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邵陽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邵陽縣
坐標:26°59′37″N 111°16′19″E / 26.99373°N 111.27182°E / 26.99373; 111.27182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湖南省邵陽市
政府駐地塘渡口鎮
面積
 • 總計2,001.01 平方公里(772.59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752,125人
 • 密度376人/平方公里(974人/平方英里)
 • 城鎮339,664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422100
電話區號0739
行政區劃代碼430523

邵陽縣是中國湖南省邵陽市西南部的一個GDP總量256,128萬元(2004年)。常住總人口約76萬人。縣人民政府駐塘渡口鎮。區域總面積為2,001.01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編輯]

邵陽縣漢初為「昭陵縣」,屬長沙國;三國吳寶鼎元年(266年)置「昭陵郡」,分置「昭陽縣」;晉朝太康元年(280年)避司馬昭之諱,改名「邵陽縣」。儘管其後轄域多變但縣名一直沿用至今。以下所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邵陽縣區劃劃出變更情況。

1950年10月19日,設立縣級邵陽市,以邵陽縣城關鎮和祭祺、余湖、板卜、城北、田江渡5鄉為其行政區域;

1952年2月16日,設立邵東縣,以邵陽縣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區的全部,和第一、七、十四區部分地區為其行政區域;設立藍田縣,劃出邵陽縣第十六區部分地區;

1952年2月26日建新邵縣,劃出邵陽縣第一、二、三、十五區全部和第十四、十六區各一部分地區,新化縣第八、九區全部及第四區部分地區為其行政區域組建,並取新化、邵陽之首字命名「新邵」;

1952年2月26日,邵陽縣駐地由縣級邵陽市區遷至塘渡口

1997年8月29日,邵陽縣的陳家橋鄉劃入新成立的邵陽市轄區北塔區

文化大革命

[編輯]

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年—1976年),邵陽縣發生了一場大屠殺事件[2][3][4][5][6] 邵陽縣屠殺發生於1968年7-9月間,根據1974年當地、縣聯合調查團的統計,全縣在抓「黑殺隊」運動中,共抓了11,177人,關押7,781人,私設監獄702處,自製鐐銬1,587副;其中,322人被殺、669人被逼自殺,共計死亡991人,另有113人致殘,而有學者指出邵陽大屠殺實際死亡人達數千人。[3][5][7] 該大屠殺中使用的殺人手段極其殘忍,包括活埋、石砸、淹死、打死、勒死、燙死、壓死、火燒、分屍等等,不少女性死前受到凌辱。[3][4][5] 屠殺的屍體順着資江河漂流,引發河兩岸群眾聚集觀看,漂流死屍曾堵塞邵陽市自來水廠的抽水機,導致市民逾半月不敢飲用自來水[2][3][5][8]

地理

[編輯]

邵陽縣地處資水上游,地形南高北低,東南部由南部河伯嶺山脈與東部四明山脈相接,河伯嶺海拔1455米,為轄境至高點;北部資江河灘海拔210米。有河流61條,其中資水及其主要支流夫夷水郝水檀江

相鄰縣級行政區有,北界新邵縣和邵陽市轄區,東依邵東市祁東縣,南連東安縣新寧縣,西接武岡市隆回縣

行政區劃

[編輯]

邵陽縣下轄12個、8個[9]

塘渡口鎮、​白倉鎮、​金稱市鎮、​塘田市鎮、​黃亭市鎮、​長陽鋪鎮、​岩口鋪鎮、​九公橋鎮、​下花橋鎮、​谷洲鎮、​酈家坪鎮、​五峰鋪鎮、​小溪市鎮、​長樂鄉、​蔡橋鄉、​河伯鄉、​黃荊鄉、​諸甲亭鄉、​羅城鄉、​金江鄉、​七里山園藝場、​五豐鋪林場和河伯嶺林場。

1982年12月31日,邵陽縣下轄8區和1區級鎮、36鄉和5鄉級鎮。1996年經過撤區並鄉區劃調整,撤併為23鄉鎮,1997年劃出陳家橋鄉至北塔區

政治

[編輯]

現任領導

[編輯]
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邵陽縣人民政府

縣長

中國共產黨
邵陽縣委員會

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邵陽縣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主任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邵陽縣委員會
主席
姓名 周玉祥 袁勝良 彭茂華 唐軍良
民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 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 湖南省邵陽市武岡縣 湖南省邵陽市邵陽縣
出生日期 1972年11月(52歲) 1971年8月(53歲) 1973年4月(51歲) 1967年3月(57歲)
就任日期 2021年10月 (2021-10) 2021年6月 (2021-06) 2024年5月 (2024-05) 2021年10月 (2021-10)

人口

[編輯]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邵陽縣常住人口為752125人。[10]

2008年,全縣總人口為985,954人[11]

名人

[編輯]

交通

[編輯]

古蹟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2.0 2.1 何清漣. 为了中国不再沦为修罗场-介绍谭合成《血的神话》等“文革”研究. 美國之音. [2020-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3) (中文). 
  3. ^ 3.0 3.1 3.2 3.3 何清漣. 一九六八年湖南邵阳县的大屠杀. 胡耀邦史料信息網. [2020-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3). 
  4. ^ 4.0 4.1 何蓮清. “文革”中的邵阳大屠杀. 華夏文摘. [2020-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3). 
  5. ^ 5.0 5.1 5.2 5.3 林啟山. “文革”时期湖南省邵阳县“黑杀风”事件始末. 當代中國研究. [2020-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3). 
  6. ^ 宋永毅. “文革”中的暴力与大屠杀. 香港中文大學. [2020-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3). 
  7. ^ 何清漣. 一份“文革”时期的人权纪录 ——介绍《文革四十周年祭:特殊年代回忆录》. 《華夏報》. [2020-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7). 
  8. ^ 朱健囯. 不与水合作: 现代化与伪现代化的文化冲突. 文化藝術出版社. 1999 [2020-06-20]. ISBN 978-7-5039-184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2) (中文). 
  9. ^ 2023年邵阳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10. ^ 中國: 湖南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3). 
  11. ^ 邵陽·邵陽縣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8-2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