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方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此頁面探討維基百科的方針與指引


請注重禮儀、遵守方針與指引,一般問題請至互助客棧其他區知識問答提出,留言後請務必簽名(點擊 )。


發表前請先搜尋存檔,參考舊討論中的內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公告欄
# 💭 話題 💬 👥 🙋 最新發言 🕒 (UTC+8)
1 再擬設立國際關係命名常規為方針 120 13 Ericliu1912 2024-06-13 01:54
2 提議英維指引en: MOS:TVINTL經本地化後引入中維維基百科:格式手冊/電視 112 10 Nostalgiacn 2024-06-12 21:16
3 關於國籍的原創研究 27 9 UjuiUjuMandan 2024-06-10 11:28
4 必須防止濫用「防濫用過濾器」 1 1 Jimmy-bot 2024-06-12 08:14
5 提議外部連結指引WP:ELNO同時編入WP:可供查證。 19 6 YFdyh000 2024-06-09 14:32
6 單純羅列名稱的列表要不要刪除 7 7 Nostalgiacn 2024-06-05 00:59
7 提議統一整合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電子遊戲)及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日本動漫遊戲條目) 146 9 HK5201314 2024-06-12 19:26
8 人工智慧生成內容是否適用快速刪除準則 11 9 Ericliu1912 2024-06-05 14:33
9 就重修破壞方針徵求意見(討論通知) 2 1 LuciferianThomas 2024-06-11 00:13
10 關於列表條目中,編者自行選出部分項目置於條目頂端,是否符合中立觀點 24 5 自由雨日 2024-06-12 00:52
11 過濾器創建方針討論 8 4 Cwek 2024-06-07 14:01
12 是否應參考英維更新維基百科:獨立第三方來源? 33 6 MINQI 2024-06-11 03:28
13 有關維基百科:高風險主題中回退限制的修訂意見 40 7 Sanmosa 2024-06-12 14:38
發言更新圖例
  • 最近一小時內
  • 最近一日內
  • 一週內
  • 一個月內
  • 逾一個月
特殊狀態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手動設定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議題

以下討論需要社群廣泛關注:重新整理

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

Template talk:Infobox person § 修改 Infobox person 中 native_name 參數位置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列表 § 關於族群之知名人物是否需於條目中羅列

Wikipedia talk:命名常規 (人名) § 中國歷代君主的金末帝

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

Wikipedia talk:非原創研究 § 提議:對WP:日常計算做小修改

Wikipedia talk:共識 § 共識建立的遞進步驟

Wikipedia talk:破壞 § 重修破壞方針

維基百科提議

Wikipedia talk:仲裁委員會 § RfC:2024年2月

Wikipedia talk:監督/統計 § 有關本頁的去留

再擬設立國際關係命名常規為方針[編輯]

原標題為:再擬議立國際關係命名常規為方針

撤回:
考慮到我最近實在是沒有精力關注這個提案的事情了,我暫且收回提案,這裏的討論就留待未來參考之用。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2日 (三) 06:25 (UTC)[回覆]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有鑒於前次討論中提及的所有合理異議已獲解決,這裏再一次重新提議將國際關係命名常規立為方針。Sanmosa Szégyen a futás, de hasznos 2024年4月20日 (六) 02:20 (UTC)[回覆]

這裏對於(部分)可能會被認定為未獲解決,但個人認為不甚合理的異議進行回應:
  • 捍粵者在被永久封鎖前多度發表中華極端主義言行,在前次討論中已有一次且因而被警告,前次討論中的其他用戶亦普遍不認可其見解,因此基於社羣的主流意向不接納其意見。
  • 有關頁面分類排序的部分,由於提案只是為中文維基百科現行的排列習慣進行歸納,因此「排序毫無章法」一説並非實情。再者,將既有的排列習慣成文化並不會干擾現有的條目命名習慣,這算不上甚麽「向前衝」,而這也與WT:共識#共識建立的遞進步驟的提議會干擾社羣成員參與討論的習慣有本質上的不同。
  • 「一堆難以下咽的文字」之説需要額外的客觀舉證,否則無異於單純的謾駡。「能使用最簡稱呼就使用最簡稱呼」有機會違背易於識別的要求,比如該意見舉出的「愛愛關係」例子雖然語義上確實僅可能指愛沙尼亞與愛爾蘭兩國之間的關係,但一般讀者不太可能在第一時間判斷到「愛愛關係」一詞中提到的兩個國家名稱的縮寫分別指愛沙尼亞與愛爾蘭。
以上。Sanmosa Szégyen a futás, de hasznos 2024年4月20日 (六) 02:41 (UTC)[回覆]
(+)支持。--CaryCheng留言2024年4月20日 (六) 14:46 (UTC)[回覆]
(+)支持:我一向反對國際關係條目名用「單字簡稱式」。--Tp0910留言2024年4月20日 (六) 20:41 (UTC)[回覆]
不知何時能進到「深水區」,例如中英關係中美關係,目前部分已更改,例如中日關係→中國—日本關係、中俄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關係。另外在Wikipedia:命名常規#易於識別中提到:「條目標題應該易於識別,尤其是對於條目主題有一定認識者應該能夠識別條目主題為何。」對於國際關係有一定認識者都應該能夠識別了,更何況對於沒有一定認識者,所以才更不能用「單字簡稱式」。--Tp0910留言2024年4月20日 (六) 22:29 (UTC)[回覆]
但是傳統的這幾個國家(英、美、德、日、俄…)確實單字常用,如果檢索Google Scholar的話,scholar:中英關係有相當數量的結果,還有日語維基百科也用的ja:日英関係,如此限制單字使用可能違反Wikipedia:命名常規#使用常用名稱,可能也原創研究,真的會有人寫書命名《中國—日本關係史》嗎,可能除了中文維基百科之外很少有人用。--Kethyga留言2024年4月20日 (六) 23:48 (UTC)[回覆]
所以有個Wikipedia:命名常規 (國際關係) #特殊情況。但對於已經更名的條目而言,又存在著不一致了。或許雙邊關係史的命名可以例外。--Tp0910留言2024年4月21日 (日) 02:42 (UTC)[回覆]
雙邊關係同樣,不只是歷史。個人反對已經有可靠來源、且常用的情況下去原創。即使對於美日關係美國國務院都直接用美日外交關係大事記(日維用ja:日米関係)。本來單字也是中文(漢字文化圈)的習慣。類似的甲午中日戰爭中文會有人說甲午中國—日本戰爭嗎?--Kethyga留言2024年4月21日 (日) 11:51 (UTC)[回覆]
實體與實體之間的關係是全面的、廣泛的,與純粹的歷史還是有所不同,所以我說「或許雙邊關係史的命名可以例外」,例如甲午戰爭、國共內戰……,當然不會傻到改為甲午中國—日本戰爭、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內戰,而且這些也不是目前命名常規 (國際關係)中所明確定義的實體(地方、國家、多國集團、國際組織)。日美關係於日前已改為日本—美國關係。--Tp0910留言2024年4月21日 (日) 13:01 (UTC)[回覆]
@Kethyga我們可以規定僅在此類條目之標題命名上使用此種格式,但內文大可照用簡稱,其餘衍生條目亦不必更易,我認為這並不妨礙全局。——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4月21日 (日) 14:33 (UTC)[回覆]
@Ericliu1912還是想提一下我這裏提議定為方針的是命名常規,命名常規本即不管束內文用詞。Sanmosa Szégyen a futás, de hasznos 2024年4月21日 (日) 23:51 (UTC)[回覆]
那得取決於您維當「條目標題」是啥玩意,想帶出啥作用。《中國大百科全書》要求「XX,又稱YY」的時候,不要用「YY」作主語的。我想是百科全書出於詞典,有不宜更改描述主題的習慣;或者規範性的問題。不過我想這種情況不包括簡稱。另外,如Kethyga上邊所說的,「中國—日本關係」既不見使用,那您維「中國—日本關係,簡稱中日關係」這種表達方式就是錯的,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全稱。--Ghren🐦🕛 2024年4月27日 (六) 16:00 (UTC)[回覆]
這樣會背離命名一致性的要求,子命名常規本來就是為(在專題下)達致命名一致性而設的。Sanmosa Szégyen a futás, de hasznos 2024年4月21日 (日) 23:55 (UTC)[回覆]
一致性弱於Wikipedia:命名常規#使用常用名稱。個人反對在已有常用詞的情況下原創和使用不常用的規定。真有中文讀者看不懂中日關係指的是什麼,「可識別性及避免產生歧義」哪裡有問題,台灣學者蔣永敬近百年中日關係論文集》,個人檢索台灣的華藝學術「中日關係」1700多條,「中國日本關係」4條,可以說「中日關係」絕對常用,「中國日本關係」幾乎沒人用。
此外,個人想提醒下之前訂立的Wikipedia:格式手冊/朝鮮半島用語(必然會涉及到條目命名問題),其中新加坡、馬來西亞不用或少用「朝鮮」、-「南韓」, Sanmosa基於港台常用"南韓"將韓國改為南韓,不知道是否違反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本來「南韓」就已經是基於地域中心的用詞,雖然可能是地區常用詞。
不要制定一個沒人用的規則,回來還得修復。--Kethyga留言2024年4月22日 (一) 09:12 (UTC)[回覆]
@Kethyga(1)然而子命名常規在執行上優先性高於母命名常規,而且「子命名常規本來就是為(在專題下)達致命名一致性而設的」這點依然成立。(2)上一個指控(注意我的用詞是「指控」而非「提出憂慮」)地區詞地域中心的人是釘釘,社羣當時已經駁斥過不只一次了,我想我應該用不著在這裏重新抄送當時的駁斥。Sanmosa Szégyen a futás, de hasznos 2024年4月22日 (一) 23:54 (UTC)[回覆]
子命名優先的前提是該規定合理,維基百科還有Wikipedia:非原創研究要求,使用實際不用或很少使用的名稱顯然不合理,個人簡單看了中英幾個方針還沒有哪些方針命名明顯去違反常用名稱原則的。本來使用常用名稱,如果讀者(不管什麼程度的)去搜索能找到很多結果,現在很少的結果,是說中文世界對於該項議題沒有研究嗎?
朝韓的命名問題即使是現實世界的地域中心,依然是基於地域中心的,可能和編輯無關,另外還沒解決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問題。--Kethyga留言2024年4月23日 (二) 05:56 (UTC)[回覆]
依我看,釘釘所提出來的問題和Kethyga提出來的問題完全是兩回事。可能您需要重新看一看他的留言。--Ghren🐦🕑 2024年4月23日 (二) 06:10 (UTC)[回覆]
就算如此,這個問題也與國際關係命名常規無關,這頂多只能算是轉換組設定的問題,這問題已經在走RFC流程了,如果繼續在這裏討論這個問題的話就屬於FORUMSHOPPING了。Sanmosa Szégyen a futás, de hasznos 2024年4月23日 (二) 15:01 (UTC)[回覆]
問一下朝鮮半島南北關係這一標題根據草案要求應該怎麼修改?--東風留言2024年4月26日 (五) 06:05 (UTC)[回覆]
當成一般的兩國關係條目來命名,畢竟兩國都相互承認對方的存在了。假如不考慮「命名先後順序按照中文常用語序確定」的條件的話,一個是「Korea, North」,一個是「Korea, South」,我預期的寫法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關係」。如果把「命名先後順序按照中文常用語序確定」也納入考量,那「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關係」或「大韓民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關係」都是可能的選項。不過,我也不是沒考慮把朝鮮半島南北關係也納入例外,這點我認為並非不能討論。Sanmosa Szégyen a futás, de hasznos 2024年4月26日 (五) 08:22 (UTC)[回覆]
不同意如此改。朝鮮半島情勢有其歷史及政治因素。若有德國、越南類似條目同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4月28日 (日) 08:38 (UTC)[回覆]
那我也把它納入例外就是了,這點我倒是持開放意見的。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4月30日 (二) 03:07 (UTC)[回覆]
一定有比用英文字母更好的排序方法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4月25日 (四) 04:20 (UTC)[回覆]
@魔琴考慮到現時的排序習慣就是以英文字母為準,個人認為英文字母已經足夠好,而且國際關係命名常規影響的條目眾多,如果其規定與現時的排序習慣不相同,將對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維護造成重大負擔。再者,既然你聲稱「一定有比用英文字母更好的排序方法」,那請你提出具體的排序方法。Sanmosa Szégyen a futás, de hasznos 2024年4月25日 (四) 07:03 (UTC)[回覆]
個人更傾向於按ISO 3166或者衍生方案排,畢竟3166就能解決絕大部分政區的排序問題。不過如果推行不了的話建議在手冊用「暫遵從英文……」留以後再議(等到雙邊關係全部建立完了就不需要議了)。反正規定直接寫按其他語言排序總是感覺怪怪的,偷偷摸摸的好[開玩笑的]。本來想問土耳其是按Turkey還是Türkiye,不過好像沒差,就沒必要費心思擔心這個了。開腦洞的話,各地中文名不一樣其實也可以排的,有差異的按照最前面就好了:譬如象牙海岸和科特迪瓦,按拼音/注音排都是科特迪瓦靠前,就按科特迪瓦排,我覺得是沒問題的。當然,如果拼音/注音不行還可以用Unicode、康熙甚至說文(逐漸離譜),但是都太麻煩了,不實用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4月25日 (四) 19:49 (UTC)[回覆]
反對從ISO,會構成對臺灣的歧視,這我上次已經提過了。不傾向於寫成「暫遵從英文……」,中文維基百科的永久暫行辦法已經夠多了。Sanmosa Szégyen a futás, de hasznos 2024年4月26日 (五) 05:44 (UTC)[回覆]
台灣有自己的代碼啊,倒不如說歧視其他的科索沃、索馬里蘭之屬(不過至少科索沃可以用RS-KM)。再說了這類情況特殊處理也不是維基百科的問題啊。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4月30日 (二) 07:05 (UTC)[回覆]
@魔琴這本來確實不是維基百科的問題,但要真跟了ISO的話,那就真成維基百科的問題了。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5月1日 (三) 13:59 (UTC)[回覆]
用ISO排序,台灣一樣是排到「T」的地方啊。表面上照搬根本不會有什麼問題。--Ghren🐦🕒 2024年5月12日 (日) 07:52 (UTC)[回覆]
我擔心的是一旦在這裏引入了ISO,那其他地方勢必也會要求同樣引入ISO,這裏ISO沒構成對臺灣的歧視不代表在其他地方ISO同樣不會構成對臺灣的歧視,因此我不能開這個頭。ISO就是個Pandora's box。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5月12日 (日) 14:19 (UTC)[回覆]
Wikipedia:格式手冊/日期和數字#公元紀年就有ISO 8601,WikiProject:紋章及旗幟/旗幟模板ISO 3166-1 alpha-3,ISO本來就是不可迴避的。另外,難道目前國際組織、體育賽事的「台澎金馬」「中華台北」也因為歧視而不能用了嗎?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5月21日 (二) 07:46 (UTC)[回覆]
不是理想的狀況,而且之前好像也不是沒有人提過要去動這件事情,但我現在不打算動。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1日 (二) 09:17 (UTC)[回覆]
(+)傾向支持。◯澳關係、中◯關係之流名稱根本不符合通用的命名常規的防止歧義、易於識別兩大原則,早應更正,僅僅在常用一個原則上勝出並不符合命名常規文意。本案算是在國際關係上加以明確。至於「無特定中文常用語序」情形的排序,英文字母最爲簡便;若爲免所謂「英文」中心,可考慮頁面ID為奇數則順序、偶數則倒序,或者相反;事件條目國際反應章節亦可採用此法。--— Gohan 2024年4月26日 (五) 03:50 (UTC)[回覆]
可能還需考慮中文六地用字差別,不過出於減少鏈入成本的因素,我還是傾向支持對一些絕對不會產生歧義的簡稱,允許使用簡稱,或者靠創建重定向的方式減少鏈入成本。--重慶軌交18留言2024年5月16日 (四) 23:33 (UTC)[回覆]
提案並不禁止,甚至某程度上鼓勵建立重新導向。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17日 (五) 06:24 (UTC)[回覆]
我也反對一刀切禁用單字標題,如上所說大國關係一般單字壓倒性比全名更常用-某人 2024年4月26日 (五) 09:45 (UTC)[回覆]
我的草案也好像沒有一刀切禁用單字標題吧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4月26日 (五) 10:19 (UTC)[回覆]
「實體名不得使用單字簡稱,以提高可識別性及避免產生歧義。」還有下面不也說現行的只是臨時措施,在未來也應該逐步廢除?還是我理解錯了?--某人 2024年4月26日 (五) 22:28 (UTC)[回覆]
「特殊情況」的規定可以override「基本原則」的規定。「特殊情況」的規定雖然屬於臨時措施,但未來具體應該如何逐步廢除還需要另外的社羣共識,至少我看不到短期內廢除「特殊情況」的規定的可能性。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4月30日 (二) 03:10 (UTC)[回覆]
既然已經有人將中日關係移動到了中國—日本關係,就說明這條限制性「臨時」規則會誤用。使用一字線(「—」)屬於外語中心主義的譯名。類似的話,是否可以將彭定康改為克里斯·帕滕(Chris Patten)--Kethyga留言2024年4月30日 (二) 03:30 (UTC)[回覆]
@Kethyga這不屬於誤用,草案本質上就是discourage單字標題的,「特殊情況」只是不要求使用單字簡稱的條目名必須全部改用非單字簡稱。不贊同「外語中心主義」的論調,我已經提過了「提案只是為中文維基百科現行的排列習慣進行歸納」,連接詞或符號到底該用甚麽在現階段討論並不適合,這樣只會妨礙共識形成的進程。彭定康的情況不同,外交關係與人物不是同一回事,而且「彭定康」屬於當時香港的官方譯名,有名從主人規則背書,然而外交關係作為「稱不上有『擁有者』的情事」,被名從主人規則所認為不能適用名從主人規則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5月1日 (三) 13:58 (UTC)[回覆]
按您的標準,類似的條目日俄戰爭會變成日本—俄國戰爭英日同盟會變成英國—日本同盟,然而Anglo-Japanese Alliance在香港教育局推薦的英漢詞彙和中國大陸百科全書都是也是英日同盟[1]。既然你認為名從主人,那首爾政權也不應該按照地區詞改用「南韓」,也不清楚為什麼一個堅持使用常用名稱,而另外一個卻要限制使用常用名稱。此外您限制使用常用名稱,還有原創研究之嫌。--Kethyga留言2024年5月1日 (三) 15:02 (UTC)[回覆]
外交關係與戰爭、外交同盟不完全是同一回事,我認為不能稱之為「類似的條目」,而且就算這真能算「類似的條目」,我的草案目前規範的只有外交關係條目,你這裏如此外延曲解了我的草案,故而是不適當的。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5月1日 (三) 16:04 (UTC)[回覆]
Wikipedia:維基百科不是什麼#維基百科不是發表創新意念的地方,「發表原創或初級研究 ,例如提出新理論及解法、原創意念、自創定義或詞語等。」--Kethyga留言2024年5月2日 (四) 00:40 (UTC)[回覆]
我倒是認為你這種不適當的外延才是真正的原創研究。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5月2日 (四) 09:21 (UTC)[回覆]
涉及到維基方針就不正面回答。
您自己說的「使用『國際關係』一名是考慮到日後社群有可能會打算為其他國際關係專題下的條目的命名作規範」,當然是類似條目和合理的擴展。--Kethyga留言2024年5月3日 (五) 11:49 (UTC)[回覆]
我下方有提過我調整了草案用詞了,就現時的草案用詞而言,你説的並不成立。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5月3日 (五) 13:40 (UTC)[回覆]
目前討論中存在的分歧還比較多,比如部分單字關係實際上更為常用、南北(東西)朝鮮/德國/越南此類命名問題、排序問題,還有我自己認為的草案內容舉例問題,如草案中的中國—俄羅斯關係實際上為重定向,不宜作為前邊論述給出的條目例子,還有後續提到的多個紅鏈應該以本地現有的條目為例,如果沒有,可能的理由是這種標題事實上在本站非常不適用。還有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就是文中提到的「國家與地方關係」以及「兩地方關係」是否適用於標題「國際」一詞,如果僅取狹義的「國」與「國」之意,草案標題可能需要改成「雙邊」之類。因此,在討論達成比較圓滿的共識之前,暫不支持輕易公示及通過。--東風留言2024年5月1日 (三) 17:10 (UTC)[回覆]
@Easterlies
  1. 國際關係命名常規主要是想要確立命名一致性,並確保條目名稱符合防止歧義與易於識別的要求,而且現存大部分的外交關係條目都使用「XX—YY關係」的格式,我這裏也只是把中文維基百科現行的排列習慣歸納起來而已。
  2. 你説的「舉例問題」我不認為是問題,紅色連結的出現也有可能意味著到現在還沒有人建立該條目,或是該等類型的條目本身不宜建立,然而我沒看到社羣有達成過任何類似後者的共識(就國際關係專題層面而言)。至於中國—俄羅斯關係的情形,我認為現狀是不適合的。
  3. 使用「國際關係」一名是考慮到日後社羣有可能會打算為其他國際關係專題下的條目的命名作規範,這時候新規範可以直接寫入WP:命名常規 (國際關係)而無須另立頁面。
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5月2日 (四) 09:35 (UTC)[回覆]
方針指引命名可以寫「國際關係」(取國際關係專題之意),但實務上涉及條目多是雙邊關係條目(也包含非國家之地區或國際組織間關係),所以內文用「雙邊關係」較為清晰,也可省去計較國家地區地位的多餘麻煩。——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5月2日 (四) 12:31 (UTC)[回覆]
內文用字調整了,然而「省去計較國家地區地位的多餘麻煩」卻不見得。比如「任何情況下均不當使用『<國名/國號乙>—<地方(特定時期)甲>關係』的格式命名條目」這條條文就限制了國家與地方關係條目的命名中,地方必須置前。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5月2日 (四) 13:27 (UTC)[回覆]
目前的草案有對中國大陸—香港關係作規定嗎。--東風留言2024年5月5日 (日) 02:58 (UTC)[回覆]
@Easterlies由「兩地方關係條目命名」章節規範,而且現時的命名是符合該擬議規範的,倒也不用更動條目名稱了。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5月7日 (二) 00:38 (UTC)[回覆]
WP:7DAYS,互助客棧的提案在已討論達30日後可在已取得共識的前提下公示,任何正當合理的意見(無論是否於公示前或公示後提出)若已獲提案人正當合理的回應,且自該回應起計的3日後無進一步再回應,應視為該意見已解決,故現公示此提案7日。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0日 (一) 05:10 (UTC)[回覆]
(-)反對,原因如上:大國關係單字壓倒性比全名更常用。現行方案完全禁止在方針通過後建立單字標題 (「在(方針通過當日)起建立的兩國關係條目亦不適用此特殊情況。」)--某人 2024年5月21日 (二) 02:58 (UTC)[回覆]
@Tp0910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1日 (二) 03:16 (UTC)[回覆]
目前的條文已列「其他情況根據編輯者建立的情況「先到先得」或經包括創建者在內的編輯者討論達成共識後移動。」、「在(方針通過當日)前建立的兩國關係條目如已採用單字簡稱式條目名,在同時具備相當可識別性及不產生歧義的前提下可暫時續用單字簡稱式條目名。……如任何用戶……可發起移動請求,或交付互助客棧討論。」說明了若要更名須經討論,一定程度保障了原條目名稱的權益。且「大國」雙邊關係條目大多已建立,若擔心,可以在這些條文成為正式方針前,趕快建立單字簡稱式條目,「先到先得」佔據有利位置。如果後來有人發起移動請求或交付客棧討論,經充分討論或投票後只要多數人同意那也是民意的展現。--Tp0910留言2024年5月21日 (二) 16:06 (UTC)[回覆]
目前條文只保障方針通過前的單字標題可以暫時繼續存在。先不說這個「暫時」我已經非常反對,現在更是在通過後完全禁止單字標題。所以你要我現在在七天內建立所有兩國關係條目?我上面已經說得非常清楚我強烈反對一刀切禁用單字標題--某人 2024年5月21日 (二) 20:31 (UTC)[回覆]
我是被召喚來的。暫時可短可長,如果無人提及,甚至可無限下去,這本身就是留有餘地的一種彈性。我沒有要你建立所有雙邊關係條目,而是看見此留言的所有人,語意不精準遺憾造成誤解,就算要建立,也是「大國」雙邊關係,因為才符合你說的「大國關係單字壓倒性比全名更常用」。我隨便看了一下,大國雙邊關係大多已建立條目,其他尚未建立的就看如何界定「大國」一詞。--Tp0910留言2024年5月21日 (二) 21:24 (UTC)[回覆]
有一點需要提及的是如何界定「大國」一詞有機會引申原創研究問題,因此如果要求必須為「大國」開特例,除了有很大的機會會違反五大支柱外,也有相當大的機會會構成地域歧視。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2日 (三) 10:38 (UTC)[回覆]
那就不要用大國作為標準,常用名稱就擺在這裏。現在的提案反而違反常用名稱--某人 2024年5月23日 (四) 07:14 (UTC)[回覆]
WP:命名常規#命名原則和慣例中「使用常用名稱」、「易於識別」與「防止歧義」是並列的,此外也有特別説明「條目命名符合愈多命名原則愈好」,因為「使用常用名稱」的緣故而捨棄「易於識別」與「防止歧義」並不符合命名常規的觀點。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3日 (四) 09:10 (UTC)[回覆]
非也。「防止歧義」的目的是「條目名稱應該避免存在不同的義項,當多個不同的義項都寫有條目時,應按照消歧義的要求調整條目名稱。」那些「大國」(這樣用自然不好,但暫時沒更好的說法,歸根還是回到「常用名稱」上)如何達到出現「歧義」?而且「中俄關係」已達「易於識別」標準,這只是很簡單的片語,中學生刊物都會有吧[2]。中學生的層次我想應該遠低於「對於國際關係有一定認識者並不必然能夠識別」以及「對於國際關係沒有太多認識者能夠識別的可能性較低」的人吧。不清楚您們拿出說事有什麼作用。--Ghren🐦🕓 2024年5月24日 (五) 20:43 (UTC)[回覆]
比如「中」字的用法因為違背了避免地域中心規定的緣故而不符合「防止歧義」的要求,現在中文維基百科大量「中X關係」的條目都是如此情形(雖説「中國-XX關係」也有同樣問題,但「中」甚至不一定指「中國」,因此問題更為嚴重)。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4日 (五) 22:31 (UTC)[回覆]
您這個問題已經在Wikipedia_talk:命名常規_(國際關係)#國際關係條目命名常規討論過了,當時沒有共識。而且,您這樣回應質疑的方式太空泛,也缺乏效率。如果您有意重啟相關討論,不如總結一些您認為還沒得到妥善回應的合理爭議點出來,讓我和社群回應才是。尤其是「中X關係」雖有「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的三種可行的解讀方式(MOS:中提到的另外兩種在此似不可行,未見問題更嚴重之說,過去也似未曾論及,不知此論何出,只見您說「「中國-XX關係」(未指明特定政權)和「中X關係」是完全的同義詞」[ Wikipedia_talk:命名常規_(國際關係)#c-Sanmosa-2021-03-14T05:01:00.000Z-YFdyh000-2021-03-14T04:39:00.000Z ]),而「中X關係」應該寫「中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上條目框架的問題,實際上歧義項只有兩種。而且考慮使用情況,似以主從為佳,當然更好是考慮實際使用情況(Wikipedia_talk:命名常規_(國際關係)#c-YFdyh000-2021-03-21T11:11:00.000Z-Sanmosa-2021-03-21T10:48:00.000Z)。另外,關於「易於識別」的討論還沒有回應。--Ghren🐦🕙 2024年5月28日 (二) 02:35 (UTC)[回覆]
「您這樣回應質疑的方式太空泛,也缺乏效率」不是社羣公然違背避免地域中心規定的理由,社羣不能在不打算修改避免地域中心規定的情況下得出一個違背避免地域中心規定的共識,在此前提下,我應該把所有無視避免地域中心規定的意見全部視為並非正當合理的意見(所以「當時沒有共識」這個結論在我看來也是無效的),我現在自己選擇延長公示期7日,而非直接宣告提案通過,已經算是給一直拒絕遵守避免地域中心規定的意見面子了。「易於識別」的事情我在下方提過了。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8日 (二) 04:09 (UTC)[回覆]
社群已經給出避免違反地域中心方案了。而且「您這樣回應質疑的方式太空泛,也缺乏效率」這一句根本不是在要「社羣公然違背避免地域中心規定」,而是要您加速共識推進過程。很明顯您在曲解我的意思。--Ghren🐦🕑 2024年5月28日 (二) 06:10 (UTC)[回覆]
「社群已經給出避免違反地域中心方案了」,但並非真正能避免違反避免地域中心規則的方案。我說的「社羣公然違背避免地域中心規定」是我對這裏的討論情況的理解,你這裏把這樣兩句關係不大的說話強行聯繫在一起才是在曲解他人的意思。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8日 (二) 06:44 (UTC)[回覆]
我也來個補充意見吧:我在2024年4月20日 (六) 02:41 (UTC)的留言(也就是提案時的留言)裏已經提到過「能使用最簡稱呼就使用最簡稱呼」有機會違背易於識別的要求,另一方面當時的留言沒提及但之前的討論有提及的是依照「大國關係單字壓倒性比全名更常用」的方式來命名條目在部分情況下會違背避免地域中心與防止歧義的要求,然而這裏主張繼續容許建立含單字簡稱的雙邊關係條目名稱的意見一律把這兩個問題給無視了。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2日 (三) 10:35 (UTC)[回覆]
常用名稱和防止歧義兩者同等,且如果是壓倒性常用我不認為有違反防止歧義。一些詞如「英」「美」根本甚至根本沒有第二個「義」可以歧,除非你把這個英國也扯進來。你倒是跟我說那個正常人會看到「中美關係」會想到第二個意思?一開始說的「愛愛關係」根本是偽命題。你有沒有找到那怕一個來源使用這個簡稱?--某人 2024年5月23日 (四) 07:13 (UTC)[回覆]
你這裏説的話要是真反映在條目裏的話就是地域中心了,而且你還是沒有正面回應「易於識別」的問題,「對於國際關係有一定認識者都應該能夠識別」反映了「對於國際關係有一定認識者並不必然能夠識別」以及「對於國際關係沒有太多認識者能夠識別的可能性較低」,如果你主張這兩種情形不是你口中的「正常人」的表現的話,那你恐怕會誤中大量的副車。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3日 (四) 09:14 (UTC)[回覆]
(-)反對公式,個人不認為僅僅回應就算達成了共識。除非社群認為以上不同意見均是純粹擾亂。--Kethyga留言2024年5月21日 (二) 04:08 (UTC)[回覆]
「個人不認為」不能override方針規定,我也只是依規辦事而已。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1日 (二) 04:51 (UTC)[回覆]
「除非發表對提案進行實則性點評的意見者同意在計算公示期的開始時間時可排除其影響」,「公示期間若有正當合理的新意見,公示期應中止,而相關意見應經協商處理」,對於不同意見未進行「協商處理」。限制單字的做法明顯違反使用中文常用名稱的基本原則。--Kethyga留言2024年5月23日 (四) 09:59 (UTC)[回覆]
你説的這點我在上面已經回應了。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3日 (四) 10:09 (UTC)[回覆]
所以往後還能不能用單字標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5月25日 (六) 10:30 (UTC)[回覆]
新建立的條目不能,既有條目如果未曾用過非單字標題的,只要不違反「防止歧義」的要求就可以繼續沿用。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5日 (六) 12:50 (UTC)[回覆]
既然沒辦法一步到位,急着變成一個「半吊子」方針也不是好事,後面還會因為這個特殊情況的存廢繼續撕扯,況且目前主要存在的爭議就在這點,不如妥善解決一勞永逸。--東風留言2024年5月25日 (六) 15:04 (UTC)[回覆]
你説的辦法無法實現,因為總有人認為使用單字標題這種有問題的做法是沒問題的(比如上面那兩位,假如100年後他們還在世的話,他們在100年後的意見恐怕還是跟現在一樣),他們完全不把避免地域中心規定與上面提到的單字標題的弊端當成一回事。做得了一些事情總比連一些事情也做不了來得好,不是所有事情都能真正地一勞永逸的。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5日 (六) 15:41 (UTC)[回覆]
延長公示期7日。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7日 (一) 23:12 (UTC)[回覆]
我是覺得比起抽象辯論,不如正反雙方舉一些現實中的具體使用案例(至於「愛愛關係」、「中中關係」這種根本不會有幾個人用的就別拿出來扯了)。本人認為,只要不違反「防止歧義」原則要求,仍可以用單字標題,實際上這種命名通常也更符合「常用名稱」原則。只有遇到多國首字同名,才需要消歧義。——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5月29日 (三) 02:44 (UTC)[回覆]
這條文主要是想處理「中X關係」(和「中國-XX關係」)的潛在歧義的,這類命名的危害在此前的幾次討論中已經有提到過了,然而單獨把「中X關係」(和「中國-XX關係」)抽出來特事特辦並不合適(這樣的話需要特事特辦的條目會反而成為大多數),因此最適合的處理只能夠是統一規定。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9日 (三) 04:38 (UTC)[回覆]
希望可以重新說明。另外兩岸雙邊關係條目命名一向特殊,多數條目實際上處於「中國」與「中華民國」並列的奇怪情況。雖說總是用了包含國史上中外關係來解釋,但其實很牽強的。——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5月29日 (三) 21:52 (UTC)[回覆]
「中X關係」(和「中國-XX關係」)的潛在歧義體現於中國代表權的問題。另一方面,你所提到的「中國」與「中華民國」並列的情況在我看來相當於暗示或明示「中華民國」不是合法政權,我也認同你所説的維持現狀的理由牽強。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9日 (三) 23:36 (UTC)[回覆]
要不各退一步:規範禁止「如沒有在可靠學術來源中使用單字簡稱者,不得建立單字標題;反之則不在此限。」此外現在單字標題不設日落條款:若他日有共識廢除則到時再議,現在明顯無共識。-某人 2024年6月2日 (日) 10:30 (UTC)[回覆]
你這「讓步」空間不太夠啊,怎麼總體上看和你之前所主張的東西幾近一樣?再者,這仍然並非真正能避免違反避免地域中心規則的方案,避免地域中心規則不是社羣能隨意拿來讓步的東西。雖說共識有時牽涉到妥協,但這不代表社羣能為了妥協而隨意違反方針指引。老實說,我當初弄這「特殊情況」已經是我能夠作出的最大的讓步了,不然我本來是打算直接廢除所有的單字標題。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6月2日 (日) 22:38 (UTC)[回覆]
提議本意是好的,但奈何影響面太廣了。我建議「AAA-BBB關係」只強制用於兩國邊界「AAA-BBB如何如何」先推用於兩國邊界(比如Category:德荷邊界應改為Category:德國-荷蘭邊界),其他情況看常用度。--BigBullfrog𓆏2024年6月2日 (日) 17:18 (UTC)[回覆]
你這提議的東西怎麼和這提案本來提議的內容毫無關係?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6月2日 (日) 22:39 (UTC)[回覆]
我的意思是改動「AAA-BBB關係」影響太大,慎動,不妨先從「AAA-BBB邊界」這種易處入手試水。--BigBullfrog𓆏2024年6月3日 (一) 04:00 (UTC)[回覆]
我說的話仍然成立,這提案本來就不是打算處理你說的那些「易處理」的條目的。再者,如我在2024年5月29日 (三) 04:38 (UTC)的留言所言,「中X關係」佔「XY關係」型標題的大多數,我不認為這影響真的如你所聲稱的「太大」。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6月3日 (一) 08:09 (UTC)[回覆]
再行延長公示期7日。Sanmosa 明朝是賈日,早放學生歸 2024年6月3日 (一) 10:03 (UTC)[回覆]
建議暫停公示回歸討論,目前看一次一次延長並不會確立共識。--東風留言2024年6月4日 (二) 16:42 (UTC)[回覆]
你至少也得先讓我看看我是否能得到其他人的回應才說這話。而且,我個人並不認為個別用戶對避免地域中心規定的無視可以合理地作為干擾共識形成的因素。Sanmosa 明朝是賈日,早放學生歸 2024年6月5日 (三) 02:46 (UTC)[回覆]
有持續爭議的一刀切和命名統一性,恕我反對。感覺目前討論的程度是個用戶論述,無明顯共識。--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05:48 (UTC)[回覆]
@YFdyh000那你倒是跟我説説其他主張反對意見的人的見解如何不違反避免地域中心規定,只要你的解釋合理,我倒不是不能考慮不繼續推進提案,然而上面其他主張反對意見的人自己完全無法做到這事情。Sanmosa 明朝是賈日,早放學生歸 2024年6月8日 (六) 23:06 (UTC)[回覆]
不完全理解提問,按我的理解作答。如果簡稱在大中華圈的大部分地區常用,我不覺得須要顧及地域中心而強行全稱,包括少數地區可地區詞。比如兩岸關係,外國人說我們的兩岸是別的兩岸,所以命名違背了地域中心?--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9日 (日) 02:07 (UTC)[回覆]
@YFdyh000「簡稱在大中華圈的大部分地區常用」這種説法很危險,因為以面積計中國大陸本身就是「大中華圈的大部分地區」,這本身已經產生了地域中心問題。Sanmosa 明朝是賈日,早放學生歸 2024年6月9日 (日) 04:03 (UTC)[回覆]
必須注意的是,我指地區數量而非面積人口等因素。極少數受眾「可能」存在的問題不該用來影響常用性原則,如避免地球中心。--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9日 (日) 06:11 (UTC)[回覆]
@YFdyh000「地區數量」這種解法還好。「極少數」這個詞語需要慎用,失實地稱呼某部分受眾為「極少數」會產生排擠問題(另外「外國人」這個詞語也需要慎用,這裏是一個語言的維基百科,而不是一個地域的維基百科)。避免地域中心規定當初最主要處理的就是海峽兩岸四地的用語問題,現在中國的代表權的爭議實際上仍然存在,因此維基百科應該忠實地表述現在中國的代表權存在爭議的情況,然而現在簡稱的使用情況顯然不能做到這點,而且其表述的觀點顯然偏向PRC,這不符合維基百科力求準確的原則,而「力求準確」這點在WP:5P1WP:5P2均有提到,可見現時欠準確地使用簡稱的情況是嚴重背離五大支柱的。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9日 (日) 13:15 (UTC)[回覆]
我指那些強辯以中立為名去原創名稱的,或者少數派利益為由綁架大眾的。您說「中」字的問題,但如果背離常用稱呼(例如官方稱呼)而選擇某種獨特用詞,未嘗不是非中立的。--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9日 (日) 14:10 (UTC)[回覆]
然而國號不算得不是(任何意義上的)「官方稱呼」,以國號作稱呼本身能忠實地表述相關的狀況,這樣説來你説的「未嘗不是非中立的」在我的提案裏確實是從定義上完全不成立了。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9日 (日) 15:10 (UTC)[回覆]
他所說的原創是不是您在「國號」的原創,而是說您在整個「XX關係」中命名上的原創。--Ghren🐦🕚 2024年6月9日 (日) 15:22 (UTC)[回覆]
這種解法就更沒有道理了。根據我對WP:命名常規#名從主人的理解,現行命名常規應該是不認為雙邊外交關係屬於有「擁有者」的情事的,如果拿這個來指控我原創研究的話,那就相當於輕率指控兼公然踐踏現行方針了。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9日 (日) 15:40 (UTC)[回覆]
上方討論沒有提到「名從主人」,不知道您提來做什麼。他上方說「但如果背離常用稱呼(例如官方稱呼)」的重點依然在常用名稱上,而不是「名從主人」上。這無非就是當年和您說過的「台灣與俄羅斯關係」還是「中華民國與俄羅斯關係」的問題,常用的是前者而非後者,俄台兩方也接受這個用詞,引致這個用詞的使用率較高。背離常用稱呼(前者)而使用獨特用詞(後者)是不中立的。--Ghren🐦🕒 2024年6月10日 (一) 07:02 (UTC)[回覆]
不接受這種解釋。我提「名從主人」是為了說明雙邊外交關係不存在所謂的「官方稱呼」,因此從根本上不能構成原創研究。你這種解法實際上是在原創「獨特用詞」的定義。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0日 (一) 07:42 (UTC)[回覆]
再延長公示期7日,我倒要看看還有沒有人想繼續「正當化」不遵守避免地域中心的理由。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0日 (一) 07:45 (UTC)[回覆]
不知此事與「避免地域中心」原則有什麼關係?——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6月10日 (一) 08:45 (UTC)[回覆]
我好像已經在上面解釋過了?你12日前才問過類似的問題。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0日 (一) 08:58 (UTC)[回覆]
他說中國代表權問題。但我覺得,以地域中心和消歧義為由,甚至原創全名,勝過常用性,可能是欠妥的。 應中立的表現現實中的使用情況。--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12:05 (UTC)[回覆]
我並沒有禁止重新導向,保留重新導向已經最大限度地處理了使用單字簡稱的條目標題的常用性問題。此外,我在上方也提過雙邊外交關係不存在所謂的「官方稱呼」,因此從根本上不能構成原創研究的事情,否則按照這種理解,現時所有的雙邊外交關係條目的名稱一概都是原創研究,但顯然這種認定是完全不合理的。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0日 (一) 13:02 (UTC)[回覆]
不覺得外交關係條目須特別保障命名統一,並擔憂這種習俗不當蔓延造成原創冗餘命名。舉例,中美開頭的條目,是否都有歧義,官方認可或普遍使用的簡稱或全稱是什麼。中美航線是歧義較多的,但中美貿易戰要改名嗎,中美撞機、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等等該全稱化嗎。--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13:46 (UTC)[回覆]
(前)我已經説明了這事情不存在所謂的「官方稱呼」以及從根本上不能構成原創研究了,能不能不要一直聲稱這樣做屬於「原創」?(後)這點我跟Kethyga在5月3日時已經討論過了,答案是不會。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0日 (一) 15:21 (UTC)[回覆]
從零開始創造一個外界不使用的命名方式本質上就是原創研究。這點跟你維長期以來給沒有譯名的外語條目硬給他塞一個新譯名的陋習異曲同工--某人 2024年6月10日 (一) 23:06 (UTC)[回覆]
既如此,還請你先尋求廢除你口中的「陋習」的共識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1日 (二) 00:50 (UTC)[回覆]
若是將「中某關係」或「中國—某國關係」統一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某國關係」這種的話,那我沒有意見。只要保留主從消歧義即可。——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6月11日 (二) 06:58 (UTC)[回覆]
是的,重新導向一般會保留。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1日 (二) 07:31 (UTC)[回覆]
中澳關係中英關係等涉及歷代怎麼辦。是否涵蓋中日關係史,似乎會含。官方名稱是簡稱的條約等要全名化?--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11日 (二) 16:26 (UTC)[回覆]
(前)草案是這樣說的:「使用『<國名甲>—<國名乙>關係』的格式命名具體兩個國家之間的雙邊外交關係條目,條目內容以兩國各個時期的關係歷史為主」,這種情況下我傾向於分拆重組條目,但最基本的處理應該是更名為諸如「中國—英國關係」之類的。以「關係史」命名的條目也應該以「<國名甲>—<國名乙>關係」(注意不是「<國名甲>—<國名乙>關係史」)的格式重新命名。(後)2024年6月10日 (一) 15:21 (UTC)的留言已經提到答案是「不會」。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1日 (二) 16:33 (UTC)[回覆]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不像某人堅持要推沒共識的提案。——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6月12日 (三) 17:54 (UTC)[回覆]

