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吋55倍径舰炮
8吋55倍径舰炮 8"/55 caliber naval gun | |
---|---|
类型 | |
原产地 | 美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25年—1975年 |
使用方 | 美国海军 |
参与战争/冲突 |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美国海军军备局 |
生产商 | 美国海军枪炮厂 |
衍生型 | Mk 9、Mk 12、Mk 14、Mk 15、Mk 16 |
基本规格 | |
枪管长度 | 炮膛:440吋(11,176.00毫米)(55倍径) |
炮弹 | |
口径 | 8吋(203.20毫米) |
枪管 | 炮膛镀铬 |
后膛 |
|
射击仰角 | 41° |
射速 |
|
枪口初速 |
|
最大射程 |
|
8吋55倍径舰炮(英语:8"/55 caliber naval gun,读音:Eight-inch-fifty-five-caliber)是美国海军构成其重巡洋舰和首两艘早期型航空母舰时所搭载的8吋(203.2毫米)舰载主炮。
概述
[编辑]美国海军火炮术语表明,该舰炮发射直径为8吋(203.20毫米)的炮弹,炮管长达55倍径(即是炮管长度为8吋×55=440吋、36.6呎、或是11米)。[3]
Mk 9
[编辑]该型筒紧身管火炮重约30吨,由衬管、主管、套筒和五具箍和所组成。向下摆动的间断螺纹式炮闩是由来自气体喷气系统的压缩空气所闭锁。它以两袋装有重达45英磅(20.41千克)无烟火药的丝绸袋式装药作其推进剂,使得重达260英磅(117.93千克)的炮弹可以2,800呎每秒(853.44米每秒)的速度射出。[1]在41°的最大仰角以下,最大射程为18哩、或是31,860码(29,132.78米)。[1][4]
Mk 12
[编辑]该简化型筒紧身管火炮排除了箍具,从而将重量减轻至17吨。后膛机构相似,以两袋装有重达43英磅(19.50千克)无烟火药的丝绸袋式装药作其推进剂,使得重达335英磅(151.95千克)的炮弹可以2,500呎每秒(762.00米每秒)的速度射出。[1]每门火炮可以4发/分钟的射速发射炮弹。在41°的最大仰角以下,最大射程为30,050码(27,477.72米)。[5]
Mk 14
[编辑]该型火炮与Mk 9相似,但炮弹重量和最大射程相同,[4]膛室较小,镀铬炮膛的膛线缠率从1:35减少至1:25。
Mk 15
[编辑]该型火炮与Mk 12相似,炮弹重量和最大射程相同,但装有与Mk 14一样较小的膛室。[5]每根衬管的有效预期寿命为715发全装药弹炮击。
Mk 16
[编辑]该型装有整体式身管与和垂直滑动式后膛块的自行装填火炮重约20吨。以装有重达78英磅(35.38千克)无烟火药的半定装式(抛射弹和推进药弹壳为分开的)装药作其推进剂,使得重达335英磅(152千克)的炮弹可以2,500呎每秒(762.00米每秒)的速度射出。[1]每门火炮可以10发/分钟的射速发射炮弹。每根衬管的有效预期寿命为780发全装药弹炮击。在41°的最大仰角以下,最大射程为17哩(27公里)。[1][6][7]该火炮亦被改装为实验性质的大口径轻量化火炮(英语:Major Caliber LightWeight Gun,缩写:MCLWG)。
岸防用途
[编辑]1942年初,美国海军所属的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两艘航空母舰八座双联炮塔于珍珠港进行改装时被拆卸掉。这些炮塔被移交给美国陆军海防炮兵团,并且重新架设为欧胡岛的海岸炮。四座双联炮塔炮台分别设于在阿利亚马努火山口附近的盐湖(盐湖炮台,后来称为伯吉斯炮台)、[8]威利维尔尼伊山脊的军事保留区(威里奇炮台Wilridge,后来称为柯克帕特里克炮台)、[9]奥帕埃乌拉军事保留区(奥帕埃乌拉炮台,后来称为里格斯炮台)、[10]布罗迪营地军事保留地(布罗迪炮台,后来称为乔治·里克炮台)。[11][12][13][14]战后,所有火炮和炮塔以及几乎所有其他美国海岸火炮都在1948年被报废。
在1945年1月5日神风敢死队攻势当中,路易斯维尔号以上一座被破坏的8吋55倍径舰载主炮炮塔(2号炮塔)被拆卸以后转移至内华达试验场,并且转换为回转式辐射探测器,以收集核测试当中的数据。[15]
搭载8吋55倍径舰炮的舰船
[编辑]舰船(以下舰船都是美国海军所属) | 搭载炮塔[1] |
---|---|
列克星敦号(CV-2) | 四座190吨Mk 9双联炮塔 |
萨拉托加号(CV-3) | 四座190吨Mk 9双联炮塔 |
彭萨科拉号(CA-24) | 两座190吨Mk 9(其后改为Mk 14)双联炮塔 和两座250吨三联炮塔 |
盐湖城号(CA-25) | 两座190吨Mk 9(其后改为Mk 14)双联炮塔 和两座250吨三联炮塔 |
北安普顿号(CA-26) | 三座250吨Mk 9(其后改为Mk 14)三联炮塔 |
切斯特号(CA-27) | 三座250吨Mk 9(其后改为Mk 14)三联炮塔 |
路易斯维尔号(CA-28) | 三座250吨Mk 9(其后改为Mk 14)三联炮塔 |
