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濟·沙勿略
聖方濟·沙勿略 San Francisco Xavier | |
---|---|
東亞的宗徒、會祖 | |
出生 | 納瓦爾王國哈維耶爾 | 1506年4月7日
逝世 | 1552年12月3日 大明廣東布政司廣州府新寧縣上川島 | (46歲)
敬禮於 | 天主教、信義宗、聖公宗 |
宣福 | 1619年10月25日 由教宗保祿五世 |
封聖 | 1622年3月12日 由教宗額我略十五世 |
主要朝聖地 | 果阿慈悲耶穌大殿,中國上川島沙勿略墓禮拜堂,羅馬耶穌教堂 |
瞻禮 | 12月3日 |
象徵 | 聖依納爵旁的年輕耶穌會士,十字架,燃燒的心,火炬,百合花,傳教士 |
主保 | 中國,日本,東京上智大學,萬民福音部,非洲傳教士,祈禱宗會,菲律賓,馬六甲,斯里蘭卡,印尼,孟買,開普敦,澳洲,紐西蘭,傳染病患者 |
聖方濟·沙勿略(拉丁語:Franciscus Xaverius、巴斯克語:Frantzisko Xabierkoa、法語:François Xavier、西班牙語:Francisco Javier、葡萄牙語:Francisco Xavier,另譯聖方濟·薩威、聖方濟各·沙勿略等[註 1] [4],俗名弗朗西斯科·德·哈索—阿斯皮立奎塔,西班牙語:Francisco de Jasso y Azpilicueta,1506年4月7日—1552年12月3日)是西班牙籍天主教傳教士,也是耶穌會共同創始人之一,亦為其之分支修會-「沙勿略會」的會祖並首先將天主教信仰傳播到亞洲的馬六甲和日本。天主教會稱之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傳教士」、「東亞的宗徒」。天主教會同時尊其為中國、日本,以及果阿、澳門兩個教區之主保。
早年生活
[編輯]方濟·沙勿略於1506年生於納瓦拉王國(今西班牙納瓦拉)沙勿略堡的一個巴斯克望族家庭。1512年,西班牙人入侵納瓦爾,當地很多家族的城堡包括沙勿略家,都在此時被摧毀,而他們的領地也從此失去。1515年,方濟的父親離世。
1525年,19歲的沙勿略前往法國巴黎大學聖巴巴拉學院攻讀哲學,五年後獲碩士學位,開始擔任講師。在巴黎有一位比他年長十五歲的同鄉依納爵·羅耀拉和他共同租了房子住。這位同鄉追求的是天主的光榮,他常給沙勿略說的一句《聖經》金句:「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瑪竇十六:26)。經過依納爵長久的薰陶,沙勿略的思想也逐漸改變了,便加入了追隨依納爵的行列。
1534年8月15日,羅耀拉、沙勿略等七人在巴黎的蒙馬特高地,共同誓發神貧和貞潔的誓願,創立了耶穌會,他們原本想前往耶路撒冷,但被教宗保祿三世阻止。1540年9月27日,教宗保祿三世正式批准成立耶穌會,命羅耀拉成為第一任會長[5]。沙勿略則受命成為耶穌會的首批傳教士。
當時葡萄牙國王若昂三世歡迎耶穌會教士前往葡萄牙開闢的東方地區去傳教。1540年,沙勿略到了葡萄牙。1541年他另外兩個夥伴沿著葡萄牙人開闢的東方航海路線,前往印度、中國、日本等地傳教。
傳教工作
[編輯]印度
[編輯]1541年4月7日,沙勿略和卡瑪利諾(M. P. de Camerino)和曼西亞(F. Mansillas)從葡萄牙里斯本出發。
1542年5月6日,沙勿略抵達葡萄牙在印度的中心地果阿[5]。剛到不久,沙勿略連學習地方語言、文化、風俗習慣的時間都沒有,便在印度德干半島東南沿海的漁村給成千上萬的人付洗。
1545年一月,方濟·沙勿略寫了這樣一封信說:「在一個月之內,我付洗的人超過一萬。我的方法是:當我來到那些要皈依基督的外教人的村莊時,我把所有的男人和小孩子都聚集在同一個地方,以宣呼天主聖父、聖子和聖神的聖名為開始,並讓他們作三次十字聖號,呼求天主聖叄之名,承認只有一位天主。接著,我們誦念《悔罪經》、《信經》、《天主十誡》、《天主經》、《聖母經》和《讚頌聖母經》。在兩年之內,我把這些祈禱經文都譯成他們的語言,我自己也會背誦。慢慢地,大人小孩都會重覆誦念這些經文。祈禱完畢,我給他們解釋《信經》各信條和《天主十誡》的意義。然後,我要他們公開為自己過去的生活請求天主寬恕。講道結束,我問他們是否真正相信《信經》各信條的內容,眾人異口同聲回答相信;於是,我高聲誦念每個信條,每念完一個信條,我便問他們是否相信;他們則雙手交叉作十字狀,放在胸前,齊聲回答相信。就這樣,我便給他們付洗,並用筆寫交給他們每個人一個聖名。男人領洗後,回到家裡,又叫他們的妻子和家人到我這裡來。我用同樣的方式給她們付洗。當大家都領了洗,我便吩咐他們把廟宇和偶像全都摧毀。」
沙勿略將《使徒信經》從拉丁語譯成泰米爾語、馬拉巴語、馬來語等語言。[6]
1545年8月底,沙勿略從馬拉巴前往麻六甲,直到1546年1月才離開前往摩鹿加群島傳教[5]。1547年他又回到麻六甲,並在該年8月與日人彌次郎見面[5]。
日本
[編輯]1549年8月15日(聖母升天節),方濟·沙勿略在一位日本朋友彌次郎的引介之下,攜同兩位耶穌會士(島來斯神父、斐迪南修士)經麻六甲海峽,輾轉抵達彌次郎的家鄉,日本南部九州的鹿兒島。成為第一位踏上日本國土的天主教傳教士。年底,鹿兒島已經有一百五十人、附近地區有四百五十人領洗入教。