提議英維指引en: MOS:TVINTL經本地化後引入中維維基百科:格式手冊/電視[編輯]

目前,英維en: MOS:TVINTL有限制維基百科應收集怎樣的播放資訊,但中維沒有相關限制,導致各電視節目(包括劇集及日本動漫)均記錄了世界各地每一地區的播放資訊或重播資訊,本人認為條目內記錄每一地區的播放資訊或重播資訊是非常冗長而沒經篩選,更甚有條目的播放資訊比例佔整個條目一半或更多,有機會違反WP:SOAPWP:NOTTVGUIDE。對此,引入en: MOS:TVINTL也許可解決問題。
en: MOS:TVINTL: Broadcast
This subsection should cover broadcast and releas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ries or season. This can include: the original network or streaming service of release in the country of production (e.g. the British network for a British series such as Doctor Who); a change in network throughout the run, such as with Futurama; start and end dates; and discussion of technical data such as picture and audio format, accompanied by critical commentary. Days or timeslots are not inherently notable, but if covering a series that switches these during its run, it may be helpful to note them for each season. If episodes are released all at once on a streaming service, it may be more appropriate to title this section "Release" rather than "Broadcast". Any syndication deals can also be noted.

As Wikipedia is not a television guide, do not include an indiscriminate list of every network that carried a series outside the country of production. Editors are encouraged instead to add noteworthy foreign broadcasts, if reliably sourced. These can include: broadcasts in primarily English-speaking nation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United Kingdom,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pecial cases such as an American series airing its finale first in France; or a mass international distribution deal, such as Netflix acquiring the international rights for Riverdale and Designated Survivor. If reliable sources exist for English broadcasts in other countries, a talk page discussion should decide whether these are notable.


可以這樣本地化:

由於維基百科不是電視指南,因此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列出在生產地區以外播放系列的每個播放平台。 相反,如果來源可靠,鼓勵編輯新增值得注意的非生產地區的廣播或串流資訊。 這些可能包括:在中國、台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主要中文地區的廣播或串流資料;其餘地區除了特殊情況外,包括如相關地區的通用語言不是中文,但首次播放以中文製作節目的播放資訊;或大規模國際發行協議,否則不應被記錄。

下列資料不應記錄:

  • 播放時間(不包括播放日期)
  • 電視重播資訊
  • 電視延後播放資訊(只記錄該地區最先出現的資訊)
  • 馬拉松式播放資訊(例如在一天內連續播放5集電視節目)
  • 節目原產地區外,不是以中文提供字幕或配音的播放平台
  • 相關串流平台官網、其他可靠來源均沒有記錄相關節目的準確播放地區且相關播放平台設定了IP限制 (特別注意:Disney+NetflixAmazon Prime VideoTVB AnywhereViu OTT)
  • 如相關節目於中文地區有「代理發行」資訊,則只可記錄可在該播放平台清淅辨認相關代理資料的網路播放平台。(特別注意:日本電視動漫)

由於此條文適用於所有曾於電視廣播的節目,故在此提案。部分字眼可改,只求盡快通過。--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2日 (一) 07:16 (UTC)[回覆]

個人感覺:「值得注意的」是重點,但不十分明確。短期內或頻繁的重播可能瑣碎,得到有效來源介紹的則可考慮。「除了特殊情況外」後面的語句可能仍需潤色,不好懂。「播放時間」如果有來源我覺得可以,但可能很多是查證不足。「下列資料不應記錄」第三條及之後的含義和用法我不太明白,或許應補充例子。建議邀請活躍編者,可預期存在反對聲音,另外它是指引,強制力在短期內可能不會很高,只能作為理由依據。--YFdyh000留言2024年4月22日 (一) 07:56 (UTC)[回覆]
  • 「值得注意的」段落可以extend,但應如何extend則交由社群決定。
  • 「頻繁的重播」當然是瑣碎,難道要準確收錄何時重播?
  • 「播放時間」見下方解答
  • 「第三條及之後的含義和用法」,不是電視節目條目編輯者不明白是正常的。
最後那點,請參閱在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日本動漫遊戲 § 提議將WP:MOSACG跨媒體部分提升為指引的討論。--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2日 (一) 09:26 (UTC)[回覆]
那之前疫情的時候部分作品由於製作原因推遲播出,算不算電視延後播放信息?而且這一段(如相關節目於中文地區有「代理發行」信息,則只可記錄可在該播放平台清淅辨認相關代理資料的網絡播放平台。(特別注意:日本電視動漫))應該要加上特攝作品的信息。(有部分特攝作品也會標註其代理信息)--馬哈迪哈迪阿旺走的越來越近了。--老墨泡芙真好吃。 2024年4月22日 (一) 07:58 (UTC)[回覆]
第一點:想法是只記錄該集數最先出現的播放平台,例如「A節目在B平台的播放時間是0900,在C平台的播放時間是0930,在D平台的播放時間是1200…」,這樣寫實在太冗長及無謂。想法是「A節目於B、C、D平台上架。」
第二點括號內的是我個人想法,當然是不會加入條文之中。--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2日 (一) 09:04 (UTC)[回覆]
第一個的話這個不反對(反正超級戰隊系列特攝作品條話一般都是按散文方式寫在哪一個平台上架不大受會受影響,但是假面騎士和奧特曼系列的話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刪內容。)第二點的話就是說所有電視類條目都得遵守該規範嗎?--馬哈迪哈迪阿旺走的越來越近了。--老墨泡芙真好吃。 2024年4月22日 (一) 11:22 (UTC)[回覆]
總之曾在電視廣播的節目條目也適用。--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3日 (二) 06:04 (UTC)[回覆]
MOS:CHINA,修改為「這些可能包括:在中國大陸、台灣、」。--CaryCheng留言2024年4月22日 (一) 18:21 (UTC)[回覆]
下一版本會更正。--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3日 (二) 06:03 (UTC)[回覆]

版本2[編輯]

由於維基百科不是電視指南,因此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列出在生產地區以外播放系列的每個播放平台。 相反,如果來源可靠,鼓勵編輯者新增值得注意的非生產地區的廣播或串流資訊。這些可能包括: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主要中文地區的廣播或串流資料;相關地區的通用語言不是中文,但首次播放以中文製作節目的播放資訊;或大規模國際發行協議。

下列資料不應被記錄:
  • 播放時間(不包括播放日期)
  • 電視重播資訊
  • 馬拉松式播放資訊(例如在一天內連續播放5集電視節目)
  • 節目原產地區外,不是以中文提供字幕或配音的播放平台

下列資料必須曾被播放平台官網或第三方可靠來源記載方能保留:
  • 誇地區網路播放平台上架影片的準確上架地區 (特別注意:Disney+NetflixAmazon Prime VideoTVB AnywhereViu OTT)
  • 如相關節目於中文地區有「代理發行」資訊,則只可記錄可在該播放平台清淅辨認相關代理資料及相關代理公告了的網路播放平台。(特別注意:日本電視動漫、 特攝作品等)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5日 (四) 05:07 (UTC)[回覆]
另ping @PexEric、@BlackShadowG、@Cdip150、@U:Skiate--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5日 (四) 05:12 (UTC)[回覆]
「下列資料不應記錄」之後的內容,不是英維既有的內容,不少看起來過於一刀切,個人認為相關條文有些不合實際操作:
第一條,日本動畫作品的時刻表通常使用三十小時制,不記錄「播放時間」,只記錄日期很容易出錯
第二條的實際操作預計會刪除很多內容,需要更多人參與討論,以減少潛在的編輯衝突,以還珠格格#電視節目的變遷舉例,要刪掉「復播」的內容。一些記錄特定電台的播放節目模板,如{{中視八點檔}}《還珠格格》幾輪重播都有記錄,這些又如何處理。
第三條個人認為有記錄必要,一來是平台發佈方式的不同,如Netflix是一次性全部發佈的,二來中國大陸節目播放是有政策限制的,2014年之前是「一劇四星」,之後是「一劇兩星」([3]
可靠來源才加入內容,這應該是一般的內容要求。「下列資料必須曾被播放平台官網或第三方可靠來源記載方能保留」的描述十分累贅,完全可以合併成一句話概括:「節目的播放平台及網絡電視的節目可觀看地區都需要列明來源」。
PS:錯字「地區」。--Nostalgiacn留言2024年4月25日 (四) 08:49 (UTC)[回覆]
1. 編輯者有責任將日本30小時制轉換至中文地區的24小時制,這樣可提高條目可讀性。(註:近期日本動畫條目已停止記錄30小時制播放時間表,僅列出24小時制首播及完結日期。)
2. 不記錄重播資訊,只記錄首播資訊是英維要求。節目模板可以保留。
3. 可以刪除,反正第二條有相同功用。
4. 下一版本會更正,並放在首段。
整個句子可能是「節目的播放平台及網絡電視的節目可觀看地區都需要列明來源,否則其他編輯者有權移除未能辨認可觀看地區的播放平台及網絡電視播放資訊。 因應地區IP而調整播放內容的網路播放平台連結、需要登入方能閱讀播放清單的網路播放平台連結、Category:電視外部資源模板相關連結及社群媒體並不是可接受能證明可觀看地區的來源。」--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5日 (四) 10:24 (UTC)[回覆]
(+)支持。--CaryCheng留言2024年4月25日 (四) 16:00 (UTC)[回覆]
對於日本動畫的話,電視播放途徑會有一手來源(官方本身有類似onAir的來源),可以考慮保留時間。網站播放途徑不確定其發布時間是不是確定的,可以不保留。——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4月26日 (五) 01:10 (UTC)[回覆]
整頓完TV後就該整頓TV anime,電視聯播網也不知道是什麼…英維已有部分條目採用電視聯播網歸納全日本電視台,與中維日劇條目差不多處理方法。
況且播放時間能證明什麼?
時段可以,但準確時間萬萬不可。試想想,如果上一節目時段因為緊急直播10分鐘而導致此節目延遲10分鐘結束節目,編輯者通常在條目解釋為何延遲播放此節目,唯解釋普遍沒有來源且與節目條目無關,備註長度碪比節目介紹,香港電視條目正深受其害。--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6日 (五) 03:25 (UTC)[回覆]
往常處理也是不考慮臨時的延時、改期情況,如果需要的話,是有來源引述時在動畫節目章節內導言中提及。時間的話,需要多精確?onair來源中來精確到「23:00」的話,就按照這個時間描述則可。電視聯播網現在ja都不提及的,電視播放渠道只需要按照來源說明哪個電視台播放基本足夠。——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4月26日 (五) 06:02 (UTC)[回覆]
  • 這裏該處理整體電視條目,而非單指日本電視動畫…
  • 「臨時的延時、改期情況」在日本條目實屬少見,唯香港條目是普遍。
  • 「23:00」時段即可,免得又說因為xxx事而延誤xx分鐘播放。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6日 (五) 06:13 (UTC)[回覆]

版本3[編輯]

由於維基百科不是電視指南,因此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列出在生產地區以外播放系列的每一個廣播或串流資訊。 相反,如果來源可靠,鼓勵編輯者新增值得注意的非生產地區的廣播或串流資訊。這些可能包括: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主要中文地區的廣播或串流資訊;相關地區的通用語言不是中文,但首次播放以中文製作節目的播放資訊;或大規模國際發行協議。節目的播放平台及網絡電視的節目可觀看地區都需要列明來源及符合可供查證原則,否則其他編輯者有權移除未能辨認可觀看地區的播放平台及網絡電視播放資訊。 因應地區IP而調整播放內容的網路播放平台連結、需要登入方能閱讀播放清單的網路播放平台連結、Category:電視外部資源模板相關連結及社群媒體並不是可接受能證明可觀看地區的來源。

下列資料不應被記錄:
  • 準確播放時間(不包括播放日期及播放時段)
  • 電視節目即日延誤播放資訊(包括為何延誤播放及延誤時間)
  • 電視節目重播資訊
  • 節目原產地區外,不是以中文提供字幕或配音的播放平台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6日 (五) 06:21 (UTC)[回覆]

