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4年2月21日) |
美利堅合眾國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
---|---|
格言: | |
國歌:《星條旗》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 |
首都 |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38°53′N 77°01′W / 38.883°N 77.017°W |
最大城市 | 紐約(都市人口) 40°43′N 74°00′W / 40.717°N 74.000°W |
官方語言 | 無規定(聯邦政府)[a] |
國家語言 | 英語[b] |
族群 | |
政府 | 聯邦總統制憲政共和國 |
喬·拜登 | |
• 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 | 賀錦麗 |
• 眾議院議長 | 邁克·約翰遜 |
• 參議院臨時議長 | 派蒂·莫瑞 |
• 首席大法官 | 約翰·羅勃茲 |
立法機構 | 國會 |
• 上議院 | 參議院 |
• 下議院 | 眾議院 |
現役軍人 | 1,393,658人[6] 860,200人(預備役)[7](2021年)(第3名) |
主要歷史事件 | |
• 宣布獨立 | 1776年7月4日 |
• 憲法生效 | 1789年3月4日 |
• 南北戰爭爆發 | 1861年4月12日 |
• 黑人奴隸獲得解放 | 1863年1月1日 |
1917年4月6日 | |
• 大蕭條開始 | 1929年10月29日 |
1941年12月8日 | |
• 美蘇冷戰開始 | 1947年3月12日 |
• 911事件 | 2001年9月11日 |
• 阿富汗戰爭爆發 | 2001年10月7日 |
• 伊拉克戰爭爆發 | 2003年3月20日 |
• 金融危機爆發 | 2008年9月15日 |
面積 | |
• 總面積 | 9,833,520平方公里[8][c](第3/4名) |
• 水域率 | 6.97% |
• 陸地總面積 | 9,147,593 平方公里 3,531,905 平方英里[9] |
人口 | |
• 2023年估計 | 336,507,343[8] |
• 2021年普查 | 331,449,281[10](第3名) |
• 密度 | 33.6/平方公里(第146名) |
GDP(PPP) | 2023年估計 |
• 總計 | 26.854萬億美元[11](第2名) |
• 人均 | 80,034美元[11](第8名) |
GDP(國際匯率) | 2023年估計 |
• 總計 | 26.854萬億美元[11](第1名) |
• 人均 | 80,034美元[11](第7名) |
吉尼係數 | ▲ 0.45[12](2021年) 中 |
人類發展指數 | ▲ 0.926[13](2019年) 極高極高 · 第15名 |
貨幣 | 美元 ($)(USD) |
時區 | UTC−4至−12、+10、+11 |
• 夏令時 | UTC−4至−10[d] |
日期格式 | MM/DD/YYYY |
• 曆法 | 公曆 |
行駛方位 | 靠右行駛[e][f] |
電話區號 | +1 |
ISO 3166碼 | US |
網際網路頂級域 | .us .gov .mil .edu |
美利堅合眾國(英語: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縮寫USA),簡稱合眾國(United States,縮寫US)或美國(America),是位於北美洲的聯邦制共和國,被認為是當今世上唯一的超級大國[15]。美國由50個州、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和326個印第安人保留地組成[16];在聯邦外,其主張對5個離岸自治領土及若干外島擁有主權[註 1]。美國領土面積為9,372,610平方公里[8][註 2],為北美第二(次於加拿大),世界第三或第四[18]。截至2020年初,美國總人口約為3.3億人[19],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國[20][21]、也是人口最多的已開發國家、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美國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22]。美國國土的地形與氣候複雜,生物多樣性齊全[23]。
12,000多年前,古印第安人通過白令陸橋遷徙,定居在現在的美國領土上。歐洲人從16世紀開始殖民北美,1607年起開始成為英國的殖民地[24]。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發表,1783年英國戰敗並承認其獨立[24][25]。1787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完稿,標誌聯邦政府和聯邦制正式確立。自19世紀起。美國不斷西進和對外擴張,至1848年時疆域已橫跨北美大陸[26]。1861年,由於奴隸制的分歧,美國南部七個蓄奴州宣布退出聯邦而獨立,南北戰爭爆發。1868年,北方勝利,奴隸制被廢除[27][28]。隨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推動下,美國經濟實力不斷增長[29]。1929年,美國迎來經濟大蕭條。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戰勝後,美國與蘇聯因意識形態及爭奪世界霸權而進入冷戰。1969年,太空競賽促使美國執行阿波羅計畫,人類首次登陸月球。1991年蘇聯解體後,冷戰結束,美國成為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30]。
美國自19世紀末就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31],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世界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及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商品出口國[32][33],貢獻了全球財富的四分之一和全球軍事開支的三分之一[34]。其長期以來都是全球的經濟[35]、軍事[36]、教育[37]、科研[38]、航天[39]及醫療技術[40]的強國,服務業占主導地位,生產製造業規模大,科技處於世界領先地位[41]。紐約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GaWC將其評為Alpha++級全球城市[42][43]。美國是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美洲國家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的創始成員國,也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政治和文化上對世界影響深遠。[44]
國名
[編輯]英文名
[編輯]「The United States」是對美國最傳統最正式的稱呼,它最早出現在獨立宣言與美國憲法中。在官方場合說到美國時,一般必須使用此通稱。[45][46]簡稱「the U.S.」,「the US」或者「the States」。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由約翰·迪金森編寫於1776年6月17日的聯邦條款第二草稿出現[47],縮寫是U.S.A.。作為法定政權的名稱,它的應用度並沒有US廣泛,使用最多的地方就是在體育賽事上。除此之外,美國簽署官方文件必須在第一次出現的時候使用代表政權的全名「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漢字名稱
[編輯]早先在清朝時因將星條旗的圖案稱為花旗,美國因而獲得別稱「花旗國」;一些美國事物的中文名稱至今仍含有「花旗」的字樣,例如美國特產花旗參以及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花旗銀行(Citibank)。
乾隆年間對美國稱作「咪唎𠼤」[48],曾國藩也指出「咪夷質性醇厚,於中國時思效順。」[49]道光年間則稱「米利堅」[50],後採裨治文等人譯「亞美理駕合眾國」,簡稱「美國」或「合眾國」,參見1844年《望廈條約》、1858年《天津條約》、1901年《辛丑條約》;1860年以降逐漸用「美」代「米」[51],及至宣統退位前簽訂《各國禁菸公約》為「美利堅合眾國」,該全稱則使用至今。
日本亦受與華交流影響,例如江戶時代《神奈川條約》使用美國譯名「米利堅合眾國」、「亞墨利加」可見於《瀛寰志略·卷九·北亞墨利加米利堅合眾國》,也就是日文簡稱「米國」由來[51]。
歷史
[編輯]原住民和歐洲殖民
[編輯]考古學研究顯示,公元前5萬年左右人類開始出現在美洲。基本與人類出現在日本和斯堪地那維亞的時間相同。史前移民來自亞洲和歐洲,主要的移民活動發生在約1.4萬-1.1萬年前,之後形成美洲原住民[52]。
1492年10月12日,在西班牙女王支持下,哥倫布到達巴哈馬群島的聖薩爾瓦多島[52]。1493年,哥倫布在今聖多明各建立第一個西班牙殖民地[52]。
1607年,位於倫敦的維吉尼亞公司在北美切薩皮克灣的詹姆斯鎮建立英國第一個殖民地[52]。其後,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的東北部和中部陸續建立殖民地。1624年,荷蘭在哈得遜河口建立殖民地-新尼德蘭,並在此後的幾十年間擴展到康乃狄克和德拉瓦河谷[52]。1652年至1675年,英國與荷蘭發生三次戰爭,其後荷蘭永久撤離北美,英國則得到新尼德蘭並繼續拓展殖民地。到了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前,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的現美國境內先後建立13個殖民地(新罕布什爾、麻薩諸塞灣、羅德島、康乃狄克、紐約、賓夕法尼亞、新澤西、德拉瓦、馬里蘭、維吉尼亞、北卡羅萊納、南卡羅萊納和喬治亞)[30]。
美國獨立和領土擴張(1776年-1861年)
[編輯]在1760年代和1770年代,13個北美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的關係趨於緊張,導致1774年與1775年的一連串武裝衝突。出席第二屆大陸會議的13個殖民地的代表們在1776年7月4日簽下《美國獨立宣言》,使得武裝衝突轉化為獨立戰爭,代表們並於會中決議創立大陸軍以對抗英軍,由喬治·華盛頓領導[30],並得到來自法國的軍火支持。1778年,法國在薩拉托加戰役後正式加入戰爭,派遣大量艦隊與陸軍協助美國獨立。1781年,《邦聯條例》獲得13個構成州的全數同意,一個永久性邦聯成立。在法國和西班牙幫助下,經歷艱苦的8年獨立戰爭後,大陸軍團終於擊敗英軍,使得英國於1783年簽下《巴黎條約》,正式承認13個北美殖民地的獨立。1787年的費城會議,提出了一部使邦聯轉變成聯邦體制的憲法,1789年6月,這部《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獲得13個州中的9個州批准生效[30]。
19世紀起,美國國內開始出現「命運天定論」,「昭昭天命」成為美國19世紀時的政治標語[53][54],其中一層含義就是美國人是「天選之人」必須要擴張領土與勢力。在美國的擴張主義思潮領導下,美國西進運動崛起,開始向西部擴張。從1803年至1848年,美國的面積比獨立時擴大了幾乎三倍,胸懷新的共和國註定「擴展至整個大陸」的理想,朝廣闊無際的原野拓展,甚至在路易西安納購地之前便已深入內陸[55]。這種擴展在1812年戰爭時遭到短暫的阻撓,但很快隨著戰爭的結束而繼續進行。從此役之後,美國民眾增強「從大洋到大洋」擴展的思潮,認為是不可抵抗的命運。1848年美國攻陷南方的墨西哥首都,贏得美墨戰爭。墨西哥承認德克薩斯併入美國,也割讓了2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相當於其領土的一半)給美國[56]。美國政府鼓勵民眾向西墾荒,還鼓勵修築鐵路,與美洲原住民發生更多衝突。19世紀後期美軍與民兵發動多次剿滅美洲原住民行動,直到永遠結束美洲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為止[57]。
南北戰爭和戰後重建(1861年-1898年)
[編輯]隨著國家不斷擴展和發展,一個新的問題也逐漸浮現,北方主導的聯邦政府與南方的州政府在蓄奴問題和州權上有所分歧:北方州反對擴展奴隸制度(並非反對奴隸制),反對新加入的州實行奴隸制度;而南方州反對北方州干涉其生活方式,因為他們的棉花經濟產業是全盤依賴於奴隸制度的[24]。
在共和黨的亞伯拉罕·林肯於1860年當選總統後,衝突徹底爆發[58],這是由於林肯所屬的共和黨反對擴展奴隸制度。南卡羅來納州成為第一個宣布脫離聯邦的州,六個南部州也相繼分離,於1861年成立美利堅聯盟國以對抗聯邦政府。林肯就任後不久,內戰正式爆發,美國內戰以聯邦在1865年取得勝利告終,同時終結奴隸制度以及州是否有權脫離聯邦的爭議。這場內戰成為美國歷史的主要分水嶺,聯邦政府的權力從此大為增加[59],也確立了共和黨控制美國政壇的地位,直至1933年為止。
內戰期間的科技發展和來自歐洲的大量移民潮為美國的新興產業提供大量的勞動力,在從前乏人問津之處建立許多社區和城市,加快美國的工業發展以及邁向國際強權的速度。接著,美國在海外進行許多帝國主義的冒險,包括在美西戰爭[60]勝利後吞併波多黎各和菲律賓等西班牙大部分的海外殖民地,使美國成為世界主要的列強之一[30]。
兩次世界大戰和大蕭條(1914年-1945年)
