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系列條目 |
---|
道家思想 |
道 德
|
道家人物 |
皇德 三皇五帝 广成子 伊尹 太公望 老子 尹喜 文子 庄子 列子 環淵 杨朱 黄石公 张良 刘安 |
道家典籍 |
《老子》《莊子》《列子》《文子》 《黃帝書》 |
相關條目 |
諸子百家 兵家 儒家 法家 黃老 玄学 中医学 道教 佛教 禅宗 |
道教 |
---|
道教主題 |
道是天地万物的演化运行机制,其為與中国哲学思想有關的重要概念之一[1] 。相關理論认为道决定了事物“有”或“无”[2],以及生物“生”或“死”的存在形式[3]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和周而复始的自然现象,是万事万物在道协同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 [4];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理念[5] 有兩種解釋,主流是當時所講的「自然(itself)」不是指現今所講的「大自然(Nature)」,而是指「自然而然」[6][7],“道”雖是生長萬物的,卻是無目的、無意識的,它“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即不把萬物據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勞,不主宰和支配萬物,而是聽任萬物自然而然發展著。疑後代禪宗則解釋為「道」效法「自然」(今日用語),應為誤解。[原創研究?]另一种解释,坚信人受地的制约、地受天的制约、天受道的制约,道受自然的制约[8];奉行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价值观[9]。
此一概念,不單為學派道家及儒家等等所重視,也為宗教如道教所使用。另外,道家思想中的道是非人格神,道教神話中的元始上帝及三大天尊( (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在神話中化出老聃的神仙[10]),其地位高於玉皇大帝的地位) 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並且從道家思想中完善了道教[11])、儒教教義中的昊天上帝、基督教及伊斯蘭教的教義中的惟一真神是人格神,後兩個宗教的聖典所分別提及的希臘文詞語 λόγος 及阿拉伯文詞語 سبيل 也被翻譯為中文語境的道,基督教聖典《聖經》提到:「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12](原文:Ἐν ἀρχῇ ἦν ὁ λόγος, καὶ ὁ λόγος ἦν πρὸς τὸν θεόν, καὶ θεὸς ἦν ὁ λόγος.)伊斯蘭教聖典《古兰经》也提到:「不信道而且妨碍主道的人们,真主将使他们的善功无效。」[13]
《周易》中的「道」
[编辑]《易经》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並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上古三大奇書。《易》事實上是包括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连山》和《归藏》已經失传。一般《易经》即指《周易》。有研究者聲稱《易經》所提及的道不是指天道,而是指道路或馬路[14]。
民間神話故事
[编辑]相傳燭龍的兒子猰貐曾經投生到人間,成為牛、虎及龍的暴力性混合體,祂後來被允許前往被稱為「道外之地」的某個来世[15]。
由於在後來出現的古道教等不少宗教的教義中,道通常包攝世間萬物,但在這個非常古老的神話故事中,有至少一個来世處於道之外,似乎暗示道不是遍在的,甚至可能是受限的,因此這顯示一些民間故事及神話傳説與正統宗教之間在關於道的觀點的方面上有很大差異。
先秦其他经典中的「道」
[编辑]“道之大如天,其广如地,其重如石,其轻如羽,民之所以知者寡。”(《管子·白心》)
“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则(且)也。显明弗能为名,广大弗能为刑(形),独立不偶,万物莫之能令。”(《黄帝四经·道原》)
“一者,道之本也,胡为而无长。□□所失,莫能守一。一之解,察於天地,一之理,礭於四海。何以知□之至,远近之稽?夫唯一不失。"(《黄帝四经·十大经·兵容》)
《繫辭》中的「道」
[编辑]主條目:繫辭
繫辭傳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天之道,曰陰與陽也」,並引用孔子的話:「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所以說儒家認同:「道者,陰陽變化之理也。」道,即宇宙運行,自然變化的法則。
道的演化運行
[编辑]繫辭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經中的「太極」與「道」字相通,正因為萬物由「道」所生,因此萬物變化均由太極,化成兩儀、四象、八卦。所以易經的卦象才能蓋括所有變化,成為筮卜的依據。
《老子》中的「道」
[编辑]「道」是战国时期的作品《老子》论述的处世哲学,其内容被多次增减,无数注解后成为《道德經》。[16]道家以老聃為其開創者,道教則奉此人為道祖,並且宣稱他是混元老君所投生而為的,道家及道教這兩個名稱也由此人的名字而來。
什么是道?