那包含在特定節目內的應不應該記錄準確播放時間?(例如目前在翡翠台播出的小書痴以及東電在某些時段冠其他名稱的動畫)--馬哈迪哈迪阿旺走的越來越近了。--老墨泡芙真好吃。 2024年4月26日 (五) 07:13 (UTC)[回覆]
準確播間是類似香港TVB晚上八點檔愛回家,電視節目時間表寫20:00播放至20:30結束,但實際播放時間是20:03-20:27。
故寫播放時間時只需提及「此節目逢星期一至六晚上八時正首播。」--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6日 (五) 07:43 (UTC)[回覆]
與原有時段嚴重不符的特殊偶發延誤資訊應可記錄,例如延誤半小時以上。亦即經常延誤的節目不宜記錄,例如習近平時代的央視新聞聯播其後的電視劇等節目;據稱胡錦濤時代的央視新聞聯播延誤極少,由此導致的節目延誤應容許記錄。--— Gohan 2024年4月27日 (六) 02:09 (UTC)[回覆]
如何符合列明來源及符合可供查證原則?
請提供相關記錄的例子,謝謝!--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7日 (六) 06:06 (UTC)[回覆]
與本問題無關(即不應因部分內容無來源而全面禁止以至牽連有來源的內容)。但有例子:フジテレビは地震発生時……映畫『ヲタクに戀は難しい』を放送……報道特番に切り替わり、深夜1時25分ごろに続きの放送が再開された。その後、2時間15分押しで深夜1時35分から『さんまのお笑い向上委員會』……--— Gohan 2024年4月27日 (六) 09:33 (UTC)[回覆]
只限於臨時的節目時間改動,有來源(例如報道)的情況就可以作為描述文段提及。至於其原有的周期性播放時間點,也按照已有來源參照描述則可。例如[4]這種,每個播放電視台的周期播放時間是可以引述來源上描述的,如果當時的播放時間有偏差(例如上面提及的《愛回家》的時間)或者突然的變動,有來源提及就描述,沒就不管。——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4月28日 (日) 02:06 (UTC)[回覆]
建議第2點改爲:
  • 推遲不足30分鐘或並非偶發的延誤播放之資訊
再者,一個節目若在滲透率二成的衛星電視或收費有綫電視頻道首播,而後在滲透率九成的地面電視頻道重播,後者應容許記載。故建議第3點改爲:
  • 重播資訊,除非傳播媒介不同而使該重播頻道滲透率倍增於此前任一已播出頻道
此外,「相關地區的通用語言不是中文,但首次播放以中文製作節目的播放資訊」文法不通,難以理解,應予修改;「在生產地區以外播放系列的每一個廣播或串流資訊」中,「系列」顯然是機械翻譯,亦應修改。
另外,建議條文可能致使編者以爲跨國播出只能在「播出國家/地區」欄目列出原產國或中維六地(例如以爲GEM TV ASIA的此列法違規)而令所示播出範圍小於實際,需要澄清;「廣播」一詞有歧義,在部分地方僅意味大氣電波播出,亦需更改。--— Gohan 2024年4月28日 (日) 07:48 (UTC)[回覆]
  • 第一點(+)支持,下一版本會更正。
  • 第二點有點麻煩,畢竟以「滲透率」作標準有爭議。
  • 第三點是英維要求,應如何改善?
  • 第四點(+)支持,下一版本會更正。
  • GEM TV ASIA是採用內嵌字幕,除了香港是嵌入中文外,其餘東南亞地區是嵌入英文,故列出東南亞地區其實是不符合最後一點原則。
  • 英維是採用「廣播」,中維可用「播放」,下一版本統一至「播放」。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8日 (日) 08:43 (UTC)[回覆]
更正一點:GEM TV ASIA實際使用的是DVBSUB形式的隱藏式字幕並非是內嵌字幕。(部分運營商會將外掛式字幕轉為內嵌式字幕)--馬哈迪哈迪阿旺走的越來越近了。--老墨泡芙真好吃。 2024年4月28日 (日) 08:47 (UTC)[回覆]
「等主要中文地區」--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8日 (日) 08:58 (UTC)[回覆]
同一頻道同一時間播出何必作出區隔?省去幾個字國名?如此致使讀者以爲GEM TV ASIA在此時段香港才播出此節目,在其他地方不然。因此主張在任一地方滿足條件即可;同樣,在任一地方屬於首播即可,而不應刻意遺漏同一頻道同一時間播出同一節目而非首播的地方。--— Gohan 2024年4月28日 (日) 08:58 (UTC)[回覆]
這是英維「English licensee」所主張的。在英維,同一頻道列A地區不列B地區是常見。--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8日 (日) 09:33 (UTC)[回覆]
查無相似主張。英維的Release章節並不規定:若一個電視頻道同時向英語、非英語國家播出同一節目,只能列出英語國家;或一個電視頻道同時向多地播出同一節目,只能列出提供英文字幕的國家或地區。一個電視頻道同時向多地播出同一節目應視爲單一行爲,不宜片面陳述,正如可標識跨國流媒體「全球」播出。--— Gohan 2024年4月29日 (一) 06:34 (UTC)[回覆]
當然是查無主張啦,因為這僅是實際操作。
個人是反對「全球」一詞,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媒體可以全球通行,以 「全球」作結表示該名編輯者沒有進行資料搜集、原創研究、發放錯誤訊息。--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9日 (一) 12:59 (UTC)[回覆]
若在該串流媒體的任何任務區可看,「全球」無可厚非;或許只需一個自訂或變態的「 全世界」模板作解釋或tooltip。--— Gohan 2024年4月30日 (二) 08:22 (UTC)[回覆]
服務地區(Service Area)--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日 (三) 02:50 (UTC)[回覆]
按照您的說法那b站本身也不能作為可靠來源。(B站本身限制海外地區瀏覽中國大陸的影視內容只能通過B站以及代理商社交媒體查詢。)--馬哈迪哈迪阿旺走的越來越近了。--老墨泡芙真好吃。 2024年5月1日 (三) 08:42 (UTC)[回覆]
外維是直接禁止引用播放清單(不論英維還是其他維),但我的條文中卻只要求該播放清單全球任何一地均可閱覧及能清楚辨認屬地即可。
bilibili應該是不受影響,而YouTube, Netflix, Disney+, Viu OTT,愛奇藝等全球性平台才是影響較大。--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日 (三) 08:56 (UTC)[回覆]
雖然因為確實沒有主張,但是確實是有這麼做的(在WP:共識中有提到在維基百科,共識是一種典型但往往含蓄無形的過程。所有沒有異議或不被其他編者回退的編輯,均可假定其具備共識。)類似於J2更名為TVB Plus英語社群這邊鑑於該頻道只是更名並增加財經節目並不符合獨立關注度所以沒有跟現在中維一樣建立新條目而是將條目進行移動。(要是真按照英語的共識那高清翡翠台J5應該要合併到無綫財經 體育 資訊台並刪除大量瑣碎細節內容。以及按照命名常規將無綫財經 體育 資訊台更名為更常用的無綫財經體育資訊台)--馬哈迪哈迪阿旺走的越來越近了。--老墨泡芙真好吃。 2024年4月30日 (二) 06:49 (UTC)[回覆]
雖然二位都未明指「主張」是什麽,但是在下意會有關主張後隨機搜尋思緒中首先浮現的電視節目,竟就足以駁倒「確實是有這麽做的」:英維「如懿傳」條目國際播出章節列出:Star Chinese Channel在Hong Kong and Southeast Asia播出、三個越南電視臺播出三次越南語配音的版本,無論如何設想都不符合「若一個電視頻道同時向英語、非英語國家播出同一節目,只能列出英語國家;或一個電視頻道同時向多地播出同一節目,只能列出提供英文字幕的國家或地區」或「不應記錄」「節目原產地區外,不是以中(英)文提供字幕或配音的播放平台」。此外,毫不認同有關英維J2的評論,離題不贅。--— Gohan 2024年4月30日 (二) 08:21 (UTC)[回覆]
然而相關方針指的是原生英文的節目。例如瑞克與莫蒂汪汪隊立大功這兩個條目都是以散文的形式標註具體提供的配音版本以及配音版本的播出頻道。(實際就是要求跟英文一樣儘量使用散文和信息框的形式,而不是純信息框。)--馬哈迪哈迪阿旺走的越來越近了。--老墨泡芙真好吃。 2024年4月30日 (二) 11:35 (UTC)[回覆]
日後希望您在提出有關方針或指引的説法,請明示依據或直接引述。至少en:Wikipedia:Manual of Style/Television查無有關「原生英文的節目」的條文,否則請指明;版本3至今所有人的提案中亦無「原生中文的節目」一説,您提出「原生英文」所爲何故?不免懷疑您在2024年4月28日 (日) 08:58 (UTC)下屬的一串討論中的近兩次留言已離題,也難以猜測「確實是有這麼做的」(2024年4月30日 (二) 06:49 (UTC))到底是指怎麽做?--— Gohan 2024年5月1日 (三) 03:54 (UTC)[回覆]
看了一下,確實沒有直接寫明禁止非英語但是提到英語系國家優先。(對應段落en:MOS:TVINTLAs Wikipedia is not a television guide, do not include an indiscriminate list of every network that carried a series outside the country of production. Editors are encouraged instead to add noteworthy foreign broadcasts, if reliably sourced.These can include: broadcasts in primarily English-speaking nation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United Kingdom,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馬哈迪哈迪阿旺走的越來越近了。--老墨泡芙真好吃。 2024年5月1日 (三) 06:43 (UTC)[回覆]
要是真在某特定區域播出,直接寫對應的地區就行(例如無職轉生在東南亞地區曾在ANIMAX播出就直接寫東盟就行了。)--馬哈迪哈迪阿旺走的越來越近了。--老墨泡芙真好吃。 2024年4月28日 (日) 10:37 (UTC)[回覆]
你要說「東盟」或「東南亞」的話,請證明此動畫可在泰國以Animax觀看。--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8日 (日) 14:41 (UTC)[回覆]
該頻道本身在泰國已經於2017年停播,但是部分節目仍可在TrueID以點播的形式提供。類似於ANIPLUS在香港的情況。(而且在無職轉生的英語條目中對於該台播出的地區描述用的是模糊的東南亞地區而並未精準到國家)--馬哈迪哈迪阿旺走的越來越近了。--老墨泡芙真好吃。 2024年4月29日 (一) 00:05 (UTC)[回覆]
如無滲透率作標準,而全面禁止重播資訊,則會導致一個電視節目若在幾乎沒人會看(例如滲透率低於百分之一、收視率低於萬分之一)的頻道首播,在最多人收看(滲透率九成八)的頻道第二次播出,而後者不得記述,違背情理。--— Gohan 2024年4月29日 (一) 06:36 (UTC)[回覆]
真要按滲透率台灣的無線五台(台視、中視、華視、民視以及公視)與第四台(有線電視)的基本頻道滲透率相當(台灣的無線五台在第四台是必傳頻道)那怎麼算呢?(香港這種被TVB和政府壟斷而不能自由收視的地方真是令人悲哀。)--馬哈迪哈迪阿旺走的越來越近了。--老墨泡芙真好吃。 2024年4月29日 (一) 07:08 (UTC)[回覆]
滲透率相當,顯然不符合我所提議的條文中的豁免條件:「除非傳播媒介不同而使該重播頻道滲透率倍增於此前任一已播出頻道」。--— Gohan 2024年4月29日 (一) 11:51 (UTC)[回覆]
若要用滲透率作標準,則大大提高編輯難道或引起編輯爭議。
「我認為A媒體滲透高些,B很少人看。」
「我認為B媒體滲透高些,A沒有人看。」--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4月29日 (一) 13:02 (UTC)[回覆]
相較收視率或其他數字,滲透率穩定、透明、標準一致,最爲可取。若無更佳標準、不取滲透率,可以改爲禁止「同一收視方式或受衆更狹窄的收視方式的頻道重播之資訊」;若仍有爭議,恐怕只能改成禁止「同一頻道重播資訊」;以免「一個電視節目若在幾乎沒人會看(例如滲透率低於百分之一、收視率低於萬分之一)的頻道首播,在最多人收看(滲透率九成八)的頻道第二次播出,而後者不得記述」。此外,或許需要括注「(惟特有中文名稱可標注相應電視臺或頻道)」。--— Gohan 2024年4月30日 (二) 08:26 (UTC)[回覆]
這個世界有基於廣告的「電視覆蓋率(TV Overlay Rate)」。--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日 (三) 02:36 (UTC)[回覆]
依據目前資料理解,在任何框定區域內,A頻道與B頻道的滲透率的比率、A頻道與B頻道的覆蓋率的比率,是一致的(因爲A頻道與B頻道的滲透率的分母一致,A頻道與B頻道的覆蓋率的分母亦一致;A頻道的滲透率、覆蓋率的分子一致、B頻道的滲透率、覆蓋率的分子亦一致)。所以滲透率、覆蓋率孰優孰劣,在我的提議條文(「滲透率倍增」)中沒有差異。--— Gohan 2024年5月1日 (三) 03:53 (UTC)[回覆]
他願不願意願意到相關地區收看是他個人決定,總之這個台在該版權地區是有提供服務。
以日本為例,TVer的覆蓋範圍與ABEMA一致,可觀看人數達124,090,000人。
TVU福島覆蓋全福島縣,可觀看人數達 1,817,228人
TBS電視台覆蓋整個關東廣域圈,可觀看人數達43,191,414人--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日 (三) 02:49 (UTC)[回覆]
「滲透/覆蓋不到」即循此種方式無法觀看,外乎意願。--— Gohan 2024年5月1日 (三) 03:53 (UTC)[回覆]
我想探討一下「範圍」,以上面的全球和東協為例,難道要為了幾個沒有營業國家/地區而特地列出實際有播出的國家/地區嗎?這對串流節目、大型賽事可是一大麻煩(例如歐洲歌唱大賽特地把俄羅斯以外的歐洲國家寫出來)。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4年5月1日 (三) 03:46 (UTC)[回覆]
至少英語社群相關方面都是直接寫模糊的地區而不是寫對應國家。--馬哈迪哈迪阿旺走的越來越近了。--老墨泡芙真好吃。 2024年5月1日 (三) 03:51 (UTC)[回覆]

版本4[編輯]

由於維基百科不是電視指南,因此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列出在生產地區以外的播放資訊。 相反,如果來源可靠,鼓勵編輯者新增值得注意的非生產地區的播放資訊。這些可能包括: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主要中文地區的播放資訊;相關地區的通用語言不是中文,但首次播放以中文製作節目的播放資訊;或大規模國際發行協議。節目的播放平台可觀看地區都需要列明來源及符合可供查證原則,否則其他編輯者有權因可能違反著作權法為由移除未能辨認可觀看地區的整組播放資訊。因應地區IP而調整播放內容的網路播放平台連結、需要登入方能閱讀播放清單的網路播放平台連結、Category:電視外部資源模板相關連結及社群媒體並不是可接受能證明可觀看地區的來源。

下列資料不應被記錄:
  • 準確播放時間。(不包括播放日期及播放時段)
  • 推遲不足30分鐘或並非偶發的延誤播放之資訊。
  • 電視節目重播資訊(在該節目授權區域內的相關播放平台覆蓋比率/可觀看人數較首播平台的覆蓋比率/可觀看人數高一倍或更多除外。)
  • 節目原產地區外,不是以中文提供字幕或配音的播放平台。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日 (三) 05:08 (UTC)[回覆]

你的文本內容越來越累贅,有些內容不妨說得再直白一點,修改一下部分描述:「維基百科不是電視指南,請勿不分青紅皂白地列出原產地之外的播放資訊。編輯者在有來源可靠的情況下,在條目中記錄值得注意的非原產地的播放資訊,如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中文使用地區的首播資訊,還有原生中文節目在還非中文使用地區的首播資訊,或者大規模的國際播放資訊。節目的播放平台及網絡電視的節目可觀看地區都需要列明來源,網絡電視節目連結不合適作為來源,因地區限制訪問,部分編者無法查核,來源是否可靠請通過討論協商。」

英維原文可沒有「否則其他編輯者有權因可能違反著作權法為由移除未能辨認可觀看地區的整組播放資訊。因應地區IP而調整播放內容的網路播放平台連結、需要登入方能閱讀播放清單的網路播放平台連結、Category:電視外部資源模板相關連結及社群媒體並不是可接受能證明可觀看地區的來源。」這段,而是建議討論來源是否可靠,因為條目使用可靠來源本身就是「內容指引」,需要的是討論來源是否可靠(WP:RSP)。--Nostalgiacn留言2024年5月1日 (三) 15:55 (UTC)[回覆]

第一段不反對,第二段僅重申Category:電視外部資源模板相關連結只是外部連結,並非來源。更什有編輯者直接扔了Netflix連結出來,當開啟連結時發現是Error。
因應地區IP而調整播放內容的網路播放平台連結、需要登入方能閱讀播放清單的網路播放平台連結—> 重新解䆁WP:可供查證WP:外部連結方針。--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日 (三) 18:13 (UTC)[回覆]
而如直接使用WP:RSP,bilibili及Youtube已經不給使用了。--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日 (三) 18:15 (UTC)[回覆]
WP:RSP描述是,官方內容作為一手資料可靠,也符合可供查證的自身說明(WP:ABOUTSELF)。bilibili及Youtube也適用,不過結合「網絡電視節目連結不合適作為來源」的描述。更建議使用官方在官網、社交平台、或bilibili及Youtube上預告節目播放的日期動態/公告。--Nostalgiacn留言2024年5月4日 (六) 01:22 (UTC)[回覆]


現行條文

由於維基百科不是電視指南,因此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列出在生產地區以外的播放資訊。 相反,如果來源可靠,鼓勵編輯者新增值得注意的非生產地區的播放資訊。這些可能包括: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主要中文地區的播放資訊;相關地區的通用語言不是中文,但首次播放以中文製作節目的播放資訊;或大規模國際發行協議。節目的播放平台可觀看地區都需要列明來源及符合可供查證原則,否則其他編輯者有權因可能違反著作權法為由移除未能辨認可觀看地區的整組播放資訊。因應地區IP而調整播放內容的網路播放平台連結、需要登入方能閱讀播放清單的網路播放平台連結、Category:電視外部資源模板相關連結及社群媒體並不是可接受能證明可觀看地區的來源。

提議條文

維基百科不是電視指南,請勿不分青紅皂白地列出原產地之外的播放資訊。編輯者在有來源可靠的情況下,在條目中記錄值得注意的非原產地的播放資訊,如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中文使用地區的首播資訊;原生中文節目在非中文使用地區的首播資訊;或大規模的國際播放資訊。節目的播放平台及網絡電視的節目可觀看地區都需要列明來源,網絡電視節目連結不合適作為來源,因地區限制訪問,部分編者無法查核。關於個別播放平台節目連結是否可被直接引用,請在本指引討論頁討論協商或評選,唯討論重點應放在著作權法可供查證原則。

曾經有編輯者把盜版連結放入播放平台區域,故希望藉此指引提醒編輯者著作權法的重要性。--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日 (三) 18:34 (UTC)[回覆]

上方討論太長未看全,就該版本的疑問(如已有結論,希望加腳註):原產地之內的播放信息似乎被暗示可「不分青紅皂白地列出」。原產地的準確定義,範圍,聯合製作、外包、僅外銷等。很多字句應修飾,如「在有來源可靠的情況下」等,由於非定稿我暫時不全部列出。「網絡電視節目鏈接不合適作為來源」聽上去有點奇怪,有點像某個來源非公開可用(需登錄/部分地區/線下來源)就不適合作來源,可能意思需改善,比如不能訪問現象本身、無法存檔的網頁內容,不適合作來源。--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1日 (三) 19:36 (UTC)[回覆]
@YFdyh000:
歡迎任何具建設性的修飾句子。--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日 (四) 11:07 (UTC)[回覆]
改為「原產地的首播資訊」就行,上面《還珠格格》就是限制播放資訊在「首播」。
YFdyh000提到的情況,我想起了近期一個例子《食草老龍被冠以惡龍之名》,日本輕小說,由中國大陸瀾映畫製作的動畫版在bilibili上首播(2022年7月),2023年1月才在日本電視台播出([5])([6])。這種涉及跨國版權的節目,「原產地」算中國大陸,還是日本。
早年中港港台合拍劇也不少,不過都屬於「中文使用地區的」,所以反而沒有這些記錄爭議。--Nostalgiacn留言2024年5月4日 (六) 01:35 (UTC)[回覆]

版本5[編輯]

希望這是最終版


標題:播放資訊

維基百科不是電視指南,請勿不分青紅皂白地列出電視節目的所有播放資訊。編輯者在附上可靠來源的情況下,可在條目中記錄值得注意的播放資訊,如節目原產地的首播資訊;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中文使用地區的首播資訊;原生中文節目在非中文使用地區的首播資訊;或大規模的國際播放資訊。節目的OTT播放平台網絡電視的節目可觀看地區均需列明來源網絡電視節目播放連結不建議作為證明「可觀看地區」的來源,因網絡電視節目播放連結通常不會記錄可觀看地區。關於能否引用特定OTT播放平台的連結,可在本指引的討論頁商議,重點為著作權法非原創研究原則。

下列資料即使附上來源也不應被記錄:

  • 準確播放時間。(不包括播放日期及播放時段)
  • 推遲不足30分鐘或並非偶發的延誤播放之資訊。
  • 電視節目重播資訊。(在該節目授權區域內的相關播放平台可觀看人數較首播平台的可觀看人數高一倍或更多除外。)
  • 不是以中文提供字幕或配音的播放平台。(節目原產地區播放平台或以中文製作的節目除外。)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8日 (三) 08:26 (UTC)[回覆]

「網絡電視節目播放鏈接不合適作為來源,因地區限制訪問,部分編者無法查核。」語序希望優化;地區性或可能失效的視頻的網絡播放源,有時是有用的,作為某些信息的一手來源,{{Cite AV media}},但提供者唯一且無法存檔的確實不宜用。「網絡電視節目播放鏈接」被運用時如何區分,我擔心存在理解差異。
「個別」是「特定(某個)」嗎。「直接引用」,所以有間接引用嗎。建議可在、協商或評選、唯應,感覺語意重複。「關於能否引用特定播放平台的鏈接,可在本指引的討論頁商議,重點為著作權和可供查證原則」。
「準確播放時間」指的是實際播出時點、時長嗎,是否與下一條有重複。
「非偶發的延誤播放之信息」指什麼,已宣布的推遲播放不宜記錄?--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8日 (三) 08:51 (UTC)[回覆]
  • 對不起,不能使用「視頻」字眼,因實際應用場合不同,放在繁體字地區,意思截然不同。
  • 網路電視是IPTV,網路播放平台是OTT。
  • 「關於能否引用特定播放平台的連結,可在本指引的討論頁商議,重點為著作權和可供查證原則」,這個可以。
  • 沒有重複。
  • 意指不應收錄恆常延誤播放資訊。如果每一集也記錄為什麼延遲播放,那麼與電視指南有什麼分別?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8日 (三) 10:31 (UTC)[回覆]
@YFdyh000、@Nostalgiacn、@Milkypine、@Cwek、@CaryCheng、@甜甜圈真好吃、@神秘悟飯:
如沒有特別大的問題,3日後將按照版本5進行公示。--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0日 (五) 09:55 (UTC)[回覆]
我發現有些概念有待釐清,網絡電視目前英維對應是Streaming television,IPTV也可以翻譯做「網絡電視」。搞清楚條目內容和概念,可以更準確描述內容。Streaming television在描述上包括IPTV和OTT等情況。--Nostalgiacn留言2024年5月10日 (五) 10:54 (UTC)[回覆]
沿用中文解釋及例子,因為這裡是中文維基百科。中文社群均認為OTT是類似Netflix, Disney+,甚至有播放平台以OTT自居,如myTV SUPER。更什台灣有OTT協會,大部分台灣網絡播放平台也加入了。--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1日 (六) 00:33 (UTC)[回覆]
換句話說,除非有人重新整理該兩個條目至英維內容,否則再改也沒有意思。但是在中文社群而言,英維對OTT的理解是錯誤的。--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1日 (六) 00:47 (UTC)[回覆]
(+)支持。--CaryCheng留言2024年5月10日 (五) 15:36 (UTC)[回覆]
——
3日內無反對聲音,現就版本5進行公示,公示7日至5月20日星期一止。--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3日 (一) 03:25 (UTC)[回覆]
(+)支持版本5。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4年5月16日 (四) 14:33 (UTC)[回覆]

方針研究[編輯]

無奈衹能(-)反對,僅僅「因地區限制訪問,部分編者無法查核」就不能作為來源的話,未免過嚴。舉例說:西遊記 (無綫1996年電視劇),那個年代TVB還沒有網站,這樣的規定豈不是不能引用首播前的廣告(廣告裏有說明首播日期)作為來源?(那個廣告衹在香港播出,理論上衹有香港地區才能看到)[當然有人在FB上傳了那個廣告而可能非法地突破了地區限制,故也因此將來可能隨時會被移除]--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4年5月17日 (五) 18:24 (UTC)[回覆]
  • 我有合理懷疑閣下並沒有仔細閱讀清楚條文,僅意氣用事。
  • 請望淸楚「因地區限制訪問,部分編者無法查核」是針對那些媒介。
    • 針對那些媒介提及的例子,請問閣下可否拿出連結?
  • 既然閣下不打算改可供查證,不看得出對閣下提及的例子有任何影響,因條文建議編輯者依靠可供查證為個別媒體進行協商。
  • **條文並無要求傳統電視內容提供來源**
  • FB已被可靠來源方針定為不可靠(不是我改的)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8日 (六) 04:01 (UTC)[回覆]
@Cdip150--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8日 (六) 04:07 (UTC)[回覆]
問題不是出在針對哪些媒介,也不是是否要求傳統電視內容提供來源的問題。正如Ghren君在下面所述,地區限制的連結本來就是可供查證允許的東西,所以根本不可以「因地區限制訪問,部分編者無法查核」為由去說「網絡電視節目播放連結不合適作為來源」。換句話說,在現有可供查證方針下,這些連結本應就不需要經過協商便能使用,但您這樣一改變成把它預設為不適當、而需要額外的協商才能用,有僭越可供查證方針之虞。另外,由於有關問題需要繼續研討,恕敝人要先把公示中止。--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4年5月19日 (日) 10:34 (UTC)[回覆]
@Cdip150:
首先,我希望閣下可以看清楚到底是什麼需要什麼的來源。 該句的首句是「可觀看地區」需要來源,如果堅持是反對,看看閣下有沒有違反WP:非原創研究方針。換句話說,你要用一個網路電視播放清單證明A,B,C地區可以觀看。
然而,運用CDN限制的平台,如果要證明A,B,C地區可以觀看,實際是違反WP:非原創研究的 「綜合已發表材料」段落。--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0日 (一) 01:13 (UTC)[回覆]
為了你,再改。但下次可否不要在公示完結當天反對?其實我可以因公示完成而無視閣下的反對。
———
節目的OTT播放平台網絡電視的節目可觀看地區均需列明來源網絡電視節目播放連結不合適作為來源,因網絡電視節目播放連結通常不會記錄可觀看地區。關於能否引用特定OTT播放平台的連結,可在本指引的討論頁商議,重點為著作權法非原創研究原則。--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0日 (一) 01:37 (UTC)[回覆]
應該是描述有歧義,需要更準確的描述,現在的條文是可以理解成限制地區訪問的連結不能作為來源,這個思路會出現Youtube中國大陸不能訪問,所以不能用。
而你想限制的是來源不能用於說明可觀看地區。如,Ani-One Asia的Youtube頻道,過去的視頻簡介是沒有寫明可觀看地域([7]),近年有了「播放地區:孟加拉、不丹、汶萊、柬埔寨、斐濟、香港、印度、印尼、寮國、澳門、馬來西亞……」([8])--Nostalgiacn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6:20 (UTC)[回覆]
對,沒有錯!這是呼應其他維(不限於英維)的實際做法,但稍微放寬。其他維是完全禁止使用播放清單作為證明可觀看地區的來源。而我的提案只需符合著作權法和非原創研究原則即可。
.
以下是個人見解,與新提案可能有關。
Netflix, Disney+, Amazon Prime Video, YouTube, IQIYI, Viu OTT 的播放清單是肯定違反非原創研究方針。
friDay, KKTV, LiTV, Hami Video, myTV SUPER, now E 的播放清單可能違反是非原創研究方針中的「綜合已發表材料」 ,因播放清單中沒有說明可觀看地區,只在平台使用條款說明。--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6:56 (UTC)[回覆]
「網絡電視節目播放連結不合適作為來源,因網絡電視節目播放連結通常不會記錄可觀看地區」:如果「網絡電視節目播放連結」記錄了可觀看地區,能否記錄?--Ghren🐦🕑 2024年5月24日 (五) 06:23 (UTC)[回覆]
是的--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4日 (五) 08:22 (UTC)[回覆]
由於@Cdip150在本人回答及更正部分用詞後3天沒有進一步回覆。根據WP:共識#一般公示基本規定,現視播放清單不能作為證明「可觀看地區」的問題已經獲得解決。
————
現就版本5 V2進行公示,公示7日至5月31日星期五止。--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4日 (五) 05:53 (UTC)[回覆]
正如Ghren君在下面所述,可以註明是在哪個地區下瀏覽(事實上cite模板還有location參數可以註明是哪個區的),自然也不會有原創研究的問題。還有搞清楚「綜合已發表材料」的前提——是將多個內容作出綜合才會觸法,也即是說如果從香港區的Netflix播放清單作為來源去證明香港區可以觀看及香港區的播放時間,是不會違反非原創研究方針中的「綜合已發表材料」,因為根本不是在多個內容中綜合出來的資料,而衹是取自一個內容。閣下上面的理由足見閣下對於非原創研究「綜合已發表材料」的見解並不正確,故此上述問題並未合理解決。而且,閣下在恢復公示後,Ghren君拋一個問題出來才又修改(公示後才將「不合適」改為「不建議」,兩個完全不同的意思),加上有關條文還是基於閣下對於非原創研究的可能不正確之見解,故此恕敝人還是要把公示中止,有關問題需要繼續研討。(還有請閣下說話前查明事實——我早在公示結束前3天已經提出反對,而非您說的在公示完結當天才反對)--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4年5月27日 (一) 19:44 (UTC)[回覆]
@Cdip150:
首先,如何證明你從香港區的Netflix播放清單作為來源去證明香港區可以觀看?按Netflix,除了網絡限制區不能瀏覽外,全世界也可瀏覽,你要如何證明特定播放清單內的特定集數可在特定區域成功觀看?這個見解請在及後的商議自行發表,而非在此發表。
其次,請看清楚「 「綜合已發表材料」」是針對哪些例子?
第三,請看清楚該段首句「 以下是個人見解」,如閣下認為Netflix可以基於版權及非原創可被引用,閣下應待通過後自行與其他編輯者商議。
回應@Ghren在上方述「 「網絡電視節目播放連結不合適作為來源,因網絡電視節目播放連結通常不會記錄可觀看地區」:如果「網絡電視節目播放連結」記錄了可觀看地區,能否記錄?」,既然該播放清單有提供所需資訊,為何不能遭引用?
——
另外,公示繼續,因提案提及對於非原創研究的理解是以集體商議為主,而非個人見解。以上!--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14:33 (UTC)[回覆]
承Ghren君在下面所說的:「就算是借閱,也是有指定圖書館的(地區限制)」,意味讀者衹需親身前往指定圖書館便可查證得到;換成香港區的Netflix播放清單的話,就是讀者親身前往香港並瀏覽Netflix便可證實得到「香港區可以觀看」;注意Ghren君也說的「『需要註冊、付費、特定區域、啟動外部程式或插件的網站』……也無損於來源的可靠性」。既然是維基制度內允許的東西,本應就是不用事先商討就能用的東西,「這個見解請在及後的商議自行發表」根本無從談起,不然您這樣有僭越方針之虞。
Wikipedia:非原創研究#綜合已發表材料針對的是「因為A和B,所以C」的情形,而編者直接瀏覽香港區的Netflix播放清單後將香港區的播放資訊寫在條目裏,明顯就不是「因為A和B,所以C」的情形(這是看到來源說了A,條目裏照寫A);所以直接引用Netflix播放清單並不違反非原創研究。(是故閣下所說「運用CDN限制的平台,如果要證明A,B,C地區可以觀看,實際是違反WP:非原創研究的『綜合已發表材料』段落」本身就是錯誤的說法,況且讀者可以親身前往A,B,C地區瀏覽有關資訊來進行驗證)
那麼既然一開始就不可以認定引用Netflix播放清單是違反非原創研究,何解還要「應待通過後自行與其他編輯者商議」?當本身就沒有違反非原創研究時,從何談起「對於非原創研究的理解是以集體商議為主」?也就是說,「關於能否引用特定OTT播放平台的連結,可在本指引的討論頁商議」這種規則本來就不該訂出來,這是變相預先假定引用特定OTT平台是在進行原創研究。
另外我是說「兩個完全不同的意思」,何解您會理解為「不能遭引用」?我根本沒有這個意思,衹是想說您公示後才改為意義不同的內容,根本不宜繼續公示。不過我也要指出的是:「因網絡電視節目播放連結通常不會記錄可觀看地區」並非「不建議作為來源」的合理理由,原因如前述——讀者可親自前往所指的可播放地區瀏覽該網絡電視平台進行驗證。
基於上述指出的問題仍然有討論必要,本人中止此公示,在沒有得到明確結論前不應恢復公示,還望閣下留意。--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4年5月28日 (二) 19:51 (UTC)[回覆]
首先,針對Netflix,實際是違反「 維基百科不是存放原創研究或原創觀念的場所。在維基百科裡所謂原創研究或原創觀念,指的是未發表的事實、爭論、觀點、推論和想法;以及對已發表材料進行的未發表分析、綜合或總結,並產生或暗示新的結論。以上意味著維基百科不是存放您的個人觀點、經驗或爭論的場所。」段落,而非綜合已發表段落。
Netflix有這樣的播放清單,但隻字不提哪裏可以看。如編輯者單憑一個Netflix播放清單就可判定哪些地區可以看,此僅是「產生或暗示新的結論。」。--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0:27 (UTC)[回覆]
另求管理員@Ericliu1912,希望我是對非原創研究方針的理解是沒有錯。--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0:30 (UTC)[回覆]
「實際是違反WP:非原創研究『綜合已發表材料』段落」這句明明就是閣下說的,所以您現在是反口嗎?不過也不緊要,請注意方針開頭的序言實際上是下面段落細節的濃縮版,條目內容實際有否違反方針,當然要依方針後面段落的明細來判斷,而非僅拿方針的序言就算,也就是說條目內容有沒有犯「維基百科不是存放原創研究……經驗或爭論的場所」,當然還是要看回相關段落(這裏也就是Wikipedia:非原創研究#綜合已發表材料)的詳細解釋。您現在僅僅引用方針開頭的序言就片面去說違反,怎麼可能恰當?
假設某人在香港,從播放清單觀看得到某節目,然後該人在該節目的條目中寫香港區可以看,這是一個非常直觀的描述,不屬於「產生或暗示新的結論」。內容有沒有原創研究,完全要看編者寫成怎樣才會知道,不可能事先認定使用某種來源就一定是原創研究。--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4年5月30日 (四) 23:57 (UTC)[回覆]
這個是其中一個笑話:PUI PUI 天竺鼠車車
「木棉花授權地區以外地區:Netflix」,意指公眾可在北韓俄羅斯等網絡限制區開Netflix即可查證…
還有的是「亞洲:Netflix」,意指公眾可在北韓中華人民共和國等網絡限制區開Netflix即可查證…--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31日 (五) 01:58 (UTC)[回覆]
我需要行政員@AT看看街燈的這個表述有沒有錯,畢竟之前有管理員以此進行封鎖。--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31日 (五) 02:00 (UTC)[回覆]
您這樣相當於是說用Netflix作為來源表示北韓可看會是原創研究,繼而去說用Netflix作為來源表示美國可看也是原創研究,您這樣無疑是在以偏概全。還是這句:「內容有沒有原創研究,完全要看編者寫成怎樣才會知道,不可能事先認定使用某種來源就一定是原創研究」。--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4年6月2日 (日) 17:43 (UTC)[回覆]
一個Netflix播放清單,配上播放地區,請問如何寫才不算原創研究?
文章沒有表述的而強行配上個人見解不是原創研究,這個「管理員」說法我一定會大規模推廣的。--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3日 (一) 00:26 (UTC)[回覆]
另外,格式手冊的精神不是防止人治嗎?
「內容有沒有原創研究,完全要看編者寫成怎樣才會知道,不可能事先認定使用某種來源就一定是原創研究」—>這句在不少編輯者視為「如有任何爭議,依管理員決定為最終依歸」,而不是「如有任何爭議,依白紙黑字為最終依歸」
.
另外,此提案只有閣下一人反對,其他人也支持,顯然閣下希望擾亂共識。此外,本提案參與者普遍即日互相討論交換意見,顯然提案有迫切需要,而閣下也在我每次回應後臨近「一般公示基本規定」臨界點才提出回覆,顯然有「拉布」企圖。
.
另外,不知是哪位管理員(不點名批評曾被我ping過而默不出聲的管理員),更改了公告欄的標題,原標題已無法反映當前討論的內容,故本人更改了。
.
最後,煩請希望@Cdip150表達意見前ping一ping提案所有參與者,讓他們知道閣下的看法。--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3日 (一) 11:28 (UTC)[回覆]
「編者直接瀏覽香港區的Netflix播放清單後將香港區的播放資訊寫在條目裏」這句我想已經說得很白;
文章沒有明確表述,但若文章本來就有所指的意思,則不屬於產生或暗示新的結論或個人見解,很明顯您這樣的理解是在斷章取義。
「完全要看編者寫成怎樣才會知道」從來就不是由管理員一個來決定,這是您個人猜想出來的見解,無從稽考。事實上也是要各人依照現有的規則去認定,談不上任何「人治」。
注意共識不是點票,況且其他人表示支持時敝人仍未指出問題,坦白說如果您不是另外又發起#提議外部連結指引WP:ELNO同時編入WP:可供查證,我也未必察覺到上述提案與現有的方針不相配,所以我才出手,並不是要希望擾亂共識。還有我除了一次是隔八天和一次是隔兩天半回覆外,基本上自閣下最後回應後不足兩天就回覆閣下,何來每次回應後臨近「一般公示基本規定」臨界點才提出回覆?另外本人因現實生活繁忙不太可能每天都上來回覆,隔幾天才上來這種事在參與本討論前已經出現,並非刻意拉布。再一次提醒閣下在說話前查明事實,勿輕率作出指控。@YFdyh000NostalgiacnMilkypineCwekCaryCheng甜甜圈真好吃神秘悟饭--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4年6月5日 (三) 00:17 (UTC)
試說明下列影片的完整可播放地區及說明閣下是基於甚麼證據會有這個見解? https://www.netflix.com/hk/title/81771389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0:54 (UTC)[回覆]
參考「文章沒有明確表述,但若文章本來就有所指的意思,則不屬於產生或暗示新的結論或個人見解,很明顯您這樣的理解是在斷章取義。」,請問文章本來所指的意思是什麼?如果閣下可根據Netflix的播放清單說明播放地區,那看來閣下才是「斷章取義。」--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3:48 (UTC)[回覆]
利用代理器切到世界各個地區,每個地區都各瀏覽一次該網址便可查驗。日本區看到這是WIND BREAKER—防風少年—,其他區均顯示404信息。
儘管網站沒有表明香港可以瀏覽,但您在香港確實可以瀏覽該網站的話,如果僅因為網站沒有明確表示香港可以瀏覽,所以不能說香港可以瀏覽,就是在斷表面之意,而未取可以一望而知的實際意義(真的可以在香港瀏覽)。--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4年6月9日 (日) 04:01 (UTC)[回覆]
  • 「一望而知」概念僅適用於本地OTT平台,如一看到KKTV就想起只有台灣可以觀看。
  • 「利用代理器切到世界各個地區,每個地區都各瀏覽一次該網址便可查驗。」難道閣下不是花了4天才得出完整可觀看地區?如果可透過「一望而知」就知道可觀看地區,那還需要利用代理器切到世界各個地區,每個地區都各瀏覽一次該網址便可查驗?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9日 (日) 07:37 (UTC)[回覆]
不懂你們說什麼,但自己試出限制顯然不可靠、原創研究、非可供查證。網站可能屏蔽代理、雲主機等,校園網、家寬IP或網站防火牆等都會干擾結果。--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9日 (日) 11:04 (UTC)[回覆]
既然日本限定的難不到閣下,可挑戰台灣限定的。
這個是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於Netflix的播放清單,當使用台灣代理器(大品牌)進入此播放清單,應被跳至(重路由至)南美洲,從而得出404。
在這個情況下,閣下提出的「就是在斷表面之意」就更不成立,因為測試過程可以被干擾。
https://www.netflix.com/hk/title/81592470--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9日 (日) 11:26 (UTC)[回覆]
「一望而知」並非「合計衹望一次而知」啊,是在說前往各地區進入一次後即可知道當前的地區能不能看,而非立即從播放清單的表面就知道哪裏能看。
事實上最正確的查驗方法是親身前往各個地區進入一次該網站,我用代理衹不過是盡量模擬真實情況來節省時間,不然我要花更長更長的時間才能答得到您(我切換到台灣區後是可以在Netflix看到村裏來了個暴走女外科),即使代理可能會因上述一些因素而未必準確,但不應因此也要認定親身前往特定地區瀏覽也是原創研究。另須注意花很久時間才能查證不代表不可查證,如果我旅行往日本在Netflix的播放清單看得到WIND BREAKER—防風少年—,然後當我說在日本可以用Netflix看也要被視為原創研究,我覺得有些不合情理。其實上面Nostalgiacn君已經指出了一點:英維對應的規則其實並沒有禁止或不建議因應地區IP而調整播放內容的網絡播放平台連結,已經可見一斑。還是這句:「內容有沒有原創研究,完全要看編者寫成怎樣才會知道,不可能事先認定使用某種來源就一定是原創研究。」--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4年6月11日 (二) 06:39 (UTC)[回覆]
回應「英維對應的規則其實並沒有禁止或不建議因應地區IP而調整播放內容的網絡播放平台連結」,
本人於6月9日到英維互助客棧求助區查詢Netflix播放清單可不可以證明可觀看,結果有2名編輯者回答,一名有名編輯者表示會違反非原創研究方針,一名IP用戶表示如引用則會被封鎖,即使是管理員也如此。--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11日 (二) 11:31 (UTC)[回覆]
回應「即使代理可能會因上述一些因素而未必準確,但不應因此也要認定親身前往特定地區瀏覽也是原創研究。」,
請問哪條方針指引容許「維基人到現場目測後在維基內記錄所見所聞」?--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11日 (二) 11:35 (UTC)[回覆]
@HK5201314Cdip150我看了最近的一大串討論,Cdip150的觀點大概是來自英維的en:WP:SOURCEACCESS,本地可供查證尚缺乏這方面的討論。
就實體書而言,這個規則是默認的。簡而言之,編者在A國圖書館能找到這本書,B國編者在當地找不到,不能以此為由認為這個書「不存在」。你們上面的討論算是互聯網版本,除了一般的付費墻攔截問題,Netflix的國別限制訪問又出現新的問題。
我認為上面討論混淆了「能否訪問網頁」和「網頁上內容」兩個概念,後者容易理解,和「各地圖書館藏書」的例子一樣,B國無法訪問網站,不等於A國訪問看到的內容不算數。
前者就是現在爭論的點,網絡技術讓A國編者可以用VPN換地區一個一個試能否訪問,以得出「那些地區能訪問」的結論。這個行為,個人認同YFdyh000的說法試出限制顯然不可靠、原創研究、非可供查證。--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12日 (三) 05:55 (UTC)[回覆]
@Nostalgiacn:
街燈管理員的例子應是:
編者A在A國圖書館能找到這本書,編者B在B國圖書館找不到這本書。於是編者A用該書本的「ISBN編號」說明A國圖書館能找到這本書。
.
然後不斷強調:
「內容有沒有原創研究,完全要看編者寫成怎樣才會知道,不可能事先認定(使用某種來源)就一定是原創研究。」
換做例子,應是:
「內容有沒有原創研究,完全要看編者寫成怎樣才會知道,不可能事先認定(引用ISBN編號證明該書本可於某地閱覽)就一定是原創研究。」
.
然而,可供查證方針僅指出內容本身,而非透過該內容的標題及其內容而說明可在哪個圖書館獲取相關書本。--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12日 (三) 11:10 (UTC)[回覆]
這就是我說的混淆了「能否訪問網頁」和「網頁上內容」兩個概念。Cdip150說的是後者,你其實是想針對的是前者。為了避免前者的情況,限制「平台的連結」。造成他憂慮是變相限制「網頁上內容」的利用。
需要在描述上釐清兩者差異,避免可能的誤解。--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12日 (三) 11:47 (UTC)[回覆]
原句:「網絡電視節目播放連結不建議作為證明「可觀看地區」的來源,因網絡電視節目播放連結通常不會記錄可觀看地區。」
.
我針對的也是後者呀!「能否訪問網站」是可供查證本身規管的(現已放棄相關句子),而「網頁上內容」是原創研究規管的(此公示的句子)。網站本身沒有提及的要誣蔑它有說的是原創研究,對嗎?
原案也提及播放連結只是不建議作為證明「可觀看地區」的來源,而不是不建議作為「正式標題」/在「??平台上架」的來源。--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12日 (三) 12:08 (UTC)[回覆]
我明白你的意思,畢竟2024年5月22日我就在用Ani-One Asia的例子說明這種情況。請循其本Cdip150質疑的文段是「因地區限制訪問,部分編者無法查核」。單從這個描述,是可以簡單解讀為「B國無法訪問網站,等於A國訪問看到的內容不算數」這個結論。
然後你們討論開始歪樓到「能否訪問網頁」這個議題上了。說到底還是在條文上釐清兩者差異,避免可能的誤解。--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12日 (三) 13:16 (UTC)[回覆]