[編輯]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美國最初保持中立;由於德國發動的無限制潛艇戰擊沉在大西洋航行的美國船隻(RMS Lusitania),造成許多美國平民的無辜死傷,激怒美國民眾[30]。在戰爭最後階段,美國在1917年加入協約國以對抗同盟國。由於歷史原因,美國大眾對於英國和法國較為同情,雖然有部分德裔和愛爾蘭裔反對介入[61]。為了保護美國投資者和聯邦政府在歐洲的大量投資也是美國參戰的主因之一。在美國於1917年參戰後,雖然美國士兵不佳的素質未能給予協約國太多幫助,但豐沛的物資援助使協約國在1918年獲勝。戰後,擔心過度捲入歐洲事務,美國參議院並未批准協約國制裁同盟國的凡爾賽條約[30];相反,美國採取孤立主義政策。
戰爭使英法德等國家元氣大傷。而由於戰爭從未在美洲本土進行,給美國帶來大量財富和聲望。在幾乎整個1920年代,農產品價格不斷降低,工業利潤大幅增長,美國經濟發展的異常繁榮。另外信貸上升和股票市場的興盛也在這波經濟成長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終於令股市在1929年大崩盤,隨之而來的是大蕭條[30]。大蕭條最終終結了共和黨數十年主導美國政治的地位,民主黨的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上台執政。
為了復甦經濟,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政府實行新政,大幅增加聯邦政府對市場經濟的干預,然而,美國經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徹底復甦[30]。
1941年12月7日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加入同盟國以對抗軸心國。接下來的多場戰役成為美國歷史上代價最高昂的一場戰爭,然而前線和大後方創造的大量工作機會、以及軍工產業帶動的生產復甦,使美國經濟完全走出大恐慌的陰霾。美國婦女也因此大規模踏入工作職場[62]。
冷戰時期和種族衝突(1945年-1991年)
[編輯]二戰勝利後,美國和蘇聯的衝突逐漸浮現,美國代表的是經濟方面實行資本主義政策的市場經濟模式和政治上的自由民主制,而蘇聯則代表實行社會主義政策的計劃經濟模式和一黨專政制度,蘇聯的崛起和意識形態的衝突造成1940年代末期開始的冷戰[30]。兩國在許多地區和國家進行一連串代理人戰爭,包括韓戰、越南戰爭、5次中東戰爭以及幾乎觸發核大戰的古巴飛彈危機、以及阿富汗戰爭[30]。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
冷戰中,美國和蘇聯為了爭奪在航天領域的地位進行了太空競賽。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努力下,美國航天員尼爾·阿姆斯特朗於1969年7月21日乘坐阿波羅11號首次登上月球並安全返回。
同時在美國國內,美國社會的種族隔離現象逐漸受到重視,尤其是在南方。從1950年代開始,這些歧視法律受到馬丁·路德·金等人領導的民權運動的挑戰,最後終於廢除南方各州的種族隔離法律[30],1964年民權法案也定下條文禁止對任何種族及性別任何形式的歧視,包括工作和教育的歧視[63]。雖然如此,美國種族問題及經濟不平等的深層矛盾至今仍未完全解決[64]。
當代美國(1991年至今)
[編輯]經歷1970年代石油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後,隆納·雷根在1980年當選總統,是當時最年長的總統。在1980年代,他大力推行雷根經濟學,美國經濟於1980年代開始復甦。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30]。美國依然繼續派兵參與海外的戰爭,例如1991年的海灣戰爭。在1990年代,由於數位革命以及網際網路製造的大量工作機會和技術變革,美國經濟經歷史無前例的繁榮成長,新興的矽谷成為世界資訊產業的龍頭重鎮,誕生諸如蘋果公司以及Google在內的大量資訊產業公司[66][67]。
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遭遇九一一襲擊事件[68],重創了美國民眾的信心,促使美國外交政策將對付恐怖主義威脅作為焦點之一[69]。美國政府開始反恐戰爭和行動——阿富汗戰爭,在2001年10月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後,於該年12月份建立起阿富汗臨時政府;又在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海珊的政權,建立伊拉克臨時政府[70]。由於美國對於當地政府過於強勢的態度及軍事力量,引發所駐兵地區人民的擔憂。美國在反恐駐兵過程中,因為各種機遇而發生一些廣為流傳的虐囚醜聞和襲擊無辜平民事件,如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事件、美軍褻瀆古蘭經事件、維基解密公布的美軍屠殺伊拉克平民錄像以及美國設在世界各地的黑獄等等,受到當地人士及世界多國的強烈譴責[71][72][73]。
自2008年底,美國經濟陷入次貸危機,經濟一度遭受重創,目前已經進入復甦期,失業率也已從最高峰的百分之十開始下滑。2009年1月20日,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國人總統貝拉克·歐巴馬宣誓就職,於2017年1月卸任。2017年1月20日,時年70歲的唐納德·川普宣誓就職[74]。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經濟受到嚴重衝擊,失業率上升。2021年1月6日,川普支持者闖入美國國會大廈,擾亂正在計票和認證總統選舉結果的美國國會聯席會議[75][76]。2021年1月20日,78歲的喬·拜登宣誓就職,為歷史上最年長的美國總統。
地理
[編輯]美國位於西半球,由美國本土、阿拉斯加州及夏威夷州三個部分所組成:美國本土位於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間,包含北美洲48個相鄰的州份;阿拉斯加州是位在北美洲最西北部的半島;夏威夷州則是坐落於太平洋的群島。此外,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上還有波多黎各等美國領土。在地理意義上,「美國本土」一詞普遍指的是美國大陸上相連的四十八州,連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而不包括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波多黎各、關島和美屬維京群島、美屬薩摩亞、還有北馬里亞納群島,以及十一個無人小島嶼(其中巴霍努埃沃淺灘以及塞拉尼拉淺灘有爭議,其實際管理方為哥倫比亞)
地形
[編輯]美國地形多樣,呈南北縱列分布;東西兩側高,中部低,地勢落差大;平原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一半以上。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和西部的洛磯山脈(屬於世界最長的山系的科迪勒拉山系一部分)是美國的兩大山脈。
美國東海岸沿海地區有著海岸平原,在海岸平原南方是美國最大的半島佛羅里達半島,北方是地形起伏的山麓地帶,延伸到位於北卡羅來納州和新罕布夏州高1830米的阿巴拉契亞山脈為止。在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是五大湖和中西部地帶的平原,這裡相對而言較為平坦,密西西比河貫穿南北[77]。在密西西比河以西,落基山脈以東,分布著面積廣闊的大平原,包括東部平原的高草草原到西部高原的短草草原。
在大平原西部是高原山地地區,其中包括高聳的洛磯山脈,從加拿大由北向南貫穿美國,構成了美國西部的很大一部分。其在科羅拉多州的最高峰埃爾伯特山達到4270米[78]。落基山脈西部的大片乾旱沙漠是山間高原,包括位於高原內陸中的大盆地和索諾蘭沙漠、莫哈韋沙漠。大盆地其間的沙漠稱為大盆地沙漠,是北美最大的沙漠。在大盆地的西南方則有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死谷(Death Valley),為北美洲最低、最乾旱以及最熱的地區。
落基山脈的西南部有科羅拉多高原,其大致位於四角落州的正中央,科羅拉多河貫穿其間。高原跨猶他州、科羅拉多州、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其分布有經過強烈侵蝕的砂岩地帶,這些紅土高原也是數個國家公園坐落的地方,包括布萊斯、大峽谷和宰恩等。落基山脈和山間高原西部,靠近太平洋海岸有內華達山脈、喀斯喀特山脈和較低矮的海岸山脈,其中內華達山脈則有美國本土海拔最高的惠特尼山(4418米)。
位於阿拉斯加州的迪納利峰海拔6194米,是北美洲最高的山峰,阿拉斯加大陸以西和以南的阿留申群島上也有許多火山。夏威夷群島則是熱帶的火山島群,分布面積超過2400公里,由6個大島和其他一些小島組成。
-
夏威夷群島的海灘
氣候
[編輯]由於幅員遼闊和眾多的地理特徵,美國幾乎有著世界上所有的氣候類型:
- 東北部沿海和五大湖區屬柯本氣候分類法的大陸性溫帶闊葉林氣候或周淑貞氣候分類法的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受拉布拉多寒流和南下冷空氣影響,冬季較冷,夏季較溫和,多雨雪,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
- 東南部和墨西哥灣沿岸屬於亞熱帶森林氣候或周淑貞氣候分類法的副熱帶濕潤氣候:受墨西哥灣暖流影響,溫暖濕潤,年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
- 中部平原:寒暖氣流均可長驅直入,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多雪;
- 西部內陸高原:冬季乾燥寒冷,夏季乾燥炎熱,年降雨量500毫米以下;
- 西部太平洋沿岸:南段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北段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或周淑貞氣候分類法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影響美國氣候的主要是北極氣流,每年從太平洋帶來大規模的低氣壓,這些低氣壓在通過內華達山脈、洛磯山脈、和喀斯喀特山脈時夾帶大量水分,在中部大平原帶來猛烈的暴雨,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有時這些暴雨可能與其他的低氣壓會合,繼續前往東海岸和大西洋,並會演變為更激烈的東北風暴,在中大西洋區域和新英格蘭形成大規模的降雪。
大盆地地區和哥倫比亞高原則是乾旱少雨的地區,最乾旱時平均降雨量少於38毫米,夏季時最熱的數個禮拜溫度超過38℃。加利福尼亞州大多數區域都屬於地中海式氣候,有時會在每年的10月至隔年的4月引發強烈降雨,而其他月份幾乎全無降水。
由於地形分布,美國受到的極端天氣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灣幾乎每年都會發生破壞性強的颶風,並帶來洪水。世界上大多數龍捲風都發生在該國,其中春季和夏季最為頻繁,尤其在中部平原的龍捲風走廊。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報告的熱浪數量更多,美國西南部地區的乾旱也變得更加持久和嚴重。[79]
生物
[編輯]美國有超過17,000種本土的植物和樹種,光是加利福尼亞州就有5000種,從熱帶地區至北極都有植物分布,美國的植物是世界上最多樣化的,同時,數千種非本土的外來物種有時也會影響到本土的動植物。美國本土有超過400種哺乳類、700種鳥類、500種爬蟲類和兩棲類以及900,000種已經被發現的昆蟲[80]。許多植物和動物都僅限於它們的分布區域,有些則瀕臨絕種的危險。
美國也是世界上最早開始重視環境保護的國家之一,聯邦政府管理的58座國家公園保護大量生態各異的大自然地區[81]。某些地區也成立荒野保護區,以確保對當地動植物棲息地的長期保護。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負責監控瀕臨絕種和威脅的動植物,並在全國成立許許多多的動植物棲息保留區。這些動植物保護區域全部加起來高達2,643,807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28.8%[82]。這些土地都由聯邦政府保護,但有些地區也放寬允許石油的勘查、採礦業和大農場的經營。
水文
[編輯]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長的河流,水系全長6,270公里,為世界第四長河(前三名分別為尼羅河、亞馬遜河和長江);流域面積2,980,000平方公里,是北美大陸流域面積最廣的水系,兩岸多湖泊和沼澤。本流源頭在明尼蘇達州落基山北段,流經中央大平原,注入墨西哥灣。除了主流之外,可通航的支流約有40條,水深2.75米的航道達1萬公里,並通過運河與五大湖連成一巨大的內河航運系統。
國家公園
[編輯]黃石國家公園是美國第一座國家公園,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由尤利塞斯·S·格蘭特於1872年簽署法令成立。1916年,《美國國家公園管理法》頒布,成立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內政部下轄)管理這些公園,其目的為「保護自然風光、野生動植物和歷史遺跡,為人們提供休閒享受,同時不能破壞這些場所,將之流傳給後代」。
