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2運輸機 (台灣)
XC-2運輸機 | |
---|---|
概觀 | |
類型 | 運輸機 |
乘員 | 3人(正副駕駛與飛航工程師) |
首飛 | 1979年2月26日 |
設計 | 航空工業發展中心 (現為漢翔航空工業) |
產量 | 1架 |
現況 | 計劃終止 |
技術數據([1]) | |
長度 | 20.1公尺 |
翼展 | 24.9公尺 |
高度 | 7.72公尺 |
翼面積 | 65.4平方公尺 |
空重 | 7,031公斤 |
負載重量 | 3,855公斤 |
貨艙容積 | 45.45立方公尺 |
最大起飛重量 | 12,474公斤 |
最大着陸重量 | 12,247公斤 |
發動機 | 2×T53-L-701A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
功率 | 1,451匹馬力 |
最大燃油量 | 3,028公升 |
性能數據([1]) | |
最大速度 | 392公里/時 |
巡航速度 | 333公里/時 |
爬升率 | 457公尺/分 |
實用升限 | 8,015公尺 |
巡航半徑 | 1,661公里 |
翼負荷 | 190.7公斤/平方公尺 |
滑跑距離 | 625公尺 |
XC-2運輸機是中華民國空軍航空工業發展中心(航發中心)研製的中型運輸機,預計替換逐漸老化的C-47運輸機與C-119運輸機。該計劃僅生產一架原型機,後因性能不足與研發重心轉移等問題而遭終止。
發展
[編輯]緣起
[編輯]隨着時間進入1970年代,中華民國空軍的C-47與C-119運輸機因飛行時數長而導致機體老舊,兩型機採用的往復式發動機也因零件停產而出現後勤問題,使運輸機隊的妥善率持續下滑。空軍曾嘗試向美國採購C-130運輸機以汰舊換新,然美國政府因政治問題而拒絕向台灣出售C-130。為降低政治敏感度,有意促成交易的洛歇公司又推出航程更短、發動機數目更少的L-400型運輸機以期獲得輸出許可,但美國政府仍不願意批准輸出。此時,航發中心剛完成中興號教練機的細部設計,已有多餘能量進行研發工作,故於1972年10月正式啟動新式中型運輸機的初步設計,航空研究院(現為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研究所)氣動力課也於同年12月8日獲得新台幣80萬元的經費以進行研究。[2]:44-45
原型機產製與測試
[編輯]初步設計階段完成後,空軍總部(現為國防部空軍司令部)與國防部評估此階段規劃的構型符合部隊的需求,且具有外銷的潛力,故於1973年編列新台幣490萬元的預算以進行進一步的設計工作,預計自1974年起花費三年的時間完成設計,再用兩年的時間製造原型機以進行測試,最後決定是否量產。為算出更加準確的參數,航發中心於1976年以新台幣3,200萬元的預算委託美國航空實驗公司(Aerolab LLC)建造一座低速風洞,另在風洞尚未完工時委託美國衛奇塔州立大學航空系進行XC-2的風洞試驗,航發中心也派遣人員參加測試。[3]:440-442
1976年4月19日,國防部核定以新台幣800萬元的預算製造一架XC-2原型機,並要求航發中心於40個月內完成此架飛機。由於經費嚴重不足,航發中心先向空軍借了兩組中興號教練機使用的T53-L-701A發動機,再用C-47、C-119、UH-1H、F-86、F-5等機的剩餘料件來組裝首架XC-2。除此之外,航發中心也向空軍439混合聯隊借調經驗豐富的運輸機飛行員以進行測試。同年10月31日,首架編號為3701的原型機於航發中心介壽一廠二號機棚舉行出廠典禮,並在1979年2月26日由高仲源中校(機長)、鄧安全少校(副機長)與林富民機工長完成了首飛。3701隨後執行了16架次的試飛任務,飛行時數為17小時35分鐘。[4]
計劃終止
[編輯]航發中心在進行各項測試時發現了許多問題。由於此前沒有設計運輸機的經驗,航發中心在XC-2的機體結構上用了較多材料以確保其結構強度,但這導致全機超重2,000餘磅,取自F-86的前起落架與鼻輪也在滑行測試時斷裂。為此,航發中心為3701號機換上較為堅固的HU-16水上飛機起落架,但這使超重問題更加惡化,XC-2也完整繼承了HU-16滑行速度超過60哩時鼻輪會嚴重抖動的問題。除此之外,XC-2的飛行速度無法滿足空軍的需求,單發動機失效時更會導致飛機無法正常飛行,影響飛航安全。[4]
為解決這些問題,設計部門提出可修改原設計以減輕結構重量,另可換裝馬力更大的發動機並研發新型起落架。然而這些修改需要投入大量研發人力,而當時的航發中心因空軍總部「以噴射教練機為最優先」的政策而將研發能量集中到AT-3教練機的設計工作上,且國防部不願核准製造第二架原型機,導致全案在1980年4月底終止,3701號原型機即被移置飛機公園陳展至今。[2]:50-51
1984年6月18日,美國宣佈向台灣出售12架C-130H運輸機,中華民國空軍也於翌年啟動代號為「大武山專案」的運輸機替換計劃,隨即退役已不堪使用的C-119運輸機。自此,運輸機老化的問題已被解決[5]:151-153,新式中型運輸機的採購案則到三十餘年後的2010年才被提出,但因預算排擠等因素而未能成案。[6]
圖集
[編輯]-
XC-2之左側
-
XC-2之右側
另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Taylor, John William Ransom. Jane's All The World's Aircraft 1980-81. 詹氏資訊集團. 1980: 177-178. ISBN 0710607059.
- ^ 2.0 2.1 李適彰. 航空憶往:XC-2中運機的故事. 全球防衛雜誌 (全球防衛雜誌社). 2003-07, (227): 44-51.
- ^ 李, 適彰. 一脈相傳: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史 (PDF). 黎明文化. 2018: 438–454 [2022-06-29]. ISBN 97895716089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5-31).
- ^ 4.0 4.1 XC-2首席試飛員高仲源委員專訪. 全球防衛雜誌 (全球防衛雜誌社). 2003-07, (227): 52-53.
- ^ 唐飛. 空軍空運機部隊史—第三篇:新機換裝訓練. 空軍學術雙月刊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 2019-02, (668): 145-154.
- ^ 張豐麟. 老驥伏櫪還是後繼無力的台灣空運機隊. 上報. 2018-01-18 [2022-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