關於國籍的原創研究[編輯]

近日發現WP:CS4D內對於國籍的標記有所規範,然而發現當中有不合法律,原創研究的地方。中國很長時期對於國籍的法律編定都不上心,據站內中國國籍條目:

  • 1909年,清政府頒布《大清國籍條例》
  • 1912年,北洋政府制定了《國籍法》
  • 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 MOS:NATIONALITY1912年(不含)前(未內渡的臺灣(含澎湖)人則為住民去就決定日前)的大清臣民,其為大清臣民期間的國籍應表述為「清朝」。然而,「住民去就決定日」,即1895年時,清朝根本沒有國籍法,怎何能標示其所謂「國籍」?
  • 1949年後,1980年前,中國缺乏正式的國籍法規(請參考 Shao, Dan. Chinese by Definition: Nationality Law, Jus Sanguinis, and State Succession, 1909–1980. Twentieth-Century China. 2009, 35 (1): 4–28. S2CID 201771890. doi:10.1353/tcc.0.0019. ,第五頁)。MOS:NATIONALITY1949年以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如其在中國大陸設有戶籍,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期間的國籍應表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國籍法規之下,將國籍硬說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否合適?設有戶籍則推定他有國籍這種做法又不知道是否合適?
  • 此外,如金毓黻。中華民國根本不承認滿洲國,資訊框寫1932年退出中華民國國籍,1936年重新加入中華民國國籍的說法,到底有沒有資料支持?

--Ghren🐦🕘 2024年5月12日 (日) 13:04 (UTC)[回覆]

沒有國籍法=沒有國籍 嗎,值得探究「國籍」的含義、該填什麼。按資料,用憲法規定國籍最早見於法國1791年憲法,用單行法規定國籍最早見於1842年普魯士(德國)國籍法。瑞士國籍法始於1952年,丹尼爾·伯努利的國籍(Nationality)瑞士為錯誤信息?「1901年取得瑞士國籍」於 物理學小詞典[M]. 1987。「1923年,黑塞加入瑞士籍。」,英文條目「In 1923, Hesse was granted Swiss citizenship.」,而有些文章會寫成瑞士國籍。--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12日 (日) 13:54 (UTC)[回覆]
同問,無國籍法即無國籍之説顯然不合常理。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5月12日 (日) 14:11 (UTC)[回覆]
(+)支持U:YFdyh000的論點。國籍是現代概念,而在介紹國籍法出現前的古代人物時,依WP:常識即可認定其國籍。--CaryCheng留言2024年5月12日 (日) 16:14 (UTC)[回覆]
英文nationality有兩層含義,一層是the official right to belong to a particular country、一層是a group of people of the same race, religion, traditions, etc.。當我們說伯努利是瑞士數學家、古騰堡是德國印刷學者,用的是nationality後者的含義。在中文中「國籍」是這樣定義的:「一個人屬於某一個國家的國民或公民的法律資格」(《辭海》),沒有法律定義自然沒有所謂的「國籍」,沒有nationality的第二種含義。您可以說李善蘭是清朝數學家,但不能說他是大清帝國籍的數學家。不能這樣硬套上去的。--Ghren🐦🕛 2024年5月12日 (日) 16:59 (UTC)[回覆]
沒有為國籍這一概念立法時,就不存在「official right」概念了嗎。依舊有法律和現實意義上的國籍身份和權利義務,只是未成文或者以其他形式體現。[9]。當然,謹慎運用減少問題是應當的。另外,金毓黻條目那種,我會懷疑原創研究。--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12日 (日) 17:17 (UTC)[回覆]
我會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適用於雖沒有為國籍這一概念立法,但有「official right」的說法,算作有國籍或者合適。但再拉前到清朝立國籍法前的年代,實在有欠謹慎。--Ghren🐦🕐 2024年5月12日 (日) 17:27 (UTC)[回覆]
另,馬丁·路德現時標注的國籍是「薩克森選侯國」。國籍形成在民族國家之後的事,為其標注國籍是否不正當?--Ghren🐦🕙 2024年5月12日 (日) 14:50 (UTC)[回覆]
民族國家產生之後一個人也不一定擁有國籍吧?
要沒有來源不如不標國籍,而且國籍是一個人屬於一個國家國民的法律資格,國籍法出現之前何來國籍之說呢?--newerdrawn留言2024年5月12日 (日) 15:46 (UTC)[回覆]
可以參考UNHCR對1954年《關於無國籍人地位的公約》的闡述[10],【該定義中提及的「法律」應當寬泛理解為不僅包括立法,還包括部級法令、條例、命令、判例法(在有先例的國家),並在適當時包括習慣做法】,「包括習慣做法」。所以,正式設立國籍法前,在世俗意義上,仍可能認為和稱之為國籍?比如獲得了當地戶籍、居住權之類的?--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12日 (日) 16:08 (UTC)[回覆]
所以您認為「薩克森選侯國」是合適的國籍?還是應該是「德國」?--Ghren🐦🕐 2024年5月12日 (日) 17:01 (UTC)[回覆]
應該明確規定禁止擅自為近代以前歷史人物添加國籍,這是對資訊框nationality參數的濫用。至於「中共」國籍的例子,我就覺得有點吹毛求疵,無論如何要說彼時中國大陸居民處於無國籍狀態是不合情理的。但其實多數人物沒有添加nationality參數的必要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5月12日 (日) 17:02 (UTC)[回覆]
我承認有點吹毛求疪,但這是有實際問題的。像是韓戰間來台的大陸的「反共義士」的國籍、國軍與解放軍間的駕機叛逃事件等等的國籍問題等等。中華民國當時不承認大陸國籍,自然不存在「反共義士」的「中華民國」國籍被取消的問題。實務上,我認為搞不清楚就不要填為妙,就用「效忠」欄位繞過他就好嘛。--Ghren🐦🕐 2024年5月12日 (日) 17:23 (UTC)[回覆]
真要較真的話,那些人應該一直都是中國人(華籍),只是政府承認轉換問題,與國籍本來無涉。但這其實是政治問題,我認為本站編者不應該為自己憑空製造麻煩。——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5月13日 (一) 08:48 (UTC)[回覆]
或者沒有可靠來源提出該人的國籍,就不應當在條目中或信息框中註明國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5月13日 (一) 02:53 (UTC)[回覆]
應該慎重考慮引進,尤其近年來原創研究現象一直很嚴重。試想某人生於美國、居於美國、死於美國,那推想其國籍為美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資訊框這樣記載有什麼意義?——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5月13日 (一) 08:48 (UTC)[回覆]
生於美國、居於美國、死於美國,還真的未必就是美國國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5月13日 (一) 09:01 (UTC)[回覆]
對呀!所以原創研究是不對的。——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5月13日 (一) 17:04 (UTC)[回覆]
又順帶一提,像錢鍾書這種標示國籍,在國籍裏硬塞朝代變遷有什麼意義呢?--Ghren🐦🕐 2024年5月12日 (日) 17:49 (UTC)[回覆]
還有問題很嚴重的,像政治人物,每個職位都加上國旗,出生、逝世地點也要硬塞上國旗,生怕別人不認得。--Kethyga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09:52 (UTC)[回覆]
不知道能不能要求信息框中國旗最多只能出現一次?--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5月30日 (四) 03:30 (UTC)[回覆]
職位根本就不應該添加旗幟。——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5月31日 (五) 05:54 (UTC)[回覆]
@Ghren我在想是不是可以修訂格式手冊,明定一般來說沒可靠來源編者就別在資訊框中自己推測了?不過因為已經成習,也不適合突然推翻。——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5月29日 (三) 21:56 (UTC)[回覆]
我覺得「國籍」的概念還是有必要搞清楚的。孔子是魯國人的來源一找一大把,如果不將概念搞清楚,很難單靠可靠來源將這些篩掉。當然,直接修訂對您維來說也是一大好事。--Ghren🐦🕐 2024年5月30日 (四) 05:42 (UTC)[回覆]
對於古代,簡易標準是在某國有戶籍或長期居住?古代的x國人不等同現代國籍,可能出生地或自我認同。--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7日 (五) 01:24 (UTC)[回覆]
古代都沒有國籍一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6月7日 (五) 07:05 (UTC)[回覆]

提議外部連結指引WP:ELNO同時編入WP:可供查證[編輯]

WP:ELNO

除非是關於條目主題的官方網站,否則應該要避免:

1.透過不實訊息或無根據之研究誤導讀者的網站,除非(在有限的情況下)該條目是關於該網站所表達的觀點。 含有惡意軟件、惡意腳本、木馬,或任何違反佛羅里達州(維基百科的伺服器位置)的法律的內容。

2.主要為推廣或宣傳某網站的連結,包括網上請願。 主要為販賣物品或服務的網頁[註 1],或是有大量廣告的網頁。例如,手機條目裏就不該有外部連結是連到販賣、推銷手機產品或服務的網頁。

3.需要註冊或付費才能觀賞內容的網站連結,除非是相關的官方網站。注意此規則並不適用於為條目參考來源的網站。參看這裏。

4.大部分讀者不易進入之網站連結,例如需要特定瀏覽器、或者在特定區域才能瀏覽的網站。

5.連結到某個檔案,而該檔案須要啟動外部程式或插件(如Flash或Java)才能瀏覽;除非該條目與此檔案格式有關。

6.連結到諸搜尋引擎或RSS訊息來源等服務的搜尋結果。

7.社群網絡服務的網址(如MySpace、Facebook)、聊天室、論壇/討論區、微博(如Twitter、Plurk)、Usenet新聞組或郵件列表。

8.網誌、個人網站及絕大部份的支持者(歌迷、影迷等)網站,除非是由公證的有關方面所維護。要注意的是,公認的有關方面的條件是很嚴謹的。最起碼要達到維基百科對人物的關注度要求的標準。

9.開放式的Wiki網站;除非是已經長期穩定地運作,且有可觀數量編者的網站。拷貝維基百科的網站也不該被連結。

10.僅間接與條目主題相關的連結。涉及各樣主題的網站連結通常不該放在一個只講述特定主題的條目之中。同樣地,一個只涉及某特定主題的網站連結通常也不該放入一個涉及大範圍主題的條目之中。如果,某網站的某一章節、某一部份、或某一檔案是專注於該條目的主題時,在符合本指引其他要求下,可直接放置該章節或檔案的連結。

11.製造商、供應商或客戶的連結清單。

12.已經用維基工具連結的網站。例如,使用ISBN 1234567890的方式來代替連結到網絡書店上的某一本書。

13.一個穩定性或可用性不高,或者有此可能的網站。譬如說,連結到一個臨時的網站或網址、快取內容等等。

14.含有聯盟行銷、推薦行銷、或上網者行為追蹤的連結。如果來源本身是有用的,請使用無追蹤功能的連結。

15.維基百科的導航模板或諸如消歧義、重定向、分類等導航頁的外部連結。

16.只是在條目裏提及的組織的網站連結,除非符合〈應該要連結的網址〉或〈可考慮連結的網址〉。

17.外部連結列表為條目唯一的內容。也避免在條目中除了末尾〈外部連結〉以外的章節,陳列外部連結。


在此指引的第一句清楚說明此指引不適用於參考連結,唯本人認為部分句子也與WP:可供查證精神相等,看看如何融入WP:可供查證方針內。--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7日 (五) 03:02 (UTC)[回覆]

「唯本人認為部分句子也與WP:可供查證精神相等」←需要解釋。另注意ELNO不代表就一定不適合作為參考來源,一個連結是否符合WP:可供查證應以WP:可靠來源來評估,並非以是否屬於ELNO來評估。--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4年5月17日 (五) 12:39 (UTC)[回覆]
你不能只提出很含糊的「精神相等」,然後不提出具體問題、方案。--Ghren🐦🕘 2024年5月17日 (五) 13:45 (UTC)[回覆]
冷靜點,剛才我也未有時間說明…個人認為當中三條可以引人,包括:
———
3.需要註冊或付費才能觀賞內容的網站連結,除非是相關的官方網站。
4.大部分讀者不易進入之網站連結,例如需要特定瀏覽器、或者在特定區域才能瀏覽的網站。
5.連結到某個檔案,而該檔案須要啟動外部程式或插件(如Flash或Java)才能瀏覽;除非該條目與此檔案格式有關。
———
@Cdip150、@Ghren:
1.請問現時有沒有任何方針或指引可以攔截上述網站?可靠來源及可供查證方針會不會限制「需要註冊、付費、特定瀏覽器、或特定區域」才能閱讀網站?
2. 其實此條文倡議是呼應上方MOS:TVINTL提案。有編輯者認為「需要註冊、付費、特定瀏覽器、或特定區域」不利存檔機構人對網站存檔,而且僅限一少部分人才可查證,列出這些連結與可供查證原則相違背,故提案。
所以建議條文是: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7日 (五) 16:10 (UTC)[回覆]
現行條文

添加或恢復內容的編輯者應承擔舉證的責任。所有引言以及任何被質疑或可能被質疑的內容均應使用內嵌引用來提供可靠、公開的來源。[1]引用的來源須明確支持條目中出現的信息。[2]來源須以清晰而準確的方式列出,以使讀者能夠找到支持被質疑內容之原始材料。編者應完整引用來源,儘可能多地提供出版物信息,在引用書籍時應註明至章節。[3]

提議條文

添加或恢復內容的編輯者應承擔舉證的責任。所有引言以及任何被質疑或可能被質疑的內容均應使用內嵌引用來提供可靠、公開的來源。[4][5]引用的來源須明確支持條目中出現的信息。[6]來源須以清晰而準確的方式列出,以使讀者能夠找到支持被質疑內容之原始材料。編者應完整引用來源,儘可能多地提供出版物信息,在引用書籍時應註明至章節。[7]

———
就此,建議新增下列句子:由於需要註冊、付費、特定瀏覽器、特定區域、啟動外部程式或插件的網站不利讀者查證條目中出現的信息,故編輯者不應引用這些網站。--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7日 (五) 16:24 (UTC)[回覆]
請參考Wikipedia:可靠來源#在線與非在線的材料的部份,然後您可以類比一下線下出版物和您所列的「不利讀者查證條目」的來源。出版物是需要錢購買的(付費來源);就算是借閱,也是有指定圖書館的(地區限制),也是需要注冊圖書證的(注冊)。知識本來就不應該是免費的。對於付費牆或者注冊,您維的{{Cite}}模版甚至已經有「url-access」參數來說明來源的性質了,既是您維制度內充許的東西,「攔截上述網站」自然無從說起。您所加的「需要註冊、付費、特定區域、啟動外部程式或插件的網站」(我不清楚什麼情況需要特定瀏覽器)根本不利於實際編輯,也無損於來源的可靠性。而且請您在條文沒有大變動的時候,不要大量抄錄方針內容,謝謝。--Ghren🐦🕐 2024年5月17日 (五) 17:00 (UTC)[回覆]
  • 你所說的是第二、三手來源,而我想說的是初級來源。
  • 「需要註冊、付費、特定區域、啟動外部程式或插件的網站」針對第一手來源,又算不算「公開發佈」?
  • 一個設立重重關卡的初級來源(直指一般網站而非學術網站),又如何達至可供查證?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8日 (六) 06:12 (UTC)[回覆]
--Ghren🐦🕑 2024年5月18日 (六) 06:38 (UTC)[回覆]
承上意見,很多線上的學術論文與標準化文件也是需要註冊或付費才能觀賞的(例如電機工程師學會的線上文獻),您這麼一搞很多可靠的線上文獻都會遭殃。請注意少部份人才可查證並不意味完全不可查證,是故無從談起與可供查證原則相違背。如果在上面TVINTL定了這種規則的話,那邊我衹能反對了。--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4年5月17日 (五) 17:12 (UTC)[回覆]
部分需要註冊或付費才能觀賞的來源能透過網路存檔查閱。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4年5月18日 (六) 04:41 (UTC)[回覆]
這個是知道的,而以CDN進行地區限制訪問的網站正正窒礙了資訊傳遞。同一個網站,在A地區傳播A資訊,在B地區傳播B資訊,當我認為B資訊是有用的,想在維基引用,但由於A地區人因看不到B資訊,A地區人會因無法證實「同一個網站」有提供B資訊,甚至乎B地區人不知道其他地區的「同一個網站」是否也存在B資訊,故回退。
  • 按照上方各位大大認為,這個例子不應回退,對嗎?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8日 (六) 06:23 (UTC)[回覆]
那注明這個網頁的資訊在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結果,然後注明你是在哪個地區下瀏覽就好了啊。--Ghren🐦🕑 2024年5月18日 (六) 06:41 (UTC)[回覆]
1.哪個cite 模版有這個設計?
2. 甚至乎B地區人不知道其他地區的「同一個網站」是否也存在B資訊—>意指B地區人認為全世界均有B資訊。「 這個網頁的資訊在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結果」為無從判斷。--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8日 (六) 07:35 (UTC)[回覆]
參照Netflix小影片想列出播放準確播放地區,按照閣下的見解,實際上是中了原創研究的陷阱。--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18日 (六) 07:47 (UTC)[回覆]
  • 您可以用html注釋,注在相鄰的cite模板,提醒後來編者。由於不涉及正文,自然不會有原創研究的問題。
  • Netflix不是所有電視劇、紀錄片都在全球上演的[11]。本來對於Netflix這些網站就不應該假定所有地區都有「某資訊」才是。
--Ghren🐦🕚 2024年5月21日 (二) 15:42 (UTC)[回覆]
所以說,根據閣下見解,Netflix播放清單「不應該假定所有地區」都能閱讀,因為「Netflix不是所有電視劇、紀錄片都在全球上演的」(至少絕大多數平台單憑播放清單無法確認可觀看的準確地區),敢問閣下可否再上方提醒一下閣下的好朋友不要錯誤理解閣下的見解。謝謝!--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00:14 (UTC)[回覆]
我並不認為街燈的說法和我有什麼矛盾之處。謝謝。--Ghren🐦🕖 2024年5月22日 (三) 11:15 (UTC)[回覆]
記得有人說過,即使是免費開放的網絡資料也需要付費,購買手機、電腦需要付錢,買流量需要付錢;還別提有些地區還會審查網絡。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5月30日 (四) 00:55 (UTC)[回覆]
「建議新增下列句子」的內容顯然不合理。如果矛頭指向來源不穩定、公布不廣泛(查閱受限)或無法存檔,請重新組織您的文字。--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9日 (日) 06:32 (UTC)[回覆]

參考資料

  1. ^ 在維基百科中,當內容要求被直接證實時,現有慣例是在內嵌引用中提供支持內容的參考文獻。這樣能最為直接地核實條目內容與參考文獻是否一致。其他已有的慣例如果亦能清楚且準確地解釋條目中的斷言,則同樣可以接受,但內嵌引用依然是此種目的下的最佳方式。詳情請參考維基百科:列明來源
  2. ^ 不同人之間有時會對所給來源是否能完全支持條目內容產生爭議。此時可直接引用來源原文以及被要求的其他細節信息,來說明來源真實可靠。
  3. ^ 註明章節時不要求註明至頁碼,因為一些暢銷書會再版,刊物會出合訂本,頁碼可能有變。頁數亦可注,因為在章節頁數大時可加注頁碼以方便查證。
  4. ^ 在維基百科中,當內容要求被直接證實時,現有慣例是在內嵌引用中提供支持內容的參考文獻。這樣能最為直接地核實條目內容與參考文獻是否一致。其他已有的慣例如果亦能清楚且準確地解釋條目中的斷言,則同樣可以接受,但內嵌引用依然是此種目的下的最佳方式。詳情請參考維基百科:列明來源
  5. ^ 由於需要註冊、付費、特定瀏覽器、特定區域、啟動外部程式或插件的網站不利讀者查證條目中出現的信息,故編輯者不應引用這些網站。
  6. ^ 不同人之間有時會對所給來源是否能完全支持條目內容產生爭議。此時可直接引用來源原文以及被要求的其他細節信息,來說明來源真實可靠。
  7. ^ 註明章節時不要求註明至頁碼,因為一些暢銷書會再版,刊物會出合訂本,頁碼可能有變。頁數亦可注,因為在章節頁數大時可加注頁碼以方便查證。