美國目前一共有58座國家公園,其中14個被列入世界遺產。合共有27個州擁有國家公園,包括美屬薩摩亞和美屬維京群島。阿拉斯加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各有8座國家公園,居各州之冠。成立國家公園須由美國國會通過相關法案頒布。
政治
[編輯]政府
[編輯]聯邦權力機構本身有三個分支,且互相監督和制衡(三權分立),其總部均設在華盛頓特區:
立法機關
[編輯]即美國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兩部分組成。擁有聯邦立法權、宣戰權、條約批准權、政府採購權和彈劾權。參議院有100名成員(每個州2名),任期六年;眾議院有435名議員,來自國會選區,根據人口分配給每個州,任期兩年。[83]
行政機關
[編輯]美國總統是美國最高行政機關,擔任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三軍統帥兼國家安全會議主席。總統、副總統和由總統提名參議院批准的內閣官員及其下屬,負責行使基於聯邦法律的治理權,也可在立法法案成為法律之前否決這些法案。總統和副總統在總統選舉中一起競選和選舉,總統和副總統的任期為四年,可當選不超過兩次。[84]
其下設有美國總統行政辦公室(包括白宮辦公廳)、各聯邦行政部門(如國務院、財政部、國防部、教育部等)和各聯邦政府獨立機構(如聯邦儲蓄系統、中央情報局、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等)。
司法機關
[編輯]美國聯邦司法機構的法官均由由總統提名並經參議院批准,主要由美國最高法院、美國上訴法院和美國地區法院組成,擁有解釋法律和推翻違憲法律的權力。美國上訴法院共12個,主要裁定來自於其聯邦司法管轄區內對於地區法院判決的上訴案件。[85]美國最高法院由9名大法官組成,其中1位是美國首席大法官,對於提交的各種案件,一般由9位大法官以簡單多數票的表決方法來決定。[86]
地方選舉
[編輯]美國各州政府均擁有自己的州憲法,擁有自己的州參眾兩院(可能根據各別不同而異,除了內布拉斯加州之外,該州只有一個議院)。各州舉行選舉的年分皆不相同。州長任期四年(佛蒙特州和新罕布什爾州的州長任期兩年),可以連任,部分州會對州長的任期設限制,一些州則不設任期限制。
政黨
[編輯]美國聯邦政府與國會和州的政府與議會主要有兩個政黨競爭:民主黨及共和黨。民主黨通常在社會議題上屬於自由派,在經濟議題上屬於進步主義及自由主義的路線;共和黨通常在社會議題上屬於社會保守派、在經濟議題上屬於古典自由主義,對外奉行強硬的國防外交政策,屬於干涉主義路線。[87]美國人一般會傾向支持兩黨中的其中一個,不過一些人也會支持獨立的小政黨的候選人,包括自由黨、綠黨、憲法黨等。
1933年-1995年,民主黨一直控制國會兩院,共和黨僅在1947年-1949年和1953年-1955年兩屆會期短暫取得多數。1994年共和黨革命後,除了2001-2002年民主黨在參議院暫時佔多數外,共和黨控制國會兩院並保持在兩院的多數優勢直到2007年1月,2010年11月期中選舉中,共和黨重新奪回眾議院的多數,控制眾議院。2015年共和黨控制參議院。2019年民主黨再次控制眾議院。2021年民主黨再次成為參議院多數,完成完全執政。
在總統選舉方面,自1860年林肯總統當選以來,共和黨一直保持總統職位(四屆除外)直至1932年羅斯褔當選總統。1952年民主黨結束其在白宮20年的執政地位。之後就是民主黨及共和黨時常輪替執政。[88]
外交
[編輯]外交史
[編輯]冷戰時,美國最初試圖限制蘇聯於世界各地的影響力。為了對抗蘇聯,美國、加拿大和10個歐洲國家共同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聯合盟國對抗任何針對北美和歐洲的軍事行動,後來又有14個歐洲國家陸續加入了這一共同防禦聯盟,包括土耳其和一些前華沙條約成員國以及部分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出於政治上的現實考量,美國也與共産主義陣營中部分社會主義國家結成戰略夥伴,例如中蘇交惡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來源請求]
近年來,由於蘇聯解體,美國失去全球戰略對手,更加關注自身邊界安全,防止非法移民和非法毒品進入國內——尤其是針對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國家。[89]美國也充分利用冷戰後的全球領導地位,基於國家利益和民主自由價值觀,打擊恐怖主義、「邪惡軸心」國家和避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其主要目標為維護國家利益,被認為有干涉主義的性質。近年由於中國在經濟和軍事上迅速發展,美國逐漸加強在亞洲(尤其在南海)的軍事部署。[90]
現狀
[編輯]美國具有全球性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影響力,其外交政策走向一直是世界關注和討論的焦點。美國的外交關係規模是全世界最為龐大的。幾乎所有的國家在華盛頓特區都設有大使館和派駐大使。目前世界上只有中華民國(曾有邦交,1979年1月1日終止至今,但有美國在台協會維持事實上的官方往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曾有邦交,1980年4月7日終止至今)、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曾有邦交,2012年終止至今)和不丹王國等與美國沒有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2015年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問古巴後,古巴與美國恢復雙方中斷超過50年的外交關係,同時美國也在川普政府時期與朝鮮開展元首外交。
在西方世界方面,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均被視為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稱為五眼聯盟,美國是五眼聯盟成員國中唯一非大英國協成員的國家。亞洲方面,在二戰後,日本、大韓民國和以色列均與美國有極緊密的外交關係,日、韓兩地更有美軍駐兵(參見駐日美軍、駐韓美軍)[91]。整體上來講,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美國在軍事領域上的主要結盟,覆蓋北美和歐洲共30個國家。因軍事聯盟,北約會員國在國際重大政治問題通常會通過密切磋商使得立場基本統一。另外,美國還有18個主要非北約盟友國家,他們享受美國給予的軍事和金融合作特權。
冷戰後的美國外交在中東及伊斯蘭社會一直不被國際社會看好,甚至常年被一些媒體評論為失敗。從巴以問題一直僵持不下,911事件開始再到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的泥潭,阿拉伯之春變成阿拉伯之冬,經歷動盪的利比亞和敘利亞乃至埃及、黎巴嫩至今局勢還沒有穩定下來,這導致了中東地區的20多個國家的反美浪潮愈演愈烈。據有關信息指出,美國政府在明知恐怖組織的威脅性下,仍然放手不管,導致了如今ISIS對中東威脅的加重。[92][93]但也促成了阿拉伯多國和以色列的關係正常化,在激化與什葉派伊朗矛盾的同時緩和了與主流遜尼派阿拉伯國家的矛盾。[94]
軍事
[編輯]美軍的陸海空軍規模一直位於世界前列,而且其軍事花費己約佔全世界總軍費開銷的47%,為世界最強大的正規部隊,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核武器庫,全世界最精良的武器裝備,在近代世界軍事排名中一直保持第一。
美國總統是美國軍隊的最高統帥,軍隊由國防部長具體負責,軍事指揮權是在各軍種的參謀長手上。由他們所組成的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作戰計劃並組織實施。美國軍隊分為五個軍種:由國防部管理的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和國土安全部管理的海岸警衛隊。海岸警衛隊在和平時期由國土安全部管轄,戰爭期間歸國防部的海軍部。
美軍於20世紀到今經歷過一戰、二戰、韓戰、越戰、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等大小戰爭,已多次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如在海灣戰爭中將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軍隊趕出科威特。
美軍的軍事實力也表現在物流管理和電戰能力上,在這方面的龐大優勢使美軍能夠迅速集結部隊應付戰爭。美國空軍有C-5、C-17等巨型空運載具,並裝備先進的F-22猛禽戰鬥機及F-35閃電II戰鬥機。美國海軍有11艘現役大型航空母艦,配合軍事力量投射的原則,使美軍能對大部分的威脅做出迅速反應。美國在1949年4月4日加入地區性軍事防衛組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也使美國本土有了一層除美軍外的軍事保護屏障。並且正在研發6代戰機(F/A-XX/次世代制空權)
行政區劃和城市
[編輯]除夏威夷外,其餘49個州都位於美洲大陸。其中除阿拉斯加,其他48州連同華盛頓特區彼此相連,又稱美國本土。一些人將阿拉斯加也視為「本土」州,因為雖然它和「下方的48州」之間被加拿大隔離,但從地理上它仍是北美大陸的一部分。所有這些用詞通常都包括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第五十個州夏威夷州則位於太平洋的群島上。
美國也佔有其他土地、地區和佔領區。最特別的是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其本身並沒有州的地位,在國會亦無代表,但在總統選舉有3張選舉人票。其他的海外島嶼領土包括美屬薩摩亞、關島、北馬里亞納群島、波多黎各和美屬維京群島等。帕邁拉環礁是美國唯一的合併非建制領土,但目前並無人居住。美國本土外小島嶼則由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許多無人居住的島嶼組成。此外,自1898年始,美國在古巴的關塔那摩灣擁有一個規模龐大的海軍基地。
之前由美國佔領的地區包括巴拿馬運河區域,自1903年至1979年一直屬於美國領土。另外,菲律賓群島從1898年至1946年間也屬於美國領土,1935年美國在那裡建立了菲律賓自治邦作為轉型至完全獨立的國家前的過渡形式,最後在1946年菲律賓正式獨立,但美國仍在那裡保留軍事基地,美國和菲律賓不論在軍事、文化和經濟上關係依然密切。
除了美國的實際州和領土外,有數個國家自願加入為美國的聯合邦(Associated States),包括了密克羅尼西亞聯邦(1986年以來)、帛琉(1994年以來)、以及馬紹爾群島(1986年以來),這些國家都保有國際法的主權以及對於國土的最高控制權力,所以在國際上被視為獨立於美國。不過,這些國家的政府都允許美國提供防衛和金融協助,美國也給予這些國家特殊待遇,提供許多加入美國國內政策計畫的機會,包括災害防治、救災和重建等計畫。這些自由聯合邦都依賴美國提供的金融協助以維持政府運作和資金需求。
最後是美國特殊的印第安保留地,因為地區還擁有部落主權,符合國家具有主權的定義,地位相當於美國的各州一樣,雖然理論上也是一級行政區,但這些獨立政治實體仍歸類在各州的領土內,屬於是美利堅合眾國因應部落民族分類出的特殊區域。
城市
[編輯]目前全美國有大約77%的人口居住於城市地區,其中又有半數以上集中於37座主要的大城市。這些城市也形塑了美國的文化、傳統和經濟。在2004年,全美有251個超過了10萬人的都市,以及9個超過100萬人的大都市,包括了好幾個重要的全球城市,例如紐約、洛杉磯和芝加哥。此外,若將市中心外的都會區域也算進去的話,美國有50個超過了一百萬人的大都會[95]。亦是每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最多國內城市名列前茅的國家之一。
美國最大都會區(2010年人口普查) | ||||||||
---|---|---|---|---|---|---|---|---|
名稱 | 州份 | 人口 | 名稱 | 州份 | 人口 | |||
紐約 | NY-NJ-CT-PA | 22,255,491 | 亞特蘭大 | GA-AL | 6,054,858 | |||
洛杉磯 | CA | 17,877,006 | 底特律 | MI | 5,318,744 | |||
芝加哥 | IL-IN-WI | 9,840,929 | 西雅圖 | WA | 4,274,767 | |||
華盛頓 | DC-MD-VA-WV-PA | 9,032,651 | 鳳凰城 | AZ | 4,246,484 | |||
舊金山 | CA | 8,923,942 | 明尼阿波利斯 | MN-WI | 3,721,504 | |||
波士頓 | MA-RI-NH-CT | 7,893,376 | 克利夫蘭 | OH | 3,630,166 | |||
費城 | PA-NJ-DE-MD | 7,067,807 | 奧蘭多 | FL | 3,447,946 | |||
達拉斯 | TX | 6,816,237 | 聖地牙哥 | CA | 3,095,313 | |||
邁阿密 | FL | 6,199,860 | 丹佛 | CO | 3,090,874 | |||
休士頓 | TX | 6,114,562 | 波特蘭 | OR-WA | 2,921,408 |
經濟
[編輯]美國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27.37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一[96],人均GDP超過8萬美元。美國經濟高度發達,生產技術領先,部門結構完整;農工業先進,已達到後工業發展水平;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和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出口國[97];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製造業國家;[98]美國在各領域擁有眾多的國際品牌,在全球500家最大的公司中,有136家總部設在美國,比如波音,微軟,Google,Facebook,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耐克等。[99]
