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公國
奧地利公國 Herzogtum Österreich | |||||||||
---|---|---|---|---|---|---|---|---|---|
1156年-1453年 | |||||||||
地位 | 公國 | ||||||||
首都 | 維也納 | ||||||||
常用語言 | 奧地利-巴伐利亞德語 | ||||||||
宗教 | 天主教 | ||||||||
奧地利公爵 | |||||||||
• 1141年-1177年 | 亨利二世(首任公爵,自1156年起) | ||||||||
• 1230年-1246年 | 腓特烈二世(末任巴本堡王朝奧地利公爵) | ||||||||
• 1251年-1276年 | 奧托卡二世(普熱米斯爾王朝) | ||||||||
• 1282年-1291年 | 阿爾布雷希特一世(首任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公爵) | ||||||||
• 1230年–1246年 | 腓特烈五世(末任奧地利公爵,晉升為奧地利大公) | ||||||||
歷史時期 | 中世紀 | ||||||||
• 小特權 | 1156年9月17日 | ||||||||
• 格爾奧根貝格條約 | 1186年8月17日 | ||||||||
• 杜恩克魯特戰役 | 1278年8月26日 | ||||||||
• 大特權 | 1358年-1359年 | ||||||||
• 紐堡條約 | 1379年9月25日 | ||||||||
• 正式升格為奧地利大公國 | 1453年 | ||||||||
ISO 3166碼 | AT | ||||||||
|
奧地利歷史 |
---|
歷史系列條目 |
奧地利公國(德語:Herzogtum Österreich)是中世紀時期神聖羅馬帝國內的一個諸侯國。1156年的帝國小特權,將奧地利藩侯國(意即東部邊疆區)(德語:Ostarrîchi)從巴伐利亞公國的一個屬國升格為一個獨立的公國。1276年,巴本堡王朝的奧地利公爵絕嗣後,羅馬人民的國王魯道夫一世繼承了奧地利公國,哈布斯堡王朝由此攫取了奧地利。在隨後數百年,奧地利一直是哈布斯堡王朝領土的核心。1359年,奧地利公爵魯道夫四世在偽造帝國大特權,僭稱奧地利大公。1453年,奧地利大公爵腓特烈五世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奧地利公國始稱為奧地利大公國。
地理
[編輯]最初,奧地利公國大致只包括現在的下奧地利的小部分領土。升為公國前,奧地利是一個邊境馬克,包括神聖羅馬帝國東部外圍,多瑙河的南北兩岸,以及的恩斯河以東的地區。
公國北部疆域包括德羅森多夫、拉布斯、拉鎮和其他沿塔亞河沿岸的防禦工事一線,與歷史悠久的瓦爾德威爾特爾和韋因威爾特爾地區接壤,並以曼哈茨山脈與波希米亞公國(在1198年升格為王國 )和摩拉維亞侯國這兩個由捷克普熱米斯爾王朝統治的地區交界。在東部,帝國的邊界逐漸向摩拉瓦河平原與維也納盆地擴張,並與當時的匈牙利王國(現屬斯洛伐克)接壤。多瑙河右岸的萊塔河最終成為神聖羅馬帝國與匈牙利王國長達數世紀的邊境線。公國南方接壤的施蒂里亞同樣被升格為公國。施蒂利亞公國最終於1192被奧地利公國兼併。
歷史
[編輯]奧地利公國的疆域最初由凱爾特人占據。這裡一直是諸多日耳曼部族領地的交界處。從6世紀起,阿瓦爾人與斯拉夫部落開始在此地定居。斯拉夫人在公元600年前後建立了卡蘭塔尼亞親王國。此外,公元567年建立的阿瓦爾汗國也包括了現今大部分的奧地利,並以恩斯河與德意志的巴伐利亞部落公國相接壤。公元631年至658年期間,薩莫帝國曾短暫占領過此地。公元791年起,查理曼的卡洛林軍隊開始對阿瓦爾汗國發動攻擊。
公元800前後,查理曼贏得了數場決定性的戰役。查理曼在恩斯河和拉布河之間的區域建立起一個邊境馬克,稱阿瓦爾馬克,是為東部馬克的一部分。公元907年,這個屬東法蘭克王國的邊疆區在與馬扎爾人的普雷斯堡之戰後丟失。公元955年,東法蘭克國王奧托一世在第二次萊希菲爾德之戰中擊敗馬扎爾人,重奪該地,並建立巴伐利亞屬的奧地利邊疆馬克。公元976年,神聖羅馬皇帝奧托二世將奧地利邊疆區封予巴本堡王朝的利奧波德一世。一大批德意志移民(向東移民),沿多瑙河一路定居,直到與匈牙利接壤的邊界。這幾乎完全割裂西斯拉夫民族(斯洛伐克)和 南斯拉夫民族(斯洛維尼亞)的土地。