單純羅列名稱的列表要不要刪除[編輯]

看到維基百科:存廢覆核請求#瀋陽市醫院列表、成人另類藝術家列表、華納兄弟電影列表、派拉蒙電影列表等所有僅單純地列出各項名稱的列表裡面user:20204622hkus列出了一大堆有價值但僅僅是單純羅列名稱的列表,但根據維基百科:格式手冊/列表#獨立列表之存廢標準,似乎這些列表都應該刪除,但單純列出名稱的列表真的值得刪除嗎?英文維基似乎已經沒有這個規定,不知道當初這個規定是否是來自英維?--日期20220626留言2024年5月23日 (四) 02:00 (UTC)[回覆]

前一句還包括存在同源條目,或者可以作為不被刪除的反面理由?——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24日 (五) 05:58 (UTC)[回覆]
列出名稱的列表如果幾乎每個項目都有內鏈,就不應該刪除。--GX01留言2024年5月24日 (五) 06:56 (UTC)[回覆]
( π )題外話:我覺得Wikipedia:格式手冊/列表需要重新修訂過。當中的一個章節條目內嵌入人物列表的收錄標準說道「姓氏條目禁止嵌入「著名人物」等人物列表,此類信息應由「分類:×姓」或獨立列表體現。」但是外國人的姓氏條目基本只包含了「著名人物」,然而至今完全沒有「Category:X姓」(這裡的X是非漢姓)這種分類。我覺得該格式手冊有問題處頗多,就不一一說了,希望可以徹底修訂該格式手冊以杜絕各種與列表有關的爭議。--微腫頭龍留言2024年5月25日 (六) 16:53 (UTC)[回覆]
顯然,對於提刪理由如此惟一而違規事實毋庸置疑的列表,只有1)全部刪除,或2)全部保留、恢復,或3)全部移動至某空間,才算比較公平。要論此前絕大多數討論未涉及的「價值」,只可4)全部恢復並發還重審,才能逐一檢視此理由是否成立,但是此做法最爲費時費力。比較折衷而便捷的做法是,3*)全部(恢復並)移動至草稿空間,不設時限,待到改善至不違規再逐一移回主命名空間。(此外,存在同源條目的列表應可視爲此條目篇幅過長的拆分部分,可予保留,但此等被刪除者,仍需逐一分辨恢復或發還重審)--— Gohan 2024年5月30日 (四) 04:44 (UTC)[回覆]
(+)支持。--☥⚕20204622⚚⚘𒀯космос♾ 2024年6月3日 (一) 01:31 (UTC)[回覆]
一眼看去以為在說維基百科:獨立列表,本地只有WP:LISTD完全是不夠的。目前就是處於特色列表評選用到維基百科:獨立列表的標準,而一般列表條目則使用WP:LISTD這個標準。
個人認為最近關於列表的提刪和保留爭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直都瘸著腿走路,只有特色列表評選姑且有參考英維先進經驗,有人用著英維標準直觀感覺要保留,但是又缺乏成文的理據(格式指引),最後只是人人都闖紅燈拆屋以求開窗。--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4日 (二) 16:59 (UTC)[回覆]

為避免混淆討論重點,於是設定了懶人包

是次討論重點如下:

  • 「日本動漫遊戲條目手冊」廢除規管日本遊戲類別,新增規管所有電視及電影類別條目。
  • 日本遊戲納入「電子遊戲手冊」規管。日本遊戲命名方式由「命名先後次序」原則改為沿用一般遊戲的「通用的中文名稱命名」原則。
  • 建議新增誇媒介條目優先命名辦法。如小說、漫畫、動畫、電子遊戲、電視節目、電影、簡體中文、繁體中文、官方名稱、正式名稱、通用名稱等。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6日 (日) 15:10 (UTC)[回覆]


討論內容如下:


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日本動漫遊戲條目)主張:(命名先後次序)

1.官方譯名、正式譯名和通用譯名相同。

2.正式譯名和常用譯名相同,無官方譯名或官方譯名與其他譯名不相同。

3.只有通用譯名,或通用譯名和官方譯名、正式譯名不相同。此情況常見於先在網絡流行一段時間的作品,導致字幕組等非正式譯名較官方和正式譯名通用。此外也有其他原因導致官方和正式譯名不通用。在這個情況下,可按命名常規的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稱規則使用通用譯名為條目名稱。

4.只有官方譯名和正式譯名。

5.只有正式譯名。

6.官方譯名、正式譯名和通用譯名均不存在時,應考慮在出現前述其中一種譯名後把條目移動至該名稱。


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電子遊戲)主張:

1.使用最為通用的中文名稱命名。對於外文遊戲通常即是由發行商或代理商確定的官方譯名,但如果代理商影響力較弱,導致其官方譯名通行程度遠低於通用譯名(多見於中國大陸),應選用通用譯名命名(例如中國大陸譯名馬里奧系列)。

2.中文譯名的選用標準僅包括是否官方、通用程度等客觀條件,譯名翻譯是否正確、是否信達雅等主觀因素不在此列。

3.鑑於華語各地區遊戲譯名往往不同,條目命名地域歸屬由編寫者「先到先得」,並通過地區詞轉換解決譯名差異問題。

4.地區名稱選取標準(包括是否使用中文譯名、使用何種中文譯名)僅以該地區情況為參考根據,各地名稱均獨立平等對待,互不影響,不得以任何理由將某地區名稱條目移動至另一地區譯名。

5.原生中文遊戲因各地代理而名稱不同(多見於網絡遊戲)不視為譯名差異,條目應以開發公司最初定名為準,名稱不設轉換。

6.台灣、港澳地區命名使用繁體中文,中國大陸、新馬地區使用簡體中文。除技術限制外,條目命名應與轉換後名稱之一相符。

7.請為同一遊戲各地不同的譯名(例如「超級馬里奧兄弟」和「超級瑪利歐兄弟」)以及其他代稱(例如「超級瑪麗」)加入重新導向以引導至正確的頁面。對於名稱相似的不同遊戲,應在條目內加入頂註。


問題就來了:

1.兩者命名準則不一,而且也共同管理日本遊戲條目,如果編輯者想建立日本遊戲條目,應優先使用哪一個常規?

2.在電視類別方面,目前只有日本動漫設有條目命名常規,劇集、綜藝方面卻沒有特定命名常規,期望各位編輯者探討是否有空間更改兩個命名常規管理範圍。

以下是提案,如果各位編輯者支持此概念,才提出重寫方案。

  • 「日本動漫遊戲條目」延伸至管理所有電視電影節目,並刪除與遊戲相關規條,可改名至「電視電影條目」;
  • 「電子遊戲」名稱及大部分內容維持不變,並與日本遊戲規條整合一起。
  • 當兩者有衝突時,以該項目首個發表媒介的官方/正式中文名稱為優先。
    • 如小說漫畫的官方/正式中文名稱是最先出現,則以小說漫畫為首。
    • 如電視電影的官方/正式中文名稱最先出現,則以電視電影為首。
    • 如電子遊戲的官方/正式中文名稱是最先出現,則以電子遊戲為首。
    • 如繁體中文名稱是最先發佈,則以繁體中文為首,其後使用字元轉換工具新增簡體中文名稱。
    • 如簡體中文名稱是最先發佈,則以簡體中文為首,其後使用字元轉換工具新增繁體中文名稱。
    • 如官方名稱不是中文,正式名稱是中文,優先使用正式名稱。(中文優先)
    • 如該項目沒有中文名稱,則以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一般規則處理。

以上。--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6日 (日) 10:46 (UTC)[回覆]

註:此提案是基於Kizuna no Allele發現的bug,有中文名稱卻使用全英文字,有「妹大過主人婆」之嫌;而且Google TV首頁節目推介嚴重依賴維基百科譯名,電視語言設定為中文而電視IP在非中文地區的話,首頁的當地節目播放清單會改為顯示中文維基百科名字,非當地語言。故產生整合命名常規想法。--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6日 (日) 11:18 (UTC)[回覆]
那對於有一些周邊產品的作品(例如特攝作品及部分推銷周邊玩具的動畫作品。)那周邊產品先出名稱的話那應該是周邊產品為準還是以作品本身為準?(兩岸三地通常是周邊產品先於作品本身推出)--LTA:LC99反對昌明政府的居心何在?。--老墨泡芙真好吃。 2024年5月26日 (日) 11:37 (UTC)[回覆]
「最先出現」原則。(依從維基百科:命名常規:先到先得)--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6日 (日) 11:55 (UTC)[回覆]
當然是針對主題本身來命名啊,周邊展品只能算條目中的一個小節(製作/宣傳章節)……--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5月26日 (日) 12:56 (UTC)[回覆]
但是很多周邊產品的名稱會影響作品本身的名稱。--東姑阿都拉曼賣華公會是出賣馬來西亞華人利益的罪魁禍首--林吉祥 2024年5月27日 (一) 07:45 (UTC)[回覆]
所以說,條目命名以主題本身為準啊。就算周邊產品影響了,那條目還是依照作品本身來命名。只不過官方命名的緣由可能是「保持IP命名一致性」之類,這點如果需要介紹,可以在製作等章節說明。其他條目也有談到官方命名的理由;只不過你說的這種情況太平凡,很少有來源介紹,所以沒什麼好寫的)無論如何,命名的根本原則還是針對主題自身。--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4:19 (UTC)[回覆]

意見:

  1. 提案時請在對應的頁面留言,指出該頁面正在被討論,並告知相關專題。真正關注該領域命名的編者,未必有閒心天天盯着互煮客棧。
  2. 命名以最細的方針為準。遊戲條目(或以遊戲為原作的系列條目),當然優先依照遊戲命名常規遊戲#6;如果是動漫條目(或以動漫為原作的系列條目),則不套用遊戲命名常規。我想這個應該都能理解,我也確實沒在這方面見過有什麼衝突。
  3. 「如X體中文名稱是最先發佈,則以X體中文為首,其後使用字元轉換工具新增Y體中文名稱」可以說是完全推翻了現行的命名常規精神:
    遊戲領域各地區用字平權。如果條目以A地區用字創建,則實體標題只在A地區的名稱(包括官方名稱和常用非官方名稱)中考慮;亦即不得以B地區的官方名稱為由,將A地的常用非官方名稱移動到B地官方名稱中文命名規範#4。這是遊戲命名常規基石之一,當初也將許多地區詞移動戰消滅在了萌芽之中,要改這點就等於徹底重建遊戲條目命名體系了。實體標題是內部維護作用(zh對外是隱藏的),給讀者看的還是最終的各地轉換標題。包括先到先得也好,命名常規的作用就是解決爭議(特別是地區詞爭議);現在的方針實行有十年,我認為也確實解決了地區詞編輯戰的問題。
    「日本動漫遊戲條目」也有說「由於中國大陸地區代理作品機會較小,因此通常只需要確認譯名為最常用譯名(即第三項),而此譯名正常來說也是中國大陸地區順位最高的譯名(除非有更適合的譯名)。如條目適用的名稱符合上述譯名優先順序的使用規範(即該地區最適合的譯名),其他地區的譯名差異應以手動字詞轉換技術解決(即「先到先得」原則)」。不過仔細來說遊戲命名常規和日本動漫遊戲條目表述有點不同:如果編者以A地用字來命名,結果選了個既不官方也不常用的「錯誤」標題,按「日本動漫遊戲條目」要求,似乎不反對其他編者移動到B地的正確標題;但遊戲命名常規就明確規定,只能在A地的命名中重選一個😂
  4. ACG命名常規創立的一個前提是處理繁雜的命名衝突——此類作品在各地譯名往往不同,且即使在一個地區內,也會因為代理商的不同,有多個正式或民間的命名。遊戲條目主要是繼承了各地用詞互不干涉這塊,而且依照遊戲領域實際情況,也沒有搞「官方名稱」「正式名稱」那麼細。電視節目可能沒有太多可比性?

--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5月26日 (日) 12:11 (UTC)[回覆]

1. 目前沒有電視電影命名常規,如要通知的話應該是放在電視電影命名常規,而非日本動漫命名常規,因為日本動漫原則是不受影響。
2. 日本動漫、遊戲條目也不受影響,真正受影響僅限日本遊戲及電視電影條目。
3. 近年,日本動漫已有真人化趨勢(如高木同學、殭屍100等),如不與時更新手冊的話,遲早出事。
4. 既然ACG有手冊規管,而當中「A」的父系「電視節目」卻沒有規管,這未免怪怪的。--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6日 (日) 13:07 (UTC)[回覆]
簡單來說,電子遊戲範圍以內可管理的繼續沿用電子遊戲規條,不過只是新增日本遊戲類別,此類別由「命名先後次序」原則改為沿用一般遊戲的「通用的中文名稱命名」原則。--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6日 (日) 13:13 (UTC)[回覆]
電子遊戲的方針指引本來就規範所有的電子遊戲條目,包括日本的和非日本的。而現在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日本動漫遊戲條目)其實更像「日本動漫遊戲作品的地區詞與譯名處理原則」,本身沒有太具體的規則(例如OVA作品條目該用「OVA」還是「動畫」消歧義)?您的提案如果只是要擴大到其他領域那倒也無妨,但是您的提案相當與寫了一個和原方針幾乎完全牴觸的內容:原來的提案是「如果條目以一地的常用名稱創建,則其他編者不得移動到另一地的官方名稱」,而您的提案是「原標題已然合適的情況下,其他編者依然可以移動到另一地的官方名稱」。電子遊戲條目是繼承了現行原則的,您把原則內容都改掉了,那遊戲領域命名的命名常規又是依賴着什麼呢?
您是贊同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日本動漫遊戲條目)的理念,希望將這個原則擴大到其他作品領域;還是反對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日本動漫遊戲條目)的理念,希望重寫一個來取代;再還是您只是想讓影視領域也有一個命名方針,而沒理解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日本動漫遊戲條目)的理念和背景?您主張擴大適用範圍,但重寫方案又是一個完全相反的內容。我沒有理解您想表達什麼。---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5月26日 (日) 13:39 (UTC)[回覆]
1.「只是要擴大到其他領域」:這個是理解正確的, 提案首句寫道「日本動漫遊戲條目」延伸至管理所有電視電影節目,並刪除與遊戲相關規條。
2. 現時兩本手冊沒有註明哪個媒介優先命名,有條目以遊戲命名,有條目以小說命名,也有條目以動畫命名,於是提議新增優先次序,方便之後處理命名爭議。--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6日 (日) 13:59 (UTC)[回覆]
那麻煩您先在相關方針的討論頁留下通知,並告知所有受到影響的專題吧。(包括您認為受到規制和取消規制的)--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5月26日 (日) 14:08 (UTC)[回覆]
通知了ACG Project, 和兩個受影響手冊。--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6日 (日) 14:51 (UTC)[回覆]
3. 「原標題已然合適的情況下,其他編者依然可以移動到另一地的官方名稱」,這個想法是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的,這是依從「名從主人」方針,「如果一個條目所述的主體——人、物或可謂有「擁有者」之事,其擁有者或代表者的官方中文資料出現此主體的中文名稱,可優先考慮使用該中文名稱。」。
  • 但為避免產生大量落差及分別,遊戲條目/遊戲分段內繼續沿用遊戲手冊。
  • 新提案僅要求如該項目同時有電視及遊戲/電影及遊戲才適用於建議命名方法。這個命名方法目前是在中維是「不成文共識」,不過僅是「小說及動畫」類別。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6日 (日) 14:16 (UTC)[回覆]
我們倆都是完全正確的 您強調的是命名總則針對一般條目的要求,而我表述的是ACG領域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的細節。有細節規則時,就按細節的規則來走(所以遊戲命名常規和ACG命名常規也不衝突)。
至於跨媒體的問題,我認為首先應該明確條目主題是什麼,也就是把定義句寫好。如果您是在介紹小說條目,那樣條目第一句就會是「《XXX》是20XX年發行的小說」,我們自然也就根據小說來命名(可能有先行熱身的動畫,但那不是條目的主題,只能放在宣發章節里)。--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5月26日 (日) 14:35 (UTC)[回覆]
目前有不少日本小說沒有中文化,但有中文地區動畫代理商引入其小說改編的動畫,在這個情況下,現行中維做法是該條目標題以動畫為準。新提案是同時將這個做法成文化。--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6日 (日) 15:04 (UTC)[回覆]
條目主題是小說,那條目當然應該把小說當成獨立的主題,走一遍命名常規。如果來源普遍接受動畫的名稱來稱呼小說,那小說自然會以該動畫的名稱來命名;如果小說的「常用名稱」與動畫的官方名稱不同,那當然應該以小說的常用名稱命名。官方名稱就不是最高順位,更何況條目的主題是小說而不是動畫,所以這個「官方名稱」和條目主題沒有直接的聯繫,因此這個做法從邏輯上講就沒法「成文」。遊戲命名常規在這方面有明確表述:「其他媒體作品譯名僅當遊戲無中文譯名時作為參考遊戲#5,粗體為本人所加)。這種方式在肯定了現在做法的同時,邏輯上也很自洽。--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3:53 (UTC)[回覆]
範圍以內可繼續沿用子手冊,唯誇範圍時應優先考慮使用父手冊(NC:名從主人)。
很明顯20年前的編輯者在達成共識時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4:15 (UTC)[回覆]
本身我沒有興趣大改這三個命名常規,在看到閣下的言論後,才發覺這三個命名常規有這麼多的問題。
1. 名從主人論:父常規提出的「名從主人」指引原來是不適用於子常規(動漫及遊戲命名常規)
2. 主賓關係:編輯者要在創建條目之先就要決定哪個媒介是主,哪個媒介是賓。訂立條目名稱時,如該條目主體是小說,就必須使用小說的譯名,即使小說沒有官方/正式譯名也應原創一個出來,如改編漫畫有官方/正式譯名,也應繼續使用小說的原創譯名,因條目主體是小說。—>除非定立完整的ACG/文學創作格式手冊,媒介主賓關係不是命名常規能處理的,既然閣下有這麼多的想法,靠您由0開始撰寫,畢竟子系列的電視電影格式手冊還未完成。
3. 不成文共識:實際上目前99%新建條目也採用我提及的方法定名,包括上方提及的絆之Allele,如需將這個「不成文共識」砍掉,恐怕需要花極大量時間重新審視近20年以內的建立的ACG條目有否滿足要求。
近期,中國短影音興起,中國人會在短影音分享ACG劇情,但往往也原創一個新譯名而不採用當地代理商的譯名,每集觀看次數以十萬起跳。
  • 按照ACG的6個次序的次序1,由於通用譯名不一,故不適用
  • 按照ACG的6個次序的次序2,由於常用譯名與正式譯名不一,故不適用。
  • 按照ACG的6個次序的次序3,條目最後會採用非常具「熱度」的原創譯名,到最後公眾就會質問這個條目是形容什麼的作品,為什麼我在正版平台找不到與條目相同名稱的作品?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4:55 (UTC)[回覆]
方針指引是用來解決問題的,主手冊是,子手冊也是。主手冊能解決問題就主手冊就夠,但主手冊覆蓋面太寬,未必能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如果有更好的解決方法,自然可以單獨提出子手冊
即使是主手冊,「名從主人」作為「命名慣例」,比命名常規的「常用名稱」也低一檔。子常規也是常用優於官方。我只看到子常規是遵循主常規原則的。
「條目主體是小說」意味着我們要以小說為主體,套用命名常規原則來命名。小說沒有中文譯名的情況下:如果命名常規規定用原文那就用原文;如果命名常規規定可以參考系列其他作品,那就參考其他作品;如果命名常規允許生造一個,那就生造一個。但這不意味着,應該讓一個主題的名稱直接指向另一個主題的名稱上。
不成文共識又沒有寫到紙面上,請問怎麼砍,砍哪句話?另外我的表述是「其他媒體作品譯名僅當該作品無中文譯名時作為參考」和您表述的「最先出現」原則在很多情況下結果是一樣的,我沒明白這只是表述上的差異,還是邏輯上有根本不同。
我不熟悉其他領域作品的譯名情況。比如同為電視節目,我不熟悉「意大利電視新聞」和「日本電視動畫」的各地譯名情況是否一樣;同為文字作品,我不知道日本輕小說和《舞會之後》是否有區域間的,區域內官方和非官方的譯名分歧。我已經解釋了ACG領域的命名原則(和主手冊處理上所區別)。我贊同下方Ericliu1912的說法,您先分析一下「電視電影」領域的命名問題,看ACG命名常規是否適用於其他影視節目。如果比照ACG命名常規來操作,是否能解決當前的爭議?是否會勞心又勞力(比如涉及地區詞方面的移動,結果引來很多爭議)。
PS:ACG命名常規有兩個原則。一是常用優於官方;以前主手冊在字面上,常用和官方平起平坐,所以這個原則很有特色;但現在主手冊已經明確了兩者順位,所以這項就沒什麼特別的了。二是ACG命名手冊肯定了各地最優名稱平等,例如A地的常用名稱(沒有官方)和B地的常用兼官方名稱是平級的,不得以B地官方為由進行地區詞移動。從這個角度看,遊戲命名常規是繼承ACG命名常規的,依從遊戲命名常規就是依從ACG命名常規,沒有什麼衝突。--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5:35 (UTC)[回覆]
在完成「電影電視」前,優先解決ACG問題先。除非新常規完全不採用ACG方案及新常規成文化後即刪除ACG常規。
台灣及香港正式動畫名稱:她來自煩星 (2022年動畫)
中文顯示:福星小子_(2022年動畫)
香港區顯示:山T女福星 (2022年動畫)
按照目前常規,試評論一下這個標題有什麼問題。--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6:09 (UTC)[回覆]
「「條目主體是小說」意味著我們要以小說為主體,套用命名常規原則來命名。小說沒有中文譯名的情況下:如果命名常規規定用原文那就用原文;如果命名常規規定可以參考系列其他作品,那就參考其他作品;如果命名常規允許生造一個,那就生造一個。但這不意味著,應該讓一個主題的名稱直接指向另一個主題的名稱上。」
這個論點目前命名常規沒有要求,可在此一併解決。--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6:17 (UTC)[回覆]
這個作品我不熟,我不知道信息框填寫的內容是否正確。但如果信息框的內容無誤,且官方譯名「她來自煩星」不常用,那香港和台灣顯示標題符合命名常規,沒什麼問題。--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6:38 (UTC)[回覆]
只是稍微修正下(以免其他人誤會),所謂「她來自煩星」嚴格來說只不過是代理商羚邦集團的正式譯名,而非真正的官方譯名。所謂正式譯名其實是指代理商譯名,不能完全代表作品官方之命名,並如前所說即使在一個地區內,也會因為代理商的不同,有多個正式或民間的命名。而真正的官方譯名是像類似「哆啦A夢」(多啦A夢)這種由原作者、其他持有原作品版權的公司、組織或其法定分支機構所訂定及公布的中文譯名。--Wengier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6:53 (UTC)[回覆]
問題是,如要嚴格按照ACG命名規則,官方譯名的序號是「4」,通用譯名的序號是「3」,這個已是一個結構性問題問題,危及近10年來條目的命名習慣,必要時可能要每一個條目重新審視。--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7:02 (UTC)[回覆]
我覺得,有一定流通度的官方譯名(原作者譯名)應高於其它通用譯名。就以哆啦A夢為例,「哆啦A夢」(多啦A夢)是官方譯名,但在中國大陸、台灣等地亦常使用類似「機器貓」、「小叮噹」這樣的非官方譯名(出現於官方譯名之前),但條目仍遵循「名從主人」原則以官方譯名命名。即使不是ACG直接相關內容,其它條目如華特迪士尼公司也是以遵循「名從主人」的原則以官方譯名「迪士尼」來命名,而不是用諸如「迪斯尼」之類非官方的其它常用譯名命名。--Wengier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7:18 (UTC)[回覆]
您說的對。常用+官方(正式)譯名當然優於單純的常用譯名或單純的官方(正式)譯名。但這個「一定」實操上該怎麼判斷,我覺得社區條文和判例都不足夠。例如這個討論,「官方譯名」大概是「常用譯名」的一半,兩者搜索結果都是十萬數量級以上,這算不算有足夠流通度?最近我也提出過這個問題,「官方」這個標籤到底能加多少分?這還是得社群這個層面有個說法,具體領域才好執行。--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7:37 (UTC)[回覆]
以2006年標準,當年網路不發達,不是每一個人也可以使用互聯網,更何況是一般個人在網上寫文章?
今年是2024年,互聯網已普及化,網路撰稿員職業隨之誕生,在網絡上開帖發文已經很簡單,什至可以叫ChatGPT寫文。對此,有必要重新調整命名準則。
——-
優先考慮:棄用ACG命名規則,因為已經不合時宜。--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7:54 (UTC)[回覆]
討論方向:
1.定義條目主體賓體先(究竟條目標題應以小說/漫畫/電視電影為首)
2. 命名先後次序原則:
2.1 需要一個可量度的通用譯名準則(以搜尋器結果計算,還是討論區討論熱度)
2.2 時限性問題(參考山T)
2.3 名從主人常規是否更合宜或不合宜?
2.4 官方/正式/通用譯名使用先後次序
3. 是否同時處理角色命名問題?
4. 所有譯名是否需要附上來源,有沒有來源要求?
5. 小說沒有中文譯名的情況下:如果命名常規規定用原文那就用原文;如果命名常規規定可以參考系列其他作品,那就參考其他作品;如果命名常規允許生造一個,那就生造一個。
6. 中文優先常規是否更合宜或不合宜?--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8:07 (UTC)[回覆]
命名總則指出原則(常用名稱)高於慣例(名從主人)。這兩條規則原來是一個等級,正是2018年修正案提出劃分層次的,這等於說社群正是最近肯定了ACGNAME的思路……
ACGNAME和NCVG使用官方名稱的背書條款是NC:名從主人,但社群這個名從主人規則的也是個口袋規定:「……官方中文資料出現此主體的中文名稱,可優先考慮使用該中文名稱」。那到底什麼情況可以優先,什麼情況下優先也沒用?社群對此是否有初步概念?可否舉出一些臨界案例判定情況?至此,我成功地把鍋甩給社群,並且把想法傳達給po主了;再說下去就是車軲轤話了,我先撤了,各位繼續--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8:10 (UTC)[回覆]
同意以上說法,一個重點就在於「官方」這個標籤到底能加多少分。當然,要拿出很具體的量化標準也未必那麼容易,不太可能絕對化。但暫且在這裡拋磚引玉吧,比方說如果是「正式譯名」(代理商譯名),那麼搜索結果或許可以乘以1.5倍(左右)進行比較,而如果是「官方譯名」(原作者譯名),那麼搜索結果可以乘以2至3倍進行比較。類似這樣的算法和優先原則(當然可能還會有其它考量)。--Wengier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8:46 (UTC)[回覆]
我們好像忽視了「可靠來源譯名」…--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01:23 (UTC)[回覆]
或許可以這樣:如果某譯名是官方譯名或正式譯名,應該有可靠來源予以支持或證實。如果是非官方非正式的常用譯名,至少要有一個可靠來源支持(證實)該譯名的存在。然後再按之前所說的進行量化比較。而如果某作品沒有任何可通過可靠來源予以支持或證實的官方譯名/正式譯名/常用譯名,那麼只能儘量採用已被使用的譯名(即使只有非可靠來源使用該譯名)。--Wengier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02:02 (UTC)[回覆]
(+)支持:現就此方向寫「虛構」常規。--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14:41 (UTC)[回覆]
次序:
1. 官方譯名/正式譯名/通用譯名/可靠來源譯名均一致
2. 正式譯名和大部分可靠來源的譯名相同,無官方譯名或官方譯名與其他譯名不相同。
3.大部分可靠來源的譯名(量化準則待定)
4. 官方譯名(中文)
5. 正式譯名 (中文)
6. 官方譯名(其他語言)
7. 正式譯名 (其他語言)
8. 通用譯名 (字幕組等非可靠來源使用的譯名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14:51 (UTC)[回覆]
如果該片商/代理商宣傳到位的話,去到3就可以停了。所有日本動漫於台灣地區到3便完了,因為台灣動漫平台巴哈姆特獲社群評為可靠來源。--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15:06 (UTC)[回覆]
一般而言可以落到4或之後只有以下場境
1. 於中文地區沒有關注度可言
2. 可靠來源之間對使用哪個譯名的分歧很大--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15:11 (UTC)[回覆]
上面所說的「2. 正式譯名和大部分可靠來源的譯名相同,無官方譯名或官方譯名與其他譯名不相同」,這個顯然也需要量化標準,特別是有官方譯名但與其他譯名不相同的情況下。官方譯名顯然有一定的優先度,至於具體量化標準,可參考之前所說的其搜索結果可以乘以某個因數(比如2至3倍)進行比較。--Wengier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15:33 (UTC)[回覆]
用「比例」是否更合適?回應「 2. 可靠來源之間對使用哪個譯名的分歧很大」,如果是一半可靠來源用A譯名,一半可靠來源用B譯名,只會造成移動爭議,與其有這樣爭議,為何不跳到下一項?又例如,如果該譯名於各可靠來源至少佔7成或更多,是否算有夠流足夠流通性?--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15:46 (UTC)[回覆]
用「比例」或「比重」來形容當然也不錯,像官方譯名與正式譯名之間的比重差不多可以是二比一。舉例說明,假設官方譯名和正式譯名同時存在,但一半可靠來源用官方譯名,一半可靠來源用正式譯名,那麼肯定是使用官方譯名。但假如說75%可靠來源用正式譯名,25%可靠來源用官方譯名,那麼應使用正式譯名。--Wengier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15:58 (UTC)[回覆]
主體:
A:如 條目主要論述 <小說>, 條目標題就以<小說>走上述程序。
B:如條目主要論述 B年份的作品, 條目標題就以B年份為中心走上述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A及B的條目名稱可以不一致。--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14:58 (UTC)[回覆]
背景:
上一個使用「山T女福星」已是英屬香港時期,目前此條目的「主」是2022年改編動畫,而非20世紀的原作。
你試一下搜尋「山T女福星」,應該是沒有結果或結果不是指向2022年動畫。--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6:57 (UTC)[回覆]