美國各地區的經濟活動重心不一。例如:紐約市是金融、航運、出版、廣播和廣告等行業的中心,也是世界名列前茅的經濟中心;洛杉磯是唱片、電影和電視節目製作中心,也是北美洲西岸以至亞太區的經濟中心;舊金山灣區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區是技術開發中心,矽谷更是全球高科技和科研中心;美國中西部是重工業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車城,西雅圖是飛機製造城,芝加哥是該地區的金融和商業中心;東南部以醫藥研究、旅遊業和建造業為主要產業,並且由於其薪資成本低於其他地區,因此持續的吸引製造業的投資。[100]
美國經濟體系兼有資本主義和混合經濟的特徵。從1980年代以來,美國相對減少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新自由主義所帶來的經濟寬鬆為工業的發展帶來了好處,但其衍生衍生的財團壟斷問題,不平等競爭問題,以及最低薪資問題都一再成為社會的爭議焦點。在這個體系內,企業和私營機構做主要的微觀經濟決策,政府在國內經濟生活中的角色較為次要;然而,各級政府的總和卻占GDP的36%;在已開發國家中,美國的社會福利網相對較小且比其他工業化國家都要少,政府對商業的管制也低於其他已開發國家[101]。 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美國人的平均家庭和雇員收入最高。[102]美國的財富高度集中,10%最富有的人擁有該國72%的家庭財富,而最底層的50%的人僅擁有2%,美國的收入不平等仍處於歷史最高水平。[103]美國在億美元億萬富翁和百萬富翁的數量上排名第一,截至2023年有735名億萬富翁和近2200萬百萬富翁。[104] 截至2021年,3800萬人(約占美國人口的12%)生活在貧困中。 2022 年,美國約有 582,500 名有庇護所和無庇護所的無家可歸者。[105]
工業
[編輯]美國為是世界第二大工業國,工業門類齊全且生產技術先進,是飛機、鋼鐵、軍火和電子器材的主要輸出國。傳統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化工、石油、飛機、機械、造船、電力、採礦、冶金、印刷、紡織、製藥、食品、軍火等。新興工業部門有電子電器、光電、雷射、精密機械、宇航、核能、新能源、機器人、新型材料、生物製藥、高速鐵路系統、尖端武器等。其中電子電器、光電、宇航、核能、生物製藥及尖端武器等工業居世界領先水平。[106]
美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黃金、石油和鈾,近年來得益於頁岩氣革命和聯邦放開石油出口,美國一躍成為世界主要石油輸出國,解決了困擾美國數十年的能源獨立問題,對國家安全意義重大。並且天然氣作為頁岩油的副產品,其出口也激增。
農業
[編輯]美國是世界第一大農業國,也是最大的農業出口國之一。美國的小麥、大豆、玉米、棉花、菸草、肉蛋奶產量均名列前茅,其中小麥產量占世界的近十分之一,大豆和玉米均占40%左右;畜牧業發達。美國本土並沒有熱帶分布,因而需要大量進口可可、咖啡、天然橡膠、香蕉等熱帶作物,國內超過一半的水果都在科技發達的加利福尼亞州產出。[107]
服務業
[編輯]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逐步將製造業轉移至國外後,美國進入「後工業化時代」,服務業在其經濟、就業中所占比重越來越高,全國四分之三的勞力從事服務業[108]。2019年,服務業增加值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69%和總就業人數的71%[109]。教育是美國最重要的經濟產業之一,每年吸引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慕名前來求學,也為此吸納了不少人才。美國也有發達的旅遊業[110]。據美國旅遊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旅遊業的總收入達到了2.95萬億美元,對國內生產總值總貢獻排名世界第一[111]。每年接待遊客數量最多的州依次為加利福尼亞州、佛羅里達州、內華達州、德克薩斯州和紐約州。
科學技術
[編輯]人類工業史上許多最重要的發明,包括了軋棉機、通用零件、生產線等都是源自美國,其中工業的生產線尤其重要,它使得工業的「大量生產」從夢想變為真實。其他重要的發明還包括飛機、電燈泡、電話。 美國在20世紀開展了著名的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和人類基因組計劃。在二戰時期,美國最早研製出原子彈,將人類科技帶入原子時代的新紀元。在冷戰時期,美國最終在太空科學和技術領域全面領先,從而在太空競賽中擊敗蘇聯,也從而導致了火箭技術、武器研究、材料科學和計算機等領域的重大進步,1969年7月,當尼爾·阿姆斯特朗從阿波羅11號飛船中走出,成為踏上月球的第一人時,標誌著競賽達到巔峰。
二戰以來,美國為電腦與網際網路發展史上貢獻至豐,包括二戰中發明的電腦和初期的軍事化應用,到今日以谷歌、微軟、IBM、英特爾、蘋果、惠普和戴爾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公司都為電腦和資訊化領域做出了巨大的革新和貢獻。此外美國國防部創辦的ARPA網也是網路技術的先驅。
在科學研究方面,美國學者贏得了顯著大量的諾貝爾獎,特別是在生物和醫學領域,充份彰顯美國優越的研究環境以及對一流人才的磁吸能力。國立衛生研究院是美國生物醫學的聚焦點,並已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使人類對腫瘤、阿茲海默病等疾病的治癒研究進入重要階段[112]。航空和航天研究的政府機構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之類的私營企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交通運輸
[編輯]由於美國的國土較為遼闊且三面臨海加之經濟發達,使得其許多交通方式的運輸技術與運量均居世界首位。公路、鐵路的密度處世界領先水平,高速鐵路建設則因為航空業的優勢巨大,遠遜於居世界領先水平的國家。航空港和港口數量居世界前列。因旅客鐵路網的相應限制,美國國內通勤旅客最常使用的長途旅行方式以駕駛與航空為主。
公路
[編輯]由於汽車產業在美國的發展相當早,美國許多城市的發展都提前顧慮到將城市和住宅區搭配道路網絡的設計。為連結遼闊的國土,美國設計並建造了高通行量、高速度的高速公路,美國的國家交通系統主要便是依賴這些高速公路網。當中最重要的是州際高速公路系統的建設。這些高速公路在1950年代經由當時的總統艾森豪授權建造。根據2004年的數據,美國的公路總長為6,407,637公里,名列世界第一。
在殖民地時代,美國多數地區遵行左駛規則。美國獨立後,受支持其獨立的法國和後來的18世紀歐洲移民的影響[113],逐漸將道路通行方向改為右駛,此規則在美國內戰之後通行於全國。
鐵路
[編輯]美國建造了橫貫大陸的鐵路網絡,用以在48個州之間運載貨物。美國鐵路公司(Amtrak)所經營的鐵路網也橫貫了48個州中的46個,專門用於客運用途。美國的鐵路總長度位居世界第一[114]。根據2007年的數據,美國的鐵路總長為226,427公里。然而由於美國高速公路及民航客運十分發達,其機動性及省時性均遠高於鐵路,使得美國的鐵路客運不及西歐和日本那般發達。美國政府的分析認為空中客運是導致客運鐵路公司在1970年代接連倒閉的主因。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發展大眾運輸已經是全世界對抗全球暖化而達成一致的共識。包括由加利福尼亞州所提案發展的加利福尼亞高速鐵路計劃在內,美國政府以及各州政府已經開始了大眾鐵路運輸的可行性研究與籌備工作,為未來交通形態的轉型作準備。
城市交通
[編輯]美國許多城市擁有公共運輸系統,而在紐約市的地鐵網路是當中最大的,每日通勤人次為世界第二高,僅次於日本東京地鐵,而其通勤鐵路和公車網路則延伸至長島、紐約上州、新澤西州和康乃狄克州,構成了世界上載客量最大的交通網之一。但是普遍而言,美國城市的公共運輸相較於其他已開發國家仍較為落後,除了少數如紐約、芝加哥及舊金山等公共運輸較發達的都會區外,人們外出時最常依賴的運輸模式仍然是以私人汽車為主。
水運
[編輯]美國是世界上海岸線第三長的國家,故形成了眾多優良港口。大西洋西岸的紐約港,墨西哥灣北岸的休士頓港,以及太平洋東岸的洛杉磯港(長灘港)是美國最大的三個國際貨物港口,同時也是吞吐量居世界前列的頂級大港。縱貫美國南北的密西西比河航運量居世界河流前三名,加之其上游通過運河與五大湖及哈得孫河相連,內河航運十分便利。座落在密西根湖南岸的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為著名的內陸港口。
航空
[編輯]美國是人類發明出首架飛機並首次實現飛行的國家,對於擁有遼闊國土且經濟發達的美國,自然的成為國內航線最發達的國家,特別是由於客運鐵路的缺乏,數百哩以上的旅程,國內各地區長途交通幾乎全依賴飛機。以乘坐飛機的形式前往另一個城市,對美國人如同家常便飯。因此全國遍佈有一萬五千個以上的機場,是機場最密集的國家,佔據全球總數的25%[115]。以乘客量而言,在2004年全世界前30個最繁忙的機場中就有17個位於美國,包括了排名第一的亞特蘭大哈茲菲爾德-傑克遜國際機場。以運貨量而言,在同一年裡,全世界前30個最繁忙的貨運機場就有12個在美國,包括了排名第一的孟菲斯國際機場(MEM)。此外,芝加哥、舊金山(聖弗朗西斯科)、西雅圖、休斯敦、邁阿密、華盛頓等也為重要的航空港。正因為美國在全球航空業的分量之重,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所頒布的規定甚至成為了全世界航空業的另一個參考標準。
對外貿易
[編輯]美國是世界第二大貿易國,世界最大進口國,世界第二大出口國。美國是小麥、玉米、大豆的最大出口國。同時也是航空、電子、化工類產品的主要出口國。此外,美國還是世界最大的軍火出口國。美國主要進口的商品有化石能源、電力、工業原材料、一般工業製成品、橡膠、可可、咖啡等。美國的主要貿易對象有加拿大、中國大陸、日本、墨西哥、德國、英國、法國、沙烏地阿拉伯、印度、韓國、台灣、巴西等。其中,加拿大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美國最重要的兩個貿易夥伴國。
人口和社會
[編輯]人口
[編輯]據美國人口普查局報告,截至2020年4月1日,美國人口總數為331,449,281人,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和印度。[116]2020年,美國人口的年齡中位數為38.5歲;2018年,52% 的15歲及以上美國人已婚;2021 年,美國的總生育率為每名婦女1.7個孩子;2019 年,美國單親家庭中的兒童比例 (23%) 位居世界首位。[117]
美國擁有多元化的人口。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17年底統計資料,美國白人佔73%,人數為234,370,202人;有西班牙白人血統及有拉丁美洲背景的拉丁裔美國人佔總人口的17.6%,人口爲56,510,571人;非裔美國人佔總人口的12.7%,人數為40,610,815人;亞裔美國人佔總人口的5.4%,人數為17,186,320人,其中最大的亞裔群體為華裔美國人(包括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東南亞的華人),佔1.3%;美國原住民如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佔總人口的0.8%,人數為2,622,102人;美國在太平洋的領土上的原住民佔總人口的0.2%,人數為570,116人。[118]
主要的歐洲原籍是德國(15.6%)、愛爾蘭(10.8%)、英格蘭(8.7%)、義大利(5.6%)和斯堪地那維亞(3.7%);很多也來自斯拉夫國家,如波蘭和俄羅斯等;其他的歐裔移民來自東歐、南歐和加拿大的法語區。拉丁裔美國人是美國第一大的種族族群,佔總人口的16.1%(2005年),之中自墨西哥移民而來的佔了66%,並且預計在將來幾十年中仍會高速增長。非裔美國人遍佈全美,不過南方的黑人區為最大,合計3,500萬人(12.12%)。他們的祖先主要是在內戰以前被作為奴隸販賣過來的。
語言
[編輯]雖然美國沒有法定官方語言,英語卻是事實上的國家語言。據2008年統計,約3億148萬(99.6%)的五歲以上人口在家只說英語。英語是最通用的交流語言,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語也是移民歸化的要求之一。
一些美國人呼籲把英語提升為官方語言,有28個州已經通過地方法律確保英語的官方地位;有3個州承認其他語言與英語有平行地位:路易斯安那州的法語,夏威夷州的夏威夷語和新墨西哥州的西班牙語。除英語外,使用人口超過100萬人的語言包括西班牙語、漢語、塔加洛語、越南語、法語、韓語、德語。[119]
宗教
[編輯]美國建國前的英國殖民地時期沒有宗教自由,存在非常嚴酷的宗教法令,而且基督宗教各派別控制的地區對其它派別的教徒也實行歧視政策[120]。
美國建國後,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於1791年通過,禁止美國國會立法設立國教,美國成為首個明文保障宗教自由權利的國家,美國聯邦政府實行政教分離制度,不能支持也不能反對任何一種宗教。但正是因為保障宗教自由發展,基督教的勢力自建國後開始在美國蓬勃發展,並在美國政治選舉中有相當的影響力,除約翰·甘迺迪和喬·拜登為天主教徒外,歷屆美國總統都是基督新教信徒。