巴本堡王朝
[編輯]儘管今日的奧地利與哈布斯堡王朝幾乎劃上等號,在1246以前,奧地利實際上還是巴本堡王朝的領地。奧地利藩侯利奧波德四世(1136-1141)是霍亨斯陶芬王朝忠誠的臣屬,以對抗巴伐利亞 的韋爾夫王朝。1139年,羅馬人民的國王康拉德三世廢黜韋爾夫王朝的巴伐利亞公爵亨利十世,並將巴伐利亞公國轉封給他的內弟,巴本堡的利奧波德。1141年,利奧波德的弟弟兼繼承人亨利二世再次受封巴伐利亞。1156年,霍亨施陶芬王朝的皇帝腓特烈一世與韋爾夫王朝達成妥協。在雷根斯堡舉行的帝國議會上, 亨利二世不得不將巴伐利亞公國交還給韋爾夫王朝的「獅子」亨利。作為補償,在當年9月17日,巴本堡的邊境馬克通過小特權提升為與巴伐利亞同等級的公國,稱奧地利公國。
新任奧地利公爵將他的居所定於維也納,即後來的霍夫堡皇宮。他還創立了維也納的蘇格蘭修道院作為巴本堡王朝的家族教堂,許多來自愛爾蘭的僧侶定居於內。由於占據著多瑙河重要貿易路線(克雷姆斯和毛特恩—維也納—匈牙利—拜占庭帝國)舉足輕重的地理位置,奧地利逐步繁榮起來。在公爵利奧波德五世(1177-1194)和利奧波德六世(1194-1230)統治期間,巴本堡王朝的聲望達到頂點。1186年簽署的格奧爾根貝格條約規定奧地利在施蒂利亞的奧托卡四世死後繼承施蒂利亞的土地。1192年,奧托卡爾四世逝世,奧地利與施蒂利亞形成共主邦聯,持續到1918年。奧地利還將自己的領土擴張到恩斯河以西的古巴伐利亞領土,沿特勞恩河一直到上奧地利的首府林茨。
1191年,利奧波德五世加入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和阿卡圍城戰。十字軍占領阿卡後,利奧波德五世與獅心王理查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吵。據稱爭吵的原因是利奧波德將巴本堡的旗幟升到了理察的英格蘭旗與腓力二世的法蘭西旗旁邊。隨後,利奧波德在理查路過奧地利返回英格蘭的路上將他綁架,並關押在杜倫斯坦城堡。理查隨後被移交給皇帝亨利六世以換取了一大筆贖金。利奧波德五世利用這筆贖金建立了靠近匈牙利邊境一側維也納新城的防禦工事。根據傳說,皇帝所賦予他使用紅色-白色-紅色的旗幟作為奧地利的旗幟。
1198年,利奧波德六世繼承了奧地利與施蒂里亞,並迎娶了的拜占庭公主狄奧多拉·安吉麗娜,並在隨後在1225年將他的女兒瑪格麗特嫁給了腓特烈二世的兒子亨利七世。其時,許多著名的戀歌作者,如萊茵馬爾·馮·哈格瑙和瓦爾特·馮·德·福格爾魏德,都是維也納宮廷的座上賓,這也帶動了奧地利中古高地德語詩的蓬勃發展。傳聞著名的《尼伯龍根之歌》可能就誕生在奧地利。
1230年,利奧波德六世的的兒子,「好戰的」腓特烈二世繼位後不久,奧地利便陷入了動盪。腓特烈二世不僅與奧地利貴族,還與波希米亞國王瓦茨拉夫一世與匈牙利國王安德烈二世爆發了激烈的衝突。他甚至還支持了妹夫亨利七世的叛亂,與皇帝腓特烈二世形成了尖銳的對立。這最終導致了1236年的一紙帝國禁令,迫使公爵逃離維也納。1242年後,儘管公爵與皇帝達成了妥協,但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趁機攻進奧地利,並奪回原被占領的土地。1246年,奧地利和施蒂利亞公爵腓特烈二世於萊塔河之戰中戰死,巴本堡王朝從而絕嗣而終。
奧托卡二世的盛與衰
[編輯]根據封建采邑制度,帝國直轄采邑在領主死亡後實際上會立即歸還給宗主,即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手上。然而,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在其統治末期陷入了與教宗依諾增爵四世的鬥爭,並在義大利與教宗勢力爆發了歸爾甫派和吉伯林派之間的衝突。1250年,腓特烈二世逝世,他的獨子康拉德四世繼承了神聖羅馬皇位,繼續領導霍亨斯陶芬王朝與教宗勢力的鬥爭。僅僅四年後,康拉德四世逝世,其繼承人康拉丁被教宗勢力徹底打敗,並被處決。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絕嗣導致神聖羅馬帝國陷入了大空位期,在這一時期沒有一位國王能得到普遍的認可,而公國們就此得以鞏固他們的基礎,甚至變為更加獨立的統治者。
