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
世界遺產 | |
---|---|
官方名稱 | 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英文) Tombes impériales des dynasties Ming et Qing(法文) |
位置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
標準 | 文化:(i)(ii)(iii)(iv)(vi) |
參考編碼 | 1004-012 |
登錄年份 | 2000年(第24屆會議) |
擴展年份 | 2003年、2004年 |
十三陵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 |
座標 | 40°18′12″N 116°13′55″E / 40.30333°N 116.23194°E |
分類 | 古墓葬 |
時代 | 明 |
編號 | 1-178 |
認定時間 | 1961年 |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
---|---|
級別 | AAAAA |
所屬地區 | 北京市 |
評定時間 | 2011年 |
明十三陵,坐落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的天壽山下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距離北京市中心約50公里,是明朝皇帝的墓葬建築群。自永樂七年五月(1409年)起用,直到安葬崇禎帝後結束,歷時230多年,共葬有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餘名妃嬪、1位太監[a],是全球保存最完整的皇陵墓葬群之一。2003年7月3日,與清東陵、清西陵等明清皇家陵寢一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歷史
[編輯]明朝共有16位皇帝,但北京的明十三陵只有13位皇帝,未入陵者因由各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統治期間首都一直位於南京,死後亦葬於南京紫金山的「孝陵」;繼位的長孫惠宗朱允炆於其叔父燕王朱棣(即後來的成祖)發起「靖難之變」攻破南京之後失蹤,加上成祖不承認其帝位,因此沒有帝陵;第七帝代宗朱祁鈺,在其兄英宗於土木堡之變被瓦剌所俘之後登上帝位,英宗奪門之變復辟後不承認其帝位,搗毀其在天壽山修建的壽陵(一說壽陵被改建為在位僅29天的光宗陵墓並改名慶陵),以親王身份將其葬於北京西郊金山(當時妃嬪、親王及公主專用的皇家陵園,今名玉泉山),後憲宗重新承認其地位並擴建其墓成為景泰陵。
十三陵的主陵是朱棣於1409年至1413年最早興建的長陵,他當時經「車駕臨視」,欽定山名為「天壽山」,1424年他於北征韃靼途中駕崩,後安葬於此,但長陵工程直至1427年始全部竣工。期後近20年的興建,形成長達7公里多的完整建築群。
13座陵墓中,永樂帝的長陵、嘉靖帝的永陵和萬曆帝的定陵,均是生前所建,規模亦最大,其餘陵墓則是死後才動工,大約會用半年修建。崇禎帝雖為亡國之君並無正式建陵,但仍葬於十三陵內,以其妃田氏的墓穴擴建為皇陵。
清政權清點明代帝王陵寢,並給予了一定程度的保護,從順治到乾隆,也有不同程度的修繕。晚清隨著政權衰微,陵墓區域修繕和保護逐漸廢弛,但主體墓葬群塚均保存完好。
1955年,時任北京市副市長、明史學家吳晗經與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商議後,報請國務院挖掘十三陵中的長陵,經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批示同意發掘。同年,由吳晗、郭沫若、沈雁冰(茅盾)、鄧拓、范文瀾、張蘇、夏鼐、鄭振鐸、王崑崙所組成的「長陵發掘委員會」成立。9月,明十三陵地區由當時的昌平縣改隸北京市園林局。
1956年決定改為「試掘」定陵,1957年打開定陵地宮,1959年文化部文物局批准成立定陵博物館。但由於技術和認識的落後,包括帝后棺槨在內的許多文物在出土後被損毀。
195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十三陵為北京市第一批重點古建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興起「破四舊」運動,十三陵很快成為波及的一處區域。大量定陵出土文物被從北京城區前來「串聯」的紅衛兵毀壞。8月24日,萬曆皇帝和孝靖、孝端皇后的遺骸,被定陵博物館的「造反派」團伙在定陵大紅門前廣場公開焚毀。
1967年活動退潮後文物部門清點,明十三陵的古建築和附屬文物有變更和損壞,多由於管理使用單位在破「四舊」中,自動破壞或遷移,各陵寶城、明樓磚石被拆走。
