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基·勞達
出生 | 奧地利維也納 | 1949年2月22日
---|---|
逝世 | 2019年5月20日 瑞士蘇黎世 | (70歲)
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職業生涯 | |
國籍 | 奧地利 |
活躍年代 | 1971年–1979年、1982年–1985年 |
車隊 | 馬許、不列顛、法拉利、布拉漢姆、麥拉倫 |
出賽次數 | 177(171次起跑) |
世界冠軍 | 3(1975年、1977年、1984年) |
分站冠軍 | 25 |
頒獎台 | 54 |
生涯積分 | 420.5 |
桿位 | 24 |
最快圈速 | 24 |
首次出賽 | 1971年奧地利大獎賽 |
首次分站冠軍 | 1974年西班牙大獎賽 |
最後分站冠軍 | 1985年荷蘭大獎賽 |
最後出賽 | 1985年澳洲大獎賽 |
安德烈亞斯·尼古勞斯·「尼基」·勞達(德語:Andreas Nikolaus "Niki" Lauda,1949年2月22日—2019年5月20日[1][2]),奧地利賽車手,三屆一級方程式世界車手冠軍。
勞達在1976年德國大獎賽期間遭遇嚴重事故,導致面部大面積燒傷,險些喪命。然而在6周後他卻在義大利大獎賽中重新復出。雖然當季冠軍最終歸於詹姆士·亨特,但在下一賽季,勞達重新奪冠。此次事故也成為F1歷史上的傳奇。
勞達曾擔任過兩年的捷豹車隊經理。在商界,尼基·勞達是勞達航空和尼基航空的創始人[3],龐巴迪商務航空公司的形象大使,也曾在德國電視台擔任解說嘉賓,他也曾是F1梅賽德斯AMG車隊非執行董事,多支F1車隊的顧問。
生平
[編輯]早年
[編輯]1949年2月22日,勞達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一戶富裕家庭之中。他的祖父漢斯·勞達是當地銀行家、企業家。[4][5]
勞達的父親希望他能夠從商,延續家族的榮耀。但勞達執意要在賽車場立足。當家人不贊成他的想法後,他放棄繼承財產,[6] 19歲時他和家族分割之後,為能加入一級方程式賽,他初次借款,簽署了一份以人壽保險單做擔保,獲得了3萬英鎊的銀行貸款買了一輛迷你車開始進軍低級別房車賽事[7]。1971年,他以二級方程式賽車手的身份進入了初出茅廬的March-Ford車隊,轉戰保時捷和雪佛蘭房車賽,開始了自己的職業賽車生涯。由於家人的反對,勞達與家人之間一直存在著對賽車抱負的仇恨,並放棄了進一步的接觸。
勞達很快被提升為F1車隊,轉戰歐洲中部舉辦的VEE方程式。[8]1972年,車隊的成績一直處於低谷, 1973年,勞達又借了一筆銀行貸款,進入了英國BRM(British Racing MotorsBritish Racing Motors)車隊。勞達的速度很快,取得成績後被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看中,邀請他加盟法拉利車隊。1974年,重回法拉利的克萊·雷加佐尼(Clay Regazzoni)在老闆恩佐·法拉利面前對勞達大加讚許,法拉利很快就簽下了他,給了他足夠的錢來還清他的債務。勞達與他的BRM隊友克萊·雷加佐尼、蒙特澤莫羅(Luca di Montezemolo)和賽車構造師福爾希利(Mauro Forghieri)一起,使法拉利更上了一層樓。1975年,勞達代表法拉利車隊的第二個賽季,在解決了前一個賽季賽車穩定性問題後,勞達贏下了自己的第一個F1總冠軍[9][10]
法拉利時期(1974-1977年)
[編輯]在1976年德國大獎賽舉辦前一周,雖然勞達已經是累計排名第一的車手,由於稍早時下過一場雨使得路面濕滑,勞達對於賽事主辦方缺乏資源妥善管理如此龐大的線路(當時的紐柏林賽道北環全長22.8公里),包括缺乏消防安全設備和安全車輛感到擔心,勞達呼籲車手們聯合起來抵制比賽,但由於多數車手投了反對票,比賽依然繼續。
8月1日,在比賽進入到第二圈時,在賽道最北端,接近Bergwerk「礦坑」彎前的高速左轉處,賽車突然打橫撞向路邊的護欄和土坡,然後彈回賽道中間起火,隨後趕到的布雷特·朗傑二次撞擊,勞達被困在其中無法脫身,後續趕到的車手阿圖羅·梅薩里奧、哈拉德·埃特爾、蓋伊·愛德華茲和朗格一道施救,最終梅薩里奧將其從車中拖出,大火已經灼傷其面部,勞達逃離賽車後也因為吸入了過多高溫有害氣體而陷入昏迷。由於傷勢過重,勞達也隨即退出了比賽。
事故讓勞達毀容,頭部燒傷後留下了大面積的疤痕,右耳幾乎完全消失。醫院為勞達進行了植皮手術,主要局限於更換眼瞼,使其能正常工作。此次事故後,對外公開場合,他開始經常以頭戴沿帽的形象示人,他也安裝贊助商用他的帽子打廣告。當勞達退出比賽後,麥拉倫車手詹姆士·亨特獲得了隨後西班牙和英國大獎賽的冠軍。勞達退出比賽後,卡洛斯·魯特曼接替了他的位置。法拉利抵制了奧地利大獎賽,抗議他們在西班牙和英國大獎賽上對麥拿輪車手詹姆士·亨特的優待。[11]
第一次退役(1978-1979年)
[編輯]復出及第二次退役(1982-1985年)
[編輯]從事管理
[編輯]1993年,勞達受邀以管理者的身份回到F1。並先後為法拉利車隊、捷豹車隊、梅賽德斯車隊做顧問工作。其中從2012年起,他在梅賽德斯車隊成為非執行董事,並且在為車隊簽下2008年F1世界冠軍車手路易斯·漢米爾頓的合約談判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之後的梅賽德斯車隊的崛起奠定基石。[12]
一級方程式之外
[編輯]1985年,第二次退役後,勞達創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勞達航空。
去世
[編輯]2019年5月20日蘇黎世大學醫院,勞達在睡夢中去世,享年70歲。[13][14]此前他在此接受腎臟問題的治療。過世後他被葬於維也納。他去世後不久的F1摩納哥大獎賽,各車手及工作人員均戴上紅色的帽子予以致敬。
比賽成績
[編輯]歐洲二級方程式錦標賽
[編輯](圖例)粗體為杆位出賽,斜體為最快圈速
賽季 | 車隊 | 底盤 | 引擎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Pos. | 積分 |
---|---|---|---|---|---|---|---|---|---|---|---|---|---|---|---|---|---|---|---|
1971 | March Engineering | March 712M | Cosworth FVA | HOC Ret |