在所有已開發國家中,美國是宗教氣氛最濃厚的一個國家。不過美國各州分佈的情況很不相同。美國虔誠保守的基督徒多分佈於南部和中西部各州,多是共和黨的支持者,南部黑人區、東北部和西部沿海各州的基督徒也多持開明態度,多是民主黨的支持者。
南方州中,美南浸信會是最大的教派,其後是衛理公會;而在東北新英格蘭地區和南部接近墨西哥的邊境地帶中,天主教是佔主導地位,因為當地的人口很多都是歐洲天主教地區移民的後裔;南部則主要是來自墨西哥的拉美裔移民。美國其他的大部分地區的基督教人口則都是多種教派混合在一起。儘管大多數美國基督徒信奉新教,但因為新教徒往往屬於各個不同的教派,因此天主教會擁有最多的成員。摩門教的勢力也不容小覷。2021年皮尤研究中心的統計數字:63%基督教(40%新教和21%天主教)、29%無宗教信仰,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各占1%,2%其他[121]。
社會階層
[編輯]2004年美國社會學家Leonard Beeghley調查出的五類美國社會階層分布如下[122],收入單位都是美元:
高收入家庭占5%——家庭淨財富在100萬以上,普遍具有大學以上文化:
- 頂級高收入家庭占0.9%——千萬富翁與億萬富豪;
- 中產階層(白領)占46%——平均男性年收入5.7萬,女性年收入4萬,基本是大學畢業;
- 工人階層(藍領)占40-45%——平均男性年收入4萬,女性年收入2.6萬,大多是中學畢業;
- 貧窮階層占12%——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平均家庭年收入1.8萬,一些是中學畢業。
按照個人或家庭收入高低所形成的社會階層來看,明顯得出個人受教育程度與之關係密切,2005年美國全體家庭的年收入中位數為46,326美元,而18%的家庭收數超過10萬美元,而個人年收入的中位數則為32,140美元(僅計算25歲以上的個人)[123]。擁有較罕見的工作技巧或從事社會上普遍認為較為重要工作的人,也是較高社會地位的人,他們通常有較高的個人收入:具有專業與博士學位的人的收入是美國收入前15%的主要組成部分,前15%的收入者平均賺取62,500美元以上;而具有大學學士學位的人的收入居於中產行列,大多屬於是中產階層[124]。
移民
[編輯]2022年,美國有8,770萬移民和移民在美國出生的子女,占美國總人口的近27%,為世界上最多的移民的國家[125]。2017年,在美國的境外出生人口中,約45%(2,070萬)是已入美國國籍的公民,27%(1,230萬)是合法永久居民,6%(220萬)是臨時合法居民,23%(1,050萬)是未經授權的移民[126]。 2019年,移民的主要來源國是墨西哥(占移民的24%)、印度(6%)、中國(5%)、菲律賓(4.5%)和薩爾瓦多(3%)[127]。 幾十年來,美國接納的難民比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還要多[128]。
醫療衛生
[編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997年的醫療系統總體表現排名,美國在世衛組織會員國中名列第15位。[129]以占國民總產值比例和人均花費指標衡量,美國在健康方面的花費(私人和公共花費共計)遠超其他國家。[130]然而,如此高的支出並未提供水準相應的公共健康保障。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的資料表明,美國與其他西方工業化國家相比,嬰兒死亡率較高,國民平均壽命略低於瑞典[131]和法國[132][133]等國。美國醫生的平均工資是世界最高的。[134]但肥胖症仍是公共衛生難題,估計造成的年度醫療開支達數百億美元。在統計上美國中低收入者肥胖比率偏高。[135]
與其他西方國家不同,美國保健制度不是完全公費,而是公私共同支付,美國並無全民健保,美國總統柯林頓任內其妻希拉蕊曾花費許多心力想建立全民健保,讓美國人人有醫療保險,然而卻被國會與利益團體否決掉。據2004年資料,個人健康花費中私營保險業支付占36%,個人占15%,聯邦、州和地方政府占44%。[136]在2005年,4120萬居民(美國總人口的14.2%)至少在該年度的某一段時間沒有醫療保險;不過其中三分之一家庭收入超過5萬美元,而這類人口又有一半人收入超過7.5萬美元。[137]另外,夠資格加入公費醫療保險的人有三分之一未加入。醫療保險在美國傳統上屬於雇員福利。同時,無論病人是否有能力支付費用,醫院必須提供急診服務,然而急診之後醫院可趕走付不出錢的病人。在美國,醫藥費是導致個人破產的最大因素。[138]美國在醫療研究投入了巨額資金,大多數為私人投資。據2000年統計,私營非盈利機構投入占7%,私營企業占57%,稅金支持的國立衛生研究院占36%。[139]
教育
[編輯]在美國,教育管理是州或地方政府的責任,而非聯邦政府[140]。不過,聯邦政府教育部可以通過控制教育基金來施加一定程度的影響。學生有法定義務在公立學校接受從小學到12年級的教育;即小學五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分公立、私立兩種,大部分是公立學校,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制。另外,中小學校一般免費或半費供應午餐,學生由校車定點接送。通常,18歲才可以畢業,但是許多州允許16歲以上的學生離校。[141]除了上公立學校,家長也可以選擇在家教育孩子[142],或送他們去教會或私立學校。高中畢業後,學生們可以選擇上公立或私立大學。公立大學從聯邦或州政府接受經費,也接受其他途徑的資金,但大多數的學生在畢業後仍需償還學生貸款。私立大學的學費通常比公立大學還高。許多學生會在進入大學和學院前進入職場或軍隊以賺取學費,美軍和許多私人企業也會補貼職員的高等教育學費。[143][144]
美國有很多大學。從360多年前移民美國清教徒於1636年9月創建了全美的第一所大學——哈佛大學後[145],美國的高等教育繼承了歐洲古老大學如英國的劍橋大學及牛津大學的傳統。發展到今天已有2600多所頒發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四年制大學[146]。而兩年制的社區學院則多達3400所。
2009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指數中的教育指數[147]將美國的教育水準列為世界第21。目前有7660萬的美國人正在接受教育(從幼稚園直到大學都包括在內)[148]。美國的許多高等院校也非常有競爭力,無論是公立或私立的。全美保守估計有約3400所大學[149]。著名高校包括常春藤盟校成員,另也有史丹佛大學,芝加哥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等等,為全球最重要的教育樞紐,每年吸引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慕名前來升學。
治安
[編輯]治安主要由當地警察局和治安部門警長負責,州警提供邊境服務。聯邦部門如聯邦調查局和美國法警具有各自的職責範圍。聯邦和州法採用普通法審理案件。州法院審理大多數犯罪案件,聯邦法院審理特定的罪案和受理上訴案。
在已開發國家行列中,美國的暴力犯罪尤其是使用槍枝實施暴力和兇殺的犯罪率一直都高於其他已開發國家[150]。2007年平均每10萬人有5.6名兇手[151],這一數據是鄰國加拿大的三倍[152]。美國的兇殺率於1991年到1999年增長了42%,目前形勢大體穩定[151]。因此槍枝擁有權也成為美國政治辯論中的一大話題。 美國擁有全球最高記錄的監禁率[153]和最多的囚犯數[154]。2008年初有超過230萬人處於監禁中,幾乎每100名成年人就有超過1人被關押[155]。目前的監禁率是1980年的七倍[156]。非裔美國男性的在押率是白人男性的六倍、以及西班牙和葡萄牙裔男性的三倍[153]。2006年美國的關押率是波蘭的三倍,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最高的國家[157]。這一現象主要歸因於美國聯邦的司法判決指導方針和針對毒品犯罪的政策[153][158],比如很大一部分人是因為涉及金額很小的毒品交易而入獄[159]。
雖然大多數國家已經廢除了死刑,不過目前美國聯邦政府針對一些特定犯罪保留死刑,以及有34個州還保留著該制度。自1976年美國最高法院恢復實施死刑以來(之前暫停了四年),到目前已有1000多名罪犯接受了死刑[160]。2006年,美國實施死刑的數量居全球第六,位列中國、伊朗、巴基斯坦、伊拉克和蘇丹之後[161]。2007年新澤西州成為1976年以來第一個廢除死刑的州,此後新墨西哥州於2009年以及伊利諾州於2011年也相繼廢除了死刑[162]。
人權
[編輯]美國人權包含一系列受憲法、憲法修正案、州憲法、國際法、聯邦州份法案保障的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宗教自由、不受無證件的搜查和扣押等權利;除法律保障外,美國人權更受公民倡議和公民投票保障。根據第一修正案,美國被認為是對言論自由保護最強的國家,該修正案將褻瀆國旗、仇恨言論、褻瀆神明和褻瀆君主作為受保護的言論形式[163]。美國具有較高程度的新聞自由,在2017年新聞自由報告中美國的新聞自由級別為「自由」[164]。
美國政府自1940年代以來一直批評數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權狀況[165],其人權也常受到一些政黨、組織和人士的指責,包括種族歧視、槍枝暴力、警察暴力等問題。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等人權機構稱,美國對窮人進行嚴酷的政策壓迫[166]。2006年德國之聲在評論2005年美國發布的《國別人權報告》時認為,儘管美國媒體享受充分的自由使得美國政府的行為受到監督,但是這個監督機制並不能完全杜絕踐踏人權的現象:由於關塔那摩灣拘押中心虐囚事件和美軍在伊拉克的種種行為,美國在人權問題上的公信力正在不斷下降[167]。俄羅斯政府認為美國在人權問題上對盟國和敵對國實行明顯的雙重標準,人權已經成為美國干涉其他國家的政治工具[168]。美國於2018年6月9日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並未能有效捍衛人權」為由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169]。
文化
[編輯]美國文化根植於英屬殖民地時期,隨著當地環境發展出獨立而獨特的文化,包括西班牙和墨西哥的牛仔文化、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原住民文化和後來的數波殖民潮的強烈影響,包括歐洲、非洲和亞洲。總體上説,美國文化最顯著的影響來自西歐,特別是德意志、英格蘭和愛爾蘭[22],原為奴隸的非裔美國人也保存了一些自西非帶來的文化。美國的文化融合被描述為一個「大熔爐」或「沙拉碗」,移民帶來自己的文化貢獻,保持一些自己獨立的文化特徵,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170]
20世紀之前的美國文化從模仿歐洲(尤其是英國)逐漸發展到擁有自己的特色,二戰後隨美國經濟軍事政治實力的飛躍,它的文化對全世界、特別是歐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時至今日,美國流行音樂響徹全球,美國電影和電視則在全球播放。
美國文化具有很強的保守主義色彩。在西方國家中,美國是最保守的國家之一,與愛爾蘭和波蘭等高度保守的天主教國家並列[171]。根據英格爾哈特—韋爾策爾世界文化地圖,塞雷娜·西莫尼(英語:Serena Simoni)得出結論稱,在世俗主義—傳統主義維度上,美國的排名遠遠低於其他富裕社會,其宗教信仰水平與一些開發中國家相當。[172]
文學
[編輯]在最早的殖民時期,美國文學主要的題材是讚揚新大陸替殖民者和歐洲母國所帶來的利益。美國革命時期,班傑明·富蘭克林、托馬斯·潘恩等的政治著作有重要影響,催生了新國家的獨立意識。其中起草了《獨立宣言》托馬斯·傑斐遜的被認為是美國早期最具天份的作家之一。[173]
1812年戰爭後,人們越來越渴望創造一種獨特的美國文學,更多新式且具有美國特色的作家開始嶄露頭角。如愛倫·坡將美國詩歌和短篇小說引入新的方向;《瓦爾登湖》作者亨利·大衛·梭羅發展了超驗主義;哈麗特·比徹·斯托圍繞奴隸制的衝突寫下了《湯姆叔叔的小屋》;納撒尼爾·霍桑的《紅字》和赫爾曼·梅爾維爾的《白鯨記》探討了美國歷史的陰暗面。[174]19世紀末,隨著工業化的進展,現實主義興起,其中以文風樸實幽默的馬克·吐溫最為著名,其傑作有《湯姆·索亞歷險記》和《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等[175]。
進入20世紀,美國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得更加多元:海明威表達了人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厭惡;菲茨傑拉德捕捉了20年代經濟大蕭條前美國人的迷夢,其代表作《了不起的蓋茨比》對美國夢進行了批判。哈萊姆文藝復興時期,黑人文學也不斷興起。[174]
二戰後,後現代主義文學發展起來,包括意識流和超現實主義等。其中「垮掉的一代」作為新的文學流派反對世俗陳規,尋求自由、毒品、酒精和性解放帶來的刺激和快感。這一時期其他受歡迎的作品有J.D.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和哈珀·李的《殺死一隻知更鳥》。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移民、種族和LGBT(性少數群體)作家的作品越來越受到大眾和學術界的接受,文學不斷多樣化,其特徵則更傾向於魔幻現實主義和實驗文學。[175]
大眾媒體
