teachings on God’s love, and said that 『Even the short message as contained in the few pages of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in the book of Matthew is far more than enough and complete for practice to attain emancipation』 (1967: 30). … He saw that as the law of karma is of universal application, it is equivalent to the aspect of God as controller of the world and as the omnipresent witness of what humans do. The spiritual ignorance which Buddhism sees as having a key role in creating the conditioned world he saw as equivalent to God as creator, as God encompasses everything, even ignorance as well as kindness, knowledge and truth, as does Dhamma (1967: 52). 
  15. ^ 「佛言:『梵天,所有世界是業所作,是業所化。一切眾生,是業所作,是業所化,業力所生。何以故?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故有如是大苦聚集。』」 -出自《大悲經》
  16. ^ 「梵天,無明滅乃至憂悲苦惱滅,更無作者、使作者、安置者,唯有業丶 有法,咊合因緣故有眾生。若能離此業法咊合,當知是人則能遠離生死流轉。」 -出自《大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