芝加哥号(CA-29) | 三座250吨Mk 9三联炮塔 |
休斯顿号重巡洋舰(CA-30) | 三座250吨Mk 9三联炮塔 |
奥古斯塔号(CA-31) | 三座250吨Mk 9(其后改为Mk 14)三联炮塔 |
新奥尔良号(CA-32) | 三座250吨Mk 9(其后改为Mk 14)三联炮塔 |
波特兰号(CA-33) | 三座250吨Mk 9(其后改为Mk 14)三联炮塔 |
阿斯托利亚号(CA-34) | 三座250吨Mk 9三联炮塔 |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CA-35) | 三座250吨Mk 9(其后改为Mk 14)三联炮塔 |
明尼亚波利斯号(CA-36) | 三座250吨Mk 9(其后改为Mk 15)三联炮塔 |
塔斯卡卢萨号(CA-37) | 三座250吨Mk 12三联炮塔 |
旧金山号(CA-38) | 三座250吨Mk 12三联炮塔 |
昆西号(CA-39) | 三座250吨Mk 12三联炮塔 |
文森尼斯号(CA-44) | 三座250吨Mk 12三联炮塔 |
威奇托号(CA-45) | 三座314吨Mk 12三联炮塔 |
巴尔的摩号(CA-68) | 三座300吨Mk 12三联炮塔 |
波士顿号(CA-69→CAG-1) | 三座300吨Mk 15三联炮塔 |
堪培拉号(CA-70→CAG-2) | 三座300吨Mk 15三联炮塔 |
昆西号(CA-71) | 三座300吨Mk 15三联炮塔 |
匹兹堡号(CA-72) | 三座300吨Mk 15三联炮塔 |
圣保罗号(CA-73) | 三座300吨Mk 15三联炮塔 |
哥伦布号(CA-74) | 三座300吨Mk 15三联炮塔 |
海伦娜号(CA-75) | 三座300吨Mk 15三联炮塔 |
俄勒冈城号(CA-122) | 三座300吨Mk 15三联炮塔 |
奥尔巴尼号(CA-123) | 三座300吨Mk 15三联炮塔 |
罗彻斯特号(CA-124) | 三座300吨Mk 15三联炮塔 |
布雷默顿号(CA-130) | 三座300吨Mk 15三联炮塔 |
福尔里弗号(CA-131) | 三座300吨Mk 15三联炮塔 |
梅肯号(CA-132) | 三座300吨Mk 15三联炮塔 |
托莱多号(CA-133) | 三座300吨Mk 15三联炮塔 |
德梅因号(CA-134) | 三座450吨Mk 16三联炮塔 |
洛杉矶号(CA-135) | 三座300吨Mk 15三联炮塔 |
芝加哥号(CA-136) | 三座300吨Mk 15三联炮塔 |
塞勒姆号(CA-139) | 三座450吨Mk 16三联炮塔 |
纽波特纽斯号(CA-148) | 三座450吨Mk 16三联炮塔 |
赫尔号(DD-945) | 一座86吨Mk 16单装自动炮架 (装上Mk 71 8吋55倍径舰炮) |
流行文化
[编辑]8吋55倍径舰炮的Mk 14、Mk 15与RF Mk 16型在2015年战游网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射击游戏《战舰世界》当中除了以史实形式搭载于从彭萨科拉级(同名舰艇)得梅因级(同名舰艇)各型重巡洋舰以外,虚构的美国超级(☆级)重巡洋舰安纳波利斯号以上亦搭载四座与得梅因号同款的三联装主炮塔;而RF Mk 16的双联装提案型在一次更新以后,将三座搭载于其修改至史实的加值系IX级俄勒冈城级重巡洋舰土尔沙号(CA-129)以上;而同型舰炮的四联装提案型亦在同游戏的另一次更新以后,将三座搭载于其修改至史实的加值系IX级衣阿华级战列舰伊利诺伊号(BB-65)以上。
参见
[编辑]- Mk 12 5吋38倍径舰炮
- Mk 16、16DP、17 6吋47倍径舰炮
- Mk 12、14、15、18 6吋53倍径舰炮
- Mk 71 8吋55倍径舰炮,1970年代美国实验计划
- Mk 8 12吋50倍径舰炮
年代、功能、性能相近的其他火炮
[编辑]- 203毫米口径50倍径1924年型火炮:法国研制的203毫米重巡洋舰炮
- 203毫米SK C/34型舰炮:德国研制的203毫米重巡洋舰炮
- 203毫米口径53倍径安萨尔多M1927海军炮:意大利研制的203毫米重巡洋舰炮
- 三年式200毫米双联装舰炮:日本研制的200毫米重巡洋舰炮
- 8吋Mk VIII:英国研制的203毫米重巡洋舰炮
资料来源
[编辑]-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Campbell 1985 pp.127-131
- ^ 8-inch shell info at San Francisco Maritime National Park website.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9).
- ^ Fairfield 1921 p.156
- ^ 4.0 4.1 DiGiulian, Ton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8"/55 (20.3 cm) Marks 9, 10, 11, 13 and 14. Navweaps.com. 27 April 2011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30).
