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裾
外觀
曲裾,全稱曲裾袍,原稱繞襟袍。由於屬於上下分裁式,類似深衣,故又稱曲裾深衣、繞襟深衣。曲裾袍右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經過背後,沒有縫在衣上的繫帶,以腰帶繫住三角衽片的末梢來固定。這一狀況可能就是古籍資料提到的「續衽鉤邊」。「衽」是衣襟。「續衽」是將衣襟接長。「鉤邊」是形容繞襟的樣式。流行於先秦至漢代。
歷史
[編輯]曲裾出現可能與漢族衣冠最初沒有連襠的罩褲有關,下擺有了這樣幾重保護就合符禮儀,因此,曲裾深衣在未流行合襠袴的先秦至西漢較為流行。開始男女均可穿著。後來男子曲裾愈來愈少,曲裾作為女子衣裝保留的時間相對長。曲裾袍衣長曳地,行不露足,具有含蓄、儒雅的特徵[1]。
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帛畫中,婦女於腦後挽髻,鬢間插有首飾,老婦發上還明顯地插有珠玉步搖。每人所穿的服裝,儘管質地、顏色不一,但基本樣式相同,都是寬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老婦穿的服裝,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具有濃郁的時代特色。另外出土單繞曲裾實物。
從西安、徐州等地出土陶俑服飾可知[2],西漢曲裾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現代稱之為「三重衣」。
東漢中後期至魏晉,女子深衣式微,襦裙成為女服主流,曲裾深衣自然也差不多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