[編輯]美國是個新聞自由高的國家,這源於美國憲法對公民自由的嚴格保護[176]。加之經濟的高度發達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美國成為世界上傳播媒介系統最發達的國家。美國媒體涵蓋了所有主要的形式,包括電視、廣播、報紙、雜誌和網際網路。大多數媒體都屬於商業化的私有媒體公司,他們依靠廣告、訂閱以及出售版權盈利。
美國三大傳媒公司為時代華納(擁有有線電視新聞網、家庭影院頻道、時代周刊和華納兄弟電視網等品牌)、新聞集團(擁有福克斯廣播公司、華爾街日報和紐約郵報)和迪士尼(擁有美國廣播公司)[177]。
電視
[編輯]全美的地方電視台有幾千家,其中絕大多數分別從屬於七大私營全國無線電視網:傳統的三大電視網——全國廣播公司(NBC)、美國廣播公司(ABC)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178],以及近些年迅速崛起的四大電視網——福斯廣播公司、聯合派拉蒙電視網(UPN)、華納兄弟電視網(WB)和帕克斯電視網(PAX)。除上述無線電視網之外,美國還有很多有線電視頻道,其中全球第一個設置全天24小時新聞頻道的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實力最為雄厚
報紙
[編輯]絕大多數美國的報紙都是私營的,廣告收入是主要經濟來源。影響力最大的是《紐約時報》,該報被譽為「美國社會的忠實記錄」,其新聞報道的視角遍及全國各個方面,深受學者和專家們的喜愛。以商業、金融報道為主的《華爾街日報》和西部的《洛杉磯時報》的影響力也很大,但兩者在新聞界的地位不及《紐約時報》。《今日美國》雖然有逾百萬銷量,但只關注娛樂、體育等領域的話題,缺乏主流媒體應有的嚴肅性,其影響力遠不及上面三大報。這四種報是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它們都在全美大多數城市發行。[179]
雜誌
[編輯]美國的雜誌業非常發達,雜誌的類型和內容非常豐富,主要雜誌在美國任何一座大城市的報攤上都可以買到。絕大多數雜誌社都隸屬於某個大型媒體公司旗下。
美國三大主流新聞類周刊:
- 《時代》:1923年創辦,現今共有四種版本,分為美國版、歐洲版、亞洲版、南太平洋版。是當代國際最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刊物。
- 《新聞周刊》:1933年首發,多國發行,發行量僅次於《時代》。
-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1948年由《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合併而成。
音樂
[編輯]美國音樂的種類和風格之多,正反映出美國的文化沙拉盤的特色。搖滾樂、節奏布魯斯、爵士樂、嘻哈和鄉村音樂等世界聞名的音樂類型都是源自美國。在20世紀初,從美國灌錄、複製的唱片流行音樂逐漸傳播至全世界,一些美國的流行音樂幾乎在世界各地都能聽到[180]。至今,網際網路傳媒時代以及網路音樂平台的普及更進一步推動了美國流行音樂的全球化發展。
美國音樂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早期美國原住民的傳統宗教音樂,隨著大量歐洲國家移民的到來,替美國音樂增添了基督教合唱、音樂樂譜的色彩。之後的每波移民潮都帶來了不同地區、不同文化和特色的音樂。大量的非裔美國人也帶來了具有非洲特色的傳統音樂,19世紀後期開始浮現的美國流行音樂很大一部分都是源自這些非裔美國人的布魯斯,以及1920年代開始發展的福音音樂。非裔美國人音樂成為了美國流行音樂的根基,混合了歐洲與土著的音樂成分。美國也有大量的民間音樂以及來自烏克蘭、愛爾蘭、蘇格蘭、波蘭、墨西哥和猶太人等移民的音樂。許多美國城市和鄉鎮也都發展出獨立的地區音樂。底特律、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大城市以及數不盡的小城市都發展出自己的音樂風格。
影視
[編輯]電影誕生發源自美國。英國出生的美國攝影師埃德沃德·邁布里奇拍下了人類史上第一部電影奔跑的馬匹。自從那時開始,美國的電影產業便開始高速發展,加利福尼亞州的好萊塢成為電影發展的重鎮,絕大多數電影技術的創新和發展都是源於此處,好萊塢電影也成為美國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在1920年代,美國每年平均產出高達800部正規電影,查理·卓別林的喜劇、依據小說《飄》改編的《亂世佳人》和《超人》等許多電影流傳至幾乎每個大陸和國家,成為家喻戶曉的美國象徵。這些電影的出口也使美國獲取了巨大的商業利潤,例如美國大片《鐵達尼號》《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加勒比海盜》《阿凡達》《變形金剛3》等都在世界各地收穫了超過10億美元以上的票房佳績。
美國也是世界上電視技術發展和普及最早的國家之一。在今天,美國有著數千家電視台,電視是美國人文化和生活的一部分,喜愛看電視也是大多數美國人的少數共同特徵之一。美國民眾透過電視得知國內外的新聞時事,觀看電影、比賽、卡通和肥皂劇。99%的美國家庭至少有一部電視機,絕大多數家庭還擁有兩部。
飲食
[編輯]美國飲食吸收了美國原住民的烹飪法和食材,例如火雞、馬鈴薯、玉米、南瓜,這些都成了美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蘋果派、比薩餅、漢堡包原先都是來自或改良自歐洲,現在則是美國快餐文化的象徵。墨西哥捲和炸玉米餅(tacos)則源自墨西哥。由非裔美國人在身為奴隸時從非洲引入的「心靈食物(Soul food)」也成了大眾的家常菜之一。整體而言,由於大量攝入高熱量食物,美國的飲食結構不太健康,國內肥胖問題非常嚴重。
美國人的飲食習慣常是一日三餐。早餐時間大約在早上7點到8點。早餐內容各地自有差別。一頓簡單的早飯,可能為果汁、牛奶、麥片、烤麵包以及咖啡等簡便食品。早餐通常在家裏用餐,不過也有時候借早餐的機會來討論業務等商業活動,稱為「工作早餐」。午餐的時間基本在中午12點至下午2點。因為時間短且人們離家不見得近,所以學生與上班族很少回家吃飯,而是從家裏帶餐點來,故相比較而言美國人的午餐是三餐中最簡單的,生蔬菜沙拉、三明治、漢堡或餡餅、熱狗等,再來一杯飲料。晚餐在傍晚6點至7點左右開始,一般都比較豐富,所以在美式英語中晚餐也有正餐、大餐的意思。在晚餐時一般都會先來一份果汁或是濃湯,然後再上主菜。常擺在餐桌上的主菜有牛排、豬排、烤牛腩、炸雞、炸蝦、火腿和烤羊排等。多數的美國人喜歡在享用完晚飯後再來一些甜食,比如蛋糕、冰淇淋和巧克力。在周末或假日,許多家庭只吃兩頓飯。他們把早飯和午飯合在一起吃叫做早午餐,由早餐和午餐相加而得。一般比較正式。有的家庭星期天不做飯,全家去餐館用餐。在一些美國節日,美國家庭也時常舉行野餐和戶外烤肉。
體育
[編輯]運動是美國全國性的休閒活動,其受歡迎的程度是其他休閒活動都無法相比的。職業運動在美國是商機極大的領域,選擇成為職業運動員的人也獲得極高的報酬。世界上收入最高的運動團隊和運動員絕大多數都是在美國[182]。被稱為「四巨頭」的運動領域包括了棒球、美式足球、冰球和籃球。其他受歡迎的運動還包括賽車以及被視為美國最古老的運動、源自於美洲原住民的袋棍球。
美國四大職業體育運動聯盟包括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國家籃球協會(NBA)和國家冰球聯盟(NHL)等。
美國也是發展高爾夫球和網球等運動的主要國家。美國同時亦是西方國家裡拳擊和職業摔角的發展中心,比賽往往吸引大量群眾觀戰,同時也吸引各種運動賭博的活動,美國也產出了許多世界知名的拳擊冠軍。其他的格鬥運動,例如源自日本的空手道,在美國也相當受歡迎,並且經常進行比賽。
美國也有許多源自歐洲、並在美國廣泛發展的運動,例如賽馬。英式橄欖球也相當受到歡迎。其他的歐洲運動如馬球和板球雖然並不普及,但也有不少死忠的觀眾。
雖然英式足球是全球範圍最受歡迎的運動,但足球在美國相較其他歐美及非洲國家而言普及度並不高,它是國內特別是拉丁美洲,英格蘭裔,義大利裔以及西班牙裔社區最受歡迎的運動。然而進入2000年代後,越來越多的美國白人青少年選擇足球作為他們的首選運動,根據國務院國情諮詢局在2004年的一份調查,在美國有近1600萬人口經常選擇踢足球,而自1987年至2006年,足球亦是唯一一個參與人數取得淨增長的運動[183],越來越多的城市成立俱樂部加入到影響力日益擴大的MLS(美國職業足球聯盟)中;美國國家足球隊在近幾屆世界盃足球賽中亦取得了不俗的戰績,在2002年韓日世界盃賽中打入八強,2010年南非世界盃賽中亦打進複賽。
大學體育運動在美國也相當普及,受歡迎程度幾乎與職業領域不相上下,尤其是在美式足球和籃球領域。許多大學和學院都培養了運動團隊,定期舉行校際間的競賽。大學和學院所培養的運動類型相當廣泛,從田徑運動到水球都包含在內。同樣的,美國的高中也有各式各樣的體育活動,有時候這些校際間的比賽還會成為當地的頭條新聞,顯示了美國人民對於運動的喜愛和重視。
美國夢
[編輯]美國夢(American Dream),是一種相信只要在美國經過努力不懈的奮鬥便能獲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們必須透過自己的工作勤奮、勇氣、創意和決心邁向繁榮,而非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通常這代表了人們在經濟上的成功或是企業家的精神[184]。許多歐洲移民都是抱持著美國夢的理想前往美國的。
但少數人批評美國夢過度強調了物質財富在衡量勝利和快樂上扮演的角色。因為與其他大多數國家不同的是,在美國擁有的經濟自由相當多,政府扮演的角色相當有限,這使得美國的社會流動性極大。從美國獨立直至19世紀末期,廣大的土地都無人居住和擁有,任何有心人都可以加以佔據並投資和開墾。而到了工業革命時期,美國龐大的自然資源和先進的工業技術則使得快速的社會流動成為可能。[來源請求]
節日
[編輯]聯邦法定假日如下:
日期 | 節日名稱 | 註明 |
---|---|---|
1月1日 | New Year | 慶祝新年的到來 |
1月的第三個星期一 | 馬丁·路德·金紀念日 | 紀念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牧師的生日(1929年1月15日),1986年開始實施。 |
1月20日 | 就職日 | 總統和副總統的就職日,每四年才有一次,只有華府的聯邦政府雇員,以及馬里蘭州和維吉尼亞州的政府雇員才可放假。 |
2月的第三個星期一 | 總統節 | 紀念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生日(1732年2月22日),1879年國會確立。 |
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 | 陣亡將士紀念日 | 原為紀念在南北戰爭中陣亡的士兵,後擴展到紀念所有因戰爭犧牲的美軍官兵,全國悼念時間於美東時間下午3時開始。一般為5月30日,在民間當天代表夏季正式開始。 |
7月4日 | 獨立日(美國國慶) | 紀念美國於1776年7月4日發表《獨立宣言》和建立國家 |
9月的第一個星期一 | 勞工節 | 向工作者表達敬意,紀念工人運動的成就。全國民眾可以連續休息三天。 |
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 | 哥倫布日 | 紀念克里斯多福·哥倫布於1492年10月12日由歐洲橫渡大西洋到達並發現美洲。 |
10月份的第四個星期一 | 退伍軍人節 | 向退伍軍人表達敬意,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點正式停戰。196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星期日假日法」,將退伍軍人節改在每年10月的第四個星期一,以使人們可以度過三天周末 |
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 | 感恩節 | 慶祝秋季收穫,並決定為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民眾一般烹調火雞。 |
12月25日 | 耶誕節 | 慶祝耶穌誕生,全家共進豐盛的晚餐.按照傳統習俗,聖誕節時,凡是女子站在榭寄生下面,任何人都可以去親吻她. |
其他傳統與流行節日還有:
- 情人節:2月14日,贈送巧克力、賀卡和花等禮物給情人或心儀的人,以表達愛意或友好。
- 復活節: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紀念耶穌於公元33年被釘死後第三天復活的事件。基督徒習慣用彩蛋做裝飾,以復活蛋比喻「新生命的開始」來表達美好的祝福和希望。
- 愚人節:4月1日,習慣搞惡作劇。
- 萬聖節前夜:10月31日,以穿化妝服和嚇人為主題。起源於不列顛凱爾特人的傳統節日,被稱為「死人之日」或「鬼節」。在萬聖節前一天晚上慶祝,對美國大多數新教信徒來講宗教意義不大。
人文景觀
[編輯]參見
[編輯]注釋
[編輯]- ^ 五個自治領土指美屬薩摩亞、關島、北馬里亞納群島、波多黎各和美屬維京群島。另有11個無常住人口的島:貝克島、豪蘭島、賈維斯島、約翰斯頓環礁、金曼礁、中途島和帕邁拉環礁。美國關於巴霍努埃沃淺灘、納弗沙島、塞拉尼拉淺灘和威克島的領土主權存在爭議[17]
- ^ 如果加上五大湖中美國主權部分約160,000平方公里(62,000平方英里),河口、港灣、內海等沿海水域面積約100,000平方公里(39,000平方英里),面積為9,629,091平方公里(3,717,813平方英里),如果再加上領海面積約200,000平方公里(77,000平方英里),面積為9,826,630平方公里(3,794,080平方英里)。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 History of 'In God We Trust'.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2011-08-03 [2016-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7).