雄心勃勃的普熱米斯爾王朝領袖,波希米亞國王普熱米斯爾·奧托卡二世抓住了這一良機,將奧地利與施蒂利亞的土地納入自己的版圖。1250年,奧托卡二世攻入奧地利,並獲得了當地貴族的廣泛支持。為了增強自己繼承奧地利公國的合法性,奧托卡爾甚至在1252年迎娶了亨利七世的遺孀,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六世的女兒瑪格麗特。然而,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對此強烈反對,但奧托卡二世於克瑞斯伯隆戰役打敗了匈牙利軍隊。1253年,奧托卡二世繼承了父親瓦茨拉夫一世的波希米亞王位,由此成為了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奧地利和施蒂里亞的統治者——這四個地區的重歸統一要等到300年後的哈布斯堡王朝。
1269年,奧托卡二世還控制著克恩頓公國、卡尼奧拉馬克和南方的溫蒂茨馬克。這使得他控制的疆域北至波蘭與波希米亞邊界的蘇台德,南到亞得里亞海岸。1273年,他在羅馬人的國王的選舉中輸給了來自士瓦本公國,哈布斯堡王朝的的魯道夫一世。魯道夫一世是大空位時期後第一位能確保自己統治的德意志王,並在隨後以皇帝的名義對奧托卡二世發布了皇家禁令,率軍攻入了奧地利。最終,奧托卡二世陣亡於1278年爆發的杜恩克魯特戰役,奧地利和施蒂利亞的土地也被哈布斯堡王朝據為己有。
哈布斯堡王朝
[編輯]魯道夫將他的女兒朱迪思嫁給了普熱米斯爾·奧托卡二世的兒子瓦茨拉夫二世。瓦茨拉夫二世在父親去世後繼承了波希米亞王國。1282年,在奧格斯堡舉辦的帝國議會上,魯道夫一世與選帝侯們達成了一項協議,將他的兩個兒子阿爾布雷希特一世和魯道夫二世列為奧地利的神聖羅馬帝國諸侯。一年以後簽訂的萊茵費爾登條約確定了奧地利的長子繼承制。魯道夫的後裔持續統治奧地利和施蒂利亞長達數個世紀,直到1918年奧匈帝國解散。
哈布斯堡王朝在14世紀和15世紀進一步向東方擴張:克恩頓公國和卡尼奧拉馬克,最早是戈里齊亞家族的領地,受在1335年劃歸哈布斯堡王朝統治;蒂羅爾伯國在1363年被女伯爵瑪格麗特割讓給奧地利公爵魯道夫四世。這些領土,加上奧地利和施蒂利亞,組成了著名的哈布斯堡核心領地,有時這些領地也會統稱為奧地利。魯道夫四世興建了維也納的霍夫堡皇宮,並於1358年(一說1359年)通過偽造帝國大特權,將奧地利公爵提升為奧地利大公。
接下來的兩個世紀,奧地利陷入了動盪。哈布斯堡王朝的宗教裁判所對瓦勒度派進行了迫害,特別是伯多祿·茨威克爾神父的一系列舉措。14世紀末,魯道夫四世逝世後,他的兩個弟弟阿爾布雷希特三世和利奧波德三世均分了奧地利。1379年簽訂的諾伊貝格條約確定阿爾布雷希特獲得了奧地利本部,而利奧波德三世獲得了剩餘的領土。1402,利奧波德支系再次分裂,哈布斯堡的恩斯特繼承了內奧地利(即施蒂里亞公國、卡林西亞和卡尼奧拉),而腓特烈四世繼承了蒂羅爾和前奧地利。這幾次均分急劇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實力,他們的對手盧森堡王朝和維特爾斯巴赫王朝為此受益良多。
哈布斯堡的阿爾布雷希特支系於1438年再次登上神聖羅馬皇帝的寶座:阿爾布雷希特二世被選為羅馬人的國王,並繼承了繼承他岳父,盧森堡王朝的西吉斯蒙德的皇位。儘管阿爾布雷希特僅僅統治了一年,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冠還是由他利奧波德支系的堂弟,恩斯特的兒子腓特烈三世繼承。腓特烈三世在阿爾布雷希特支系(1457年)和老蒂羅爾支系(1490年)分別絕嗣後,重新統一了哈布斯堡的奧地利領地。1452年,腓特烈三世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並在一年後正式將奧地利提升為大公國。當時的奧地利大公仍是阿爾布雷希特支系的拉斯洛一世,後者在1457年病逝,大公頭銜重歸腓特烈三世。由此,所有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者都保留了奧地利大公的頭銜。而從1438年到1806年的近400年間,只有兩任神聖羅馬皇帝不是出自哈布斯堡王朝。
參看
[編輯]參考
[編輯]- Kann, Robert A. A History of the Habsburg Empire, 1526-1918 (2nd ed. 1980), ch.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