[编辑]《老子》第一章一開始就寫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為妙之門。」[18]
只可意会
[编辑]老子坚信,可以掌握的道理,都是片面的见识。可以传授的知识,都是片面的见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9] 庄子认为,见识和见解都是个人成见[20]。王弼對此的解釋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不道,不可名也。」
為妙之門
[编辑]老子認爲:「有」、「無」两者是道(天地万物的演化运行机制)的对立統一體,道通过「有」、「無」反应了「天地萬物」形成、演化、消亡,即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自然现象,他用「天地之始」形容「無」,用「萬物之母」形容「有」。当道常无形时,他能感受天地之始的奥妙;当道常有形时,他能观察到万物之母的徼幸。「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他表示:「有」和「無」不但同出于道而異名,是道的两种运行形式,而且同样被认为是认知事物的关键所在,「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有」是关键、「無」又是关键,所以「有」、「無」成为他意会事物的绝妙之门,「玄之又玄,為妙之門」[21]。[22][23]
有無相生
[编辑]接着,老子用美与善说明道与有、無的道理。被统一的审美观,令人厌恶;被统一的善良观,是虚伪的。让「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才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圣人,「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另外,他还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证明生命、建筑和行为从无「天地之始」,到有「萬物之母」的运行道理。并用「有」和「無」表明自己对道、德、仁、义和礼的态度,「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24]
有生於無
[编辑]老子又用天、地、神、谷、万物和侯王等现象进一步解释了「有無相生」,「有序」和「無序」之间在“道”作用下的转化过程。他举例说,道的「有」序统一状态,「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还描述了道的「無」序混乱状态,「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他的结论为,「反者」令道动摇不定,无序混乱,「反者」与「得一者」相反;「弱者」让道发挥作用,「弱者」为上善若水的「得一者」;天下萬物生於有序之道,有序之道生於無序之道。即「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25][26]
無用有利
[编辑]认识事物的「有」「無」两方面,是利用「道」解决问题的关键,老子用车、器和室阐明了「有」「無」与「利」「用」之间的关系。他说:“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能给人便利,「無」能发挥其效用。”「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27]
有道無道
[编辑]天下有道,骏马耕田。天下无道,兵荒马乱。老子用马在和平或者战争时期的作用,说明不知足的侯王们带来的祸害。他说,「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28]
道似萬物之宗
[编辑]象帝之先
[编辑]当观察道对万物的作用时,令老子产生一种无穷无尽的感觉。道,渊源流长,好似万物之宗。能挫掉人的锐气,解决天下纷争,中和日月光芒,同化万里尘埃。湛湛如水,好似生灵并存。他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养育了道,却认为存在于天帝之前。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29][30]
上善若水
[编辑]老子用水来形容道和万物的关系。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31]
萬物並作
[编辑]老子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得出万物相互作用,各自复归其根,生命自我繁衍,是沒身不殆,死而不亡,生死交替,天长道久的根源。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32]
萬物自賓