1972年底,定陵博物館和十三陵管理處合併,劃歸北京市園林局。
1981年6月,北京十三陵特區辦事處成立,定性為當時的昌平縣人民政府派出機構,接管十三陵管理處職能。
1982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區為全國44個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之一。1995年12月,「明十三陵博物館」成立。2003年7月3日,明十三陵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
目前,長陵、定陵、昭陵、康陵和神道可供遊客參觀,其餘陵均未開放。
風水佈局
[編輯]十三陵背靠的天壽山麓屬於太行山脈,西通居庸關,北通黃花鎮,南向昌平州,成為十三陵及京師之北面屏障。太行山起澤州,蜿蜒綿亙北走千百里山脈不斷,至居庸關。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曾指:「群山自南來,勢若蛟龍翔;東趾踞盧龍,西脊馳太行;後尻坐黃花(指黃花鎮),前面臨神京;中有萬年宅,名曰康家莊;可容百萬人,豁然開明堂。」明代視此為風水地,陵區以常綠的松柏樹為主。
十三陵原有一圈圍牆(部分依山勢,無人工牆體),圍牆上有兩門、十口。兩門為大紅門和小紅門,十口為榨子口、西山口、德勝口、雁子口、錐石口、賢莊口、灰嶺口、老君堂口、東山口和中山口。這些山口為水關(洩洪口)或交通要道。圍牆及山口大部分為明朝嘉靖年間,為保護陵寢安全而修建。清朝以後,才允許守陵人住在牆內,陵寢周圍也才漸漸出現村莊。圍牆和山口現僅存一些遺蹟。[2]
石牌坊位於神道的最南端(也是目前陵區最南端保留的地面建築),建於嘉靖十九年(1540年),此後明代前往陵區的官員都要從此下輿改騎馬前行,以示尊敬。石牌坊北1.5公里為陵區門戶大紅門。大紅門為單檐廡殿頂,黃琉璃瓦,下辟券門三洞。中門為帝后棺槨、神御物等通過,東門為皇帝前來朝拜通道,西門為大臣們的通道[3]。
明十三陵依山而建,沿襲南京孝陵的模式,即除神道共用外,各陵都是前為祭享區,後為墓冢區。陵墓規格相近,各據山頭,陵與陵之間相距500米至8000米不等。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餘均成扇面形分列於長陵左右。亦有陵仿孝陵之制,稱有一座叫「啞巴院」的建築,或更設一座琉璃照壁作為屏幕障。
每座陵墓的陵門設有碑亭,碑文記載皇帝生前的業績,應由嗣皇帝來撰寫。但自從明仁宗為其父朱棣寫了一篇3500字的紀功碑文後,再也沒有嗣皇帝續寫。所以現在除了長陵碑外,其餘各陵都成了無字碑。
以規模較大的定陵(萬曆帝墓)為例,其地面建築的總布局,呈前方後圓,象徵「天圓地方」。地面建築佔地18萬平方米,前有寬闊院落三進,後有高大寶城一座。陵墓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監、神宮監、神馬房等附屬等建築物300多間,往後是陵園最外面的圍牆-外羅城(圍牆外的圍牆)。
其他園寢
[編輯]耗費
[編輯]明十三陵雖屬皇家工程,但總體耗費並無全面的精準紀錄,但部分陵寢的紀錄仍可作參考。1584年動工的萬曆帝陵墓定陵,是十三陵中三大陵墓之一,1584年動工,歷時6年,當時共耗用800萬銀兩。
安葬明穆宗朱載坖及三位皇后的昭陵,早年施工不周,完工後一年,建築便出現了地基沉陷的問題。1574年,昭陵神宮監官陶金等上奏說:「六月以來,陰雨二日,本陵棱恩門裡外磚石沉陷。」1575年正月,明神宗不得不委派工部左侍郎陳一松等提督再修昭陵。第一次興建地面建築,共動用庫銀390932兩,仍未計算當中木植、白城磚、大石窩等費用。後來又有戶、兵二部動用110119銀兩,總計501050銀兩。其中;營繕司又用204422銀兩,虞衡司 13145兩,都水司118854兩,屯田司164628兩。
第二次修葺的費用,文獻中沒有明確記載,但據《明熹宗實錄》記載,前後兩次修建共用銀150餘萬兩。這還不算嘉靖時營建玄宮的費用。如算上嘉靖年間營陵的費用,其總用度至少在200萬兩以上,當時隆慶年間一年的財政總收入亦只有230餘萬兩。
由於營建昭陵需要龐大的錢糧開支,工部庫銀匱乏到了極點。萬曆二年(1574年)八月修繕涿州橋,工部拿不出銀兩,兵部派不出軍匠,最終輔臣張居正請求明神宗懇請太后解囊捐銀,僱工修建。
明朝皇帝陵列表
[編輯]明朝歷任16位皇帝,當中13人葬於明十三陵,但朱元璋葬於南京,此後追諡祖上朱百六、朱四九、朱初一及朱世珍等。明惠宗朱允炆失蹤,無帝陵,而景泰帝則葬於北京西郊金山下。相信是明英宗1457年發動奪門之變復辟之後,不承認景泰帝的帝位,以及景泰帝不肯歸還本屬他的皇位,但並無去其年號。詳見土木堡之變。
陵名 | 皇帝名 | 年號 | 廟號 | 諡號 | 在位年代 | 世系 | 享年 | 附葬皇后 | 陵址 | 圖片 |
---|---|---|---|---|---|---|---|---|---|---|