THR 10 |
NÜR 6 |
JAR 7 |
PAL DNQ |
ROU 4 |
MAN Ret |
TUL Ret |
ALB Ret |
VAL 7 |
VAL | 10th | 8 | |||
1972 | March Engineering | March 722 | Ford BDA | MAL 2 |
THR 3 |
HOC Ret |
PAU Ret |
PAL DNQ |
HOC Ret |
ROU Ret |
ÖST Ret |
IMO 3 |
MAN Ret |
PER | SAL 6 |
ALB | HOC 9 |
5th | 25 |
Source:[15]
|
影響
[編輯]個人著作
[編輯]勞達著有5本書:
- The Art and Science of Grand Prix Driving (titled Formula 1: The Art and Technicalities of Grand Prix Driving in some markets) (1975)
- 《我與法拉利的那些年》My Years With Ferrari (1978);
- The New Formula One: A Turbo Age (1984);
- Meine Story (titled To Hell and Back in some markets) (1986)
- Das dritte Leben (en. The third life)(1996).[16]勞達授權奧地利記者Herbert Volker編輯出版。
影視作品
[編輯]在2013年由朗·霍華德執導的電影《決戰終點線》(Rush)中,演員丹尼爾·布爾飾演尼基·勞達。
外界反應
[編輯]在2019年5月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2019年摩納哥大獎賽中梅賽德斯AMG車隊將頭部保護裝置塗成紅色來紀念勞達,其他車隊也都用不同方式來紀念。
參考
[編輯]- ^ 奧地利傳奇賽車手 三屆F1世界冠軍尼基勞達70歲逝世. [2019-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 ^ Niki Lauda, the Austrian Formula 1 legend has died. Mail Online. 2019-05-21 [2019-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1).
- ^ Niki Still Has The Knack. 運動畫刊. 1982-04-26 [2013-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7) (英語).
- ^ Lauda, Hans. www.aeiou.at. [2010-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0) (德語).
- ^ Sportreport.at – Hall of Fame – die Besten der Besten. www.die-namenlosen.at. [2010-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6) (德語).
- ^ Niki Lauda has sadly passed away. Top Gear. [2019-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1) (英語).
- ^ Obituary: Niki Lauda, 1949-2019. Motorsport Magazine. [2019-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英語).
- ^ Niki Lauda passes away: 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Austrian Formula One legend who defied death on the tracks. First Post. [2019-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 ^ Obituary: Niki Lauda, three-times F1 World Champion who recovered from horrific accident. Herald Scotland. [21 May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4).
- ^ 存档副本. [2019-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9).
- ^ 存档副本. [2019-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
- ^ Mercedes originally considered Heidfeld, di Resta over Hamilton for 2013 sea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GPToday.2019-09-12.[2019-09-22].
- ^ 尼基·劳达,3届F1冠军去世,享年70. 衛報. 2019-05-21 [2019-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1) (英語).
- ^ F1传奇人物尼基·劳达去世,享年70, [2019-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1) (英語)
- ^ Niki Lauda – Biography. MotorSportMagazine. [February 2,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 ^ Lauda, Niki. To Hell And Back. London: Corgi Books. 1987. ISBN 0-552-99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