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拜占庭帝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東羅馬帝國
Imperium Romanum
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

展示拜占庭帝国疆域变化的动态图片

東羅馬帝國拉丁語Imperium Romanum Orientale)是羅馬帝國於公元286年實行東西分治後,於原帝國東部(相對於西部的西羅馬帝國)分離出的政權;其被當時的西歐世界視為有別於古羅馬的新政權,故其滅亡後西歐學界普遍稱之為拜占庭帝国。然而其國祚一千餘年期間仍自稱罗马帝国拉丁語Imperium Romanum希臘語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中古希臘語Βασιλεία Ῥωμαίων转写:Basileía Rhōmaíōn)、公民皆自認為罗马人(中古希臘語Ῥωμαῖοι转写:Rhōmaîoi),而非“拜占庭人”或“希臘人”。帝國位于欧洲东南部,领土曾包括三大洲的亚洲西部非洲北部,是古典時代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時期稱其為lǐn

关于帝國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東羅馬帝國雖然文化上有變化,但名義上就是原羅馬帝國存續下來的政權。主流观点之一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東羅馬帝國开始的标志。另一主流观点认为,395年最后一位统治整个罗马帝国的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的去世,标志东罗马帝国的开始。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分治)为東羅馬帝國的起始纪年。其他观点分别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纪(希腊化开始)和8世纪(希腊化完成)为東羅馬帝國起始的标志。 (阅读全文……

特色条目

602年-628年拜占庭-薩珊戰爭是发生于拜占庭帝国波斯萨珊王朝之间的一次战争,为罗马-波斯战争中的最后一场,也是最具毁灭性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在结束于591年的上一次拜占庭-萨珊战争中,拜占庭皇帝莫里斯出兵帮助萨珊王子,后来的库斯老二世复位。602年,莫里斯被反贼福卡斯所杀,库斯老二世以此为借口,打着替莫里斯复仇的旗号对拜占庭帝国宣战,拉开了这场战争的序幕。这场战争随后演变为长期战争,成为历次罗马-波斯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火几乎燃遍整个中东:埃及黎凡特美索不达米亚高加索安纳托利亚亚美尼亚爱琴海都成为战场。

602年至622年间,萨珊军队获得了巨大的胜利,占领了黎凡特、埃及、安纳托利亚的一部分乃至爱琴海中的一些岛屿。610年即位的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在初战受挫后,保持防守姿态,积蓄国力,最终于622年向波斯本土发动了反攻,波斯人难以招架。626年,波斯人联合阿瓦尔人斯拉夫人包围君士坦丁堡,但攻城失败。随后,希拉克略联合西突厥汗国统叶护可汗,于627年向萨珊王朝的腹心——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发动进攻,这造成了萨珊波斯的内乱,贵族联合起来杀害库思老二世,向拜占庭求和。

长期的战争使得两国精疲力尽,拜占庭的胜利也没有给他们带来实际的益处。战争结束仅数年后,阿拉伯人就团结在正统哈里发旗下,开始了对外扩张;两大帝国无力抵挡,萨珊王朝被阿拉伯人彻底征服,拜占庭帝国则失去了黎凡特、高加索、埃及和北非,这些地区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被阿拉伯帝国牢牢控制。

相关人物

梅西赫帕夏,或称米萨克帕夏,奥斯曼帝国官员,为拜占庭希腊人出身,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子。他曾出任奥斯曼帝国海军元帅“卡普丹帕夏”,并曾于1499年至1501年出任帝国宰相“大維齊爾”。

梅西赫和他哥哥哈斯·穆拉德在君士坦丁堡失陷时被俘虏,并在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保护下作为侍从逐渐长大。梅西赫进宫的时候大概十岁。君士坦丁十一世死的时候没有子女,假使奥斯曼没有占领君士坦丁堡的话,梅西赫或哈斯·穆拉德可能会继承皇位。但现实中,梅西赫最终在灭亡了拜占庭帝国的国家中成长为最具權力的强人之一。

拜占庭-意大利编年史学家、梅西赫的近亲西奥多·斯潘杜内斯写道“他(梅西赫)对于基督徒来说,是一个凶狠的敌人”。梅西赫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曾于1499年前往麦加朝觐,当时还没有其他的奥斯曼维齐尔或苏丹这样做过。

1501年春,梅西赫被任命为大维齐尔,并离开伊斯坦布尔去安纳托利亚镇压沃尔瑟格部落的叛乱,沃尔瑟格部落当时支持卡拉曼侯國的一个名为穆斯塔法的僭位者。梅西赫通过他的外交才能成功说服沃尔瑟格放弃了对穆斯塔法的支持。当他返回伊斯坦布尔时,爆发了佛朗哥-威尼斯对莱斯沃斯的入侵,巴耶济德暴怒,用弓射了梅西赫。不久后,梅西赫在扑灭加拉达的一次火灾时受伤,在1501年11月因医治无效死亡。

主题

相关专题

刷新服务器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