[编辑]老子相信,道的信念无需发号施令,即「道常無名」。朴实无华的民心虽然微不足道,却令天下人无法征服。如果王侯能顺其民心,万物将自我繁衍昌盛。「天地相合」风调雨顺,无需发号施令,民众自觉地互相监督。自始自终侯王的制度都依赖发号施令来维稳,如果还有发号施令的行为存在,世人应適可而止,則不致陷於危殆。按道的信念治理天下,犹如佰川纳海,自主自愿,无需用发号施令来维稳。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33][34][35]
衣養萬物
[编辑]老子深有体会,道精妙绝伦,影响广泛,就在眼前,却无法辨认。万物依赖道而生息繁衍,道的功德无法言传。道滋养万物,而不为他们做主,通常无需万物的任何回报,可认为道很渺小;道使万物归顺,而不去主宰他们,可认为道很伟大。道从来不自高自大,所以影响宏大。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35][36]
萬物自化
[编辑]老子自信,道无需为万物做主,而大有作为。如果侯王能顺其民意,万物将自主自化。自主自化会令人产生贪欲,他将镇定于无名的自觉、自愿、自信,互相监督,朴实无华的民心,只要即无名又朴实的民心存在,人们将无贪欲之心。不贪之宁静,天下将自然稳定。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37]
三生萬物
[编辑]与「萬物自化」相呼应,老子用「三生萬物」来警告「反者道之动」、称孤道寡的王公。他声称:“道运行演化有序统一,一运行演化产生阴阳二者,阴阳交替产生阴阳气三者,阴阳气三者相互作用产生万物。道让万物在阴、阳、气三者共同作用下,而呈现生态协和[22][29][38]。连世人也厌恶称孤、道寡、和不敬畏谷神之人[39],而有的王公却把天地万物视为己有,并胡作非为,还孤家寡人地称谓自己。对这种损害生态协和为益己,或者为益己而损毁生态协和的行为,我用世人常用的一句话,来警告这些王公们,「強梁者不得其死」,我认为这句话非常恰如其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40]
無为而治
[编辑]老子还多次论述「無」。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夫唯不爭,故無尤。」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41]
他归纳出无为而治的信念:“道无需为万物做主,顺势而为,而大有作为。如果侯王能顺其民意,万物将自主自化。自主自化会令人产生贪欲,他将镇定于无名的自觉、自愿、自信,互相监督,朴实无华的民心,只要即无名又朴实的民心存在,人们将无贪欲之心。不贪之宁静,天下将自然稳定。”「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42]
道法自然
[编辑]《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8]
在万物混合作用下,形成于天地存在之前的一种自然现象。无声无息,独立运行,周而复始,可以为天下之母。我不知其名,称之为道,用博大精深、逝逝长远和反复变幻来形容。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受地制约,地受天制约,天受道制约,道受自然制约。自然,天地万物互相作用,即「萬物並作」之结果。[29][8]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善者不多 多者不善
聖人无積 既以爲人己愈有 既以予人己愈多
故天之道 利而不害 人之道 爲而弗爭[43]
以德论道
[编辑]因為在老聃所生活的时期,五德終始說盛行,所以他多次用五行之“德”,来阐明他的万物之“道”。[44]
以天论道
[编辑]天有時會被用來與道作對比。《老子》宣稱天受制於道,而且在天地出現之前,便已經有道。
以梵论道
[编辑]有學者聲稱早期的道家吸收了吠陀教關於梵的觀念,因而提出了關於道的理論[45]。
以佛论道
[编辑]道教教內的不少教派曾經宣稱老聃曾到天竺向胡人宣揚關於道的思想,其弟子尹喜則創立了佛家。這個説法的正確性目前已經被否定。
以神论道
[编辑]泛神論認為萬物的總和就是神。有研究者聲稱道是汎神論中的神,汎神論認為萬物是神的一部份[46]。
《莊子》中的道
[编辑]《莊子》是道家另一部經典作品,裡頭也有述及「道」的概念。《莊子》把太一等同於道。
無處不在
[编辑]《莊子》外篇《知北遊第廿二》中,有這麼一段: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下邪?」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汝唯莫必,無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嘗相與游乎旡何有之宮,同合而論,旡所終窮乎!嘗相與旡為乎!澹而靜乎!漠而清乎!調而閒乎!寥已吾志,旡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來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來焉而不知其所終;徬徨乎馮閎,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窮。物物者與物旡際,而物有際者,所謂物際者也。不際之際,際之不際者也。謂盈虛衰殺,彼為盈虛非盈虛,彼為衰殺非衰殺,彼為本末非本末,彼為積散非積散也。」