- ^ 5.0 5.1 DiGiulian, Ton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8"/55 (20.3 cm) Marks 12 and 15. Navweaps.com. 7 February 2008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30).
- ^ "New Cruiser Packs 8 inch Automatics" , May 1949, Popular Scien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tailed illustrations of Mark 16
- ^ DiGiulian, Ton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8"/55RF (20.3 cm) Mark 16. Navweaps.com. 27 January 2011 [2016-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2).
- ^ FortWiki article on Battery Burgess.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5).
- ^ FortWiki article on Battery Kirkpatrick.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5).
- ^ ForWiki article on Battery Riggs.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5).
- ^ FortWiki article on Battery George Ricker.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5).
- ^ FortWiki article on Hawaii turret batteries.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5).
- ^ Berhow, Mark A., Ed. American Seacoast Defenses, A Reference Guide, Second Edition. CDSG Press. 2004: 118–119, 217–219. ISBN 0-9748167-0-1.
- ^ List of all US coastal forts and batter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the Coast Defense Study Group, Inc. website
- ^ Mystery in the Desert Is a Mystery No More.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参考文献
[编辑]- Campbell, Joh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Two.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0-87021-459-4.
- Fairfield, A.P. Naval Ordnance. The Lord Baltimore Press. 1921.
- Lewis, E. R. & Kirchner, D. P. The Oahu Turrets. Warship International. 1992, XXIX (3): 273–301. ISSN 0043-0374.
- Martin, Ty. Question 3/52: USN 8-in/55 Mk-15 Rate of Fire. Warship International. 2016, LIII (1): 23. ISSN 0043-0374.
- "Mystery in the Desert Is a Mystery No More".
外部链接
[编辑]- (英文)——NavWeaps,
- 8"/55 (20.3 cm) Marks 12 and 15,navweaps.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10 Apr 20.
- 8"/55 (20.3 cm) RF Mark 16,navweaps.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10 Apr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