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蘇維埃茨克 (加里寧格勒州)

座標55°04′51″N 21°53′11″E / 55.08083°N 21.88639°E / 55.08083; 21.88639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蘇維埃茨克
Советск
市鎮
蘇維埃茨克老城
蘇維埃茨克老城
蘇維埃茨克旗幟
旗幟
蘇維埃茨克徽章
徽章
蘇維埃茨克的位置
地圖
蘇維埃茨克在加里寧格勒州的位置
蘇維埃茨克
蘇維埃茨克
蘇維埃茨克的位置
蘇維埃茨克在歐洲俄羅斯的位置
蘇維埃茨克
蘇維埃茨克
蘇維埃茨克 (歐洲俄羅斯)
蘇維埃茨克在歐洲的位置
蘇維埃茨克
蘇維埃茨克
蘇維埃茨克 (歐洲)
坐標:55°04′51″N 21°53′11″E / 55.08083°N 21.88639°E / 55.08083; 21.88639
國家 俄羅斯
聯邦主體加里寧格勒州
建立1288
市鎮地位1552
政府
 • HeadViktor Smilgin
面積
 • 總計44.4 平方公里(17.1 平方英里)
海拔10 公尺(30 英尺)
人口2010年普查[1]
 • 總計41,705人
 • 密度939人/平方公里(2,433人/平方英里)
 • 從屬於town of oblast significance of Sovetsk[2]
 • 行政中心town of oblast significance of Sovetsk[2]
 • 城區Sovetsky Urban Okrug[3]
 • 行政中心Sovetsky Urban Okrug[3]
時區加里寧格勒時間在維基數據編輯[4]UTC+2
郵政編碼[5]238750
電話區號+7 40161
友好城市陶拉蓋基爾貝烏哈圖夫在維基數據編輯
區劃代碼27730000001
網站sovetsk.gov39.ru

蘇維埃茨克(俄語:Советск)舊稱蒂爾西特(德語:Tilsit立陶宛語Tilžė),是位於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涅曼河畔的城鎮,人口43,224人(2002年)[2][3]。拿破崙戰爭期間著名的蒂爾西特和約即在此簽訂。

歷史[編輯]

早期歷史[編輯]

該地區的定居點最初由條頓騎士團建立,名為蒂爾西特的貿易中心於15世紀末發展起來。在1552年從普魯士公爵阿爾布雷希特獲得其城市權。七年戰爭期間的1758年至1762年該市被俄羅斯軍隊占領。此後被歸還給普魯士。

蒂爾西特在拿破崙戰爭期間聞名,第四次反法同盟戰爭中反法聯軍慘敗,1807年,法國、俄羅斯普魯士於此簽訂了蒂爾西特和約。直到1914年,這座城市的經濟一直在發展,沒有受到軍事衝突的干擾。中世紀時,河流為這座城市提供了水源和時候,此後這裡就成為木材工業的重要基地。這裏也是重要的畜牧業基地,蒂爾西特奶酪(Tilsiter)享譽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戰[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當有報導稱俄羅斯軍隊抵達時,蒂爾西特的許多人逃往柯尼斯堡柏林。市長埃爾多·波爾迫使市議員和市議員留下來。 8月20日,所有身體健全的男子都被駁船帶到柯尼斯堡,以避免被俄羅斯俘虜。普魯士軍隊的先鋒突擊隊原本計劃炸毀路易絲皇后大橋。波爾通過與第1集團軍司令部的電話交談避免了爆破。所有軍事人員都離開了這座城市。 1914年8月25日,一支哥薩克巡邏隊在街上與市長及其代表進行談判。第二天,俄羅斯步兵和幾個中隊的哥薩克人帶著他們的隨從搬進來,在空蕩蕩的龍騎兵營里住了下來。這些士兵屬於陶羅根邊防部隊,了解這座城鎮。波爾和市議員特施納每天都必須向市指揮官博格達諾中校匯報。市警察被允許繼續運作。這座城市完全封閉,直到俄羅斯人撤退後才知道坦能堡戰役的發生。 8月30日,馮·霍爾姆森中將率領的俄第43步兵師進入蒂爾西特。該市被勒令繳40,000馬克的捐款。11名城市代表將被帶到沙皇帝國作為人質。但是酒商保羅·萊施(Paul Lesch)建議將這座城市分為12個區,每個人質都應對其人質和資產負責。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和保羅·馮·倫坎普夫將軍表示同意。1914年秋德國在東普魯士全面反擊,9月12日,普魯士軍隊從柯尼斯堡梅梅爾進軍,俘虜了全部6,000名俄羅斯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編輯]

1941年6月22日至23日和1942年6月,蒂爾西特遭到蘇聯遠程航空兵的襲擊。 20日/21日夜間,該市遭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的第一次猛烈轟炸。1944年夏季,蘇軍白俄羅斯擊潰德國中央集團軍,兵鋒直至東普魯士。蒂爾西特的疏散工作於7月開始,最初是帶著孩子的婦女,後則為老人和壯年。

1944年10月,前線抵達梅梅爾河。蒂爾西特被宣布為前線城鎮,其餘平民大部分被驅逐。該有軌電車自1900年以來一直運營,直到44年停運。經過猛烈炮轟,砲彈摧毀了該市80%的面積,紅軍於1945年1月20日征服了蒂爾西特。隨後蘇聯佔領了整個東普魯士。1945年8月的《波茨坦協定》確定了德國前東部領土的割讓,但有待後來「和平解決中領土問題的最終確定」。

戰後和現代[編輯]

自1946年後為紀念蘇維埃而改名蘇維埃茨克(俄語:Советск,翻譯為德語則為Rätestadt)。東普魯士東北部和蘇維埃茨克成為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加里寧格勒州,出於軍事原因一直不允許外國人進入。到了1947年,由於德國人被驅逐出中歐和東歐,蒂爾西特的全部人口主要被來自俄羅斯中部和今天伏爾加河聯邦區地區的俄羅斯人以及白俄羅斯人取代。

蘇聯解體後,加里寧格勒州成為波蘭立陶宛之間的俄羅斯飛地,蘇維埃茨克緊鄰梅梅爾,成為俄羅斯和立陶宛邊境上的邊境城鎮。與此同時,加里寧格勒州的封鎖解除,使外國遊客可以進入蘇維埃茨克。

人口[編輯]

依年份排序。

  • 1880: 21,400
  • 1900: 34,539
  • 1910: 39,013
  • 1925: 50,834
  • 1933: 57,286
  • 1939: 59,105
  • 1946: 6,500
  • 2002: 41,000
  • 2004: 43,300

友好城市[編輯]

  1. ^ 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2010 года. Том 1 [2010 All-Russian Population Census, vol. 1].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2010 года [2010 All-Russia Population Census]. 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 2011 (俄語). 
  2. ^ 2.0 2.1 2.2 Resolution #639
  3. ^ 3.0 3.1 3.2 Law #376
  4. ^ Об исчислении времени. Официальный интернет-портал прав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2011-06-03 [2019-01-19] (俄語). 
  5. ^ Почта России.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вычислительный центр ОАСУ РПО. (Russian Post). Поиск объектов почтовой связи (Postal Objects Search) (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