莊子在此回答東郭子問「道是甚麼」,大意是說:「『道』是無始無終,無所不包,無處不在。人要學道的話,當看鼻涕蟲,當看糞尿便溺,所有事物都不放過,才能觀見『道』的法則與偉大。」[38]
後世有人為了貶損道家及道教,故意把「道在糞溺」一言改為「道乃屎尿」。
《靈寶經》對道的描述
[编辑]道教聖典《靈寶經》宣稱大道無形無名[47],也是本無的和本虛的[48],天地在大道之中,大道包攝整個世間[49],天地為其形,陰陽為其氣[50]。其也宣稱化出萬物的太質在天地之內時升時降,日月卻在天地之外移動[51],太陽運行於穹頂上方,月亮運行於大地下方[52]。
由上可知,在《靈寶經》中,大道的力量只遍攝一個器世間,日月星辰甚至能在作為大道之形的天地的外面運行,如果把天地陰陽排除在外,那麼作為自然規律的大道便是一無所有的。
《老子化胡經》對道的描述
[编辑]道教偽典《老子化胡經》把道描述為一個負責造出萬物和主宰仙界的天君,其有權力役使一眾神仙,也能夠形成天地規律[53],亦能夠驅趕鬼魅和救度眾生等等,該教典也宣稱道居住在人間、天庭、穹蒼或其他地方[54]。《老子化胡經》的作者似乎認為道有身體,原因是其宣稱道身長六丈,並且散發出金色的光芒,還能發言説話、破壞山石、誅除妖怪、移動星辰和安排季節等等[55]。
《老子化胡經》所提出的這些説法把道擬人化,從而使道在該教典中成為了一個像大梵天王那樣只負責統攝一個器世間的普通的人格化的神靈。
起源於西方的哲学思想
[编辑]在古希臘的哲學思想中,邏格思是支配世界的規律,而在基督敎所認可的神學理論中,物爾朋(譯自拉丁文詞語Verbum)被認為是上主所發出的話語。在《約翰福音書》的開端,羅格思被等同於天主[56]。
婆罗门教
[编辑]在吠陀教聖典《吠陀經》中,梵最初被認為是祭祀儀式背後的神秘力量,後來被撰寫出來的多本奧義書開始提升梵在神話中的地位。婆羅門教認為下梵是梵摩羅天賴以造創萬物的原理,其由原質所構成,能夠在任何一物身上被找到。佛教興起後,透過把大梵等同於尚被困在輪迴中的無知的天眾 梵摩天 ,佛教貶低了大梵天的地位,從而表明自身比古婆羅門教優越這一立場。印度教創立者阿迪·商羯羅吸收了印傳佛教所認可的空性論的部份觀點,提出了上梵是世間的本來面貌這一説法,從而使得梵成為了印度教教義中萬物的本源[57],而三相神在印度教神話中的地位則有所下降,成為梵的具象化形式。
佛敎教義中的空性與上梵這一概念有一些相似之處[58],但佛敎對這些觀點也曾提出不少批駁意見[59]。
關於道家思想可能受到吠陀教教義影響一事的理論
[编辑]L•S•瓦西里夫(L. S. Vasil’ev)在一篇為賓夕法尼亞大學而撰寫的論文中表示他認爲早期的道家吸收了吠陀教關於梵、阿特曼和普魯蘇的觀念並將其分別轉變為道、德和炁這三個概念,此外,作者聲稱奉行綜攝主義的道教信奉者在他們的崇拜儀式中使用 梵 一詞來代替 道 這一名稱[60]。
維克多·H·梅爾(Victor H. Mair)表示他認爲道家在其早期歷史上與吠陀教有着積極的“文化關係”,而《道德經》是針對印度的哲學思想 被撰寫出來的,作者表示他認爲梵與道是相同的[61]。
流行於中華的民間宗教
[编辑]《吕祖明道说》宣稱“道”字从“首”从“辵”,“首”指“先天一炁”;“辵”义为乍行乍止。“有先天一炁之道存焉。何言之?性非此道不能圆,命非此道不能了,其事非人不敢言。故道家巧譬曲喻,而有玉液了性,金液了命之说。夫玉液金液者,即先天一炁之道也。其所以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者,此道也。鬼神所以能为造化之迹,而为二气之良能者,亦此道也。” “首者先也,取先天一炁之义也;辵者乍行乍止也。”
大乘佛教
[编辑]上座部佛教
[编辑]上座部佛教認為真如是實相,即事物的本來面貌[62],但上座部佛教認為真如不是一種無造(asankhata)的現象[63]。在上座部佛教教義中,湼槃是唯一一個不是被構建出來的的現象[64]。
宗教界觀點
[编辑]佛敎
[编辑]佛敎教義中的空性與道這一概念頗為相似,但仍有很大差別,由於道被認為是萬物實有的循環規律,而空性被認為是諸法本無自性這一特性,而且萬物本為一體,故此亦無共性可言,故説空性本身亦是空的,因此在佛敎看來,道家及道教關於道的觀念仍然是有漏法 而不是無漏法,所謂常存的天道事實上只是天眾所在的道趣,其實尚未出離世間,此外,道體被認為處於摻雜了多種因素的某種混沌狀態,由於缺乏對因緣的觀察,因此老聃認為道體是實有的,卻沒有發現諸法皆空這個事實,故不知道諸法由緣起而生,非由某一實有的本源所產生[65]。佛敎對婆羅門教關於梵的觀念也有類似的見解[66]。
漢傳佛教苾芻憨山德清大師聲稱在佛教教義中,佛性是萬物的始根,佛性本身是空的,至於所謂的道體其實是心識虛妄的產物,老聃所講的道仍然停留在作為五蘊之一的識蘊所涉及的區宇內,尚未達到究竟空的境界[67]。
基督敎
[编辑]信奉安立甘教的著名神學家C•S•魯益思老師用道一詞來指稱關於正確的態度及錯誤的態度的學説和關於世界及人們是甚麼這個問題的信念[68]。他聲稱每個宗教都有關於普遍的倫理準則的教義,試圖與道保持一致。在魯益思老師的思想中,天主亞威造創了道,並且通過耶穌基督來充份地展現它。