如果小說的常用名稱是另一個與動畫不同的名稱,那自然以這個常用(但不官方)的名稱為準。相關媒體命名僅供參考,但不能作為直接命名依據。我認為這種表述邏輯上更自洽。--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 2024年5月27日 (一) 13:53 (UTC) 另外有中文名稱卻使用英文字的問題,我在這裡談過,本質上還是社群命名常規總則對「常用名稱」和「使用中文」的優先度解釋不清。比如ACG方針指出「維基條目通常應以中文命名」,遊戲命名方針也規定「外文名稱比中文更為通用時方可使用外文命名條目」;這兩個原則都是依賴命名常規總則的,但現在社群在命名常規執行上就是一鍋粥,說實話這不是兩個領域方針應該解決的問題。--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5月26日 (日) 12:29 (UTC)[回覆]

我不認為有關電視及電影專題之變更應該動到此命名常規,請更新在別的地方。大可立一個新的「命名常規 (電視電影)」,順便整合其他既有慣例。——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5月26日 (日) 21:08 (UTC)[回覆]
  • 既然ACG的「命名先後次序」行之有效,為何不延伸至電視及電影?
  • 提案同時是建議改名,脫離ACG專題,改為依從父系「電視電影」類別。
  • 有需要時可啟動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書籍)計劃,將當中的「C」納入,但命名準則參考「A」還是「G」待社群商議。
.
  • 「A」:簡單來說,可以理解成提案是建議廢除「日本動漫遊戲條目命名常規」,本身「日本動漫遊戲條目命名常規」99.9%內容可以移植至提議的「電視電影命名常規」
  • 「C」: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書籍)計劃可以啟動,但依從「A」還是「G」仍可商議。
  • 「G」:原先「日本遊戲」只是更改了依從辦法,減低編輯者對選擇依從哪個常規的疑問。
  • 至於「整合其他既有慣例。」,即誇媒介命名,可能要重寫維基百科:命名常規#動漫和電子遊戲作品段落。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05:54 (UTC)[回覆]
關於您最上方的總結,我就說一點吧。您列出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日本動漫遊戲條目)的6項看着長,但一言以蔽之就是「常用優於官方」。而這正是Wikipedia:命名常規_(電子遊戲)#中文命名規範的第1項的兩句話。遵守WP:ACGNAME就是遵守WP:NCVG第一條,反之亦然。在日本遊戲命名方式由「命名先後次序」原則改為沿用一般遊戲的「通用的中文名稱命名」原則中,您這個「改」字用得很不恰當--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6:46 (UTC)[回覆]

關於影視條目,已有命名常規草案,請另外提案修改。——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5月28日 (二) 05:50 (UTC)[回覆]

不用「影視」,用「虛構」,因為上方編輯者提出主賓問題。--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14:39 (UTC)[回覆]
如果針對Kizuna no Allele的話,這個原作是電視動畫,屬於ACG組,優先使用ACG的命名常規;ACG命名常規對於使用非中文名作為命名有一個例外:「容許非中文命名的例外情況:如正式譯名使用或包含原名英文,條目名稱可根據命名常規的原文常用規則沿用原名。」並且舉例了,請自行參照。ACG命名常規的制定似乎被電子遊戲更早,可能早期是有包括電子遊戲的適用,但既然有針對電子遊戲專類的適配,如果條目主體概念是純電子遊戲類的,可以優先適用電子遊戲的命名規則;如果主體概念是跨媒體模式(同時介紹原作及改編媒體),可以按照原作媒體優先來處理。——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29日 (三) 00:54 (UTC)[回覆]
針對兩個問題:1.對於日本電子遊戲的話,電子遊戲的範圍小於ACG(ACG專題也是統管電子遊戲專題),所以優先按電子遊戲專題;2.類似的日本電視動畫劇集的範圍小於通常性電視劇集(通常性電視劇集可以包括不同地區的不同類型電視劇集,包括真人類等),所以優先按ACG專題(更何況劇集類命名規則沒成事)。——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29日 (三) 00:59 (UTC)[回覆]
對於對於現有的ACG的命名規則,G組有電子遊戲更小的對應命名規則;C(N)對應的書籍命名常規還沒成事,而且按照範圍的話,通用的書籍範圍比CN的範圍更大,不通用(另外,參考書籍關注度,有定向排除過(「暫不提供」)「漫畫、雜誌」等類似書籍,可能也存在這樣的問題);A組現在規則也沒有明顯衝突地方。似乎這樣修改有點多此一舉。——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29日 (三) 01:06 (UTC)[回覆]
書籍影視的命名常規都沒搞好,就肆意破壞現有已行的規則,這看上去不像是一個良好的提案。——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29日 (三) 01:10 (UTC)[回覆]
現在是提議用ACG常規(框架)管「 書籍、影視」,上方已開始有想法。--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1:16 (UTC)[回覆]
如果覺得ACG的命名方式(更準確來說,是其理念)對於「書籍、影視」也合適的話,意見是應該推動後者定向規則的指定,移植理念,而不需要改動現有的規則(已定規則擴界可能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與已有條目例子不符的問題,並且會破壞現有規則)。——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29日 (三) 01:24 (UTC)[回覆]
No No No, 現在不是移植理念這麼簡單,單純「移植理念」已經不能滿足「主賓關係」問題,ACG常規沒有表明「主賓關係」,所以現正寫「虛構常規」,將包括管理條目名稱、分部標題、角色名稱、分集標題。--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1:31 (UTC)[回覆]
鬼叫現在中維「 條目名稱、分部標題、角色名稱、分集標題」也有各自的條目。--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1:32 (UTC)[回覆]
不建議在現有已使用的規則的概念上無限上拓。另外對於主體牽引的列表類條目的作品名部分應該考慮用一致性來與對應的作品主體條目關聯。——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29日 (三) 02:14 (UTC)[回覆]
如果針對的福星小子_(2022年動畫)福星小子,前者是改編動畫,後者是原作漫畫,基於這點,再套用規則來判斷命名次序,不過,可能要靠這個特定改編媒體創建或者拆離自原作條目時的命名一致性,如果可以的話,應該和原作的命名方式一致。這點或者可以考慮補充到ACG命名常規中。——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29日 (三) 01:20 (UTC)[回覆]

初步方向 (「A」部分/有足夠共識的話將同時掛在影視常規)[編輯]

現行條文

1.官方譯名、正式譯名和通用譯名相同。
2.正式譯名和常用譯名相同,無官方譯名或官方譯名與其他譯名不相同。
3.只有通用譯名,或通用譯名和官方譯名、正式譯名不相同。此情況常見於先在網絡流行一段時間的作品,導致字幕組等非正式譯名較官方和正式譯名通用。此外也有其他原因導致官方和正式譯名不通用。在這個情況下,可按命名常規的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稱規則使用通用譯名為條目名稱。
4.只有官方譯名和正式譯名。
5.只有正式譯名。
6.官方譯名、正式譯名和通用譯名均不存在時,應考慮在出現前述其中一種譯名後把條目移動至該名稱。

提議條文

1. 官方譯名/正式譯名/通用譯名/可靠來源譯名均一致
2. 正式譯名和大部分可靠來源(量化準則:按該譯名於各可靠來源出現比例)的譯名相同,無官方譯名或官方譯名與其他譯名不相同。
3.大部分可靠來源的譯名(量化準則:按該譯名於各可靠來源出現比例)
--
除非沒有可靠來源證實或可靠來源之間對使用某譯名的分歧很大,否則很難落到第四次序
--
4. 官方譯名(含中文字元)
5. 正式譯名 (含中文字元)
6. 官方譯名(不含中文字元)
7. 正式譯名 (不含中文字元)
8. 通用譯名 (字幕組等非可靠來源使用的譯名 )

簡單說明:現行版本是2006年版本,當時沒有Netflix等串流平台播放,嚴重依賴極少量的電視台播放。 目前是2024年,網上串流服務市場已成熟,觀眾可透過OTT平台收看正版節目,仍然將字幕組譯名先於合規譯名已不合時宜,對正版節目是一種侮辱。至於「通用譯名」,何謂通用應優先交由可靠來源決定,而非單單一句「另有翻譯:」。 如果官方及代理商宣傳到位的話,可靠來源譯名相等於官方譯名及正式譯名,而且如果某譯名是官方譯名或正式譯名,應該有可靠來源予以支持或證實。另外這還是優質的二手來源,減低使用一手來源或不列來源的機率。--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2:49 (UTC)[回覆]

然而並不符合中國大陸地區的情況。由於中國大陸存在先審後播的情況很多媒體基本上都會使用字幕組提供的翻譯名稱(尤其是代理商不宣傳以及未引進的低齡向作品)--東姑阿都拉曼賣華公會是出賣馬來西亞華人利益的罪魁禍首--甜甜圈 2024年5月29日 (三) 04:34 (UTC)[回覆]
我們這不是有字詞轉換嗎?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9日 (三) 04:39 (UTC)[回覆]
然而我指的是來源問題,而不是語言問題。--東姑阿都拉曼賣華公會是出賣馬來西亞華人利益的罪魁禍首--甜甜圈 2024年5月29日 (三) 06:17 (UTC)[回覆]
所以「可靠來源的譯名」先於官方譯名及正式譯名。--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5:08 (UTC)[回覆]
所以有什麼必要改日本動漫命名常規?——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5月29日 (三) 04:57 (UTC)[回覆]
標準化「通用譯名」--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8:49 (UTC)[回覆]
「官方譯名及正式譯名」不就是一種「可靠來源的譯名」?而且還是考慮部分跨地區跨語種的平台的不普及性(可能某些極端案例下,華語使用範圍的平台沒有播放某部作品,而只有華文字幕組有譯製),依然應該以常用判斷優先。看不出這樣提高「可靠來源的譯名」的意義何在。——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29日 (三) 06:32 (UTC)[回覆]
「譯名決定辦法」其實也確定不同地區的取名模式的優先序:先到先得,即可能台地區有一個正式譯名,大陸地區有一個通用譯名,如果兩者相同的話,適用序列2(台的正式譯名),如果兩者不同,原則應該適用序列3(大陸的通用譯名),(後一點不能確定)但可以遵從先到先得來搶坑。整體而言,通用的命名常規和細則ACG命名規範,一直都是通用(常用)優先,只是通用有可能和官方的一樣。類似的論述:Wikipedia:官方名稱——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29日 (三) 06:40 (UTC)[回覆]
「如果官方及代理商宣傳到位的話,可靠來源譯名相等於官方譯名及正式譯名」,如果官方等宣傳到位,這個名字不就成了通用名稱(常用)?那字幕組等另開名字就還是搶不到常用啊?你官方不給力不就是官方的問題嗎?——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29日 (三) 06:44 (UTC)[回覆]
可能參考Wikipedia_talk:命名常規_(日本動漫遊戲條目)WikiProject:ACG/譯名與命名/決議投票WikiProject:ACG/有關正式譯名/決議投票WikiProject_talk:ACG/譯名與命名Special:重定向/revision/13760352(ACG命名規範建立前比較近的一版命名常規)、Special:重定向/revision/4002166(對應Wikipedia:格式手冊/日本動漫遊戲2006年的命名規範)時的討論意見。對於常用命名判斷的話,我認為可以參考搜索引擎的量來推斷,如果某個特定名字相對其他名字在數量上足夠拉開數量級差距,並且有相關的符合可靠來源要求的來源引述過(可能是傳統媒體或專門資訊報道、或者研究文章等),則可以作為可選的通用(常用)名稱選擇;退而次至是非符合可靠來源(也就是類似字幕組的譯製名來源等);再次至就是只看搜索量。——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29日 (三) 07:07 (UTC)[回覆]
可不可以簡單點列閣下的次序?--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9:00 (UTC)[回覆]
?——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29日 (三) 09:30 (UTC)[回覆]
是指通用名稱篩選策略:通過搜索引擎等可以測定名稱使用量的機制,對特定(作品)命名的用詞的數量進行統計。如果某個特定名字相對其他名字在數量上足夠拉開數量級差距,並且1.有相關的符合可靠來源要求的來源引述過(可能是傳統媒體或專門資訊報道、或者研究文章等);2.非符合可靠來源的來源(類似字幕組的譯製名來源等)引述過;3.無法確定,只能評價統計的數量級。優先選擇序列為1>2>3。——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29日 (三) 09:30 (UTC)[回覆]
換句話說,即「可靠來源譯名」優先?--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10:02 (UTC)[回覆]
官方譯名(原作者譯名)及正式譯名(代理商譯名)只要能被證實同樣是一種「可靠來源的譯名」。如前面的討論,官方譯名及正式譯名的話同時按一定比例加分,與普通譯名進行比較。--Wengier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18:50 (UTC)[回覆]
準確來說,是通過統計分析(方法不限,可以包括搜索引擎測試)下,占常用優勢的,依次序優先下降是「有可靠來源引述的」、「『不太』可靠來源引述的」、「無可靠來源引述」,單純「可靠來源引述的譯名」並不夠,可能只是沒人用的「官方」或「代理」譯名。——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30日 (四) 00:13 (UTC)[回覆]
現行條文
  • 通用譯名(常用譯名):該作品在某地或更多地方經常使用或普遍使用的中文譯名。其通用程度可以使用譯名的書籍冊數、出版量等來驗證,並須遵守Wikipedia:關注度所訂立的標準。
提議條文
  • 通用譯名(常用譯名):該作品在某地或更多地方經常使用或普遍使用的中文名字/譯名。其通用程度可以可透過搜尋引擎測試等方式判斷,該作品的特定名字/譯名於搜尋引擎測試較其他名字/譯名在數量上足夠拉開數量級差距,並曾至少被一個可靠來源引述的可優先使用,另須遵守Wikipedia:關注度所訂立的標準。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30日 (四) 01:29 (UTC)[回覆]
如改定義,則條文如下:
現行條文

1.官方譯名、正式譯名和通用譯名相同。
2.正式譯名和常用譯名相同,無官方譯名或官方譯名與其他譯名不相同。
3.只有通用譯名,或通用譯名和官方譯名、正式譯名不相同。此情況常見於先在網絡流行一段時間的作品,導致字幕組等非正式譯名較官方和正式譯名通用。此外也有其他原因導致官方和正式譯名不通用。在這個情況下,可按命名常規的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稱規則使用通用譯名為條目名稱。
4.只有官方譯名和正式譯名。
5.只有正式譯名。
6.官方譯名、正式譯名和通用譯名均不存在時,應考慮在出現前述其中一種譯名後把條目移動至該名稱。

提議條文

1. 官方譯名/正式譯名/通用譯名譯名均一致
2. 正式譯名和曾被可靠來源證實的通用譯名的譯名相同,無官方譯名或官方譯名與其他譯名不相同。
3. 曾被可靠來源證實的通用譯名
--
除非完全沒有可靠來源證實或各譯名之間未能有足夠數量級差距,否則很難落到第四次序
--
4. 官方譯名(含中文字元)
5. 正式譯名 (含中文字元)
6. 官方譯名(不含中文字元)
7. 正式譯名 (不含中文字元)
8. 其他通用譯名 (字幕組等未被任何可靠來源使用的譯名 )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30日 (四) 01:42 (UTC)[回覆]
正如維基百科需要列明來源,在這的次序可是二手(曾被可靠來源使用),一手(官方/正式),原創/來源不佳(字幕組)--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30日 (四) 01:49 (UTC)[回覆]
我覺得舉幾個例子進行說明或許不錯,可讓大家看看其具體如何執行以及執行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至於二手、一手的順序,大體應該是如果二手能拉開足夠數量級差距時用二手,否則優先考慮一手。--Wengier留言2024年5月30日 (四) 02:32 (UTC)[回覆]
完善「通常譯名(常用譯名)」的定義即可,但沒必要改動下面的判斷順序,因為應該一直以來「常用優先於官方」,嚴格來說,字幕組的發布內容也算是(譯名的)一手來源信息。當時這個不考慮來源的可靠性也可能基於來源本身難滿足可靠來源的要求。——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30日 (四) 02:36 (UTC)[回覆]
貌似所謂「常用優先於官方」的原則只不過是「有時」,並僅限於維基百科中的部分內容。上面就說過「以前主手冊在字面上,常用和官方平起平坐」,可見並非「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再以華特迪士尼公司條目為例,其對話頁中顯然有部分使用者多次要求將其中的「迪士尼」改為「迪斯尼」(被認為在中國大陸更常用),但每次都被其他維基人以名從主人的原則拒絕。可見名從主人的原則對於這些條目命名之重要性。--Wengier留言2024年5月30日 (四) 02:44 (UTC)[回覆]
但現時命名常規,常用是第一級的「命名原則」,名從是第二級的「主要命名慣例」,就好像美國的名從為「美利堅合眾國」、蘇聯的名從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而且過往命名常規版本下,常用也似乎一直壓着名從。根據應該一位老人Chiefwei所說([12]),名從實際上2008年引入的(oldid=8766872),而且不是來自en的,ACG的命名規範是2006年確定的。——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30日 (四) 03:04 (UTC)[回覆]
說明一下,上面說的「官方」譯名不是指所謂沒人用的「官方」譯名,而是指存在一定使用度的官方譯名,雖然也許在所有中文譯名中僅排名第二。比如說非官方的某中文譯名的使用度為60%,而官方中文譯名的使用度為40%。兩者其實均為常用譯名,而前者為最常用譯名,後者則為官方+第二常用譯名。但兩者顯然並不能拉開足夠數量級差距。上面主要說的就是類似這種情況(即使是2005年的ACG命名規範的文氏圖顯然亦認為官方+通用譯名高於單純官方或通用譯名)。而不是說類似非官方的某中文譯名的使用度為90%,而官方中文譯名的使用度僅為10%之類的存在數量級差距的情況。閣下提到的老人Chiefwei所說的話,他自己承認「個人對這一條並不以為然」(表明為個人意見),同時承認「目前中文維基百科的命名常規確實是衝突的」。不同維基人顯然可能對命名常規存在不同理解,像華特迪士尼公司等條目就是典型的例子。--Wengier留言2024年5月30日 (四) 03:27 (UTC)[回覆]
「一定使用度的官方譯名」,就是同時具有「通用譯名」和「官方譯名」/「正式譯名」兩個性質的名字,實際上這樣就屬於序列1、序列2的情況。現在來看,這部分除了完善「通用譯名」的定義外,沒需要調整選擇排序。——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30日 (四) 06:04 (UTC)[回覆]
更改定義後,整體多了2個選項。故有必要重新調整選擇排序。--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31日 (五) 02:05 (UTC)[回覆]
而且
「3.只有通用譯名,或通用譯名和官方譯名、正式譯名不相同。此情況常見於先在網絡流行一段時間的作品,導致字幕組等非正式譯名較官方和正式譯名通用。此外也有其他原因導致官方和正式譯名不通用。在這個情況下,可按命名常規的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稱規則使用通用譯名為條目名稱。
4.只有官方譯名和正式譯名。
5.只有正式譯名。
6.官方譯名、正式譯名和通用譯名均不存在時,應考慮在出現前述其中一種譯名後把條目移動至該名稱。」
寫到一舊舊咁(不清不楚),導致現行編輯者使用更簡單昜明的名從主人原則,GA上的條目標題也是以「名從主人」為依歸,而非「通用譯名」。--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31日 (五) 02:11 (UTC)[回覆]
「 (不)含中文字符」這個說法好像有衝突或者不必要,因為原規則也聲明了「如正式譯名使用或包含原名英文,條目名稱可根據命名常規的原文常用規則沿用原名。」,下面也有舉類似例子,也就是翻譯後的名稱(舉例為官方性譯名,但不確定有沒涉及常用譯名的例子)包含外文「不譯」則保留「原文」。至於第三條的說法,後大部分是對於前面規定的一些補充解釋,核心是前面「只有通用譯名 | 或通用譯名和官方譯名、正式譯名不相同」,也就是存在一個譯名判斷為「通用譯名」,而沒有官方性譯名;或者存在官方性譯名,但其無法判斷為「通用譯名」的,選具有「通用譯名」性質的那個。其實看規則上面的文氏圖,就是看某個譯名具有三個屬性中的哪種,按照規則的指定歸屬和順序就是優選順序。——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31日 (五) 03:34 (UTC)[回覆]
又以「官方譯名」Kizuna no Allele作例,你認為 Kizuna no Allele 的排名是否應比 絆之Allele 高?--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31日 (五) 05:32 (UTC)[回覆]
使用Google搜索測試來看:「"Kizuna no Allele" -"絆之Allele" -"絆的Allele" -wiki -"维基" -"維基" -site:wikipedia.org」的索引量為203000,「"絆之Allele" -"Kizuna no Allele" -"絆的Allele" <排除词,略>」為303000,「"絆的Allele" -"絆之Allele" -"Kizuna no Allele" <略>」為6330,從數量級的話「Kizuna no Allele」,「絆之Allele」相近(雖然前者基本上都是英文的搜索內容),都近似常用,前者具有「官方」性質(也能使沒完全翻譯?),我認為根據規則來看,選「Kizuna no Allele」似乎也可以。——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2日 (日) 07:30 (UTC)[回覆]
問題是這裏是中文維基百科,而非其他文維基百科。論搜尋量來說,一定是外文比例佔優,但新定義如何確保中文地位為優先?--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14:22 (UTC)[回覆]
字幕組等中文譯名(只要有一定使用量,不管能不能找到可靠來源)應高於純粹的非中文名稱。--Wengier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15:41 (UTC)[回覆]
例如規則舉例Fate/stay night的說明(或者說Fate系列)。如果非要中文的話,那只能套用通用常規的「使用中文」命名原則(與「常用」同等)。(好吧,還有IBMGoogle)——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3日 (一) 05:55 (UTC)[回覆]
那麼,用第二個計算又如何?
  • 通用譯名(常用譯名):該作品在某地或更多地方經常使用或普遍使用的中文名字/譯名。其通用程度可以可透過搜尋引擎測試等方式判斷,該作品的特定名字/譯名於搜尋引擎測試(並使用「所有中文結果」功能篩選)較其他名字/譯名在數量上足夠拉開數量級差距,並曾至少被一個可靠來源引述的可優先使用,另須遵守Wikipedia:關注度所訂立的標準。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3日 (一) 11:08 (UTC)[回覆]
seems good,但是否保留「使用譯名的書籍冊數、出版量」這個判斷方式(雖然感覺是判斷官方的出版物,但是否也適用於其他紙質出版物的判斷,例如以前的資訊雜誌)。其實「Kizuna no Allele」對於例外規則也對不上:「如正式譯名使用或包含原名英文」,這個應該是官方譯名?——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4日 (二) 03:29 (UTC)[回覆]
按現行標準來說,使用「使用譯名的書籍冊數、出版量」已不合時宜。因書籍冊數及出版量只是傳統書才適用。對於近期興起的連載書及遊戲改編,完全不適用。
如以「書籍冊數、出版量」為標準,即提升正式譯名的地位。--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4日 (二) 13:10 (UTC)[回覆]
「雖然感覺是判斷官方的出版物,但是否也適用於其他紙質出版物的判斷,例如以前的資訊雜誌」,當然如果認為現在基本上沒有紙質非官方出版物,避免和官方的定義重合的,也行。——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5日 (三) 01:21 (UTC)[回覆]
另外看了GA的評選上,好像也沒有提及明顯的命名要求,如果需要滿足規範,命名規範的話就是跟隨通用的命名常規和針對性的ACG命名常規。——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31日 (五) 03:40 (UTC)[回覆]
就是有ACG條目當選了GA而沒有以通用翻譯為依歸…--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5月31日 (五) 05:27 (UTC)[回覆]
沒看懂?——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2日 (日) 07:30 (UTC)[回覆]
好像GA並有相關的限制?——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3日 (一) 05:55 (UTC)[回覆]

雖說我個人覺得外文衍伸作品(小說、劇集、電影、音樂和遊戲)其名稱應該和原作相同,但它們都該分別看待,

  1. 剛好相同如小說《群_(小說)》VS劇集《群_(電視劇)
  2. 剛好不同如小說《獵魔人》VS遊戲《巫師_(遊戲)
能一樣最好,但不一樣也不會怎麼樣。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4年6月5日 (三) 05:42 (UTC)[回覆]
《群》的舉例既不是ACG也不是電子遊戲;《巫師》或者適配電子遊戲組,但僅限於電子遊戲,另一個是普通小說,不屬於ACG(N)的輕小說範圍。當然,考慮這些本作條目及其改編媒體條目的命名一致性或者要考慮到。——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5日 (三) 06:06 (UTC)[回覆]
都談擴權了,就不特地找ACG正相關,但要找也是有啦,小說《All You Need Is Kill》VS電影《明日邊緣》。此外ACG(N)裡面的N比起輕小說更屬於小說吧,畢竟《十二國記》那年代誰會這麼分。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4年6月5日 (三) 06:37 (UTC)[回覆]
誰跟你談擴界啊¿ 還是前面說的,如果覺得ACG組的命名規範好的,可以將這套方案搬遷到其他主題,而不是擴界。其次ACG(N)也錨定以日式輕小說為主題,非日式小說體系的不歸ACG組管,自己找WikiProject:小說……哦,這個專題已經死了。WikiProject:文學WikiProject:電影WikiProject:電視……哦,半死不活的那種,大概。——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5日 (三) 08:06 (UTC)[回覆]
關於小說部分,最初錨定的是日式輕小說,但是也有一批日式傳統小說由於改編動畫、漫畫等,只能算是意外歸入(或者僅限於日式輕小說和改編動畫、漫畫過的日式傳統小說?)。——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5日 (三) 08:18 (UTC)[回覆]
也就是像這些改編過動畫、漫畫的《十二國記》、《古籍研究社系列》、《小市民系列》、《UN-GO》的原作小說,算是傳統小說還是輕小說。——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5日 (三) 08:22 (UTC)[回覆]
畢竟輕小說標準過於靈活,有種寶可夢日常被開除JRPG的美。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4年6月5日 (三) 09:10 (UTC)[回覆]
不一定是這個問題,輕小說到將自己定性為「輕小說」的連載雜誌出現後,這之後的媒體題材就基本能確定,而且也有一些明確的判斷來源。至於之前的沒有這樣定性自己的作品的,是看本項目能不能接納。如果我對這個定義的話,傾向就是1.日式輕小說、2.被改編為日式動畫(包括動畫電影)、漫畫、電子遊戲、真人演繹媒體的日式或者日語原作傳統小說,可以歸入ACG專題協作管理。(真人演繹主要就是All You Need Is Kill明日邊緣山田君與7人魔女山田君與7人魔女 (電視劇)……)——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5日 (三) 09:51 (UTC)[回覆]
至於All You Need Is Kill明日邊緣(Edge of Tomorrow),後者姑且能歸入ACG?或者對於ACG組來說,最近十年內的確多了一批西方資本購買日式ACG原作題材進行接近原作的改編或者徹底的新編,是ACG組過往少見的。(對於前面一對例子,姑且兩者的作品名字毫無關聯,題材上似乎大改不少,不提及估計不會認為後者是前者的改編)。——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5日 (三) 08:18 (UTC)[回覆]
反方向也不是沒有,例如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VS小說《魔幻城堡》。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4年6月5日 (三) 09:13 (UTC)[回覆]
ACG污染:要麼本身就是ACG範圍內,要麼其被改編媒體變成ACG範圍內。類似GPL。但感覺為了一致性扯遠了,未完全解決歸屬方式下這種衍生改編容易帶出更多問題。——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5日 (三) 09:40 (UTC)[回覆]
不然改用原教旨主義,只有ACG才是ACG。漫畫出廣播劇、動漫出原聲帶、遊戲聯名奢持品以及主題樂園都不算。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4年6月6日 (四) 02:27 (UTC)[回覆]
感覺還是扯遠和玩笑開多了。如果真要認真討論的話,還需要這幾個議題:1.N的範圍(基礎部分為日式輕小說,但因為被改編為日式動畫、漫畫等媒體的原作(可能不限於日文或日式)小說是否也納入);2.真人演繹改編媒體的獨立條目(包括電影和電視連續劇)是否納入(主要是部分ACG(N)組內作品被改編為真人演繹作品,例如前述的《All You Need Is Kill》(有獨立條目)、《山田君與7人魔女》(有獨立條目)、《孤獨的美食家》(無獨立條目,不影響討論,暫時是)等,好像這不是罕見例子);3.在解決前面歸屬問題後,再就是不同媒體下的獨立條目的命名一致性問題(例如原作為漫畫的《All You Need Is Kill》,其改編真人電影的《Edge of Tomorrow》,是否需要系列命名的一致性);4.範圍「感染性」,就是前面一個小問題,被改編為ACG(N)組內媒體的獨立條目,如果存在對應的不屬於ACG(N)組的媒體的獨立條目,該條目是否也被納入組內協作管理(或者稱之為反向感染),正向感染似乎沒疑問,除非對類似《All You Need Is Kill》的例子有疑問。——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6日 (四) 03:10 (UTC)[回覆]
如果不納入組內管理的話,組外條目就自然不適用組內的規則,而且也不用考慮與組內條目的命名一致性需要。——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6日 (四) 03:12 (UTC)[回覆]

「A」、「C」、「N」部分第二版[編輯]

只更改定義並新增:

現行條文
  • 通用譯名(常用譯名):該作品在某地或更多地方經常使用或普遍使用的中文譯名。其通用程度可以使用譯名的書籍冊數、出版量等來驗證,並須遵守Wikipedia:關注度所訂立的標準。
提議條文
  • 通用譯名(常用譯名):該作品在某地或更多地方經常使用或普遍使用的中文名字/譯名。其通用程度可以可透過搜尋引擎測試等方式判斷,該作品的特定名字/譯名於搜尋引擎測試(並使用「所有中文結果」功能篩選)較其他名字/譯名在數量上足夠拉開數量級差距,並曾至少被一個可靠來源引述的可優先使用,另須遵守Wikipedia:關注度所訂立的標準。

概念:

  • 此部分不適用於日本遊戲。關於日本遊戲,另請參閱電子遊戲手冊的命名次序。
  • 條目/段落命名次序須以條目/段落的中心媒介為首。如該條目/段落主要描述小說,條目/段落標題則須以小說走命名程序。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12:03 (UTC)[回覆]

