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刺史部
外观
徐州刺史部,是漢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州治在郯縣(今山東省郯城縣)。漢代州域範圍大致是今日的山東省東南部、江蘇省長江以北及安徽省東北角。
名稱由來
[编辑]「徐州」一詞的出現始於春秋以後,大體指泰山、渤海以南至淮河的一片區域。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著書立說,把禹時的九州冠以稱謂,徐州即其一。[註 1]《尚書·禹貢》載:「海岱及淮惟徐州。」《釋名》載:「徐,舒也,土氣舒緩也。其地東至海,北至岱,南及淮。」《呂氏春秋》云:「泗上為徐州,魯也。」《爾雅·釋地》云:「濟東曰徐州。」
西漢徐州刺史部
[编辑]西漢時,領東海郡、泗水國、楚國、魯國、琅邪郡、江都國、東陽郡、廣陵國、臨淮郡9個郡國。
東漢徐州刺史部
[编辑]東漢時,領東海郡、琅邪國、彭城國、廣陵郡、下邳國5個郡國,東漢末置利城郡、城陽郡、東莞郡、東安郡、東城郡5郡。
徐州刺史
[编辑]- 王尊(汉成帝河平二年任、前27年)
- 宋仲翁(西汉末年)
- 盖豫(汉光武帝建武十九年后、43年)
- 王景(汉章帝建初七年至八年、82年—83年)
- 百里嵩(汉和帝、汉安帝时)
- 刘福(汉安帝时)
- 应志(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
- 陈琦(汉顺帝永和四年、139年)
- 杨秉(汉顺帝初中叶)
- 李咸(汉顺帝时)
- 王纯(汉桓帝初中叶,在任二年)
- 任恺(汉桓帝中叶)
- 郭某(汉桓帝时)
- 吴干(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
- 严羽
- 巴祇(汉灵帝、汉献帝之际)
- 陈温(汉献帝初平四年卒、193年)
- 陶谦(汉献帝初平年间至兴平元年、193年—194年)
- 刘备(汉献帝兴平元年至建安元年、194年—196年)
- 吕布(汉献帝建安元年至三年、196年—198年)
- 车胄(汉献帝建安三年至四年、198年—199年)
- 浩周(汉献帝建安年间)
- 臧霸(汉献帝建安中叶)[1]
出處
[编辑]注釋
[编辑]- ^ 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幽州、雍州。
參考資料
[编辑]書籍
[编辑]- 司馬遷,《史記》,維基文庫
- 班固,《漢書》,維基文庫
- 范曄,《後漢書》,維基文庫
- 司馬彪,《續漢志》,維基文庫
- 陳壽,《三國志》,維基文庫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上海:開明書局,1937
- 葛劍雄,《西漢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 周振鶴,《漢書地理志匯釋》,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系,2007年
- 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