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国、巴西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识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巴西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识》,简称《六点共识》,是一份由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巴西总统外交政策首席顾问塞尔索·阿莫里姆于2024年5月23日所发表,涉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和平方案。

背景[编辑]

自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局曾在2023年2月24日为俄乌和平进程提出《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立场文件[1]。但路透社指,中国对解决俄乌之间冲突的措施付之阙如[2]美联社的报导指出,中国虽然声称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问题上保持中立,但仍被支持乌克兰的国家视为偏向俄罗斯一方[3]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积极寻求中国参与2024年6月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但中国当局以俄罗斯未获邀请而拒绝参与[4]

巴西政府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看法与其他拉丁美洲国家政府的立场不谋而合。该地区的共识是反对美国和欧洲一起向乌克兰运送军事物资,并且不支持西方主导的对俄罗斯的制裁。但巴西的一贯立场是谴责俄罗斯的入侵,支持维护主权原则并主张遵守国际法。而卢拉自2023年1月就职巴西总统以来,就将推动乌克兰问题的和平解决方案作为主要的外交政策,尽管其主导的和平方案未获美国总统乔·拜登的支持,但他在2023年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候,其将和平方案与中国的《十二点和平倡议》并行推出[5]

而卢拉的和平方案并不具体,基于认为如果全球和平主义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就能够帮助停止乌克兰战争的一种理念。卢拉所要求的是双方立即停火,对巴西而言,其关心战争会成为一个无法控制的大规模冲突,导致全球经济和永续发展构成威胁[5]。巴西总统外交政策首席顾问阿莫里姆在2024年4月在基辅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时,阿莫里姆向泽连斯基传达卢拉的和平方案和核心讯息[5]

内容[编辑]

中国巴西双方呼吁战争相关各方遵守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降温局势,对话谈判是唯一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出路,以直接对话创造缓和局势以至于全面停火的条件。中巴双方支持在合适时间召开战争双方认可,以及各国平等参与的国际和会[6]

而在战争相关地区,必须增加人道主义援助,以防止人道主义危机的扩大。重要的是避免攻击平民和民用设施,保护妇女、儿童等平民和战俘,并支持战争各方交换战俘。中巴双方不接受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尤其是核武器和生化武器攻击和平核设施,如核电站,故必需尽可能防止核扩散,各方都应遵守核安全公约等国际法,以避免人为引起的核事故[6]

中巴双方不接受割裂世界和形成封闭的政治或经济集团。在能源、货币、金融、贸易、粮食安全以及保护油气管道、海底光缆、电力能源设施、光纤网络等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问题上,各国都应加强国际合作,以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6]

后续[编辑]

路透社报导指,尽管中国当局没有批评参与2024年6月乌克兰和平峰会的参与国家,但北京向发展中国家驻华外交官宣扬乌克兰和平峰会只会延长战争的说法,并向西方国家称发展中国家与中国观点一致。路透社引用外交官的说法,中国推出《六点共识》是对乌克兰和平峰会的“巧妙抵制”[7]

王毅在6月1日表示,俄乌目前不具备和谈的条件,但《六点共识》已获45个国家积极回应,其中26个国家确认支持,而俄乌双方也肯定大部分内容。其形容《六点共识》是“当今世界最大公约数”,当越多国家支持《六点共识》,就是“真正的和平峰会”举行之最佳时机。王毅称中国重视瑞士举行的峰会,但暗示中国不会参与[8]

华尔街日报》报导指,6月2日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上,中国军方代表团一直避见泽连斯基在内的乌克兰代表团,也拒绝出席泽连斯基的演讲[9]。泽连斯基发表讲话中指责中国身为大国,沦为普京手上的工具,破坏和平峰会[10]。中国军方代表团成员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院长徐辉接受凤凰卫视访问回应称:

我想奉劝泽连斯基,要考虑乌克兰人民的生命的价值,他在为什么而战?要搞清楚。美国总统拜登说过一句话很恐怖,他说他会支持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注 1]。如果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乌克兰人民在为什么而战呢?你人都没有了。他(拜登)不是战斗到最后一个美国人在支持乌克兰,他是给乌克兰‘卖弹药’,支持乌克兰打仗,哪怕打到最后一个人都要继续卖弹药,这是很恐怖的一种言论。(泽连斯基)应该仔细想想这句话,对乌克兰意味着什么?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对欧洲又意味着什么?[12]

乌克兰外交部在6月4日发表声明,拒绝中国与巴西达成的《六点共识》,暗示中国未能在俄乌和平进程上采取平衡的立场,其希望意图恢复和平的国家都应该确保峰会顺利举行,非破坏峰会。而实现和平之唯一基础是泽连斯基发表的《乌克兰和平方案[9]

注释[编辑]

  1. ^ 根据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查核,美国总统乔·拜登从未曾说过此话或类似的言论[11]

参考文献[编辑]

  1. ^ Hawkins, Amy. Year of war in Ukraine tests China’s ‘no limits’ relationship with Russia. theguardian. 2023-02-24 [202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1) (英语). 
  2. ^ 俄羅斯總統普丁傳五月將訪問中國. 路透社. 2024-03-19 [2024-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6) (中文). 
  3. ^ Russian president Putin to make a state visit to China this week. 美联社. 2024-05-14 [2024-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8) (英语). 
  4. ^ 泽连斯基为何对中国态度大转向?. 美国之音. 2024-06-05 [2024-06-14] (中文). 
  5. ^ 5.0 5.1 5.2 Monica Hirst ;  Juan Gabriel Tokatlian. How Brazil wants to end the war in Ukraine. ips-journal.eu. 2023-07-06 [2024-06-14] (英语). 
  6. ^ 6.0 6.1 6.2 中國、巴西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共識.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24-05-24 [2024-06-14] (中文). 
  7. ^ 松仁. 乌克兰和平峰会前夕,北京抓紧推销自己的和平方案. 美国之音. 2024-06-06 [2024-06-14] (中文). 
  8. ^ 王毅再提俄烏戰爭6點共識 學者:整合球南方立場 反擊美國抹黑. 香港01. 2024-06-06 [2024-06-14] (中文). 
  9. ^ 9.0 9.1 烏克蘭回應王毅“六點共識” 暗批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立場失衡. 美国之音. 2024-06-05 [2024-06-14] (中文). 
  10. ^ 俄中联手拆台瑞士国际和平峰会,外界对峰会有何预期?. 美国之音. 2024-06-04 [2024-06-04] (中文). 
  11. ^ 艾伦. 事實查覈|拜登說過"會支持烏克蘭戰鬥到最後一個烏克蘭人"?. 自由亚洲电台. 2024-06-10 [2024-06-14] (中文). 
  12. ^ 共軍少將批澤倫斯基反被諷為汪精衛 官媒下架報導. 联合新闻网. 2024-06-04 [2024-06-1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