常用名稱本身就指的是可靠來源(而不是論壇或粉絲圈)中人、物或事項的常見的名稱,因此「至少被一個可靠來源引述」完全多餘——如果沒有可靠來源使用,這就不該叫作「常用名稱」。十來年前中維對來源可靠性的評估要求很低,所以那時候可能是來源都行;但現在逐漸注重來源可靠性,那之前關於「常用」的界說就極其粗糙了。而且關注度指主題獨立開設條目的資格,和條目起什麼名字無關。我想要改方針的話,那就直接按當今的標準改好。
不過借用其他討論中的一個論點,中維的基礎建設,大概執行時還是只能按以前的套路😂 而且當然中文圈在作品譯名方面,寧願生造硬編也不會像英文那樣用抄羅馬字兜底,這就的確很棘手。--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14:31 (UTC)[回覆]
「至少被一個可靠來源引述」僅用作參考來源及歸納網路通用性。若沒有「一個可靠來源」證實,我說網上流行這個譯名就行了?--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15:07 (UTC)[回覆]
所以說,常用名稱本身就指的是可靠來源中的常用,而不是「網上流行」。完整來說「通用譯名(常用譯名是指該作品在可靠來源中經常使用或普遍使用的中文名字/譯名」,沒有可靠來源使用的名稱連入局資格都沒有。入局的名稱就是pk可靠來源使用量,所以「一個可靠來源」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3:03 (UTC)[回覆]
原定義僅指出通用程度只靠書籍出版量作定斷,隻字不提「可靠來源」。--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3:41 (UTC)[回覆]
嗯,正如您上方討論說的,十幾年足以讓很多東西變化;網路的興起與紙媒的衰落是如此,社群對條目命名等方針的理解也是如此。那按照今日的方針,原定義的內涵和表述是否還合適?畢竟在我看來,當年可能不講究,但今日我們都是按可靠來源說話,「某地或更多地方」這個表述預設就已經限定在可靠來源範圍內了。(除非您聲明包括論壇等不可靠來源在內)--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4:00 (UTC)[回覆]
那就變成回到我之前說過的:「通過搜索引擎等可以測定名稱使用量的機制,對特定(作品)命名的用詞的數量進行統計。如果某個特定名字相對其他名字在數量上足夠拉開數量級差距,並且1.有相關的符合可靠來源要求的來源引述過(可能是傳統媒體或專門資訊報道、或者研究文章等);2.非符合可靠來源的來源(類似字幕組的譯製名來源等)引述過;3.無法確定,只能評價統計的數量級。優先選擇序列為1>2>3。」或者說,我們現在還要不要接受以前那套不完全根據可靠來源來判斷這個事項。PS,一個作品的「常用名字」在愛好者間口口相傳,但就沒有中文的主流或者傳統媒體引用這個名字(或者無論哪個名字)關注或者詳細介紹,它在那,也不在那。——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6日 (四) 00:38 (UTC)[回覆]
1.官方譯名、正式譯名和通用譯名相同。
2.正式譯名和常用譯名相同,無官方譯名或官方譯名與其他譯名不相同。
3.只有通用譯名,或通用譯名和官方譯名、正式譯名不相同。此情況常見於先在網絡流行一段時間的作品,導致字幕組等非正式譯名較官方和正式譯名通用。此外也有其他原因導致官方和正式譯名不通用。在這個情況下,可按命名常規的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稱規則使用通用譯名為條目名稱。
4.只有官方譯名和正式譯名。
5.只有正式譯名。
6.官方譯名、正式譯名和通用譯名均不存在時,應考慮在出現前述其中一種譯名後把條目移動至該名稱。
@Cwek:
按照閣下的計劃,連同上方原有的次序,應如何排列?還是完全放棄上方原來次序?因為閣下的提案多了三個選項。--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0:43 (UTC)[回覆]
我想,那三個選項是針對「通用譯名」怎麼判定的問題,不影響上方的原來次序。--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3:25 (UTC)[回覆]
就是這個意思。——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7日 (五) 01:09 (UTC)[回覆]

上方的討論也提到過,這裡的「通用譯名」是只能有一個,還是可以有多個(1個最通用+n個次通用)?如果可以有多個「通用譯名」,那這個問題應該能得到一個大家都滿意的結果:

  • 沒有官方(正式)譯名,大家都是第3檔,那自然「最通用」優於「次通用」
  • 如果有官方(正式)譯名,就會出現「次通用+官方/正式」(第1/2檔)優於「最通用」(第3檔的情況)

那現在的問題就有兩個:一、「通用譯名」如何界說?是直接嚴格規定「可靠來源」中的通用,排除論壇、實況主的用法(能執行多好另說),還是保持現在的模糊表述?二、「次通用」的門檻是什麼?例如相對用量方面,之前討論也提到過很多數字,1/2、1/3、1/10(數量級)。--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3:39 (UTC)[回覆]

數量級,以10的冪為一級,然後同級的話,按照同級有效值對比,例如10000比1000優先,9000比1000優先,5000比4000略優先,9200比9100略微優先(或者近似)。——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7日 (五) 01:09 (UTC)[回覆]
至於判定來源上,有符合可靠來源的情況(包括傳統媒體、專門資訊網站等)優先,沒有的話則考慮非可靠來源(也就是民間字幕組發布信息,愛好者交流信息等)的情況。——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7日 (五) 01:09 (UTC)[回覆]
那大致就是下面這樣?

通用譯名(常用譯名):作品在某地或更多地方普遍使用的中文譯名(名稱)。原則上,應依據某地的獨立可靠中文來源,來判定譯名在該地是否通用。若可靠來源沒有形成使用慣例(如無可靠來源介紹主題),則編者可參考搜索量等資料,透過討論決定名稱通用性。條目應有一個最通用譯名,其他譯名在使用量上未與最通用譯名拉開數量級差距的,亦屬於通用譯名之列。

非可靠來源畢竟難登大雅之堂,方針上我就沒有明寫。另一個就是絕對數量的問題,雖然我上面留了個坑:如果只有惟一一個可靠來源提及了一個譯名,這個名稱到底算常用還是偶然 聳肩--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6月7日 (五) 13:53 (UTC)[回覆]
這個可以,如果更改了定義,應該還可以處理Gundom問題,將Gundom系列重新列入本手冊規管。畢竟不可能為公平性而將Gundom系列而用英文表達(中文地區Gundom沒有通用性,只有鋼達/高達)。
是的,是用「搜尋量」決定通用性,如果「鋼達」使用率高就用「鋼達」,如果「高達」使用率高就用「高達」。--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10:40 (UTC)[回覆]
回應「 如果只有惟一一個可靠來源提及了一個譯名,這個名稱到底算常用還是偶然」,故建議先計算搜尋量,然後再找可靠來源補底。--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11:48 (UTC)[回覆]
我的意思是,不是由搜索量本身決定,而是參考搜索量決定。或者說先檢查可靠來源,可靠來源沒有慣例用法後,再找搜索量補底。再或者說,先統計可靠來源中的搜尋量,如果可靠來源(幾乎)沒結果,再放開到其他網站。您的理解和我的表述可能還是不同。--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14:20 (UTC)[回覆]
原來如此,可以。--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14:33 (UTC)[回覆]
另外,建議閣下同時參與下方WP:IS的討論,因為下方討論內容會影響本提案的這句(應依據某地的獨立可靠中文來源)應如何理解。--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14:42 (UTC)[回覆]

「A」、「C」、「N」部分第三版[編輯]

更改如下:
1. 「日本動漫遊戲」(NC:ACG)更名至「日本小說、漫畫及動畫」(NC:ACN)
註:遊戲有遊戲手冊,談不上兩本手冊共同管理同一項目,而且原標題怱視了小說的存在。

2.

現行條文
  • 通用譯名(常用譯名):該作品在某地或更多地方經常使用或普遍使用的中文譯名。其通用程度可以使用譯名的書籍冊數、出版量等來驗證,並須遵守Wikipedia:關注度所訂立的標準。
提議條文
  • 通用譯名(常用譯名):作品在某地或更多地方普遍使用的中文譯名(名稱)。原則上,應依據某地的獨立可靠中文來源,來判定譯名在該地是否通用。若可靠來源沒有形成使用慣例(如無可靠來源介紹主題),則編者可參考搜索量(並通過「所有中文結果」進行篩選)等資料,於條目討論頁透過討論決定名稱通用性。條目應有一個最通用譯名,其他譯名在使用量上未與最通用譯名拉開數量級差距的,亦屬於通用譯名之列。
現行條文

只有通用譯名,或通用譯名和官方譯名、正式譯名不相同。 此情況常見於先在網路流行一段時間的作品,導致字幕組等非正式譯名較官方和正式譯名通用。此外也有其他原因導致官方和正式譯名不通用。在這個情況下,可按命名常規的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稱規則使用通用譯名為條目名稱。

提議條文

只有通用譯名,或通用譯名和官方譯名、正式譯名不相同。 此情況常見於影片發行商/書藉出版商或代理商沒有引入相關作品到中文地區,導致機器譯名、自媒體譯名等非正式譯名於中文社群通用。此外也有其他原因導致官方和正式譯名不通用。在這個情況下,請依照通用譯名定義決定條目名稱。

註:這是2024年更新版(試行),如一年內效果顯著及測試成功(意指在2024-2025年新建或大規模修改的條目標題符合科學化通用標題為首的要求。),2025年將明確提出延伸至其他電視節目及相關條目。

以上!--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8:09 (UTC)[回覆]

大致如此,但還是不建議將這個特定專題的命名規則原地拓展到其他專題上。當其他專題(電視節目專題等)也想使用類似規則,可以移植條文。——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11日 (二) 02:15 (UTC)[回覆]
感謝支持,當然不會「原地拓展」。但因處理上方管理員的見解而頭痛,暫時沒想拓展方案。--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11日 (二) 11:40 (UTC)[回覆]
另,更新了次序3的句子。@User:cwek--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11日 (二) 13:56 (UTC)[回覆]
另,命名常規的話原來應該是NC:ACG(還有WP:ACGNAME)吧。——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11日 (二) 02:15 (UTC)[回覆]

註:2006年沒有OTT平台,2024年有大量OTT平台,外地片源以比當年更容易進入中文社群,回應上方的編輯者語道今時今日還在口中提及字幕組等盜版平台是放不上枱面(桌子上),故簡單修改了使用通用譯名的原因。--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11日 (二) 13:56 (UTC)[回覆]

seems good。但也仍存在部分作品沒有中文代理商,導致還是沒有官方性中文譯名。(好像本季度的Girls Band Cry的東映,好像連巴哈都沒有上線,雖然在B站上官方賬號有發布過角色PV,作品名就是英文字型,角色名的假名字型不譯,嗯……)那個「等」字就當是也會考慮字幕組等蹭了常用度判斷的來源之一吧。——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12日 (三) 00:50 (UTC)[回覆]
按照新次序表,Girls band cry 可走到次序3的可靠來源部分,因為巴哈姆特GNN新聞有相關報導並使用「Girls Band Cry」一詞。
https://gnn.gamer.com.tw/detail.php?sn=261094--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12日 (三) 11:21 (UTC)[回覆]
而「哭泣少女樂隊」是沒有可靠來源使用,故優先度次於Girls Band Cry.--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12日 (三) 11:26 (UTC)[回覆]

ACG是專有名詞而ACN不是(?),可以考慮ACG重定向至ACGN,然後在頁面內添加「其中遊戲不在本頁面中敘述」之類的內容。--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4年6月12日 (三) 03:07 (UTC)[回覆]

人工智慧生成內容是否適用快速刪除準則[編輯]

看到此討論,好奇這種明顯由人工智慧生成之內容,是否得適用快速刪除準則?現有準則好像不能涵蓋。——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5月29日 (三) 05:08 (UTC)[回覆]

這要看AI生成內容是否會有版權問題。在不考慮使用AI生成內容的版權問題的前提下,我覺得這道理大抵跟G13是一樣的,有問題的不是由AI生成的內容,而是不符合百科要求的內容,但如何以文字界定這種情況就是另一個問題了。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9日 (三) 05:23 (UTC)[回覆]
目前C區的判定是AI生成畫作屬公有領域,但由於可能生成得跟訓練用數據差不多,所以一出現後一種情況就不行。而香港和英國會為AI生成的畫作提供版權保護。在此求人翻譯一下有關AI生成的獲獎畫作條目en: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S叔 2024年5月30日 (四) 10:11 (UTC)[回覆]
不應僅以AI為由。——暁月凜奈 (留言) 2024年5月29日 (三) 05:27 (UTC)[回覆]
我是覺得人工智慧生成內容除非有工具(像turnitin那種檢測AI生成內容的),不然這個刪除理由其實滿主觀的,按這個理由提刪的話會需要更多討論。--)dt 管理員競選中 2024年5月31日 (五) 00:03 (UTC)[回覆]
同意此觀點。--0xDeadbeef (留言) 2024年6月3日 (一) 04:59 (UTC)[回覆]
如果人工智能能夠生成一篇非常優秀的內容也要刪除嗎?我覺得應該以質量為標準,而不是人工智能與否,因為人寫的也可以很爛。--微腫頭龍留言2024年5月31日 (五) 08:03 (UTC)[回覆]
等到真的能夠生成非常優秀的內容再說吧。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6月3日 (一) 04:15 (UTC)[回覆]
我提議把{{AI-generated}}列入Twinkle清單,增加模板的使用率。--MilkyDefer 2024年6月3日 (一) 12:14 (UTC)[回覆]
支持這個提議。Sanmosa 明朝是賈日,早放學生歸 2024年6月3日 (一) 13:38 (UTC)[回覆]
這還行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6月5日 (三) 06:33 (UTC)[回覆]

就重修破壞方針徵求意見(討論通知)[編輯]

請勿回覆此訊息,如有意見請至該討論頁發表。此討論通知不需存檔至對應討論頁,留在客棧存檔供記錄。

我方才發起了重修破壞方針提案,現正徵求社群廣泛意見,邀請社群用戶踴躍參與討論。--西 2024年6月1日 (六) 17:50 (UTC)[回覆]

提案正在公示,如有意見請儘快提出。--西 2024年6月10日 (一) 16:13 (UTC)[回覆]

關於列表條目中,編者自行選出部分項目置於條目頂端,是否符合中立觀點[編輯]

如題。之前討論可見《Talk:蕉城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列表#特色列表評選》。我的意見是違反WP:比重,不過其他用戶有些不同意見,現提交至互助討論,尚祈各位編者判斷。希望以後在遇到類似問題時有個共識可以參考。——— 紅渡廚留言貢獻) 2024年6月4日 (二) 09:16 (UTC)--——— 紅渡廚留言貢獻2024年6月4日 (二) 09:16 (UTC)[回覆]

粗略地看了一些特色列表,目前來說,除了幾個文物保護單位列表,沒有這樣做的。--——— 紅渡廚留言貢獻2024年6月4日 (二) 09:26 (UTC)[回覆]
那要看你是採用狹義認定還是廣義認定,如果是後者的話,那明朝年號列表明宣宗敕諭、後金及清朝年號列表宣統帝退位詔書也符合你所説的情形。Sanmosa 明朝是賈日,早放學生歸 2024年6月5日 (三) 02:30 (UTC)[回覆]
而且,就算你採用的是狹義認定,你看的過程確實還挺粗略的,香港跨海大橋列表把其中三座大橋置頂,日本一世一元制施行後年號列表把平成大叔與令和大叔置頂,中國大陸各省區的國際友好城市列表在章節部分也有類近處理,「除了幾個文物保護單位列表,沒有這樣做的」之說完全不符現實。Sanmosa 明朝是賈日,早放學生歸 2024年6月5日 (三) 02:39 (UTC)[回覆]
所以閣下對於這種用法是什麼意見?--——— 紅渡廚留言貢獻2024年6月5日 (三) 02:42 (UTC)[回覆]
我覺得沒有任何合理的邏輯或具體理由支持社羣干預這方面的事情。如果社羣真的要干預這方面的事情,而且還採用廣義認定的話,這意味著明朝年號列表後金及清朝年號列表需要把所有皇帝的敕諭都放上去,然而這顯然並不務實,而且強人所難。Sanmosa 明朝是賈日,早放學生歸 2024年6月5日 (三) 02:48 (UTC)[回覆]
其實不放一樣也可以,圖片本就不是硬性要求。--——— 紅渡廚留言貢獻2024年6月5日 (三) 03:14 (UTC)[回覆]
並非如此,參見WP:特色列表標準第5b項。Sanmosa 明朝是賈日,早放學生歸 2024年6月5日 (三) 06:40 (UTC)[回覆]
我前面這句話沒有在說特色列表。不過既然說到特色列表,我個人覺得類似於《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奧林匹克運動會乒乓球獎牌得主列表》這種,在側邊列出部分圖片的做法,是合理的。--——— 紅渡廚留言貢獻2024年6月5日 (三) 06:50 (UTC)[回覆]
如果一定要評價的話,我個人傾向認為「自行選出部分項目」是不符合中立觀點的,按照一定的標準(比如政府名單中每一批次的第一個單位,比如只列出最高等級即全國級單位的圖片,等等)選出置於頂端的圖片才比較合理。--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02:45 (UTC)[回覆]
  • 剛剛注意到Wikipedia:文件使用方針#使用守則在條目所使用的檔案(包括但不限於圖像及影片;下同),應與條目有密切關連,且在條目內文有所提及。在條目內使用的檔案內容,亦須符合中立的觀點,客觀敘述檔案所展現之各方事實或觀點。違反中立的觀點、維基百科不是宣傳工具或使用之字詞違反社群共識的文字、音訊等資訊不應出現。與文字相同,檔案所體現的觀點比重需合理,以免損害中立性及客觀性。條目應僅保留具代表性之檔案,而檔案數量應保持適中,使檔案不影響文章排版和讀者閱讀觀感,亦不違反維基百科不是檔案集與維基百科不是不經篩選的資訊收集處等方針。——— 紅渡廚留言貢獻2024年6月5日 (三) 03:23 (UTC)[回覆]
    我沒理解錯的話,這條文恐怕應該是支持FradonStar的處理的?Sanmosa 明朝是賈日,早放學生歸 2024年6月5日 (三) 06:51 (UTC)[回覆]
    閣下不妨具體談談你的理解?--——— 紅渡廚留言貢獻2024年6月5日 (三) 06:59 (UTC)[回覆]
    就說蕉城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列表的情況吧:
    1. 列表裏的圖片顯然「與條目有密切關連」、「在條目內文有所提及」;
    2. 相關圖片本身並不牽涉「各方事實或觀點」,因此「違反中立的觀點、維基百科不是宣傳工具或使用之字詞違反社群共識的文字、音訊等資訊」與「檔案所體現的觀點比重需合理」的規定與相關圖片無關;
    3. 「檔案數量應保持適中,使檔案不影響文章排版和讀者閱讀觀感,亦不違反維基百科不是檔案集與維基百科不是不經篩選的資訊收集處等方針」的規定意在防止用戶大規模羅列檔案,FradonStar的處理是在節選部分圖片放置,恰好符合該規定不大規模羅列檔案的意旨。
    因此我才會認為這條文是支持FradonStar的處理的。當時增加這條文的事情我自己也有參與,我能不清楚它在説甚麽嗎?Sanmosa 明朝是賈日,早放學生歸 2024年6月5日 (三) 07:29 (UTC)[回覆]
    相關圖片本身並不牽涉「各方事實或觀點」←不認同,編者自行選出部分項目置於條目頂端,無異於暗示讀者該項目的重要性。但作為維基百科,應在儘可能沒有任何偏見的前提下,平等地表達出任何曾在可靠來源中發表過的重要觀點。(《維基百科:中立的觀點》語)--——— 紅渡廚留言貢獻2024年6月5日 (三) 08:25 (UTC)[回覆]
    我覺得圖文混排舉例配圖可以,但選出部分作畫廊或單獨介紹而沒有充分原因,引起爭議,容易牽扯中立、比重、宣傳工具。--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4:50 (UTC)[回覆]
    我覺得這裡所謂「中立」意見和圖片的選擇並無關聯,如果覺得選圖有問題,請跟原始編輯商討圖片選擇。或者乾脆「幹掉人質」。——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7日 (五) 03:07 (UTC)[回覆]
    請問「幹掉人質」是指不展示頂部圖片嗎?--——— 紅渡廚留言貢獻2024年6月7日 (五) 03:09 (UTC)[回覆]
    如果無法就圖片的使用雙方意見者無法達成共識的話,乾脆就不保留了,因為配圖並不是必要內容,多一個問題點就會整天為配圖選擇而發生可能的編輯戰或者不必要的時間討論。——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7日 (五) 06:04 (UTC)[回覆]

目前本討論基本已經沒人參與了,我是否可以理解為本次討論已經形成了「不保留頂部圖片作畫廊式羅列」的共識?——— 紅渡廚留言貢獻2024年6月11日 (二) 11:17 (UTC)[回覆]

重複個人意見(對所有類似條目):若放圖沒有爭議,則沒必要去除畫廊羅列,沒必要上升到「不中立」的角度;若有爭議,則應先達成一個較符合常識的中立的「放圖規則」,如在頂部放置最重要的國家級單位的圖片,如放置每一批次名單中的第一個單位,等等,以避免「編者個人愛好或情感」;實在無法達成共識的情況下,那就考慮直接去除頂部圖片羅列。--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11日 (二) 12:07 (UTC)[回覆]
最重要的評判可能主觀。「如放置每一批次名單中的第一個單位」我傾向無意義,除非是自動化實現。--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11日 (二) 16:16 (UTC)[回覆]
我這裡「最重要」就是特指「國家級」(嗯,如果借用英語語法分析,就是這個「最重要的」是「非限制性定語」而非「限制性定語」,並不是「在(國家級)單位中的最重要的」的意思,我不會用漢語語法分析了 囧rz……,當然不一定非是「國家級」,只要是「能通過列表中的表面信息直接得到的判斷『重要性』的客觀標準」就行,比如這裡「國家級單位」顯然比「省級單位」重要,至於國家級單位是不是確實被其他可靠來源或當地人認為「最值得保護」「最有名」等等,這些則是「主觀標準」,不在考慮之列。「每一批次第一單位」則是一種比「國家級」之類的更「中立」的解決方式,就是為了避免「人為選擇」。--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11日 (二) 16:52 (UTC)[回覆]

過濾器創建方針討論[編輯]

現行條文

防濫用過濾器是一個可以針對所有最近編輯動作進行自動化判斷的軟件系統。管理員可以針對特定的用戶行為設定過濾器,過濾器被觸發時可進行特定的操作。

提議條文

防濫用過濾器是一個可以針對所有最近編輯動作進行自動化判斷的軟件系統。管理員及模板編輯員可以針對特定的用戶行為設定過濾器,過濾器被觸發時可進行特定的操作。

這種改善制度不僅能夠加快編寫過濾器的效率,而且有更多人可以修正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方針#必須防止濫用「防濫用過濾器」的問題。--WiiUf ——青龍出世,傲視蒼穹 2024年6月7日 (五) 04:14 (UTC)[回覆]

你對過濾器的能力認知不足啊。過濾器有能力阻止某一特定使用者的一切編輯,形同封鎖。--MilkyDefer 2024年6月7日 (五) 04:26 (UTC)[回覆]
不是有過濾器助理嗎,怎麼扯到模板編輯員。而且增人會增加問題和編輯戰,沒解決問題。--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7日 (五) 04:34 (UTC)[回覆]
要不就單獨設一個過濾器創建員?--WiiUf ——青龍出世,傲視蒼穹 2024年6月7日 (五) 04:47 (UTC)[回覆]
不需要,是需要比較明確的流程、參與者和至少兩名活躍的管理員。--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7日 (五) 05:23 (UTC)[回覆]
好像過濾器不支持根據用戶組來控制可以配置的過濾器選項。而且Wikipedia:模板編輯員主要是用來處理高風險模板的編輯,根本不適合用來處理過濾器編輯工作。提案者有沒仔細研究這些規則和配套的技術說明?例如前面的Wikipedia:修訂巡查,那東西基金會嫌太笨重了不好用,已經不允許再新開了,相關的權限問題討論根本沒必要。——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7日 (五) 05:46 (UTC)[回覆]
看了下提案者的註冊時間……嗯~——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7日 (五) 06:01 (UTC)[回覆]

附加條文[編輯]

當過濾器被觸發時,模板編輯員可以設定如下操作(大致根據行為的嚴重程度從輕到重排序):

  • 所有觸發過濾器的行為均會被記錄在特殊頁面的日誌中。(強制,無法取消)
  • 給用戶的操作加上標籤,以便進一步的核查。
  • 用戶收到警告訊息。
  • 用戶的操作被阻止。
  • 用戶的自動確認狀態被隨機取消5天。
  • 封鎖使用者帳號或IP位址(可分別指定期限)。
  • 用戶的所有用戶群組被移除(例如機械人、管理員、回退員等)。(本地未啟用)

—-WiiUf ——青龍出世,傲視蒼穹 2024年6月7日 (五) 04:38 (UTC)[回覆]

是否應參考英維更新維基百科:獨立第三方來源?[編輯]

某些用戶再次以其自身的「獨立」、「第三方」定義對內容與來源進行審查。而該頁作為解釋頁最初建立亦參考英維,卻長久以來一直未相應更新。是否應參考目前英維相關頁面與時俱進,以免部分用戶可再次以此為藉口進行內容審查、雙標進而違背「《維基百科:中立的觀點》:中立的觀點是一種觀點,而不是缺乏觀點或消除觀點。因此,以「條目內容觀點不中立」為由消除條目內容並不合理。條目內容應該清晰地說明、表達與描述出主題中的爭議,並不對其中任何一種觀點表示贊同。條目應提供足夠的背景材料,說明何人持有觀點,持有的是何觀點,為何持有這一觀點,哪種觀點更受歡迎;詳細的條目中還可以包括對每種觀點的評價,但必須避免偏袒」以及「《維基百科:可靠來源》指引:在一些場合,不中立的來源是最好的對某個主題的各方觀點的支持性來源;」。 」--MINQI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08:32 (UTC)[回覆]