研究東亞本土宗教的宗教學家塞拉芬·羅斯修士的學生東正教赫古門達馬士革(克里斯滕森)把羅格思等同於道。他出版了《道德經》的完整註釋譯本,標題為《基督永恆之道》(Christ the Eternal Tao)[69]。
學術界觀點
[编辑]新儒家人士
[编辑]新儒家深受中傳佛教所宣揚的萬法唯心論所影響,其不認可儒家所宣揚的關於天命的理論和舊儒家所宣揚的關於天理的理論[70]。屬於新儒家的學者杜保瑞教授在其作品《反者道之動》中宣稱老聃所講的道其實只是他所臆想出來的一種被用來認識事物的律則,自然現象本身不會服從這種律則[71]。杜教授也宣稱道不過是純粹的心理分析對象,它的有效範圍僅僅是人類所身處的社會,不涉及自然界[72]。
存有三態論者
[编辑]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所長林安梧教授在其所寫的論文中探討了不少學者所持有的關於《老子》的觀點,林教授在存有三態論的基礎上,聲稱「『天地人我萬物通而為一』的總體根源」就是《老子》所提及的道,它處於未開顯的狀態,其後外境及意識同時生起,兩者未被區分開來,這就是「一」,隨後眾生區分外境及意識,並且以意識執取外境中的事物,這就是「二」,之後眾生確認自身及其他事物的存在性,這就是「三」,一切事物就是這樣被區分開來的,此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段文字的意思,故此道不是能夠離眾生而生萬物的本源,而是在眾生的參贊下得以使自身開顯為萬物的本原:
「存有」乃「天地人我萬物通而為一的總體根源」,如此根源本為無分別、不可說,是一隱然未顯的狀態;但它不能停留於此,它必得開顯。因為「存有的根源」有「人」參與於其中,故必得開顯之也。「存有的根源」此是「境識俱泯」處,然此「境識俱泯」終不永遠處在「泯」的狀態,它必得開顯,先是「境識俱起」而未分,此即「存有之開顯」也。繼之而為「境識俱起而兩分」、「以識執境」,轉而為一「存有之執定」也。如此開顯所成之「存有三態論」它既有存有論的向度,亦帶有宇宙論的趨向﹔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樣所成的存有論是離不開人的參贊的。一樣的,這樣所成的宇宙論並不是一離了人而去說的宇宙生化歷程。換言之,這樣的存有論與宇宙論是合而為一的,亦是不離人之實踐的;這樣所成的存有論與宇宙論所統稱的形而上學不同於理論觀解型態的形而上學,而是一實踐體驗型態的形而上學。如此說來,既落在「境識不二」、「心物不二」、「能所不二」下論此,則無所謂「主觀境界型態」與「客觀實有型態」的對橛兩分。以是之故,刻意區分兩者之異同,這是落在「格義/逆格義」之困境下而生之糾葛[73]。
——林安梧,〈關於《 老子道德經》[道, 一, 二, 三及天地萬物] 的幾點討論〉
分體論者
[编辑]分體論認為世界是一個由多個分體所構成的總體,但分體只具有個別性而不具有同一性,故分體論與一元論及多元論不同,宗教哲學家陸基洋博士聲稱語言哲學家陳漢性教授等人仔細地研究了東西方相關的語言學理論等等,陳教授聲稱老聃等人用道一詞來指稱流行於先秦時期的思潮中的「規範性話語」,而不是指某個本源,他試圖證明老聃以關於「部份/整體」這種關係的説法闡釋道的無恆常性,在其思想中,道不過是一種言語,道生萬物一説其實是指人們用言語來區分不同的事物這件事情,而不是指本源生出萬物這一説法[74]:
「知道一種功效」是甚麼意思?從根本上說,這就是一種知道怎樣。對什麼怎麼樣?怎麼作某些區別以及怎樣根據這種功效去要求和行動。這包括能夠去作區別或區分(劃分世界),它們依據跟劃分一致的看法而暗含著行動。……知道怎樣使用一個名稱,也就是知道區別和區分的一種足以指導我們的行為之文化上所接受的方式。如果我們認為道就是一種行為之「道」("way"),那麼名稱、區別和評價的全部就相應於一個道。一個道是相應於一個話語系統的具體的行為集 ──它的行為的體現。……道反映了話語或語言的特徵。它本質上是規範的,而且它「創造」事物[75]。
——陳漢生,《中國古代的語言和邏輯》
参见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 ^ 1.0 1.1 老子“道法自然”生态智慧及其借鉴价值透视 - 养生理论 - 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 www.lzdaoism.org.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9).
- ^ 老子書中「有」與「無」的觀念. club.ntu.edu.tw. [2017-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5).
- ^ cms), http://www.jieqi.com (jieqi. 生谈死:话庄子与基督宗教的生死观- 第一章:双方生死观的背景-其他类型-天主教图书中心-天主教在线. books.chinacatholic.net.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9).