祖陵 | 朱百六 朱四九 朱初一 |
德祖 懿祖 熙祖 |
玄皇帝 恆皇帝 裕皇帝 |
太祖高祖 太祖曾祖 太祖祖父 |
不詳 不詳 不詳 |
胡氏 侯氏 王氏 |
江蘇省盱眙縣管鎮鄉 | |||
皇陵 | 朱世珍 | 仁祖 | 淳皇帝 | 太祖父親 | 64歲 | 陳氏 | 安徽省鳳陽縣西南 | |||
孝陵 | 朱元璋 | 洪武 | 太祖 | 高皇帝 | 1368-1398 | 71歲 | 馬氏 | 江蘇省南京市鐘山南麓 | ||
長陵 | 朱棣 | 永樂 | 成祖 | 文皇帝 | 1402-1424 | 太祖四子 | 65歲 | 徐氏 | 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下 | |
獻陵 | 朱高熾 | 洪熙 | 仁宗 | 昭皇帝 | 1424-1425 | 成祖長子 | 48歲 | 張氏 | 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黃山寺一嶺下 | |
景陵 | 朱瞻基 | 宣德 | 宣宗 | 章皇帝 | 1425-1435 | 仁宗長子 | 37歲 | 孫氏 | 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黑山下 | |
裕陵 | 朱祁鎮 | 正統 天順 |
英宗 | 睿皇帝 | 1435-1449 1457-1464 |
宣宗長子 | 38歲 | 錢氏 | 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石門山下 | |
景泰陵 | 朱祁鈺 | 景泰 | 代宗 | 景皇帝 | 1449-1457 | 宣宗二子 | 30歲 | 汪氏 | 北京市海淀區金山下 | |
茂陵 | 朱見深 | 成化 | 憲宗 | 純皇帝 | 1464-1487 | 英宗長子 | 41歲 | 王氏 紀氏 邵氏 |
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聚寶山下 | |
泰陵 | 朱祐樘 | 弘治 | 孝宗 | 敬皇帝 | 1487-1505 | 憲宗三子 | 36歲 | 張氏 | 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筆架山下 | |
顯陵 | 朱祐杬 | 睿宗(追尊) | 獻皇帝(追尊) | 憲宗四子 | 44歲 | 蔣氏 | 湖北省鍾祥市松林山(純德山)下 | |||
康陵 | 朱厚照 | 正德 | 武宗 | 毅皇帝 | 1505-1521 | 孝宗長子 | 31歲 | 夏氏 | 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蓮花山下 | |
永陵 | 朱厚熜 | 嘉靖 | 世宗 | 肅皇帝 | 1521-1566 | 憲宗孫子 | 60歲 | 陳氏 方氏 杜氏 |
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陽翠嶺下 | |
昭陵 | 朱載坖 | 隆慶 | 穆宗 | 莊皇帝 | 1566-1572 | 世宗三子 | 36歲 | 李氏 陳氏 李氏 |
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大峪山下 | |
定陵 | 朱翊鈞 | 萬曆 | 神宗 | 顯皇帝 | 1572-1620 | 穆宗三子 | 58歲 | 王氏 王氏 |
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大峪山下 | |
慶陵 | 朱常洛 | 泰昌 | 光宗 | 貞皇帝 | 1620 | 神宗長子 | 39歲 | 郭氏 王氏 劉氏 |
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黃山寺二嶺下 | |
德陵 | 朱由校 | 天啟 | 熹宗 | 悊皇帝 | 1620-1627 | 光宗長子 | 23歲 | 張氏 | 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潭峪嶺下 | |
思陵 | 朱由檢 | 崇禎 | 思宗 | 烈皇帝 | 1627-1644 | 光宗五子 | 34歲 | 皇后周氏 皇貴妃田氏 |
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鹿山下 |
近代大事紀
[編輯]- 1929年:1月30日,河北省委員會第六十一次會議通過《河北省昌平縣明陵保護辦法》。決定在長陵設護陵警察分駐所
- 1935年:1月,北平市政府根據國民政府保護古物的命令,派人勘測長陵,估算修繕經費。3月21日開工修葺,6月27日竣工。工程項目有大紅門、神功聖德碑亭、龍鳳門、長陵陵門、陵內碑亭、祾恩門、祾恩殿、內紅門、牌樓門、明樓、皇牆、神帛爐等
- 1937年:思陵等先後被各股土匪盜發