個人認為更新WP:IS有一定困難,與英維或其他維更新也沒有意思,因為全世界沒有一個維基計劃將WP:IS成文化,每一個計劃也清楚表明這是論述,而非方針或指引。如果閣下有意提出共識去成文化的話,那就稱得上「遙遙領先」、「超英趕美」。--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10:31 (UTC)[回覆]
不完善(不更新)不行了,某幾位已經到自己加冕為維基律師——原創研究解讀方針或指引,還慫恿其他編者無視WP:IS、「自行比對」。要不所有維基編者出家或者龍場悟道?[開玩笑的]--MINQI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11:07 (UTC)[回覆]
反而可以參考WP:IS內容大幅增加可靠來源方針內容。
正如上方我的提案中有管理員「原創研究解讀方針」,導致提案遭拉布。清楚定義何謂優質來源是一件好事。建議先從英維/日維的那個表格入手。--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11:55 (UTC)[回覆]
沒理解要做什麼。不中立的支持性來源,可能為了條目中立而作來源,但不是獨立第三方來源。您參與的討論:關貴敏,我覺得那是支持性來源、可靠性可疑、影響力未證明,不宜對應傳記的重大事項(卒年),能否找出可靠的轉述/回應/評價來源證明該消息的影響。--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11:43 (UTC)[回覆]
完善對「獨立第三方來源」的解釋:部分編者長久以來不斷藉口「非第三方」、「非獨立」多次刪除「不中立的來源」並藉此消除觀點。亦或是純粹為了闡釋觀點僅對其不中意的來源加入“{{需要第三方来源}}”模板或對來源的說明性文字,如「此」。看沒其他編者注意就又進行刪除,甚至以「歷來如此」、「穩定版本」為由霸占條目所有權。目前該說明頁未能解釋何為「獨立」、「第三方」也未明確對「不中立的來源」使用規則。而對比英維:英維在改進後明確了「獨立」、「第三方」的解釋以及兩者之間關係,並且明確了編輯時編者把握的尺度——「when directly specified otherwise in the policy or guideline, it is sufficient for a source to be either independent or third-party, and it is ideal to rely on sources that are both.」以及後文。
@YFdyh000,請教下此篇是否可算「可靠的轉述」?另有一篇側證轉載(「關貴敏(『法輪功』邪教旗下「神韻藝術團」副團長)……等一眾『法輪功』組織高層、骨幹相繼病亡」)。只不過這兩更是另位編者口中的「非獨立第三方」。--MINQI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13:53 (UTC)[回覆]
我覺得不算,可能屬於同一出處。我期望如外媒報道「某某稱」,至少體現出關注,不然有宣傳稿無限制傳播到條目的問題。就生者傳記而言,單一有爭議消息來源需慎用。注,目前沒找有無額外來源。--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14:03 (UTC)[回覆]
了解了,多謝。--MINQI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14:12 (UTC)[回覆]
(?)疑問-MINQI您好,[13],為何您兩次在客棧屏蔽在下發言,還稱「不要誹謗」?這樣的作法干擾了討論、影響用戶發言交流的權益。在下留言並未如其所稱「離題」、也並未「誹謗」。在下列出的是關於既有維基方針,關於「第三方來源」的一些內容。還請您注意WP:文明WP:不要人身攻擊方針。Wetrace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 2024年6月8日 (六) 09:22 (UTC)[回覆]
1.請問你在這解釋什麼是「第三方來源」和我說「是否應該參考英維進行說明頁面的更新,因為當初該頁面就是參考英維而目前英維已經大改進,中維的已經老舊」有何關係? 警告:如果你不能解釋你的行為或你聲稱的「非離題」,那麼你就是為了闡釋觀點而擾亂
2.請問你是不是分不清「摺疊」與「屏蔽」?摺疊離題內容是正常操作,且你可繼續正常回復。
3.我沒義務向你解釋何為「如果當前論題確實與對方有關,那麼並不是訴諸人身」。
4.請不要誹謗!請你注意WP:文明WP:不要人身攻擊方針。--MINQI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09:29 (UTC)[回覆]
(!)意見-MINQI您開頭就聲稱其他用戶以「「第三方」定義對內容與來源進行審查」,在下說明與您討論關於方針中提到第三方的情況,當然不是「離題」。但您兩次「折疊」他人留言,實質影響他人留言被閱讀理解,這有沒有屏蔽的效果呢?況且您自己就在討論 條目議題。Wetrace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 2024年6月8日 (六) 18:48 (UTC)[回覆]
嗯,說明你如何繼續原創研究解釋方針中的「第三方」並且你為了闡釋這個觀點而擾亂整個討論。說白了你就是在重複你原創總結(A+B+C→D)的謬論:「A.這幾個媒體是黨媒;B.中國政府鎮壓了法輪功;C.中共是中國大陸執政黨;所以D.這幾個媒體參與了鎮壓——不是第三方」。我在詢問果園裡的蘋果種紅色的好不好,你過來說蘋果紅色是「葡萄糖含量越多,色澤就越紅,而葡萄糖來自蘋果樹葉子的轉化,如果葉子越茂盛,所結出來的蘋果就會更紅。」等等,你這不是離題是什麼?你問其他參與討論的編者你這是不是離題好了。--MINQI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19:46 (UTC)[回覆]
難怪他會有原創總結,因為管理員在上方討論 #方針研究 提出的例子及論點也是原創總結,可能該名編輯者是參考了管理員的發言而有這樣見解。
(因為香港可以瀏覽那個網站的資料,由此可見「香港是可以瀏覽的」,其他編輯者可以親身到香港查核是否可以瀏覽那個網站的資料。)(延伸研究:由於其他管理員(包括監督人候選人)對此事毫不出聲,顯然他們是默許這個做法,既然有「默許即支持」意思,由此可見中文管理員支持原創研究。)--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9日 (日) 02:11 (UTC)[回覆]
@Cdip150(但話説回來,把兩個毫不相關的互煮討論這樣聯繫起來是合適的嗎?)。Sanmosa 明朝是賈日,早放學生歸 2024年6月9日 (日) 05:49 (UTC)[回覆]
兩個討論以現階段來說正也探討原創總結,不聯繫一起簡直是浪費資源。--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9日 (日) 07:32 (UTC)[回覆]
(!)意見-這不是原創研究吧。中共是鎮壓一方,中共所控制的來源,怎麼會是第三方呢?Wetrace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 2024年6月9日 (日) 14:35 (UTC)[回覆]
@MINQI既然你不認可Wetrace上面的這個觀點,那還請你闡述一下你對en:Wikipedia:Independent sources#Conflicts of interest的説法的見解。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9日 (日) 15:16 (UTC)[回覆]
@Sanmosa:任何組織發布的文章顯然都與該組織有興趣推廣的主題不無關聯,即存在一定利益衝突。我就用Wetrace的口氣來說,歐美政府/人權組織是扶持一方,歐美政府/人權組織所控制的來源,怎麼會是獨立呢?
這就引出了我的疑問:請問你是否閱讀了en:Wikipedia:Independent_sources#Third-party_versus_independent段落?你所給段落隸屬於「Non-independent sources」段落,而我想此詞組翻譯至中文不是「非第三方來源」。另能否請你闡述一下你對上文Examples段落Non-independent中出現詞彙「competitor's website」之見解?--MINQI留言2024年6月9日 (日) 19:32 (UTC)[回覆]
我之所以選擇直接問en:Wikipedia:Independent sources#Conflicts of interest的事情,是因為en:Wikipedia:Independent sources兩度說明enwiki交替使用「獨立」與「第三方」兩詞。我提及en:Wikipedia:Independent sources#Conflicts of interest是因為其中有說明認定非直接的「interest in promoting」的條件為是否「astroturfed」(認定直接的「interest in promoting」的條件應該不用我另外說了),考慮到公共媒體國營媒體本質上的差別,公共媒體一般不能滿足「astroturfed」的情形,故而不能以「扶持」的說辭否定來源的獨立性(公共媒體與國營媒體本質上的差別可以參考領導層更換前後的香港電台,以及領導層更換前後中文維基百科對香港電台的來源的可靠程度的討論共識)。文內唯一一次出現「competitor's website」的地方是在「Examples of independent and non-independent sources for some common subjects」的表格中,然而該詞語是在描述「a business」,因此該詞語在文內顯然只能解釋為「商業上的競爭者」。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0日 (一) 00:07 (UTC)[回覆]
獨立第三方,切入其他觀點
  1. 資金來源,是否單一
  2. 管理結構,管理人員背景是否多元
  3. 自主性,像是是否受到資金來源或其他因素的影響
  4. 透明度,是否揭露足夠多的公開資訊,像是運作模式或消息來源等
  5. 監督性,是否具有外部及內部的監督機制
  6. 受到保障,像是有獨立的法律或政策保護媒體自主,確保不會受到政府、私人、法人單位影響
  7. 社會性,能夠負擔社會責任顧及公益
商業模式通常會直接影響1、3、7。--Rastinition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0:46 (UTC)[回覆]
公營媒體:「在大多數國家或地區,公共廣播的運營資金都來自政府補貼,尤其是向服務接收者收取收視費。而在美國,公共廣播業者可能從聯邦政府或州政府獲得一部分補貼;但是通常,它們的大部分財務支持都來自各大基金會企業的捐贈,以及通過認捐活動而從觀眾那獲得的捐款。」1.很顯然,不論如何依舊是有一定利益衝突,尤其是定向性組織;2.收視費可參考,德國的GEZ;3.參見「List of state media by country」可略知你所稱的「國營媒體」有哪些;4.一面以「一般不能滿足『astroturfed』的情形,但不能以『扶持』/『資助』的說辭」、「已經聲明『不受影響』」來告知其他編者不應否定來源的獨立性;一面強調「記者人員都被要求服從依從共產黨的意志」、「中共黨媒官媒,新聞記者採訪時,依從中共的方針政策要求、不敢違逆」卻無視「實事求是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實事求是是最大的黨性」以及無法證明「新聞記者在採訪時逾越其新聞記者角色介入該事件」,但告知其他編者應否定來源的獨立性。這叫雙標
商業上的競爭者當然是「商業競爭者」,可見「非獨立」包含對手及其來源。--MINQI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8:39 (UTC)[回覆]
你這裏所説的話代表著你無視了公共媒體與國營媒體本質上的差別,這差別本身甚至與中不中共的完全無關。這樣説吧:臺灣的公視是公共媒體,而央廣則是國營媒體,公共媒體與國營媒體具體的分別可以看這條影片的解説。PRC所營運的媒體沒有一個是公共媒體,這裏我引用一篇發佈到人民網的文章來證明這個説法是實情,另外如果你不信任上面我給的影片的説明的話,這篇文章也有在開首給出公共媒體與國營媒體具體的分別。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0日 (一) 09:33 (UTC)[回覆]
你這裏所説的話代表著你無視了你自己所說的公營媒體與國營媒體本質上的差別,甚至刻意將《中國公共電視頻道的缺位與策略探析 》中所說的「廣播電視」擴大化。另外,我又不否認「PRC所營運的媒體」是國營媒體(我覺得總比某些又當又立的偽公營媒體強)。再再說,你「2024年6月10日 (一) 00:07 (UTC)」和我「2024年6月10日 (一) 08:39 (UTC)」的發言中的「獨立性」全應是「第三方」,有利益衝突就是「非獨立」卻可以是第三方,這點在Wikipedia:Independent_sources#Examplesen:Wikipedia:Independent_sources#Third-party_versus_independent中均有說明與舉例。上文我也解釋過為什麼我會提出此討論,尤其是對YFdyh000閣下2024年6月8日 (六) 11:43 (UTC)所提出的疑問之回覆:需要明確什麼是「獨立」、什麼是「第三方」、兩者關係以及編者把握來源是否可用的尺度。不然就像你、我剛剛那樣說了半天「獨立性」其實是「第三方」,所說來源嚴格意義上都不是「獨立(+)第三方」,甚至另位多年來原創研究刪除觀點。--MINQI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9:55 (UTC)[回覆]
我修正我上面的用詞為「公共媒體」,此外我不認為廣播、電視與其他一般傳統大眾媒體有著足以讓「公共」特質的定義有所改變的差異。我就拿人民網的文章來說吧:裏頭的原話是「公共廣播電視……的職責、傳播內容、組織以及資金來源應該由公眾、由社會上分散的非政府的公共體制來決定」然後與之相對的是「(職責、傳播內容、組織以及資金來源)由政府的公共部門決定」的國營媒體。顯然地,就算拿你上面給的那些例子來説,這依然沒有違背「公共媒體」的定義,你這裏把它們稱呼為「偽公營媒體」(「公營」的用法是我一開始的失誤,這裏要説聲不好意思,如果我一開始的用詞正確的話,你説的應該會是「偽公共媒體」)並不妥當。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0日 (一) 10:27 (UTC)[回覆]
額,我壓根就沒說哪幾個是我認為的公共媒體……。而且我給的那個list也不是我定的……,為了避免更多誤會我說下我認為的非中國大陸國營媒體或者偽公共媒體:DW、BBC部分(BBC是有分的,詳見BBC介紹;VOA等已經在list中就不再贅述)。另外ZDF、ARD就是你所說的公共媒體,我在德國這麼多年所以某種程度我很清楚兩種媒體的區別(一個要交錢的喂!一個再要收錢不怕被德國人自己掀桌子哦![開玩笑的]),雖然我以及很多在德生活者感覺德國公共媒體越來越受到「政治正確」影響。--MINQI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11:12 (UTC)[回覆]
我説的「你上面給的那些例子」是指你在2024年6月10日 (一) 08:39 (UTC)的留言裏的第一項,我的意思是「它們的大部分財務支持都來自各大基金會或企業的捐贈,以及通過認捐活動而從觀眾那獲得的捐款」本身不能直接得出某組織與某公共媒體「有一定利益衝突」的結論(是的,在我看來,政府資金資助公共媒體也同樣不能作為政府與公共媒體有利益衝突的證據),繼而也不能由此聲稱某公共媒體是「偽公共媒體」。維基百科是以「非原創研究」與「力求準確」為原則的,如果沒有充分可靠的來源證明某組織與某公共媒體「有一定利益衝突」,那聲稱某公共媒體為「偽公共媒體」會顯得非常不恰當。(順帶一提,臺灣的公視雖然是公共媒體,但它的營運資金完全來自政府稅收,而不另外收取收視費。)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0日 (一) 13:13 (UTC)[回覆]
我只引用三段內容
1.A conflict of interest (COI) is a situation in which a person or organization is involved in multiple interests, financial or otherwise, and serving one interest could involve working against another. Typically, this relates to situations in which the personal interest of an individual or organization might adversely affect a duty owed to make decisions for the benefit of a third party.
2.Caution must be used in accepting sources as independent. Suppose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amed "Grassroots Reach-out Accountability Sustainability ("GRASS") writes a press release calling Foo Petrochemicals "the No. 1 savior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planet". Does GRASS have a conflict of interest? Well, the GRASS.com website says GRASS is 100% independent and community-based. However, closer research may reveal that GRASS was astroturfed by unnamed corporations who gave the organization lots of money to pursue these "independent" agendas.
3.公視的經費來源,除了金額逐年遞減的政府捐贈之外,主要有:企業贊助、個人捐贈、其他財源。
囧rz……我沒提媒體名字你就說我並不妥當,挺蘇聯笑話(就「白紙」那個)[開玩笑的]--MINQI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18:50 (UTC)[回覆]
關於你所提的公視,我上文引用有類似情形「而在美國,公共廣播業者可能從聯邦政府或州政府獲得一部分補貼;但是通常,它們的大部分財務支持都來自各大基金會'或企業的捐贈,以及通過認捐活動而從觀眾那獲得的捐款。」;另外,我再引用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鄭自隆的話「台灣公共媒體的困境在於民主成熟度不夠,制度怎麼改都難避免政黨色彩,造成每次政黨輪替後執政黨都將官方媒體高層『大換血』換成自己人馬,藍綠皆然。」--MINQI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19:28 (UTC)[回覆]

此討論中,桐生ここ建議:「我覺得應該修改高風險主題相關方針,確立一個原則,就是0RR不能長期使用,就像IP不能永久封鎖一樣。」
我認為這有一點道理,故建議修改維基百科:高風險主題回退限制

現行條文

管理員可對特定頁面實施回退限制(如回退不過一回退零容忍

提議條文

管理員可對特定頁面實施回退限制(如回退不過一回退零容忍[a]

  1. ^ 必須加上非永久執行期限

不知大家意見如何?--Cmsth11126a02 (留言) 沈伯洋是被大陸國民黨立委扯衣服導致頭部落地的! 2024年6月9日 (日) 08:32 (UTC)[回覆]

不建議強制限定必須加上期限,畢竟方針的説法是理想的情況下所有的條目都應該是0RR。建議把強制性質改為建議性質。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9日 (日) 13:19 (UTC)[回覆]
你説的理想情況是自願實行,維基百科:高風險主題說的是管理員按這方針強制執行,兩者不一樣。--Cmsth11126a02 (留言) 沈伯洋是被大陸國民黨立委扯衣服導致頭部落地的! 2024年6月9日 (日) 15:26 (UTC)[回覆]
然而無可否認的是如此修訂方針將會起到從根本上否定理想情況的效果。此外,我不認為你能保證未來完全不會有需要不限期實行的0RR。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9日 (日) 15:44 (UTC)[回覆]
如有就到時再改(要求保證本身還是一種WP:BALL),實際上,由回退不過一、到回退零容忍、到永久回退零容忍都需要時間,管理員也可以局部封鎖/頁面禁制/主題禁制某些長期編輯戰者,故「需要不限期實行0RR」是極端假設(本來我想建議高風險主題0RR最長一年,為爭取支持而最後放棄)。--Cmsth11126a02 (留言) 沈伯洋是被大陸國民黨立委扯衣服導致頭部落地的! 2024年6月9日 (日) 16:32 (UTC)[回覆]
現行條文

管理員可對特定頁面實施回退限制(如回退不過一回退零容忍

提議條文

管理員可對特定頁面實施回退限制(如回退不過一回退零容忍[a]

  1. ^ 回退零容忍通常不應該為永久限制

建議可以修改一下用詞。--桐生ここ[討論] 2024年6月9日 (日) 18:35 (UTC)[回覆]

比較贊同這個版本的寫法。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0日 (一) 02:29 (UTC)[回覆]
反對修訂,提案人對「不限期」有明顯錯誤的理解。請@Cmsth11126a02搞清楚「永久」跟「不限期」的分別。高風險主題沒有「永久」限制,只有「不限期」限制,而現在在各方針逐漸淘汰「永久」一詞的同時不應繼續繼續加入「永久限制」等本身就不符合方針解讀的用詞。「不限期」0RR意旨「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停止一切編輯戰行為」而不能單純通過任意時間阻止後續的編輯戰,而不是「不管編輯爭議是否停止也繼續」。
根據WP:CTOP#修訂或撤銷編輯限制,任何高風險措施都能由執行管理員或共識在任何時候解除,由管理員自行實施超過一年的限制也能由任何管理員解除。如果0RR已不適用,直接按方針指明的程序解除限制即可,根本用不著刻意加注釋。--西 2024年6月10日 (一) 03:59 (UTC)[回覆]
0RR跟全保護並不相同,全保護完全剝奪一般編者的編輯權,0RR僅是要求回退前先行討論獲取共識,並不阻止編者編輯,「極端措施」說著響亮,但根本就不「極端」,尤其在社群認定有高的編輯戰風險的主題中,實施更嚴格措施直至合理相信不再有編輯戰行為更是不能稱作「極端」。--西 2024年6月10日 (一) 04:03 (UTC)[回覆]
@LuciferianThomas還請你説明一下你反對的是否包括桐生ここ的提議。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0日 (一) 04:22 (UTC)[回覆]
在我眼中兩人的提案毫無分別,「永久限制」一概念已有明顯錯誤。--西 2024年6月10日 (一) 09:14 (UTC)[回覆]
如果只是字詞使用不當的問題,那修正相關字詞就是了:
現行條文

管理員可對特定頁面實施回退限制(如回退不過一回退零容忍

提議條文

管理員可對特定頁面實施回退限制(如回退不過一回退零容忍,惟後者一般不會不限期實施

這種寫法説明了0RR的限制一般不會不限期實行,但如果有確實需要不限期實行0RR的情形,條文本身不禁止如此作為。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0日 (一) 10:35 (UTC)[回覆]
換了字眼仍然是對「不限期限制」的錯誤理解。換了字不代表就對了。任意選擇的限制期間能保證結束後不再有類似的長期或嚴重編輯戰行為?相反,主題在短時間內解決爭端後,就算是不限期限制,不也可以請求解除?「不限期」不是「不能被撤銷」,只是「不會自動解除」。0RR措施本身不限制對條目的善意更新,亦沒有可預見的濫用可能,甚至實施了也不會有任何負面影響,根本沒有限制的原因。上面用戶提出「極端措施」的說法跟「不限期封鎖比有限期封鎖更『重』」一觀念是同樣錯誤,「不限期」是確保問題解決才解除,「有限期」反而是不論情況是否有改善都自動解除,顯然沒有解決問題。--西 2024年6月10日 (一) 13:05 (UTC)[回覆]
你維的不限期事實上是永久,沒有人去申訴,管理員會自己主動看情況撤銷嗎?--桐生ここ[討論] 2024年6月10日 (一) 17:18 (UTC)[回覆]
如果你認為「沒有人去申訴」是問題,那麼為什麼不是去鼓勵申訴,而是去管制不限期呢?--西 2024年6月12日 (三) 03:28 (UTC)[回覆]
申訴也會讓後來處理的管理員覺得「我這樣撤銷了,會不會駁了前面管理員的面子」,你看有幾個不限期能申訴成功?而0RR意味着編者要走在鋼絲上,可能沒有回退的意思,但就不小心觸犯了,如果是1RR還有一個緩衝。--桐生ここ[討論] 2024年6月10日 (一) 17:22 (UTC)[回覆]
申訴也會讓後來處理的管理員覺得「我這樣復原了,會不會駁了前面管理員的面子」,至今未曾有同樣例子,管理員解除其他管理員實施的不限期封鎖案例眾多,從來沒人覺得這樣是會下了他人的面子。反而更多出現執行管理員不同意解除但最後還是解除了的不限期封鎖,你說的情況連「事實上」都不符合,純屬臆測。
1RR的措施不是給「緩衝」用,實際情況是在回退他人編輯後才發起討論(仍然不是良好的編輯態度),而不是0RR鼓勵的先發起討論再回退。況且,0RR「不小心觸犯了」還可以被警告、還得獲明確告知限制才會構成觸犯,並不是觸犯了就一定是直接封鎖,緩衝本來就存在。下面回覆你的留言的時候已經敘述。--西 2024年6月12日 (三) 03:37 (UTC)[回覆]
建議修改至「設定不限期/永久回退零容忍的管理員需(定期)檢視及在公示版說明檢視結果。」
註:管理員的任何管理行動需向共識交待,而且管理員需要證明該事件只有回退零容忍才能解決問題,定期主動檢視正正可以讓其他編輯者知道管理員有持續關注此事。--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5:07 (UTC)[回覆]
(+)支持設定不限期/永久回退零容忍的管理員需(定期)檢視及在公示版說明檢視結果。防止不限期變成實際上的永久,以及做出決定之後就撒手不管。--桐生ここ[討論] 2024年6月10日 (一) 17:34 (UTC)[回覆]
Wikipedia:高風險主題#申訴及覆核中已有覆核機制以修改對條目的限制措施,未見必要。--Mys_721tx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6:59 (UTC)[回覆]
@Mys_721tx這樣説吧:一般性地實行作為限制措施的不限期0RR是否有違比例原則?我不是不信任覆核機制,但我認為可以通過更細緻的規範來避免用戶不得不觸發覆核機制。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0日 (一) 10:35 (UTC)[回覆]
說出「不得不」就完全證明你對「不限期」的理解完全錯誤。問題解決就可以隨時提出解除限制,這從來不是「希望避免」或「需要避免」、不是「不得不」(不情願)觸發的機制。--西 2024年6月10日 (一) 13:09 (UTC)[回覆]
@LuciferianThomas我的用詞或許不夠precise,但我的出發點是管理員有可能錯誤判斷問題的嚴重程度(也就是説有些不限期0RR從一開始就不應該設定),這就是我説的比例原則問題,而這與問題在何時得到解決無關。如果你為了我用詞的問題而忽略我背後的出發點的話,那你就是在因人廢言了。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0日 (一) 13:19 (UTC)[回覆]
我已經很清楚論述,0RR不是一刀切禁制回退,而是要求回退非破壞編輯前先行獲取共識。「通過回退去回應編輯爭議」本來就不屬於用戶的「權利」,用戶並無任何被侵犯、限制的權利,完全不違反比例原則。如果管理員錯誤判斷問題的嚴重程度,那就直接走共識或跟管理員交涉更改措施啊,如果是「錯判」問題的話,那麼應該處理的就是錯判的問題,經申訴、覆核修改實施的編輯限制,這個情況下改方針是毫無意義的啊。
「因人廢言」:不考慮說話者的言論是否合理,只因其身分、品貌不合己意就不採納其意見。指的是人身攻擊的言論,我並沒有發表針對你人身的言論,而是指出你的理解錯誤,正是針對你背後出發點已經存在錯誤這一點去回應。我現在要再次指出你的發言中對「因人廢言」存在觀念錯誤,並必須指出你指控我「因人廢言」屬於誹謗,請為你的不當發言道歉。--西 2024年6月10日 (一) 15:43 (UTC)[回覆]
我認為不應該長期使用0RR的原因並非閣下所說「通過回退去回應編輯爭議」,而是編者可能沒有回退的意思,但在編輯過程中可能修改了別人的內容,造成非主觀意願上的回退或其他人眼中認為參與了編輯戰,造成不自覺的違反了0RR,然後招致封禁。和意圖利用回退進行編輯戰是不同的。如果長期使用0RR,意味着編者永遠走在鋼絲上,可能為了怕違反0RR,直接就不參與編輯了。而如果是1RR則有一個緩衝,讓人放心,即使不小心搞錯了還有一次機會。--桐生ここ[討論] 2024年6月10日 (一) 17:32 (UTC)[回覆]
「修改他人內容」並不屬於回退,「有人認為」並不代表「確實違反」;僅有。另,依據高風險主題方針的機制,用戶需獲充分告知編輯限制措施,才會因違反而有進一步管理行動。更何況,管理行動不代表必然即刻封鎖,首犯可發警告處理(當然,有編輯戰前科的用戶可能會被直接封鎖)。還有,0RR正是鼓勵對內容有異議時不要逕自編輯,而是先與其他用戶商討,確認有共識再改,有共識的回退顯然不構成0RR的條件。這麼多緩衝條件還不夠?--西 2024年6月11日 (二) 12:42 (UTC)[回覆]
如果你能確保所有管理員都能做到不把「修改他人內容」認定為回退的話,那你這裏説的話我願意相信三分。此外,WP:編輯戰#豁免情況並沒有提到「有共識的回退」屬於豁免情況,你説的「有共識的回退顯然不構成0RR的條件」似乎沒有方針的明確支持。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1日 (二) 14:07 (UTC)[回覆]
編者未能商定頁面內容而反覆刪改或復原對方編輯的行為稱為編輯戰經討論共識商定頁面內容就已經不構成編輯戰中刪改或復原他人編輯的情況。下面一邊說要看方針的原則,卻連編輯戰最基本的構成原則都忽視了,這是什麼說話態度?--西 2024年6月11日 (二) 15:30 (UTC)[回覆]
我說的是practical的執行情形。當然,我並不鼓勵你衝紅燈。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1日 (二) 16:21 (UTC)[回覆]
空口無憑的說辭真的顯得非常軟弱無力。實際運作上任何管理員不能未曾有案例將「已經達成共識而撤銷他人編輯」視作編輯戰。--西 2024年6月12日 (三) 03:57 (UTC)[回覆]
從你上面的回應來看,你可以説是完全沒有正確理解我提到的出發點(既然如此,那你確實算不上「忽略」我的出發點,也從而算不上「因人廢言」了),我説的是「從一開始」來避免錯誤判斷的發生,而不是錯誤判斷的事後處理,事前與事後兩者在性質上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誇張一點說,這可以類比成事前選擇安全性行為與事後發現懷孕然後選擇墮胎的分別。此外,我認為桐生ここ的意見有一定的合理之處,你完全沒有考慮到不限期0RR可能引申的副作用,畢竟practical的實行狀況還是很重要的。還是說你覺得我說的「副作用」實際上也是「作用」?那只能説我跟你對0RR的理解有著重大差別,而這種重大差別並不能從任何意義上理解成「觀念錯誤」。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0日 (一) 22:29 (UTC)[回覆]
建議性質的限制顯然不能「從一開始」解決問題,「建議」的措施往往形同虛設,在真的要用的情況下還能被拿出來說嘴阻擋。這是我在多個討論都明確說過的。而在這個情況下,0RR也不適合被限制可以維持多久,這是目前提案的核心修改,在我針對提案方對「永久」和「不限期」等詞彙存在錯誤理解經已回應(不限期比有限期更嚴重觀念錯誤)。提案方到底是在提出限制使用0RR還是限制0RR時長?我在針對提案核心「時長」問題提出駁論,提案方給我扯去0RR作用幹嘛?更何況,這裡所說的「副作用」是忽略機制已經存在的其他緩衝條件(警告、明確告知編輯限制等)的說詞。我反對的是限制措施時長,你要規定管理員在針對違規事例的處理手法(要求先行對首犯編輯戰者警告、明確告知回退界線、告知應先獲取共識,再犯才封鎖),我是完全不反對。--西 2024年6月11日 (二) 12:56 (UTC)[回覆]
「建議性質的限制顯然不能『從一開始』解決問題」倒不一定,雖説我承認大部分情況下確實如你所説的一樣,但是這次的情況不一樣。在沒有現在這裏提議的「建議性質的限制」的情況下,VPO那邊依然有相當數量的用戶認為法輪功主題的不限期0RR有不妥當之處,由此可見社羣機制已經初步形成不能輕易實行不限期0RR的普遍觀點,將這個觀點明文化有助於社羣在提議實行不限期0RR時先三思,以及在管理員計劃實行不限期0RR時起監督、檢視之效。
我就再拿上面提到的安全性行為與墮胎的分別來説明吧,在我看來你這裏的觀點可以類比成反對提倡安全性行為,具體的理由則可以類比成認為提倡安全性行為的效果是「形同虛設」的,並且認為提倡安全性行為是部分人對性教育的「錯誤理解」,以及認為警告意欲進行不安全性行為者與告知意欲進行不安全性行為者進行不安全性行為的風險能足夠避免進行不安全性行為的風險。我倒不是説我類比出來的觀點是十惡不赦的,但我個人對於你就0RR的觀點與我類比出來的觀點都同樣抱持著不認可的態度。
WP:何謂忽略所有規則#何謂「忽略所有規則」也有特別提到「規則的精神高於規則的言辭」,由此可見真正重要的其實是文字背後的實際含義,而不是文字表面上的含義,如果文字表面上的含義與背後的實際含義並不對應的話,修改表面上的用辭實際上無濟於事。要是你真的覺得規則文字表面上的含義特別重要的話,你優先做的應該是讓規則文字表面上的含義成為新的實際含義。
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1日 (二) 13:57 (UTC)[回覆]
那邊的討論是「不實施」0RR,這個提案是「限制0RR實施時長」,我針對的是提案中「限制實施時長」的說法,也是明確各方針中「不限期事實上不是永久」,而是在適當時候才提出撤銷措施,不能接受任何「不限期等於永久」的扭曲觀點。在封鎖方針及實行上,不少案例在有限期的編輯限制後仍無改善,只能通過搞事和封鎖的輪迴處理,而現今開始有管理員實踐「不限期不等於永久,在能表現改善態度後即能解封」的「不限期不是永久」原則,該等情況下起碼能儘可能確保問題解決才撤銷編輯限制,而非任意在問題未解決就自動解除編輯限制,然後無限出現擾亂及限制的輪迴。這個本來就是原則
更可笑的是,本地版本的高風險主題就是我推的。我所指出的都是高風險主題方針和機制本地版本設計時的基礎原則,Sanmosa卻完全無視我引入機制時的「規則的精神」,說辭彷彿好像比我還更清楚我自己寫的內容和方針機制的設計,然後把他自己全新詮釋的觀點視作「規則的精神」。並非只有我才能詮釋我的條文,但起碼要尊重一下引入方針者指出引入規則時的想法和精神吧?強硬把不符合規則本身精神的觀點強加於規則之上,然後將其稱作「規則的精神」,這跟閱讀理解卷子問「作者寫這文章時的心態是什麼」連作者都不同意標準答案有啥分別?--西 2024年6月11日 (二) 15:47 (UTC)[回覆]
我感覺我跟你關注的點並不一樣,我很難認為這樣的討論如此持續下去能有甚麼建設性的成果,畢竟我自己現在並不是不推進此案不可的情形,這方面的討論不如到此為止。但無論怎樣說,我並不認為你能有效釋除其他討論參與者對於practical的執行方式的疑慮,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解決的話,那可以預期的是就算這次的提案沒有通過,此後仍然有可能會不斷出現類似的提案。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1日 (二) 16:16 (UTC)[回覆]
你支持的提案修改的是0RR的時長,而不是整體限制0RR的使用。限制0RR使用時長並不會解決你口中的「執行疑慮」,執行期間仍然會存在你所說的「疑慮」,不會因限制執行0RR時長而改變這一點,限制執行時長反而產生「問題未解決就自動解除措施」的新問題。提案並無實質的針對處理你口中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你說的一切根本就跟提案無關。--西 2024年6月12日 (三) 03:43 (UTC)[回覆]
既然你都這樣説了,那你嘗試處理其他討論參與者的意見吧,反正我也沒打算繼續參與這裏的討論了。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2日 (三) 06:38 (UTC)[回覆]
這種限制是不是不應該明文寫出,而應該經由實際操作形成慣例?不過若社群有共識,仍然可以寫。——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6月10日 (一) 18:44 (UTC)[回覆]
同意桐生ここ的「不限期事實上=永久」意見,只考慮不限期的字面意思而無視中維事實往好的說是官僚主義,往壞的說⋯⋯(我不說了,畢竟要AGF)--Cmsth11126a02 (留言) 沈伯洋是被大陸國民黨立委扯衣服導致頭部落地的! 2024年6月11日 (二) 13:33 (UTC)[回覆]

離題

根據WP:INDEF
不限期封鎖是指無失效時限的封鎖,通常用於防止嚴重擾亂維基百科正常運作的行為或嚴重違反維基百科方針指引的行為。不限期封鎖或適合用以阻止持續的不當行為,但仍需注意同樣不是作懲罰之用。 參見:Wikipedia:不限期不等於永久 另需注意「不限期」不應理解為「永久」,即不代表該封鎖永恆不可變,而僅代表未有訂立封鎖時長,封鎖不會自動過期解除。被不限期封鎖的使用者在合適的情況下可獲解除封鎖,並在讓其被觀察的情況下繼續編輯,以確保該使用者未來不再違反維基百科的不同規範。但在特別嚴重的情況下,如無管理員願意解除封鎖,該使用者實際上已被社群禁止編輯。


建議WP:0RR可以參照WP:INDEF統一「不限期」用法,連同新增上方提及的「持續審視」方案。 以上!--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4年6月11日 (二) 14:31 (UTC)[回覆]