- ^ 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查证请求]
- ^ 道法自然:与科学同行的东方神秘主义体系. guoxue.ifeng.com.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 ^ 道法自然詞語解釋 / 道法自然是什麽意思. www.chinesewords.org/dict/304598-561.html. [2021-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 ^ 陳鼓應-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章所说的“道”,都是指实存意义的道。末句所说的“天法道,道法自然”,乃是指效法实存 之“道”所呈现的自然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章所说的“道”,都是指实存意义的道。末句所说的“天法道,道法自然”,乃是指效法实存之“道”所呈现的自然规律。)
- ^ 8.0 8.1 弘音. 禅解道德经. 青苹果数据中心. : 第十二 关于《老子》的分章和句读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 ^ 先秦道家价值观体系的变迁-光明日报-光明网. epaper.gmw.cn.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 ^ 《傳授經戒儀注訣》:「老君者,得道之大聖,幽顯所共師者也。應感則變化隨方,功成則隱淪常住,住無所住,常無不在,不在之在,在乎無極,無極之極,極乎太玄。」
《雲笈七籤》:「三氣混沌,凝結變化,五色玄黃,大如彈丸,入玄妙口中。玄妙因吞之,八十一年乃從左腋而生。生而白首,故號為老子。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玄妙,出於自然,生於無生,先於無先,挺於空洞,陶育乾坤,號曰無上正真之道。神奇微遠,不可得名。」
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道德天尊,九仙教主,道之始炁,以教言之,自元始至此爲洞神,曰太清金闕後聖玄元道君太清仙王禀元皇虚皇之誥,宣三洞四輔之文,随方應化,演教傳經,今古尊崇,萬方欽仰,自三皇以來,宣說靈寶之經,萬世度人無量,天人崇位,雙皇封尊,爲太上老君者是也,居太清仙境。」 - ^ 孔鯡. 道家智慧一點通.
- ^ 約翰福音.
- ^ Qur'an Chinese Translation Surah - 古兰经汉译章节. www.islamicity.com. [2017-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 ^ 葉金山. 《易經》儒家是巫術之家. 老子講堂. 2015-01-31 [2025-01-05] –通过老子神學院 (中文).
《易經》本文中的「道」字,全經原文中只出現三次,就是在「復自道、履道坦坦、有孚在道」這幾個「道」字,所指的都是「道路」,也就是大馬路,根本就不是指「真理」的「道」,也不是哲學的「道」。
- ^ Ni (2023),第168頁.
- ^ 作者:□熊铁基. 从《老子》到《道德经》_光明日报_光明网. www.gmw.cn. [2017-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 ^ 老子書中有和無的觀念22. club.ntu.edu.tw. [2017-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5).
- ^ 18.0 18.1 老子. 道德经.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017年7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5月3日).
- ^ 道可道_道可道,[语文]_苑学堂. www.xiuwenyuan.com.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3).
- ^ 庄子:智慧之人不会被自己之成见所左右_儒佛道频道_腾讯网. rufodao.qq.com.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5) (中文(中国大陆)).
- ^ 中国道教 - 我对《道德经》中“玄”字的理解. www.chinataoism.org. [2017-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 ^ 22.0 22.1 KongHai SG, 01 "道"是什么 "道"在哪里 之一, 2013-07-10 [2017-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0)
- ^ 洪·葛. 抱朴子內篇. 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 第四页至第六页.
- ^ 上德不德. edba.ncl.edu.tw. [2017-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0).
- ^ 弱者道之用析論. club.ntu.edu.tw. [2017-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 ^ 老子的理想人格. club.ntu.edu.tw. [2017-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 ^ 解读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_中国网. www.china.com.cn.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5).
- ^ 【品典】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要闻——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www.ccdi.gov.cn. [2017-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8).
- ^ 29.0 29.1 29.2 KongHai SG, 02 "道"是什么 "道"在哪里 之二, 2013-07-10 [2017-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0)
- ^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德经解释-老子. www.ldbj.com.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 ^ 人間福報 : 【《老子》經典名句】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 ^ 道德經復命章第十六 真義解說. 信堅園地. 2014-04-30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美国英语).
- ^ 老子《德道经》. www.dedao.org.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 ^ - 知止不殆. terms.naer.edu.tw.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中文(臺灣)).
- ^ 35.0 35.1 KongHai SG, 04 "道"的特征 特性 之一, 2013-07-10 [2017-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0)
- ^ 【道德经】第34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原文、译文、点评). yw.eywedu.com.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37、不欲以静,天下自定(上篇大结局) - 《道德经》启示录 - 龙脉网—龙的传人—传承龙的文化—传统文化交流网站. www.chinalongmai.net.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3).
- ^ 38.0 38.1 KongHai SG, 03 幻灯片 "道"是什么 "道"在哪里, 2013-07-10 [2017-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0)
- ^ 蓋建民. 《谷神篇》與道教天人宇宙論思想探微. 屆中華文化與天人合一國際研討會. 2015 [2017年7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5月3日).
- ^ 劉福增. 老子精讀.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 古文解惑:《老子》選讀─聖人常無心 以百姓心為心 - 香港文匯報. paper.wenweipo.com.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 ^ 中国道教 - 无为而治的生活智慧. www.chinataoism.org.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6).
- ^ 老子 (帛書校勘版)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17-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中文).
- ^ 老子《道德经》56-60_搜狐历史_搜狐网. www.sohu.com. [2017-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0).
