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目錄
家目錄是在多用戶作業系統上包含該系統的特定用戶的文件的文件系統目錄。家目錄的具體內容(如它的名稱和位置)是由作業系統定義的,例如: Windows系統在2000與2003之間的版本中將家目錄放在稱為Documents and Settings的目錄中、Windows Vista以上系統家目錄在Users目錄中、Linux系統在/home中。
描述
[編輯]用戶的家目錄用於存放用戶的文件;包括文本文檔、音樂、圖像或視頻等,也可能包括一些記錄用戶使用偏好、軟體首選設置的配置文件:如瀏覽器書籤,喜愛的桌面壁紙和主題、特定軟體為訪問外部服務而保存的密碼等。用戶可以在該目錄中安裝可執行軟體,但這些軟體只能向擁有該目錄權限的用戶開放。 家目錄可以進一步組織子目錄來使用。
用戶家目錄的內容由文件系統權限保護,一般默認只有用戶自身和管理人員有訪問的權限。 任何獲得管理權限的用戶都有權訪問文件系統上任意受保護的內容,包括其他用戶的家目錄。
家目錄的優點
[編輯]家目錄可避免從整個系統中分離出冗餘的用戶數據,且讓重要文件的備份操作相對簡單。此外,在大多數情況下,以受感染用戶的名義,並在他們的特權下運行的木馬、病毒和蠕蟲,只能夠對受感染用戶的家目錄下的文件進行修改,或許其中一些文件屬於用戶所參與的工作組,但那些文件並不是真正的系統文件。
各作業系統的默認家目錄
[編輯]作業系統 | 路徑 | 環境變量 |
---|---|---|
Microsoft Windows NT (<=4) | <Windows目錄>\Profiles\<用戶名> | %UserProfile% |
Microsoft Windows NT 5.x (2000, XP and 2003) | <根目錄>\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戶名> | |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及以上 | <根目錄>\Users\<用戶名> | |
基於Unix的系統 [1] | <根目錄>/home/<用戶名> | $HOME |
Unix派生系統 | /var/users/<用戶名> /u01/<用戶名> /usr/<用戶名> /user/<用戶名> /users/<用戶名> | |
FreeBSD | /usr/home/<用戶名> | |
Linux (FHS) | /home/<用戶名> | |
AT&T Unix (原始版本) | <根目錄>/usr/<用戶名> | |
Mac OS X | /Users/<用戶名> |
超級用戶的家目錄
[編輯]在大多數作業系統中,超級用戶有不同於常規用戶的家目錄路徑。Unix中超級用戶為root,Windows NT中為SYSTEM。
作業系統 | 路徑 |
---|---|
Solaris 10 及以前 | / |
Solaris 11 | /root |
大多數BSD和GNU/Linux(FHS) | /root |
Mac OS X | /var/root |
其它Unix派生系統 | / /root |
Windows NT | <Windows目錄>\system32\config\systemprofile |
各作業系統的其他特性
[編輯]Unix
[編輯]在Unix下,用戶在登錄後自動被置於他們的家目錄中。shell支持縮寫變量~user指向用戶的家目錄(允許用戶從文件系統中的任意位置瀏覽它或者在其他的Unix命令中使用,而~ (波浪號字符)指向當前用戶的家目錄。
Unix的超級用戶有權訪問文件系統的任意目錄,從而可以訪問所有用戶的家目錄。在舊系統中超級用戶的家目錄為 / 但是在許多新的系統中被改為一個單獨的目錄以免混亂。
VMS
[編輯]在VMS作業系統中,用戶的家目錄被稱為「根目錄」,同樣地Unix/DOS/Windows/AmigaOS 的「根目錄」被稱為「主文件目錄」。
對比單用戶作業系統
[編輯]單用戶作業系統只需為所有用戶文件建立一個單一目錄或者分區,並沒有針對單個用戶而設置的獨立目錄(雖然用戶仍然可以在主工作目錄下手動設置和維護目錄)。
- AmigaOS 版本 2 及更高版本在硬碟上默認有"System"和"Work"分區。
- BeOS (及其繼承系統) 有 /home 目錄,其中包含系統上單用戶的文件。
- 在Windows 95 OEM Service Release 2 之前的Windows版本中沒有用戶目錄,但自此版本發布以來,\My Documents成為了單用戶的家目錄。
- NeXTSTEP和OPENSTEP在單用戶無網絡安裝中,/me 被使用,當作為超級用戶登錄時,/root被作為家目錄。
參見
[編輯]引用
[編輯]- ^ "Home Directory Defini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on July 23,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