沙勿略登陸日本後,馬上發現日本的情況和印度的大異其趣,日本人的生活習慣,思想文化原來比印度的複雜多了。他意識到不能把在印度使用的傳教方法搬到日本,在這裡首先必須學習日本語言,認識日本文化,哲學思想,並採用日本人的風俗習慣,而且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足以使一個人皈依基督。沙勿略從日本寫回歐洲的信立刻被公布出來,吸引了無數人的興趣,也產生極大的共鳴。一時,他被推崇為現代的傳教士。
儘管他得到地方吉利支丹大名的支持,並打算到京都謁見天皇並取得日本全國傳教之權,但兩者均未成功。於1551年離開日本,前往中國。[7][8]這時日本有教友一千。在日本的鹿兒島現今還樹立著沙勿略的紀念碑。
中國
[編輯]沙勿略發現,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很深,於是決心儘早訪問中國。但當時,外國傳教士要進入嚴厲施行海禁的明代中國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1552年 (嘉靖三十一年),他組織了一個赴中國的葡萄牙使團,覲見明朝皇帝。但5月底使團在馬六甲被長官亞戴德(Dom Álvaro d'Ataide da Gama)扣留。於是他決心獨自前往中國,1552年8月 (嘉靖三十一年七月) 底,他把距離中國廣東海岸很近的上川島(屬於台山大廣海灣)作為基地,計劃偷渡入境。但是,答應幫助他們偷渡的中國商人反悔,遲遲不來。
1552年12月3日 (嘉靖三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 晨,沙勿略因瘧疾病逝於島上,年僅46歲,終未達成進入中國大陸的心願。同年10月6日,利瑪竇生於義大利馬切拉塔(Macerata)。三十年後,利瑪竇成功的將天主教傳入中國。耶穌會於1847年至1853年建造在中國的第一座主教座堂時就將其命名為聖方濟各沙勿略堂(上海董家渡)。
紀念
[編輯]據說,沙勿略的屍體長期不腐爛,一路向人展示,到1554年才被安葬在印度果阿。1662年沙勿略被教會列為聖人,他的墓地也成為朝拜的聖地。同時,馬六甲、羅馬、東京和澳門聖若瑟修院都珍藏著沙勿略的部份聖髑。
2006年是聖方濟沙勿略誕辰五百周年紀念。紀念活動將持續整整一年。在方濟故鄉納瓦拉、方濟安葬地印度果阿以及馬六甲、菲律賓和日本,朝聖活動已經拉開了序幕。
命名
[編輯]- 中學
- 光啟學校(Xavier Schoo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上海聖芳濟書院 → 香港聖芳濟書院(St. Francis Xavier's College)
- 香港荃灣聖芳濟中學
- 台灣桃園市私立振聲高級中學(St. Francis Xavier High School)
街道
備註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天主教羅馬禮禮儀日曆 2021-2022年(香港教區及澳門教區適用). 2021~2022年 天主教羅馬禮禮儀日曆 香港教區 及 澳門教區適用 (PDF). : 31 [2021-12-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2-01).
- ^ 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禮儀委員會. 禮儀月曆. sliturgy.catholic.org.tw. [2021-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1).
- ^ 天主教上海教區. 圣方济各•沙勿略司铎 传教主保. www.catholicsh.org. 2021-11-11 [2021-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1).
- ^ 存档副本 (PDF). [2021-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1.
- ^ 5.0 5.1 5.2 5.3 《天國的寶藏──教廷文物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6-01: 頁338. ISBN 978-957-562-755-3.
- ^ 肖清和. 明清漢語神學研究的可能路徑 — 以核心關鍵詞「三位一體」為例 (PDF). 《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第50期. 2019年.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
- ^ Beasley 1999; Hall 1970; Hane 1991; Totman 1981; Mason and Caiger 1997
- ^ Handbook to Life in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Japan. William Edward D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