- ^ U.S. Code: Title 36, 304. United States Code. United States: Cornell Law School. 1998-08-12 [2015-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9).
The composition by John Philip Sousa entitled 'The Stars and Stripes Forever' is the national march.
- ^ 2020 Census Illuminates Racial and Ethnic Composition of the Country. 美國普查局. [2021-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1).
- ^ Race and Ethnic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0 Census and 2020 Census. 美國普查局. [2021-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9).
- ^ A Breakdown of 2020 Census Demographic Data. NPR. 2021-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2).
- ^ ARMED FORCES STRENGTH FIGURES FOR JANUARY 31, 2022 (PDF). dwp.dmdc.osd.mil. 2022-01-31 [2022-03-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4-20).
- ^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IIS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20. Routledge. 2020: 46. ISBN 978-0367466398.
- ^ 8.0 8.1 8.2 Bureau, US Census. New Vintage 2021 Population Estimates Available for the Nation, States and Puerto Rico. Census.gov. [202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1).
- ^ Where I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orldAtlas. [2019-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2).
- ^ Census Bureau's 2020 Population Count. United States Census. [2021-04-26]. The 2021 census is as of April 1, 2021.
- ^ 11.0 11.1 11.2 11.3 United States.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2023-04 [2023-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8) (英語).
- ^ OECD Income Distribution Database: Gini, poverty, income, Methods and Concepts.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7-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8).
-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10-24).
- ^ State and other areas. U.S. Census Bureau. 2010 [2014-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6).附註:不包括離岸小島
- ^ CBS news. Putin: Russia respects U.S. as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BS news. CBS news. [2021-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7).
- ^ 深度 | 华盛顿特区为何想成为美国第51个州?上观新闻_解放日报. www.jfdaily.com. [2023-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8).
- ^ U.S. State Department, Common Core Document to U.N. Committee on Human Righ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11-12-30, Item 22, 27, 80.— and U.S.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Report, U.S. Insular Areas: application of the U.S. Constitu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ovember 1997, p. 1, 6, 39n. Both viewed 2016-04-06.
- ^ The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19-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9).
- ^ Population Clock.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19-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 ^ U.S. Census Bureau Current Population. U.S. Census Bureau. [2019-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2).
- ^ Bureau, US Census. Improved Race and Ethnicity Measures Reveal U.S. Population Is Much More Multiracial. The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21-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1) (美國英語).
- ^ 22.0 22.1 Adams, J.Q.; Pearlie Strother-Adams. Dealing with Diversity. Chicago, IL: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ISBN 0-7872-8145-X.
- ^ Wildlife Library. 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 [2014-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8).
- ^ 24.0 24.1 24.2 24.3 (美)William Deverell 等 編著. United States History: Independence to 1914. Holt Rinehart Winston. 1999. ISBN 0-03-041228-5 (美國英語).
- ^ Greene, Jack P.; Pole, J.R., eds. (2008). A Companion to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pp. 352–361.
Bender, Thomas. A Nation Among Nations: America's Place in World History. New York: Hill & Wang. 2006: 61 [2016-09-06]. ISBN 978-0-8090-723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2).
Overview of the Early National Period. Digit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Houston. 2014 [2015-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2). - ^ Carlisle, Rodney P.; Golson, J. Geoffrey. Manifest Destiny and the Expansion of America. Turning Points in History Series. ABC-CLIO. 2007: 238. ISBN 978-1-85109-833-0.
- ^ The Civil War and emancipation 1861–1865. Africans in America. Boston, Massachusetts: WGBH Educational Foundation. 1999 [2016-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9-10-12).
- ^ Britannica Educational Publishing. Wallenfeldt, Jeffrey H. , 編. The American Civil War and Reconstruction: People, Politics, and Power. America at War. Rosen Publishing Group. 2009: 264. ISBN 978-1-61530-045-7.
- ^ Work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Library of Congress. [2015-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6).
- ^ 30.00 30.01 30.02 30.03 30.04 30.05 30.06 30.07 30.08 30.09 30.10 30.11 30.12 (美)Gerald A. Danzer 等 編著. The Americans: Re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20th Century. McDougal Littell. 1999. ISBN 0-395-89080-2 (美國英語).
- ^ Digital History; Steven Mintz. Digital History. Digitalhistory.uh.edu. [2012-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3-02).
- ^ Leading import countries worldwide in 2017 (in billion U.S. dollars). Statiska. [2019-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2).
- ^ Leading export countries worldwide in 2017 (in billion U.S. dollars). Statiska. [2019-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1).
- ^ Trends in world military expenditure, 2013.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2014-04 [2014-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4).
- ^ World Population Review. GDP Ranked by Country 2021. World Population Review. [2021-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8).
- ^ Global Firepower. 2021 Military Strength Ranking. Global Firepower. [2021-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1).
- ^ QS Top Universities. The World's Top 100 Universities. QS Top Universities. [2021-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7).
- ^ SJR. Scimago Journal & Country Rank. SJR. [2021-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6).
- ^ World Population Review. Countries With Space Programs 2021. World Population Review. [2021-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7).
- ^ areppim AG, Switzerland.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 2019 Medical Technology. areppim AG, Switzerland. [2021-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0).
- ^ Manufacturing, Jobs and the U.S. Economy. Alliance for American Manufacturing. 2013 [2016-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7).
- ^ Shanghai and New York--Similar, But Different. China.org. [2024-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31).
- ^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20. 羅浮堡大學官網. 2020-08-21 [2024-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 ^ Cohen, 2004: History and the Hyperpower[錨點失效]
BBC, April 2008: Country Profil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錨點失效]
Geographical trends of research output. Research Trends. [2014-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7).
The top 20 countries for scientific output. Open Access Week. [2014-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7).
Granted patents. European Patent Office. [2014-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6). - ^ Wilson, Kenneth G. (1993). The Columbia Guide to Standard American English.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p. 27–28. ISBN 978-0-231-06989-2.
- ^ Zimmer, Benjamin. Life in These, Uh, This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Language Log. 2005-11-24 [2008-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20).
- ^ Safire, William (May 14, 2003). No Uncertain Terms: More Writing from the Popular "On Language" Column in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Simon and Schuster. ISBN 978-0-7432-4955-3.
- ^ 劉芳、章文欽. 第十五章 澳門與歐亞各國的關係:六 美國. 《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彙編(下冊)》. 澳門基金會. 1999-11 [2015-09-29]. ISBN 972-658-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30).「𠼤」為粵語字也是喃字。
- ^ 《籌辦夷務始末·卷之七十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出自《遵旨復奏借俄兵助剿髮逆並代運南漕折》,原文:「咪唎𠼤人性質醇厚,其於中國素稱恭順。」
- ^ 件名:米利堅國商船求在寧波報稅通商事(556486). Catalog.digitalarchives.tw. 2016-06-16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2).
- ^ 51.0 51.1 千葉 謙悟. 言語文化交流と翻訳語 ―近代中国語を軸として―. 早稲田大学高等研究所. 2009-03-06 [2018-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6) (日語).
- ^ 52.0 52.1 52.2 52.3 52.4 (美)Gary B.Nash 等 編著. 《美国人民/上》. 劉德斌 主譯.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 4. ISBN 978-7-301-09546-1.
- ^ Stephanson's Manifest Destiny: American Expansionism and the Empire of Right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Manifest Destiny in the 20th century, particularly as articulated by Woodrow Wilson and Ronald Reagan
- ^ Robert J. Miller. Native America, Discovered And Conquered: Thomas Jefferson, Lewis & Clark, And Manifest Destiny. Greenwood. 2006: 120 [2018-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 ^ Manifest Destiny- An interpretation of How the West was W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rossroads of Earth Resources and Society. URL accessed on 4 May 2006.
- ^ 加利福尼亞(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仍屬墨西哥)、內華達、猶他的全部地區,科羅拉多、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和懷俄明部分地區
- ^ (美)William Deverell 等 編著. United States History: Independence to 1914. Holt Rinehart Winston. 1999. ISBN 0-395-89080-2 (美國英語).
- ^ Morrison, Michael A Slavery and the American West: The Eclipse of Manifest Destiny and the Coming of the Civil War. Page 176.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ISBN 978-0-8078-4796-1.
- ^ De Rosa, Marshall L. The Politics of Dissolution: The Quest for a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American Civil War. Page 266.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 January 1997. ISBN 978-1-56000-349-6
- ^ Spielvogel, Jackson J. Western Civilization: Volume II: Since 1500. Page 708. Wadsworth Publishing: 10 January 2005. ISBN 978-0-534-64604-2
- ^ Eric Foner and John A. Garraty, The Reader's Companion to American History. Page 576. 21 October 1991. Houghton Mifflin. ISBN 978-0-395-51372-9.
- ^ Walker, John F, and Vatter, Harold G The Rise of Big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Page 63. M.E. Sharpe: May 1997. ISBN 978-0-7656-0067-7.
- ^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 (PDF). [2019-03-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7-02).
- ^ Klarman, Michael J. From Jim Crow to Civil Rights: The Supreme Court and the Struggle for Racial Equality. Page 55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4 May 2006. ISBN 978-0-19-531018-4.
- ^ Livesey, Bruce. Special Reports – The Salafist Movement: Al Qaeda's New Front. PBS Frontline. WGBH educational foundation. 2005-01-25 [2011-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8).Geltzer, Joshua A. US Counter-Terrorism Strategy and al-Qaeda: Signalling and the Terrorist World-View Reprint. Routledge. 2011: 83. ISBN 978-0415664523.
- ^ The Origins of the Silicon Valley. [2019-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9).
- ^ Animated timeline shows how Silicon Valley became a $2.8 trillion neighborhood. [2019-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6).
- ^ Moghadam, Assaf. The Globalization of Martyrdom: Al Qaeda, Salafi Jihad, and the Diffusion of Suicide Attack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2008: 48. ISBN 978-0-8018-9055-0.
- ^ Eric Schmitt; Thom Shanker. U.S. Officials Retool Slogan for Terror War. New York Times. 2005-07-26 [2019-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5).
- ^ Why the U.S. is Running Scared of Elections in Iraq. Guardian (London) via Common Dreams. 2004-01-19 [2006-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 ^ 阿拉伯国家严厉谴责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 [2019-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6-09).
- ^ 国际红十字会称曾多次要求美军停止虐待囚犯. [2019-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5-26).
- ^ 存档副本. [2017-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06).
- ^ Chronological List of Presidents, First Ladies, and Vice Presid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2019-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5).
- ^ 特朗普支持者冲击国会酿成四人死亡和“对民主的侵害”. BBC News 中文. 2021-01-06 [2022-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3) (中文(簡體)).
- ^ Peñaloza, Marisa. Trump Supporters Storm U.S. Capitol, Clash with Police. NPR. NPR. 2021-01-06 [2021-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6).
- ^ Mississippi Riv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4. Visit Bemidji- First City on the Mississippi. URL accessed 2006-05-03.
- ^ Peakbagger.com, Colorado 14,000-foot Peak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RL accessed 2006-05-03.
- ^ "California Imposes First Mandatory Water Restrictions to Deal With Drought" by Adam Nagourne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 April 2015. NYTimes.com. URL accessed 3 April 2015.
- ^ National Biological Service, Our Living Resourc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RL accessed 14 June 2006.
- ^ National Park Service, National Park Service Announces Addition of Two New Uni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ational Park Service News release(28 February 2006),URL accessed 13 June 2006.