- 1937至1948年:獻、景、裕、茂、泰、康、永、昭、慶、德等陵殘壞的祾恩門、祾恩殿,在戰亂中被逐漸拆毀,只餘殘垣斷壁。思陵享殿、碑亭、明樓被國民革命軍拆除後,將磚運走修炮樓
- 1949-1950年:隸屬河北省通縣專署的昌平縣政府,設立護陵委員會駐景陵村
- 1952年:10月,河北省文化局指示,改護陵委員會為十三陵文物保管所
- 1955年: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根據前政務院關於接管十三陵,修繕古建築,植樹造林,闢為公園的指示,派市建築工程局第一建築公司備料施工,修葺長、景、永三陵;9月,明十三陵由河北省昌平縣劃歸北京市園林局。
- 195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十三陵為北京市第一批重點古建文物保護單位。5月,打開定陵地下玄宮,出土文物近3000件
- 1958年:文化部文物局批准成立定陵博物館。
- 1959年:10月,定陵正式對外開放(隸屬北京市文化局)
- 1961年:國務院公布十三陵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1961年至90年代:修復工作進行,其餘陵墓陸續開放
- 1966年8月24日:「文化大革命 」時期,在「打倒地主階級頭子萬曆」的口號聲中,由定陵博物館工作人員組成的「造反派」進入定陵博物館文物庫房,把「明神宗朱翊鈞」、「孝端顯皇后」王氏及「孝靖皇后 」王氏的三具屍骨拉出來擺放在定陵大紅門前廣場上,進行「批鬥」,最終付之一炬。
- 1987年:4月,修繕昭陵工程開工;1992年竣工。
- 1995年:5月,修繕獻陵工程竣工;7月,神路二期工程竣工;12月「明十三陵博物館」成立。
- 2003年:7月3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明十三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2001年起,昌平區在已修繕部分陵寢的基礎之上,投資上億元開始了又一輪的大規模修繕,先後修繕了德陵、康陵、慶陵、泰陵、茂陵,到2013年初,最後一座殘陵裕陵修繕完工。2013年1月1日起,十三陵特區辦事處將永陵、康陵、茂陵、泰陵、德陵、慶陵6座陵寢對外開放,但不接待散客。[4]
未來規劃
[編輯]中國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時,曾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諾,將陵區部分居民遷出,恢復原本風貌。但截至2018年,陵區內仍有2萬多居民,13座皇陵也僅有定陵、長陵和昭陵對公眾開放。[5]
按照規劃,將復建陵區南面8公里圍牆,在明代87平方公里陵區範圍內實行准封閉式管理。這涉及到16個村、1.5萬人的搬遷,以及G110、昌赤路和懷長路三條穿行陵區道路的改道。之後,遊客在陵區將只能選擇環保巴士、步行、自行車等交通方式。陵區內尚未開放的10座帝陵和其它陪葬墓也將修繕開放。同時,將在陵區外建設十三陵門戶區,門戶區將分為三個部分:明文化體驗區將展現明代經濟社會發展、生活禮儀等;故宮文創園將由故宮博物院設立故宮明代藏品博物館,並開展學術交流、文創產品研發與銷售;生態社區將用於安置遷出的村民,建設遊客集散中心等。[5]
圖集
[編輯]
備註
[編輯]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王岩、王秀玲. 《明十三陵的陪葬墓——兼论东西二井陪葬墓的墓主人》. 首屆明代帝王陵寢研討會暨首屆居庸關長城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北京市: 國家文物局). 2000, (2000年): 124—135 [2022-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4) (簡體中文).
- ^ 十三座陵外围的“边墙”有望重现. 新浪. 2012-03-09 [2022-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2).
- ^ 胡漢生. 明十三陵. 中國青年出版社. 1998. ISBN 7500627025.
- ^ 十三陵明年新开放6座陵寝 不接待散客遭质疑,凤凰网,2012年12月29日. [2012年12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月1日).
- ^ 5.0 5.1 [2018]十三陵大风景区将准封闭管理.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18-01-29 [2022-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