- ^ Vasil'ev, L. S. (2014). Dao and Brahman: The phenomenon of primordial supreme unity. Sino-Platonic Papers().
- ^ 葉金山. 老子「泛神論」和「阿凡達(Avatar)」. 老子講堂. 2015-03-16 [2025-01-05] –通过老子神學院 (中文).
- ^ 《靈寶經》記載説:「大道無形,視聽不可以見聞;大道無名,度數不可以籌算。」
- ^ 《靈寶經》記載説:「道本無也,以有言者非道也。道本虛也,以實言者非道也。」
- ^ 《靈寶經》記載説:「所謂大道者,高而無上,引而仰觀,其上無上,莫見其首,所謂大道者,卑而無下,俯而俯察,其下無下,莫見其基。始而無先,莫見其前。終而無盡,莫見其後。大道之中而生天地,天地有高下之儀。天地之中而有陰陽,陰陽有始終之數。一上一下,仰觀俯察,可以測其機。一始一終,度數推算,可以得其理。以此推之,大道可知也。」
- ^ 《靈寶經》記載説:「天地者,大道之形。陰陽者,大道之氣。」
- ^ 《靈寶經》記載説:「陰陽升降,不出天地之內。日月運轉,而在天地之外。東西出沒,以分晝夜。南北往來,以定寒暑。晝夜不息,寒暑相推。積日為月,積月為歲。月之積日者,以其魂中藏魄,魄中藏魂也。」
- ^ 《靈寶經》記載説:「天地之形,其狀如卵。六合之內,其圓如毬。日月出沒,運行於一天之上,一地之下。上下東西,周行如飛輪。東生西沒,日行陽道。西生東沒,月行陰道。一日之間,而分晝夜,冬至之後,日出自南而北。」
- ^ 《老子化胡經》記載説:「老子曰:『道能經天序地,置立乾坤,畫出天道,安動山川,配適陰陽,列影星辰。二十八宿,各有名字,身或長九丈,或長一旬;或籠天合地,日月不明;或整理逆順,轉死易生;或呼召甲子,役使眾神;或吹噓寒暑,呼吸陰陽。』」
- ^ 《老子化胡經》記載説:「老子曰:『太上者,方物之所尊,上天為眾神之所祖宗,在地為萬國之師君。道是虛無,難名之神,成功不名其效,救死不認其生。或居世界,或居九天,或在宵虛,監視世間,順天者吉,毀聖者亡。或上曆九府,下入黃泉,濤演宵虛,無疋無倫。或嚴莊顯服,受度真賢。或上高疋首,為說死生。或蔽隱合口,與天地相畢。或坐喚六甲,集諸群仙,〔或〕策使飛龍,布火乾坤。或縮地斷火,天地焦然。』」
- ^ 《老子化胡經》記載説: 「老子曰:『道身長丈六,金色照天,發言雷電,石劈山崩。或攝奸耶(邪),考煞不仁。』 王曰:『淵乎,何道之深妙。巖巖乎,真為大神。』 老子曰:『牽天挽地,走使星辰,驅馳日月,或東或西。一日六時,節度其間,冬溫夏暑,其神序焉。』 王曰:『慙天之神,一代之君。』」
- ^ 「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 聖言在起初就與天主同在。 萬物是藉著他而造成的;凡受造的, 沒有一樣不是由他而造成 的。」 -出自《聖經·新約·約翰福音書》第一章第一節至第三節
- ^ 商羯羅──印度佛教的終結者. 佛法討論室精華集. 1999-11-06 [2023-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8).
- ^ chenyuhsi. 佛教詮釋學的新範疇 ──從意識原理重釋終極實相「空」諦. Buddhist Psychology by Prof. Chen Yu-Hsi. 2018-10-22 [2023-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30) (英语).
- ^ 商羯罗《梵经注》对佛教的批判 - 佛子联谊论坛 - 格鲁修学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 www.gelupa.org. [2023-10-25].
- ^ Vasil’ev, L. S. Dao and Brahman: The Phenomenon of Primordial Supreme Unity (PDF). Sino-Platonic Papers. Translated by Rostislav Berezki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31. December 2014 [2023-10-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10-20).
- ^ Laozi; Mair, Victor H. Tao Te Ching: The Classic Book of Integrity and the Way. New York: Quality Paperback Book Club. 1998: 135, 142, 160. ISBN 9780965064750.
- ^ Buddhadasa Bhikkhu, translated by Santikaro Bhikkhu (1997) The Natural Cure for Spiritual Disease: A Guide into Buddhist Scienc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21-01-17. Evolution/Liberation, Published by The Dhammadana Foundation.