- ^ Republican Study Committee, Federal Land and Buildings Ownershi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9 May 2005), URL accessed 13 June 2006.
- ^ About the USA > U.S. Government > The Legislative. usa.usembassy.de. [2024-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5).
- ^ The Executive Branch. The White House. [2024-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0) (美國英語).
- ^ Hall, Kermit LMcGuire, Kevin T. 美国民主制度:司法部门.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年. ISBN 978-0-19-988374-5.
- ^ About Federal Courts | United States Courts. www.uscourts.gov. [2024-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8) (英語).
- ^ Hofstadter, Richard. The Idea of a Party System : The Rise of Legitimate Oppos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1780-1840. Hofstadter, Richard. 1969年. ISBN 9780520013896.
- ^ Secretary of the Senate. United States Senate Art & History: Party Divi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Senate, 1789—Pres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6年6月21日。
- ^ "Transnational Issu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 April 2006. CIA World factbook. Accessed 30 April 2006.
- ^ "In challenging China's clai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US Navy is getting more assertiv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用英語講)
-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3 October 2005. Art History Club. Accessed 2 May 2006.
- ^ 中东掀起反美浪潮 分析称美国中东政策走向失败. Chinanews.com. 2012-08-17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9).
- ^ 2012-12-25 07:13.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中东复杂政局仍将持续. News.qq.com. 2012-12-25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9).
- ^ 以色列外交在北非的成败与美国的中东政策. BBC. [2020-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4).
- ^ Top 50 Cities in the U.S. by Population and Rank. infoplease.com. 2010年 [2011-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5) (英語).
- ^ Report for Selected Countries and Subjects. IMF. [2024-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2) (英語).
- ^ "World Trade Statistical Review 2019 (PDF).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2024-02-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6-30).
- ^ World Bank Open Data. World Bank Open Data. [2024-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6).
- ^ Global 500. Fortune. [2024-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4) (英語).
- ^ 朱翔. 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90–96. ISBN 978-7-5355-3573-3.
- ^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20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傳統基金會. URL accessed 13 May 2006.
- ^ OECD Better Life Index. www.oecdbetterlifeindex.org. [2024-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9) (英語).
- ^ Income inequality in America is the highest it's been since Census Bureau started tracking it, data shows. The Washington Post. 2019-09-26 [2024-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8).
- ^ Here’s How Many Billionaires And Millionaires Live In The U.S. – Forbes Advisor. www.forbes.com. [2024-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0).
- ^ Bureau, US Census. National Poverty in America Awareness Month: January 2024. Census.gov. [2024-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05).
- ^ United States. The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24-02-21 [2024-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1) (英語).
- ^ Frazier, Ian. Great Plains. Page 9. 4 May 2001. Picador; 1st Picado edition. ISBN 978-0-312-27850-2
- ^ "Toward a Learning Economy" by Stephen A. Herzenberg, John A. Alic, and Howard Wi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6. Toward a Learning Economy. URL accessed 3 May 2006.
- ^ 美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020-11-11 [2024-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3).
- ^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vel Industry- Key Facts About Inbound Touris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 May 2000. ITA Office of Travel & Tourism Industries. URL accessed 3 May 2006.
- ^ Top travel markets by tourism GDP worldwide 2022. Statista. [2024-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3) (英語).
- ^ The 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6. 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Accessed 2006-05-02.
- ^ The Rule of the Road: An International Guide to History and Practice by Peter Kincaid (Greenwood Press, 1986; 239 pages; ISBN 978-0-313-25249-5
- ^ CIA - The World Factbook - Country Comparison :: Railways. [2006-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8-30).
- ^ Countries With The Most Airports In The World. WorldAtlas.com. [2019-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2).
- ^ Bureau, US Census. 2020 Census Demographic Profile. Census.gov. [2024-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1).
- ^ Kramer, Stephanie. U.S. has world’s highest rate of children living in single-parent households. Pew Research Center. [2024-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8) (美國英語).
- ^ U.S. Census Bureau QuickFacts: United States. www.census.gov. [2024-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4) (英語).
- ^ United States.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2013-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01).
- ^ 宗教自由的來源. [2008-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16).
- ^ Mitchell, Travis. About Three-in-Ten U.S. Adults Are Now Religiously Unaffiliated. Pew Research Center's Religion & Public Life Project. 2021-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美國英語).
- ^ Beeghley, L. (2004).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Boston, MA: Pearson, Allyn & Bacon.
- ^ U.S. Census Bureau, median income of persons, age 25 or older. [2006-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9).
- ^ U.S. Census Bureau, household income, 2006. [2007-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30).
- ^ Frequently Requested Statistics on Immigrants and Immig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國移民政策研究所. 2023-03-14 [2024-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 ^ Budiman, Abby. Key findings about U.S. immigrants. Pew Research Center. [2024-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4) (美國英語).
- ^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1 (PDF). americanimmigrationcouncil.org. 2021-09-21 [2024-03-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1-20).
- ^ Krogstad, Jens Manuel. Key facts about refugees to the U.S.. Pew Research Center. [2024-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9) (美國英語).
- ^ Overall Health system attainment in all Member States, WHO index, estimates for 1997 (PD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6-11-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7-01-28).
- ^ OECD Health Data 2000: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29 Countries (Paris: OECD, 2000); see also "The US Healthcare System: The Best in the World or Just the Most Expensiv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1. The University of Main. Accessed 29 November 2006.
- ^ CIA factbook, Germany health. [2006-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01).
- ^ CIA factbook, France health. [2006-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31).
- ^ CIA factbook, US health. [2006-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01).
- ^ Uwe E. Reinhardt, Peter S. Hussey and Gerard F. Anderson.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s Of Health Systems Using OECD Data, 1999 - Reinhardt et al. 21(3):169 - Health Affairs. Content.healthaffairs.org.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30).
- ^ "Obesity cost US $75bn, says study" by Jannat Jali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1 January 2004. BBC. Retrieved on 5 October 2006.
- ^ Health, United States, 20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 ^ Income, 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S. Census Bureau.
- ^ "Illness And Injury As Contributors To Bankruptc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David U. Himmelstein, Elizabeth Warren, Deborah Thorne, and Steffie Woolhandler, published at Health Affairs journal in 2005, Accessed 05 October 2006.
- ^ The Benefits of Medical Research and the Role of the NIH (PDF). [2007-01-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7-06-16).
- ^ The Federal Role in Education.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9-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0).
- ^ Age range for compulsory school attendance and special education services, and policies on year-round schools and kindergarten programs. Nces.ed.gov. [2013-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6).
- ^ Home Schooling and the U.S. Constitution - FindLaw. Findlaw. [2017-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1).
- ^ Ages for Compulsory School Attendance …. U.S. Dep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2007-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4).
- ^ How are universities funded in the US?. Quora. [2019-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0-06).
- ^ (英文)Rudolph, Frederick. 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61: 3. ISBN 0-8203-1285-1.
- ^ Nancy Steinbach. Just How Many Universities Are There in the U.S.?. 美國之音. 2005-05-11 [2009-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5).
-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9. [2010-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5).
- ^ Fast Facts. Nces.ed.gov. [2019-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5).
- ^ What are the new back to school statistics for 2018?. The Washington Post. [2019-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2).
- ^ Eighth United Nations Survey of Crime Trends and Operations of Criminal Justice Systems (2001–2002) (PDF).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UNODC). 2005-03-31 [2008-05-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6-04-23). Krug, E.G, K.E. Powell, and L.L. Dahlberg. Firearm-Related Death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35 Other High- and Upper-Middle Income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998年4月, 7 (2): 214–221 [2011-06-18]. ISSN 0300-5771. PMID 9602401. doi:10.1093/ije/27.2.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01).
- ^ 151.0 151.1 Cr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Volume and Rate per 100,000 Inhabitants, 1988–2007. Cr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7. FBI. 2008年9月 [200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0).
- ^ 30 Curiosities of the United States.pdf (PDF). Statistics India. [2022-06-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6-26).
- ^ 153.0 153.1 153.2 New Incarceration Figures: Thirty-Three Consecutive Years of Growth (PDF). Sentencing Project. 2006年12月 [2007-06-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4-10).
- ^ Walmsley, Roy. World Prison Population List (PDF). King's College London,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Prison Studies. 2005 [2007-10-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6-28). For the latest data, see Prison Brief for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King's College London,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Prison Studies. 2006-06-21 [2007-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04). For other estimates of the incarceration rate in China and North Korea see Adams, Cecil. Does the United States Lead the World in Prison Population?. The Straight Dope. 2004-02-06 [2007-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5).
- ^ Pew Report Finds More than One in 100 Adults are Behind Bars. Pew Center on the States. 2008-02-28 [2008-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03).
- ^ Incarceration Rate, 1980–2005. U.S. Dept. of Justice,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 2006 [2007-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1).
- ^ Entire World—Prison Population Rates per 100,000 of the National Population. King's College London,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Prison Studies. 2007 [2007-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24).
- ^ The Impact of the War on Drugs on U.S. Incarceration. Human Rights Watch. 2000年5月 [2007-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28).
- ^ 华盛顿观察的报道. [2011-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6-03).
- ^ Execu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2007. Death Penalty Information Center. [2007-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7).
- ^ Executions Around the World. Death Penalty Information Center. 2007 [2007-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3).
- ^ Quinn Signs Death Penalty Ban, Commutes 15 Death Row Sentences to Life. Chicago Tribune. 2011-03-09 [2011-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1).
- ^ Liptak, Adam. Hate speech or free speech? What much of West bans is protected in U.S..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6-11 [2024-02-23].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5) (美國英語).
- ^ FREEDOMOF THE PRESS 2017 (PDF). Freedom House. 2017-04 [2024-02-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3-29).
- ^ 多国批美人权报告颠倒黑白. 365jia.cn.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5).
- ^ "Contempt for the poor in US drives cruel policies,” says UN expert. United Nations. 2018-06-04 [2024-02-03].
- ^ Welle (www.dw.com), Deutsche. 评论:美国人权法官威望大打折扣 | DW | 09.03.2006. DW.COM. [2024-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 (中文(中國大陸)).
- ^ 俄罗斯首次发表人权状况报告抨击美国. Csstoday.net.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4).
- ^ 美國從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退群的前因後果. 2018-06-20 [2019-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6) (英國英語).
- ^ Joyce Millet, Understanding American Culture: From Melting Pot to Salad Bow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ulturalsavvy.com. 2006年6月28日
- ^ Helmut K Anheier; Yudhishthir Raj Isar. Cultures and Globalization: Conflicts and Tensions. SAGE Publications. 27 March 2007: 243–245 [2024-02-28]. ISBN 978-1-84860-73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8).
- ^ Serena Simoni. Understanding Transatlantic Relations: Whither the West?. Routledge. 29 May 2013: 1. ISBN 978-1-136-47695-2.
- ^ Shell Marc; Sollors Werner, eds. The Multilingual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 Reader of Original Texts with English Translations. New York: SUNY Press. 2000. ISBN 978-0814797525.
- ^ 174.0 174.1 Lauter, Paul, ed. The Heath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Lexington, Massachusetts: D.C. Heath and Company. 1994. ISBN 0-669-32972-X.
- ^ 175.0 175.1 Baym Nina; Levine Robert S.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 NY: W.W. Norton. 2013. ISBN 978-0-393-91885-4.
-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789 (rev. 1992). [2019-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1).
- ^ The 30 biggest media companies in the world. Business Insider. [2019-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1).
- ^ Types of Media. Sparknotes. [2019-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8).
- ^ Shaffer, Brenda. The Limits of Culture: Islam and Foreign Policy. MIT Press. 2006: 116. ISBN 978-0-262-19529-4.
- ^ Provine, Rob with Okon Hwang and Andy Kershaw. "Our Life Is Precisely a Song" in the Rough Guide to World Music, Volume 2, pg. 167. ISBN 978-1-85828-636-5.
- ^ Maccambridge, Michael. America's Game : The Epic Story of How Pro Football Captured a Nation. 26 October 2004. Random House. ISBN 978-0-375-50454-9
- ^ "The Best-Paid Athlet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4 June 2004. Forbes.com. Accessed 2 May 206.
- ^ 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美國參考》-(足球在美國的研究調查). Usinfo.org.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4).
- ^ Boritt, Gabor S. Lincoln and the Economics of the American Dream. Page 1. December 1994.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ISBN 978-0-252-06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