- ^ Andre Bareau, Les sectes bouddhiques du Petit Véhicule (Ecole Française d'Extreme-Orient, 1955), Chapitre I 'Les Mahasanghika', p. 236
- ^ James P. McDermott. Encyclopedia of Indian Philosophies, Volume VII: Abhidharma Buddhism to 150 A.D, see entry on the Kathavatthu.
- ^ 周潔. 《道德经》与佛教思想之比较浅探 (PDF). 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 23 (2): 45-49 –通过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 精選書摘. 印度宗教中的身體觀:整個大自然皆是可能的「梵」之領域,也是「我」之展現.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7-09-12 [2023-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中文(臺灣)).
- ^ 曾瑞池. 憨山德清《道德經解》思想研究. 2014 –通过國立中興大學 (中文).
- ^ Lewis, C.S. The Abolition of Man. : 18.
- ^ Damascene (2012),第[页码请求]頁.
- ^ 葉金山. 新儒家是印度唯心學派支流. 老子講堂. 2008-08-26 [2025-01-05] –通过老子神學院 (中文).
宋明新儒家和當代新儒家,其「理學、心學」的本質,是佛教的「唯心論」,不是孔孟儒家的「天道論」;而兩代新儒家高唱的「心性論」本質,則是「唯心心性論」,不是孔孟儒家的「天道心性論」。所以說,新儒家根本不是孔孟真儒的繼承者,新儒家是假儒家, 新儒家是佛教的印度唯心學派。
- ^ 木鵵說書人. 理魔重生再論杜保瑞. 老子講堂官方網站. 2008-10-05 [2025-01-05] –通过老子神學院官方網站 (中文).
杜保瑞首先以道「其實是一些人類思維活動中的認識法則,甚而是一種習性或胸懷。」以及「自然現象卻並不服從於這些律則的規律」,來割裂老子哲學中心思想的「道」和自然象之間的關係。以貶低老子所啟示的「道」,使「道」成為人類思維活動中與宇宙萬物毫無關係的妄念空想,甚至成為個人獨有之「習性」,以遂行其新儒家破壞老子哲學的一貫陰謀。他完全無視於《老子道德經》:「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萬物尊道而貴德,……。」等等各章經文的深切啟示,竟然狂妄地說:「這些律則的深意其實是一些人類思維活動中的認識法則,甚而是一種習性或胸懷,因此根本上它們的適用範圍只在人文現象中有效,而不能過渡到自然現象,我們可以以這些律則來觀看自然現象,從而得到若干的領會,但是自然現象卻並不服從於這些律則的規律。( p.089)」
- ^ 葉金山. 理魔重生再論杜保瑞(系列之二). 老子講堂. 2008-10-05 [2025-01-05] –通过老子神學院 (中文).
杜保瑞說:「所以整個道之動的律則,所處理的純然是人類心理的感受的問題,老子的道的律則義是以人類心理情緒為分析的對象,是分析著人類的心理情緒感受的發展律則而說出了整體存在的律則。所以它的有效範圍也只能以人存有著的社會活動範圍為限。」 (p.265)」杜保瑞在書中妄言「道」是「分析著人類的心理情緒感受的發展律則而說出了整體存在的律則。」,我們再証諸他不斷強調老子啟示的「道」和自然無關,又純粹是個人的「主觀心境」,其實杜保瑞心裡真正想說的是:「老子所啟示的道,僅只是分析著老子自己的主觀心裡情緒感受的發展而說出。」只是他不敢清楚說出來而已。
- ^ 林安梧. 關於《 老子道德經》[道, 一, 二, 三及天地萬物] 的幾點討論 (PDF). 東華漢學. 2008, (7): 1-24 –通过東華大學.
- ^ 陸基洋. 論陳漢生 (Chad Hansen) 對老子「道」概念的詮釋思想 (PDF). 清華學報. 2013, 43 (4): 599-640.
除說明了何謂「知」與「道」外,上引文字末段亦提及道之能「創造」事物,在他看來,既然材質的界限源自某一話語系統的約定,那麼語言的機制便將世界劃分成馬和非馬、美和醜、白和黑(非白)等二元的區別,由是陳漢生以為道生萬物之說是就語言之分割世界的規範功能而言,而絶非傳統所謂從宇宙論或本體論的角度去理解道生化萬物之說,由此而言,其對於道的形上性質的理解乃將其限定在制約行動的脈絡中,而非如傳統所言之具生化萬物功能的內容上。
- ^ 陳漢生. 《中國古代的語言和邏輯》. 由周雲之翻译. : 83–84.
參考書目
[编辑]- Damascene, Hieromonk. Christ the Eternal Tao 6th. Valaam Books. 2012.
- Ni, Xueting C. Chinese Myths: From Cosmology and Folklore to Gods and Immortals. London: Amber Books. 2023. ISBN 978-1-83886-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